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中地图教学的有效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课堂中地图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李俊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43期

【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既涉及到人类的行为活动的生活环境,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以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地位不容忽视。为了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感兴趣,深刻理解地理知识,于是教材中常常附有地图,利用地图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并且地图教学的应用响应了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的这一教学要求,所以地图教学的有效实施成为当下广大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文从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20)43-0036-02

初中地理知识比较琐碎,且较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容易记混,出现知识点模糊等情况,而地图教学的应用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构建新的知识框架,解决了以上问题。所以地图教学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本文对课程改革以来地图教学在课堂中的改进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地理学科,以此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一、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有力法宝,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地理教学充满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以色彩、图形等形式展现出来,让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形象化,促使学生对中国的大好河山加以认识,从微观的角度去正确地看待我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情况等等。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地理教学变得丰富有趣,这样一来,让更多的学生积极探究地理知识,并借助地理工具解释地理现象,从而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主要是为学生展示地理事物的位置、大小、形状、面积、高低、深度等内容,通过这一展示让学生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地理位置等进行了深入地理解,从而加强自我认知。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春、夏、秋、冬的交替时,笔者就运用地图进行了讲解,让学生首

先明白地球形状是椭圆的,首先通过自转来进行日夜交替,之后围着太阳进行公转,以此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通过地图的运用,让学生对地图的大小以及与太阳间的距离进行了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今后地理知识的应用做好了铺垫。

3.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体体现在教师让学生对地图进行观看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将事物之间进行联系,使得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思考,以此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架,并解释相关的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一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当地的地图,让学生跟随地图的描述想象盆地的特征,之后学生在头脑中将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进行了思考,常年干旱无法种植农作物,所以人们缺少粮食,只能靠外来输送,这也是当地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总而言之,地图的应用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为今后的发展打好了基础。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是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地理技能包括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掌握地图中的比例大小,并通过等高线区分地理位置的特点,最后根据地图得出地理位置的特色,从而获得一定的价值信息。例如,为了让学生分析河边工厂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笔者将这一工厂的地图进行了展示,让学生根据比例得知这一工厂离河边的距离,以及所处的风向和地理位置,通过这些信息的总结,让学生分析污染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可行性策略,解决这一环境问题,最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二、地图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丰富教学形式,提升看图能力

在传统的地图教学课堂中,教师常常运用纸质的地图或者地球仪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这一枯燥的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对这一教学形式进行了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工具,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对地图进行动画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动画中掌握不同颜色代表的意思,以及地图中所体现的地理知识,加强识图效果。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提升了学生的看图能力,让学生运用地图对地理知识进行掌握,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这一课时,笔者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这一地图制作成动画,运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了播放,首先从颜色上来看区分每个地区气候的差异,视频中从左到右将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进行了展示和分析,我们发现在靠近海域地区的气候大多是季风和雨林气候,这与海洋有明显的关系。之后视频从上向下滚动,我们发现在靠近赤道地

区气候多为热带气候,这与地域环境有关,常年太阳照射的时间最长,所以气候也较热,相反,在越靠近北极和南极的地区,气候越冷。经过这样的分析,不但让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这一形式的展示让学生从立体的角度来观看世界的气候,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形象化。

2.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拼图能力

在对传统的地图教学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除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拼图,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认知,并且检测学生的识图效果和熟练程度,将地图与地理知识进行结合,让更多的学生运用地图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加以理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为了检测学生对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的掌握程度,于是笔者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的拼图这一教学工具引入课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参与了这一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对地图的记忆和理解,让学生动手进行拼图,一方面对我国各个省市以及自治区等进行了回忆,并将每个省份的省会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世界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等进行了巩固,将琐碎的知识加以系统化。总之,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拼图能力和地理素养。

3.善用课堂教材,提升解说能力

教材是地理教学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虽然目前市面上的辅导资料和教学工具较多,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以教材为主。教材的编制不仅依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还能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所以教材中地图的讲解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通过教材中的地图提升学生的解说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多变的天气》一课时,笔者将教材中“2011年2月26日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这一地图进行了展示,让学生结合地图中给出的数字以及颜色,对整幅地图进行了解说,并解释这些数字和颜色表示的内容,如,在北京地区显示56,通过图例我们发现,这一数字是指污染指数,在50-100之间的数字表示空间质量级别为二级,质量为良。银川地区显示151,这一数字在151-200之间,因此这一地区的空气质量为三级(Ⅲ2)属于轻度污染……总之,通过这一地图的解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解说能力,为未来能够熟练应用读图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而做好铺垫。

4.开展小组合作,提升绘制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让学生学会绘制地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地图中的各个地区进行探讨,并在记忆和理解中将地图进行绘制,在拓展学生空间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认清地理位置,并在不断的应用中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以此实现地图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