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源》“一”部指瑕
李明龙
摘要:本文通过对《词源》“一”部的考察,总结了它在编纂上存在着书证迟后、书证有误、释义不准确、义项归纳有误、漏收词条等方面的缺点,为《词源》修定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书证迟后书证有误释义不准确义项归纳有误漏收词条
《词源》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语文辞书,是我国现代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词书,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但由于特定的时代和条件限制,《词源》在1976年修订后再未修订,随着近年来汉语词汇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词源》所表现出的局限性就在所难免。该书在书证、释义等方面尚有一些瑕疵,笔者以“一”部为例,略论其所存在的问题,敬请方家指正。
一、书证迟后。
《词源》编辑的目的之一就是“结合书证,重在溯源”,王云路先生(1993)认为:“书证是义项的基础和根据……它应当具备几个特点:一、尽可能有始见书的例证,即例证时代要早,最好是第一次出现的例句。二、例证要与与文义相吻合,具有典型性。”汪维辉先生(1991)曾说:“《词源》重在溯源——找到某词某义最早出现的书证……但是,由于古籍多如牛毛,不管是溯源还是穷流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词源》由于编辑时间较早,对近二十年的词汇研究成果无法吸收,因此书证迟后现象较为突出。本文略举几例。
【一干】①一批、一伙。《水浒》第二十六回“一干高邻在这里,中间那个会写
字?”
按,“一干”作“一批、一伙”产生于宋元,《全元杂剧·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张千,把一干人都下在死囚牢中去!”《全元杂剧·无名氏·朱太守风雪渔樵记》:“今着小官赍敕到此,一干人都望阙跪者,听圣人的命。”《汉语大词典》以《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府尹听得有杀人公事,即便升堂,便叫一干人犯逐一从头说来。”《京本通俗小说》的成书存在争议,但《全元杂剧》中的例证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一干”表示“一批、一伙”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
【一派】②一片。金元好问《遗山集》十一《自题写真》诗之二“一派春烟澹不收,
渔家已许借扁舟。”
按,此条元氏书证迟后,《汉语大词典》以宋戴复古《静斋张敏则舍人赠诗因用其韵为酬》:“胸次诗书一派清,学如耕稼到秋成”为最早书证,也迟。唐吕岩《敲爻歌》:“朱砂配,水银停,一派红霞列太清。”可能应是最早书证。
二、书证有误
【一旦】②一时、忽然。汉王充《论衡辨崇》:“一旦令至,解械径出。”
按,此条书证似乎不太正确,查原文:“犹系罪司空作徒,未必到吏日恶,系役时凶也。使杀人者求吉日出诣吏,剬罪,推善时入狱系,宁能令事解、赦令至哉?人不触祸不被罪,不被罪不入狱。一旦令至,解械径出,未必有解除其凶者也。天下千狱,狱中万囚,其举事未必触忌讳也。”王充此句是针对时人把灾祸归于犯忌讳而发的议论,因而举牢狱之例来说明灾祸并非源于忌讳。因此,王氏总结了两种情况,一是人不触祸不会入狱,二是人犯了罪,如果有朝一日命令下来,令犯人解脱桎梏,直接放出,不一定是因为有人解除了他们所犯之凶。很明显,这是一种假设,一旦应为“有一天或有朝一日”,而不是“一时,忽然”。
【一抹】①涂抹。《唐诗纪事》六九罗虬《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
妆成不语独攀花。”
按,“抹”确有“涂”义。但“抹”和数词固定搭配时一般都用作名词,相当于“片”。如陆游《北园杂咏》:“岁残已似早春天,隔水横林一抹烟。”
“抹”如作动词,“一”一般作状语,表示程度轻,为“稍为”之意。因此,此时的“一抹”有“稍为涂抹”之意。如唐罗隐《梅》:“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词源》的释义和书证均有误。
【一炬】一把火。汉王有充《论衡·感虚》:“夫熯一炬火,爨一锅水,终日不能熟也。”唐杜牧《樊川集》一《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按,此义有两个失误,第一,书证失误。“楚人一炬”之“炬”是“点燃、焚烧”义,《汉语大词典》“炬”字条“点燃、焚烧”下恰引此句,这里不过多说明。第二,释义不准确,我们将在下文谈及。
【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唐白居易《长
庆集》六七《自罢河南已换七尹……偶题西壁》诗:“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
许是前身。”参见“三世”。
按,白居易并非前生、今生、来生。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生”条也引此句,作者加案语说:“案,此三生指转生而言。”因此,“世说三生如不谬”意思是世人所说转生如果不荒谬,而不是说三生之说不荒谬。
三、释义不准确
王云路(1993)认为“释义,是词典的中心内容:释义精确恰当,是一部好辞书的基本标准。”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一炬”。《词源》释为“一把火”就不太准确。据因为在汉代“[数+量]+名”结构与“数+名”的结构并存。如果把“一炬”释为“一把火”,很容易使人不能准确理解“一炬火”的“炬”的词性。如按《词源》的解释,“炬”既可以理解为量词,相当于“把”,又可以理解为名词,相当于“火”其实据黄盛璋先生(1961)研究,“炬”在汉代已经成为表容量的量词,黄先生所举例证正是《论衡·感虚》中的这个句子。因此,本条释义修正为“一把(火)”可能更好。
【一匡】、【一合】
【一匡】纳入正轨。匡,正。《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
下。”【一合】①会合。《国语·周语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
后也。”
《词源》是以重在溯源为目的的,董志尧先生(2000:113)指出:“如果要对这个词语了解得深一些,就还需要推求语源。推求语源包括两个方面:(a)弄清某词语的历史来源;(b)弄清某个词语的‘得名之由’或者叫做内部形式。”因此,在推求词源时,不仅要找到该词的最早出现书证,还应分析该的内部结构,这样才能更准确的解释一个词的意义。“一匡”、“一合”的分析也应如此。“一”在上古有“齐一;联合”之义。《战国策·秦策一》:“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一匡”之一也是“齐一”,因为古代国家的同盟就是要“同好弃恶”,各同盟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我们也可以上古传世文献中找到相应的例证:
(1)秋七月,同盟于亳。范宣子曰:不慎必失诸侯,诸侯道敝而无成,能无贰乎?乃盟,载书曰:“凡我同盟,毋薀年,毋壅利,毋保奸,毋留慝;救灾患,恤祸乱,同好恶,奨王室。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羣神羣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队命亡氏,踣其国家。”(《左传·襄公十一年》)
(2)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榖。此大会也,桓公曰:“毋障谷,毋贮粟,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公羊传·僖公三年》)
因此,“一匡”在上古就是“齐一匡正”,这一组合经常作使动,因而《汉语大词典》释该词为“使得到匡正”,但两书均未把“一”释出,释义稍显不确。“一合”同理。同部的“一同”也是如此。
【一向】②偏一边。唐元稹《长庆集》十八《放言诗》之二:“竹枝待凤千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