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丁成伟
音乐教学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音乐教学的真谛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到:“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高尚起来。”音乐决不仅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音乐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小学音乐教学中含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在谈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指出:“通过音乐作品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师如何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旋律、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要素,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呢?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寓德育教育于歌曲教学之中
教师应该牢固的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歌曲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歌曲是音乐教育中最普遍、最有渗透力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例如:《咱们从小讲礼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彩色中国》等这些歌曲具有明显的教育目的。还有一些教材如《看龙船》、《大鹿》、《小乌鸦爱妈妈》等歌曲,具有隐性的思想教育目的,而这些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去发现、理解和挖掘,然后教给学生。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动之以情,晓知以理,不断培养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歌曲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声音艺术去表现美,还可以通过歌曲去辨别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教学生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其歌词的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歌曲中号角似的呼喊、再三地强调“前进”,后半拍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自身的特点,既准确的表现了歌曲的特点,又激起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学生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在生动情感的体会过程中,深受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育学生热爱、尊重辛勤工作的人民教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育学生做一名少先队员应该要有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并要立志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努力学习,奋发图强。音乐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就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所说:“音乐是人生的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当音乐的力量渗入人的心灵时就会使人在道德、情操、品质上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把握音乐要素,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音乐是情感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它以自身的独特的音波来穿透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五彩缤纷的感情波涛。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歌曲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综合训练、器乐教学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欣赏教学是听觉艺术,使人们在平静的状态下感受着音乐的魅力。可以说音乐本身就具有“教化”作用。《乐记》中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优秀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有一种人本自愿接受的“教化”因素。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欣赏音乐童话《彼佳与狼》时,学生通过倾听,不仅认识了几种乐器及其音色的特点,还通过视听效果的辅助教学的引导认识到: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要学习少先队员彼佳用聪明的智慧去战胜困难。欣赏教学时,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的谴责,去激情的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感到劳动的光荣、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使其心灵得到净化。
小学教材中的唱歌教学所选歌曲内容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学内容最易被儿童接受。例如:《生日》、《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等歌曲,学生在学唱的同时,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要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把握教学方法,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音乐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旋律、节奏、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小音符找朋友”、“卖菜”、“都睡着了”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氛围,而且从游戏中受到启迪;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些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他们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其中的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率先垂范,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教师的人格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和懂得真善美的人,音乐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扎实的教学功底、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正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唱歌、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将发生着影响。因此,音乐教师在各方面都要率先垂范,用自身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爱育人、以德育德,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渗透的实效。
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并能恰如其分的进行渗透。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就在于通过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高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总之,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不但有深远历史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像音乐家贺渌汀说过的一样:“……一个人有了一定的修养,不会妨碍他的专业,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只有把培养人作为教师一生的追求,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