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

《词源》
《词源》

《词源》“一”部指瑕

李明龙

摘要:本文通过对《词源》“一”部的考察,总结了它在编纂上存在着书证迟后、书证有误、释义不准确、义项归纳有误、漏收词条等方面的缺点,为《词源》修定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书证迟后书证有误释义不准确义项归纳有误漏收词条

《词源》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语文辞书,是我国现代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词书,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但由于特定的时代和条件限制,《词源》在1976年修订后再未修订,随着近年来汉语词汇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词源》所表现出的局限性就在所难免。该书在书证、释义等方面尚有一些瑕疵,笔者以“一”部为例,略论其所存在的问题,敬请方家指正。

一、书证迟后。

《词源》编辑的目的之一就是“结合书证,重在溯源”,王云路先生(1993)认为:“书证是义项的基础和根据……它应当具备几个特点:一、尽可能有始见书的例证,即例证时代要早,最好是第一次出现的例句。二、例证要与与文义相吻合,具有典型性。”汪维辉先生(1991)曾说:“《词源》重在溯源——找到某词某义最早出现的书证……但是,由于古籍多如牛毛,不管是溯源还是穷流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词源》由于编辑时间较早,对近二十年的词汇研究成果无法吸收,因此书证迟后现象较为突出。本文略举几例。

【一干】①一批、一伙。《水浒》第二十六回“一干高邻在这里,中间那个会写

字?”

按,“一干”作“一批、一伙”产生于宋元,《全元杂剧·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张千,把一干人都下在死囚牢中去!”《全元杂剧·无名氏·朱太守风雪渔樵记》:“今着小官赍敕到此,一干人都望阙跪者,听圣人的命。”《汉语大词典》以《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府尹听得有杀人公事,即便升堂,便叫一干人犯逐一从头说来。”《京本通俗小说》的成书存在争议,但《全元杂剧》中的例证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一干”表示“一批、一伙”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

【一派】②一片。金元好问《遗山集》十一《自题写真》诗之二“一派春烟澹不收,

渔家已许借扁舟。”

按,此条元氏书证迟后,《汉语大词典》以宋戴复古《静斋张敏则舍人赠诗因用其韵为酬》:“胸次诗书一派清,学如耕稼到秋成”为最早书证,也迟。唐吕岩《敲爻歌》:“朱砂配,水银停,一派红霞列太清。”可能应是最早书证。

二、书证有误

【一旦】②一时、忽然。汉王充《论衡辨崇》:“一旦令至,解械径出。”

按,此条书证似乎不太正确,查原文:“犹系罪司空作徒,未必到吏日恶,系役时凶也。使杀人者求吉日出诣吏,剬罪,推善时入狱系,宁能令事解、赦令至哉?人不触祸不被罪,不被罪不入狱。一旦令至,解械径出,未必有解除其凶者也。天下千狱,狱中万囚,其举事未必触忌讳也。”王充此句是针对时人把灾祸归于犯忌讳而发的议论,因而举牢狱之例来说明灾祸并非源于忌讳。因此,王氏总结了两种情况,一是人不触祸不会入狱,二是人犯了罪,如果有朝一日命令下来,令犯人解脱桎梏,直接放出,不一定是因为有人解除了他们所犯之凶。很明显,这是一种假设,一旦应为“有一天或有朝一日”,而不是“一时,忽然”。

【一抹】①涂抹。《唐诗纪事》六九罗虬《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

妆成不语独攀花。”

按,“抹”确有“涂”义。但“抹”和数词固定搭配时一般都用作名词,相当于“片”。如陆游《北园杂咏》:“岁残已似早春天,隔水横林一抹烟。”

“抹”如作动词,“一”一般作状语,表示程度轻,为“稍为”之意。因此,此时的“一抹”有“稍为涂抹”之意。如唐罗隐《梅》:“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词源》的释义和书证均有误。

【一炬】一把火。汉王有充《论衡·感虚》:“夫熯一炬火,爨一锅水,终日不能熟也。”唐杜牧《樊川集》一《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按,此义有两个失误,第一,书证失误。“楚人一炬”之“炬”是“点燃、焚烧”义,《汉语大词典》“炬”字条“点燃、焚烧”下恰引此句,这里不过多说明。第二,释义不准确,我们将在下文谈及。

【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唐白居易《长

庆集》六七《自罢河南已换七尹……偶题西壁》诗:“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

许是前身。”参见“三世”。

按,白居易并非前生、今生、来生。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生”条也引此句,作者加案语说:“案,此三生指转生而言。”因此,“世说三生如不谬”意思是世人所说转生如果不荒谬,而不是说三生之说不荒谬。

三、释义不准确

王云路(1993)认为“释义,是词典的中心内容:释义精确恰当,是一部好辞书的基本标准。”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一炬”。《词源》释为“一把火”就不太准确。据因为在汉代“[数+量]+名”结构与“数+名”的结构并存。如果把“一炬”释为“一把火”,很容易使人不能准确理解“一炬火”的“炬”的词性。如按《词源》的解释,“炬”既可以理解为量词,相当于“把”,又可以理解为名词,相当于“火”其实据黄盛璋先生(1961)研究,“炬”在汉代已经成为表容量的量词,黄先生所举例证正是《论衡·感虚》中的这个句子。因此,本条释义修正为“一把(火)”可能更好。

【一匡】、【一合】

【一匡】纳入正轨。匡,正。《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

下。”【一合】①会合。《国语·周语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

后也。”

《词源》是以重在溯源为目的的,董志尧先生(2000:113)指出:“如果要对这个词语了解得深一些,就还需要推求语源。推求语源包括两个方面:(a)弄清某词语的历史来源;(b)弄清某个词语的‘得名之由’或者叫做内部形式。”因此,在推求词源时,不仅要找到该词的最早出现书证,还应分析该的内部结构,这样才能更准确的解释一个词的意义。“一匡”、“一合”的分析也应如此。“一”在上古有“齐一;联合”之义。《战国策·秦策一》:“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一匡”之一也是“齐一”,因为古代国家的同盟就是要“同好弃恶”,各同盟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我们也可以上古传世文献中找到相应的例证:

(1)秋七月,同盟于亳。范宣子曰:不慎必失诸侯,诸侯道敝而无成,能无贰乎?乃盟,载书曰:“凡我同盟,毋薀年,毋壅利,毋保奸,毋留慝;救灾患,恤祸乱,同好恶,奨王室。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羣神羣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队命亡氏,踣其国家。”(《左传·襄公十一年》)

(2)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榖。此大会也,桓公曰:“毋障谷,毋贮粟,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公羊传·僖公三年》)

因此,“一匡”在上古就是“齐一匡正”,这一组合经常作使动,因而《汉语大词典》释该词为“使得到匡正”,但两书均未把“一”释出,释义稍显不确。“一合”同理。同部的“一同”也是如此。

【一向】②偏一边。唐元稹《长庆集》十八《放言诗》之二:“竹枝待凤千茎直,

柳树迎风一向斜。”

按,“向”并没有“偏一边”的意义,其它辞书也均无记载。词汇的演变是系统的,一个意义的出现不会是单独的,它总会在同时期其它文献中出现。我们用电子语料库对“一向”进行了检索,也未发现有用作“偏一边”义的。我们用与元稹诗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进行比较:

(1)《齐民要术》卷五“作米粉法”:接去清水,贮出淳汁,着大盆中,以杖一向搅——勿左右回转——三百余匝,停置,盖瓮,勿令鹿污。

(2)《全唐诗·刘言史·杂曲歌辞·乐府二首》:花颔红鬃一向偏,绿槐香陌欲朝天。

(3)白居易《孤山寺遇雨》:“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4)罗隐《关亭春望》:“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

(5)卢延让《雪》:“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

以上结构都是主语+一向+谓语,“一向”作为状语出现,意为“朝一个方向”,如果释为“偏一边”,许多句子就无法读通。例如“渭水泾川一向流”就不能释为“渭水泾川偏一边流”,“花颔红鬃一向偏”就更不能释为“花颔红鬃偏一边偏”。以上例子除(1)外,其余均与元氏同时代,因此“偏一边”在的释义在此是不适当的。

【一命】①命,官阶。周时官阶从一命到九命。一命为最低一级的官。《周礼·地

官·党正》:“一命齿于乡里。”后用以泛指官职低微……

按,《词源》对“命”的解释有误。《论语·先进》:“赐不受命而货殖焉。”黄侃疏引王弼注:“命,爵命也。”《仪礼·丧服》:“命妇者,其妇人之为大夫妻者也。”郑玄注:“命者,加爵服之名,自士至上公凡九等。”因此,“命”并非官阶,而是赐予官阶的方式。

【一眄】举目斜视,表示轻蔑。《列子·黄帝》:“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

按,“举目斜视”是“眄”的意义,而并非“一眄”。《说文·目部》:“眄,目偏合也,一曰袤视也。从目,丐声。”“眄”本身就是斜视,表轻蔑,而“一”修饰“眄”,表示动作时间短暂,从而加深轻蔑程度。

【一乘】①兵车一辆,马四匹。《左传·成公十八年》:“……使程滑弑(晋)厉公,葬之于厉东门之外,以车一乘。”

按,“乘”并非兵车之专有量词,一车四马在上古均称为一乘。因此,它应是车马的数量单位。《管子·乘马》:“一乘者,四马也。”

【一苇】捆苇草当筏。后用作小船的代称。《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

按,此释义属典型的妄增义素。“一苇”是上古典型的“数+名”结构。“一苇”就是一束苇草,孔颖达的疏中更是只强调了“一”为“一束”,绝没有“捆”之意。

【三叉】指交叉路。宋苏轼《东坡集》续集二《儋耳四绝句》之二:“溪边古路三

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陆游《剑南诗稿》三六《舍北行饭书触目》之二:“意

行舍北三叉路,闲看桥西一片秋。”

按,“三叉”并非交叉的十字,而是指事物分开成叉形,总共三支,故为三叉。也并非仅指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棠梨》:“棠梨,野梨也。处处山林有之。树似梨而小。叶似苍术叶,亦有团者,三叉者,叶边皆有锯齿,色颇黪白。”此指棠梨叶形三叉。《普济方·婴儿门·总论·三关诗》:“左有红纹似线形。定知发热又兼惊。右有红纹如左样。脾伤惊积一齐生。纹头若似三叉样。肺热风痰夜有声。青赤应是伤寒候。只见空红定泻生。”此指纹路三叉。因此“交叉路”之说不确。

【三元】②唐人称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

唐卢拱《中元日观法事》诗:“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按,《词源》认为到唐代时“三元”才产生,此釋过于武断。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有如下记载:“至三元肇庆。万国齐珍。金蝉曜首。宝玉鸣腰。负荷执笏。逶迤复道。观者忘疲。莫不叹服。”众所周知,佛教在唐以前为与道教争夺民众,把法会搞得像集市,唱歌跳舞者有,杂技把戏者有,小买小卖者有,三元之日更是如此。杨氏所记本来就是汉阳寺院的盛况,因此《洛阳伽蓝记》中所说“三元”就是佛教中的上元、中元、下元。这说明“三元”的第二个义项并非产生于唐代,至少是产生于北魏。《汉语大词典》用词更慎重一些,在此条下说:“旧称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但所举最早例证同上,书证迟后。董志尧先生(2000:5)曾说:“由于以往辞书编纂比较重视一般中土文献,不太重视汉译佛典及佛教有关的中土文献,忽视了一些口语性词语的记录是由汉译佛典,经与佛教有关的中土文献向一般中土文献扩散的过程,所以始见例的时代往往滞后。”董先生的意见非常值得辞书编纂者的重视,因为《洛阳伽蓝记》正是一部与佛教有关的文献。《词源》虽然一些佛教及与佛教相关的文献,但总体上对这一部分文献研究不够,吸收不多。《词源》由于对佛教及相关文献重视不够,于是用唐人一般中土文献作为设立义项的最终依据,从而误释词义。《汉语大词典》虽然释义无误,但限于材料,书证迟后。

四、义项归纳有误。

词典义项立项的原则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义项归纳到同一义位之下,如果意义无关则不能归纳到同一义位下。《词源》在这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举例如下:

(1)一合

《词源》“一合”下有三个义项①会合。《国语·周语中》:“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也。”②古代交战的一个回合。《宋书·孟龙符传》:“龙符奋矟接战,每一合,輙杀数人。”③容量单位。

按,此词的义项归纳不符合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原则。义项①②是从合拢义引申而来的,意义之间有联系。而“③容量单位”的“合”,音与义与①②完全不同,二者之间只是同形,没有联系,汉语大词典把义项①②与义项③分别立项,甚是。

(2)一行

《词源》有五个义项:①一种德行,②一群,③一面,④一经,⑤人名,即僧一行。⑤人名与前面义项无涉,应独立。《汉语大词典》又把“一面”放在另一义位下,说明其编者也早已注意到《词源》在这方面的不足。

五、漏收词条

除前面存在的问题外,《词源》还有词条漏收的现象。如

(1)一众。

“一众”是“所有人”之义,较早用例见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法显法师传”:“举帆月余日,中夜忽遇大风,举舶震惧。众共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一人故令一众俱亡。”稍晚的《高僧传》卷七“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遂取钵便食,于是一众从之,莫不叹其枢机得衷。”董志尧先生(2000:17)对此词有深入研究,故略列于此。

(2)一头

“一头”表示一个动作跟着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一面”、“一边”。《汉语大词典》收录此词,但书语太迟,据董志尧先生(2000:54)研究,此词最早出现于日僧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现引例如下:

(1)本案报云:“已有处分:给与公验。一头给公验,一头奏闻。”(卷二,开成五

年三月廿七日)

(2)李侍御与外甥阮十三郎同来相问。一头勾当行李,来去与买毡帽等,又入寺检校文书笼驮等。(卷四,会昌五年五月十五日)

參考文獻:

①王云路《辭書失誤考略》,《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1期。

②汪維輝《<漢語大詞典>一、二三卷讀後》,《中国语文》1991年第4期。

③黄盛璋《两汉时代的题词》,《中国语文》1961年8月号。

④董志尧《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巴蜀书社,2000年。

英语词源

1、Chemistry 化学 古代的炼金术士们总想找到一种方法,将低贱的金属变为金子。现在通过原子裂变的原理表明,他们的这种想法并非一般人们想象的那么愚蠢。古埃及人入侵欧洲后,将他们所研究的炼金术,连同其命名al-kimia一起传入欧洲。后来,这个词变成alchemy,“炼金的人”叫做alchemis t,最后成了chemistry,“化学”的概念就是从“炼金术”演变来的。 2、Geology 地质学 “地质学”是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Geology是从希腊语来的,ge即“earth”;-ology,“science”,即研究地球本身的科学。 3、Law 法律 “法律”是立法机关制定的、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Law在古英语中写作lagu,意即“s om ething laid down(规定下来的事情)”。 4、Electricity 电 古希腊人常用琥珀制作爱情护符,确信戴着这种护符的人可以引来爱人。他们发现,磨擦琥珀可以吸引羽毛、线头等小东西,磨擦时会放出火花。他们就把这种磨擦起电的现象叫做elektron.来自希腊语elektor,意即“发光的太阳”,进入拉丁语后写作electrum.英语演变为electricit y。 5、Atom 原子 古希腊人认为,特质是不可能无限止地分割下去的,越分越小,最后小到不可再分。他们把“原子”叫做atomos:a即“not”;tomos ,“cut”意即“不能再分割”以后这个词在英语中演变为a tom.尽管后来发现“原子”并非“不可再分割”,然而约定俗成,“原子”的名字仍然以atom流传下来。 6、Uranium 铀 “铀”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U,主要用来产生原子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曾用铀作实验,发现了放射现象。 Uranium这个词是从希腊神话中一位神的名字来的。1781年,英籍德国天文学家赫瑟尔(Si r William Herschel)发现了颗尚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于是他就借用了希腊神话中“天王”Ou ranos的名字,命名这颗行星为Uranus.即“天王星”。8年后,德国化学家Kloproth发现了第92种元素。为了纪念赫瑟尔和他的行星,他命名这种元素为uranium,我们简译成“铀”。

英语-词源故事

1. Chemistry化学 古代的炼金术士总想找到一种将低贱的金属变为金子的方法。现在原子裂变的原理表明,他们的这种想法并非一般人们想象的那么愚蠢。古埃及人入侵欧洲后,将他们所研究的炼金术,连同其命名al-kimia一起传入欧洲。后来,这个词变成alchemy,“炼金的人”叫做alchemist,最后成了chemistry,“化学”的概念就是从“炼金术”演变来的。 2. Atom原子 古希腊人认为,物质是不可能无限止地分割下去的,越分越小,最后小到不可再分。他们把“原子”叫做atomos,a即“not”;tomos,“cut”意即“不能再分割”以后这个词在英语中演变为atom。尽管后来发现“原子”并非“不可再分割”,然而约定俗成,“原子”的名字仍然以atom流传下来。 3. Uranium铀 “铀”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U,主要用来产生原子能。着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曾用铀作实验,发现了放射现象。 Uranium这个词是从希腊神话中一位神的名字来的。1781年,英籍德国天文学家赫瑟尔(Sir William Herschel)发现了一颗尚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于是他就借用了希腊神话中“天王”Ouranos 的名字,命名这颗行星为Uranus。即“天王星”。8年后,德国化学家Kloproth发现了第92种元素。为了纪念赫瑟尔和他的行星,他命名这种元素为uranium,我们简译成“铀”。 4. X-ray X射线 X射线,又叫X光,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Konrad von Roentgen)发现的,因而也叫“伦琴射线”。 1895年的一天,伦琴正用一个真空管作气体导电实验,突然发现这种射线穿透了普通光不能透过的物体,这一发现使他十分吃惊。数年后一位好奇的朋友问这位教授:“你发现这种射线时,是怎么想的呢?”“我什么也没想”,他回答说,“我在做实验”。这位物理学家命名字这种射线为X-strahlen,译成英文为X-ray,这里“X”的意思是说这种射线的性质尚未探明,还是一个未知数。 5. Electricity电 古希腊人常用琥珀制作爱情护符,确信戴着这种护符的人可以引来爱人。他们发现,磨擦琥珀可以吸引羽毛、线头等小东西,磨擦时会放出火花。他们就把这种磨擦起电的现象叫做elektron。来自希腊语elektor,意即“发光的太阳”,进入拉丁语后写作electrum。英语演变为electricity。 6. Astronomy天文学 astronomy从希腊语来的,字面含义是“研究星球分布的科学”,astron即“star”;nemo,“arrange”,天文学,即是研究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的分布,运行规律,天体宇宙的结构、性质和发展的科学。 7. Geography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的平原、山川、河湖、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因素的一门科学。Geography是从希腊语来的,ge即“earth”;grapho,“write”或“describe”。因此geography(地理学)就是“描绘地球”的科学。 8 Geology地质学 “地质学”是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Geology是从希腊语来的,ge即“earth”;-ology,“science”,即研究地球本身的科学。 9. Geometry几何(学) geometry原指”大地测量”来自希腊语,ge即“earth”;metro,“measure”(测量)。现在的“大地测量学”叫geodesy。 10. Algebra代数 algebra一词是古代阿拉伯人从他们的医学术语al-jebr(“断肢再接”或“正骨”)中得到的启示,从而为数学部分支——代数,创造了一个生动的短语ilm al-jebr wa'l-muqabalah,意思是“利用方程式进行简化运算”,意大利人将这个短语来了个掐头去尾,把中间的词变化为algebra,不过,这个词直到17世纪还保留着“正骨”“接肢”的原始词义呢。 11. Anthropology人类学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分布、起源、进化、

ETYMOLOTYANDEXAMPLES英语词源探秘

ETYMOLOTY AND EXAMPLES 【发音释义】:['?f?bl] adj. 和蔼可亲的;友善的 【结构分析】:affable = af(= ad,去)+ f(a)(说话)+able(能够)→能够与其说话的→和蔼的。当后面跟着的 是f时,ad变为af。 【词源解释】:fa←拉丁语fari(说话) 【同源词】:fable(寓言←说出来的故事),fame(名声←口口相传),fate(命运←神所说的话),ineffable(不可言喻的、不能说的),infant(婴儿←不会说话的),preface(前言),confess(忏悔) 前缀af-同ad-, 去,往,在f 开头辅音词根前同化为af. -fable来自词根bha, 说话,同phone, fame 等。 【发音释义】:['e?m??b(?)l] adj. 和蔼可亲的,亲切的

【结构分析】:amiable = ami(朋友)+ able(能够)→能够做朋友的→和蔼的 【词源解释】:ami←拉丁语amicus(朋友) 【同源词】:amicable(友善的) 【衍生词】:amiability(和蔼可亲) 来自词根am, 爱。 词根词缀:-am-爱 + -i- + -able形容词词尾 古罗马实行长子继承制。为了避免死后无人继承财产,没有儿子的人一般会收养一名养子,连罗马皇帝也大量采用这种方法。罗马第一个皇帝屋大维本是凯撒的侄子,后被凯撒选为继承人,成为其养子。屋大维死后由养子提比略继承皇位。五贤帝期间,前四个皇帝都是选择贤良之士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以养子身份继承皇位。直到第五个皇帝,即伟大的哲学家皇帝马可·奥里略,他死后由亲生儿子康茂德即位(即好莱坞大片《角斗士》里面那个

词源

第一期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learn a culture “在词汇的学习中最能使人兴趣盎然的是词源学和单词所承载的文化。英语中80%是外来词汇,是一种典型的大杂烩语言,其中古希腊语和拉丁文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的言行风俗对英语词汇的影响相当深远。”所以让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在发掘出内在文化,提高兴趣和深化学习的内容。 Academy n. 研究院;学会;学术团体;学院 Academic adj. 教学的;学术的 Acadamy 最初是一个地理专有名词,指雅典城外西北角的一片小树林。哲学之王柏拉图Plato 四海云游归来在那里办学授课。学校的大门口刻着一句话: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后来这个单词进一步表示教授文科、理科知识的机构或社团----学院、研究院、学会 如: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字根alt =high 高的来源于拉丁文altus,“high”.alter 高的地方----祭坛。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为了联军的胜利吧女儿送到了 the alter of gods 的上面。 ex-向上+alt高的----exalt 提升,晋级;赞扬。 alt 高的+itude抽象名词词尾-----altitude 高度,海拔 那么看看下面的几个单词有没有让你觉得更加好记。看起来似乎可以拆开来呢? alter ( n.) exaltation (n.)altimeter (n.) 第二期aesthetic (adj.) 美学的,审美的,有审美感的。anaesthesia (n.) 麻木;麻醉aesthetic 源于希腊文,原意为“可感知的”。 该词后来逐渐用于对事物的美丑的感知能力或评价,即审美。该词原意在其他单词中仍有体现。如:anaesthesia, an-否定+aesthesia感觉---没有感觉,即“麻醉”怎么样是不是发现原来词汇中有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因为今天的小故事似乎缺少了一点趣味性。那么就再加一个单词背景故事吧~ kangaroo (n.) 袋鼠 英国航海家库克James Cook 船长登录澳洲,第一次见到袋鼠,问当地土著人What’s that?土著人听不懂英文,回答“kangaroo”.从此,土著语中的kangaroo(意为I do not know)进入了英文字典。这个还不错吧~

英语单词词根分析记忆法初探

DOI:10.16207/https://www.360docs.net/doc/c510536067.html, k i.1001-5957.1998.02.020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2期 1998年4月英语单词词根分析记忆法初探 牛道生 提要 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英语单词词根分析记忆法的优越性,并 证明它是快速掌握英语单词的一条科学捷径;最后简要介绍了怎样理解和掌握这种记忆法。 关键词 英语 词根 记忆法 捷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人们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不当,使得学习英语周期较长,效果不佳。特别在学习英语词汇时面对大量的单词,中国学生普遍感到头疼。而掌握相当数量的单词又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学习英语多年的人们都有亲身感受,即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与他所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人类工程实验室分析表明,美国有成就的人掌握的词汇量都高于一般人的水平。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新生入学后,要进行一次简单英语词汇测试;坦布利曼教授认为这种测试结果可以用来预测这些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出成就。一般来说,在记忆英语单词方面,有的采取博览强记和循环记忆的方法,有的则利用读音规则,把音形结合起来记忆。而从词源学的角度认识英语词根和词汇的有机关系,十分有益于我们全面了解英语词汇的来龙去脉,并且会迅速扩大英语词汇量。探讨如何通过掌握和运用英语单词词根分析记忆法来缩短学习英语的周期,可谓快速掌握英语单词的一条科学捷径。 学习和掌握英语单词分析记忆法的优越性 按照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法,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在英语发展史上有三个时期:(1)古英语(从远古起—1150年);(2)中古英语(1150年—1500年);(3)现代英语(1500年—现在)。从古英语时期英国本土上保留下来最早的语言,是当时凯尔特人使用的凯尔特语。公元前五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侵占不列颠期间引入撒克逊语,其词汇构成古英语词汇的主体。大约在九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主要为丹麦人)大规模入侵英国,使得大量古丹麦语词汇进入古英语。11世纪,诺尔曼人征服了英国,法语和拉丁语词汇被大量引进英语,构成了中古英语词汇的主要内容。从15世纪初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英国人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大量的希腊语和拉丁语词汇随着新事物、新思想,涌进英语词汇中,英国人不但借用了大量希腊和拉丁语的词汇作为英语新词,而且大胆运用希腊词根和拉丁词根,创造出许多新词。因此使英语词汇量空前扩大主要是靠希腊词根和拉丁词根扩展来的。到17世纪英语的词汇系统已经基本稳定。后来,随着英国殖民主义势力的扩张,促使英语走向全世界,同时世界各地语言中越来越多的新词汇被英语吸收。18世纪以后,随着美国宣告独立和美国科技与经济的突起,新创造的英语词汇不断大量涌现(主要是以希腊词根和拉丁词根为基础新造出的词汇)。从19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日新月异,使得英语词汇以空前的速度不断扩大,新单词层出不穷。在英语词汇中尽管外来语十分丰富,但是主要源头几乎都可以归到拉丁语或者希腊语词源上,即这些词都含有古典拉丁词根或希腊词根。这些词根如同我们汉语的“偏旁”或者“部首”的作用一样,都有一定的蘖生能力,组成自己的同族词。各个词根构成的同族词数量不一,少则数十个,多则数百个。据语源学家研究统计,现在具有生命力的英语词根大约有500多个,最常用的大约有— — 84

英文字根词源精讲-刘洪波(免费)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learn a culture “在词汇的学习中最能使人兴趣盎然的是词源学和单词所承载的文化。英语中80%是外来词汇,是一种典型的大杂烩语言,其中古希腊语和拉丁文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的言行风俗对英语词汇的影响相当深远。”所以让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在发掘出内在文化,提高兴趣和深化学习的内容。 Academy n. 研究院;学会;学术团体;学院 Academic adj. 教学的;学术的 Acadamy 最初是一个地理专有名词,指雅典城外西北角的一片小树林。哲学之王柏拉图Plato四海云游归来在那里办学授课。学校的大门口刻着一句话: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后来这个单词进一步表示教授文科、理科知识的机构或社团----学院、研究院、学会如: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 字根alt =high 高的来源于拉丁文altus,“high”.alter 高的地方----祭坛。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为了联军的胜利吧女儿送到了 the alter of gods 的上面。 ex-向上+alt高的----exalt 提升,晋级;赞扬。 alt 高的+itude抽象名词词尾-----altitude 高度,海拔 那么看看下面的几个单词有没有让你觉得更加好记。看起来似乎可以拆开来呢? alter ( n.) exaltation (n.)altimeter (n.) 第二期aesthetic (adj.) 美学的,审美的,有审美感的。anaesthesia (n.) 麻木;麻醉aesthetic 源于希腊文,原意为“可感知的”。 该词后来逐渐用于对事物的美丑的感知能力或评价,即审美。 该词原意在其他单词中仍有体现。如:anaesthesia, an-否定+aesthesia感觉---没有感觉,即“麻醉”怎么样是不是发现原来词汇中有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因为今天的小故事似乎缺少了一点趣味性。那么就再加一个单词背景故事吧~ kangaroo (n.) 袋鼠 英国航海家库克James Cook 船长登录澳洲,第一次见到袋鼠, 问当地土著人What’s that?土著人听不懂英文,回答“kangaroo”.从此,土著语中的kangaroo(意为I do not know)进入了英文字典。 这个还不错吧~ 今天要介绍的字根是 alter/ali=other 其他的。 来源于拉丁文alter, ”other”.英文中有一个拉丁借词 alter ego, 从字面的理解就是 second I ,第二个自我。所以alter ego 的引申义为“知己,至交密友;个性的另一面”。alternative 二者择一的。 看看计算机键盘上的alt紧挨着空格键的选择键alt ,就是alternative. 单词举例 alter (v.) 变更;改变 altruism (n) 利他主义 alien (adj.) 外国的;相异的 n. 外国人,外星人 alibi (n.) 托辞,藉口;不在场证明(在其他场所)

法与法律的词源与词义

法与法律的词源与词义 一、“法”的西语词源 在大部分印欧语系语言中,一般都有两套不同的词汇来表达“法律”的含义。比如,拉丁文的Jus和Lex,法文中的droit和Loi,德文中的recht 和gesetz,意大利语的diritto 和lgeeg,西班牙语中的derecho和ley,就分别对应着“法”和“法律”的含义。在英语中,就没有这样明确的两套词汇,与“法”和“法律”有关的词汇包括law、norm、rule、act等词,其中law最为常用。Law既可作广义解,也可作狭义解,即兼有汉语中“法”和“法律”的含义,一般来说,可用“a law”表达较为具体、特指的“法律”的含义,用“the law ”表达较为抽象、宽泛的“法”的含义。当“law”作形容词使用时,与“legal”的含义相同,不过,“legal”还有“合法的”、“法律许可的”、“法不禁止的”等含义。[①] Jurisprudence是一个拉丁词汇,在英美语言中,当用“law”不太合适的地方,也有用Jurisprudence来表示的,但是,其最核心的含义是指法学、法理学和法哲学。这个词早在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共和时代就已经出现,表示有系统、有组织的法律知识、法律学问、法律技术。针对这些术语,有三点值得强调: 1、一般说来,“法”指普遍的永恒的道德原则和正义公理,大致与法哲学上的“自然法”相对应,而“法律”则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体的法律规则,大致与法哲学上的“实在法”对应; 2、西语中的Jus、droit、recht等词既有“法”的含义,又兼有“权利”、“公平”、“正义”等充满道德内容的抽象含义; 3、lex、gesetz、lgeeg等词通常指具体规则,其词义明确、具体、技术性强; 二、“法”的中文词源 古代的法字是“灋”,由三部分组成:氵、廌、去。“氵”,平坦之如水,喻示法象水一样平。“廌”(音zhi),据说是一种独角神兽,又叫獬豸,性中正,辨是非,在审判时被触者即被认为败诉或有罪,所以“击之,从去”。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这样解析:“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此兽羊非羊,似牛非牛,似鹿非鹿,也有人说它同麒麟相象。它的头上长着一支独角,锋利无比,故又俗称独角兽。獬豸有分别罪与非罪的本能,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见人争斗时,用它的一只角向无理、有罪的一方触去,是非曲直,立见分晓,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神明裁判。“去”是对不公正行为的惩罚,一说判决把罪人从所在的部落、氏族中驱逐出去,于水上凛去(古代之流刑),一说交由神明判决,由神兽“触不直者去之”。《说文解字》这一解释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在商

ACE《词源故事》趣味故事典故背单词入门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 → =,则A BA C →→ ?的最小值为( ) A .1 4- B .12- C .34- D .1-

法的词源词义(收集整理)

法的词源词义 古代的法字是“灋”(fa),由三部分组成:氵、廌、去。“氵”,平坦之如水,喻示法象水一样平。“廌”(音zhi),据说是一种独角神兽 , 又叫獬豸(xiè zhì),性中正,辨是非,在审判时被触者即被认为败诉或有罪,所以“击之,从去”。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这样解析:“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此兽羊非羊,似牛非牛,似鹿非鹿,也有人说它同麒麟相象。它的头上长着一支独角,锋利无比,故又俗称独角兽。獬豸有分别罪与非罪的本能,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见人争斗时,用它的一只角向无理、有罪的一方触去,是非曲直,立见分晓,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神明裁判。“去”是对不公正行为的惩罚,一说判决把罪人从所在的部落、氏族中驱逐出去,于水上凛去(古代之流刑),一说交由神明判决,由神兽“触不直者去之”。 在古代文献中,称法为刑,法与刑通用。如夏朝之禹刑、商朝之汤刑、周朝之吕刑,春秋战国时期有刑书、刑鼎、竹刑。魏相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改刑为法。“刑,常也,法也。”“法,刑也。”这里的刑,出于井田,含有模范、秩序之意。因此,以刑释法,表明模范遵守法律(秩序)。刑,又指刑罚。《盐铁论》:“法者,刑罚也,所以禁暴止奸也。

在古代文献中,“法”除与刑通用外,在秦汉时期,改“法”为“律”,二字已同义。据我国《尔雅〃释诂》记载,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字已同义,都有常规、均布、划一的语义。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均布”是古代调音律的工具,把律解释为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遵守的规范。《唐律疏议》更明确指出:“法亦律也,故谓之律”。把“法”和“律”连用作为独立合成词,却是在清末民初由日本输入。 除了上述几字与法字有关外,古代作为社会规范的“礼”,也有约束和规制的含义,与法有一定的联系。古代的礼有两层含义:(1)抽象的精神原则;(2)具体的礼仪形式。抽象的精神原则可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两个大的方面。具体的礼仪形式通常为五个方面,通称为五礼,即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军礼(行军作战)、宾礼(迎宾)和嘉礼(冠婚)。古代的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

词根词源小故事

英语词源中一些广为流传的故事 1.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 An Apple of Discord直译为“纠纷的苹果”,出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 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在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她们争执不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斯以某种好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贵、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洛伊人。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en),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不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为了人间2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义 这个成语最初为公元2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来广泛的流传到欧洲许多语言中去,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成语。 e.g.:He throwing us an apple of discord,we soon quarreled again. The dispute about inheriting estate formed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m. This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SA. 2.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 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 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也是荷马史诗Iliad里的主要人物之一。传说他是希腊密耳弥多涅斯人的国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儿西蒂斯所生的儿子。阿基里斯呱呱坠地以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浑身象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

英语单词词源词根讲解

英语单词词源100讲 英语单词词源100讲(第1-3讲) pilot episode 老师:怎么啦? 学生:我正在考虑animation的意思,为何翻译为动画. 老师:animation 本来是指给图画赋予生命气息,其语根来自拉丁语的"animare"( 给无生命的物体以有生命气息的灵魂).四六级,托福等考试中常用词汇少不了 unanimous(全场一致),这个单词也是animare的同伴,uni(唯一的)+animus(灵魂)、 这样全体人员思想统一-------赞成-----的意念就出来了. 学生:有道理,那animal 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考虑? 老师:可以这么说.animal 也具有相同的词根,意为有肺部的,能呼吸的动物. 2000多年前,人们使用拉丁语的时候,他们认为animal 死后,就不再呼吸了, 所以灵魂和气息被视作同等物. 同词根相关词汇 equanimity:(心情)平静、坦然 equal(均等)+animity(心) magnanimity:寛大 magn-(大的)+animity(心) animadvert:批評,责备 anima(心)+vert(转动,扭转) episode2--the one with albatross 让我们开始第二讲 学生:打高尔夫球的时候常听到albatross(术语,指低于标准杆3杆---luodean注)这一词,albatross 不正是信天翁,鸟的名字吗?为何低于标准杆三杆用“信天翁”来表示呢? 老师:那是因为比起eagle(老鹰,在高尔夫球术语中,意为低于标准杆2杆)albatross是体形较大的鸟。 学生:原来个头越大越好啊。 老师:可以这么说。albatross的具体概念可以理解为“在海浪中飞翔的大鸟”,词根为albus 白色之意。信天翁可是全身都是白色的啊。 学生:这事我联想到了照相簿album 这个单词,她的具体概念又如何呢? 老师:现在album 作为贴照片的照相簿这一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但本来的意思为a book with blank pages(全部页面都是空白的书),用途是在上面贴有用的东西。从远比照片发明更古老的1600年代开始,人们就广泛的使用album这一名词了。albino是白化变种的意思,瑞士的阿尔卑斯山Alps原意就是被雪覆盖的白色的山。 同根关联词汇 alb(s):白麻布圣职衣 albumen:蛋白 皆来自词根albus(白)

英语词源故事

英语词源故事 academy学院,研究院,学会 宙斯和斯巴达王后勒达所生了一位绝世美女海伦。当她还是一名少女的时候,来自雅典的英雄武修斯与朋友偶然在神庙中看见海伦跳舞。两人惊为天人,就闯进神庙将海伦劫走。 海伦的两个哥哥来到雅典,要求雅典人归还自己的妹妹。但雅典人说不知道海伦在哪里。两兄弟威胁要动用武力。正在这危急时刻,农夫阿卡德摩斯(Akademos)站出来告诉了海伦的位置。两兄弟很快就夺回了自己的妹妹,而阿卡德摩斯也因为使雅典避免了一场战争而成为英雄,得到神灵的庇佑,他的橄榄林年年丰收,这片橄榄林也因此得名Akademeia,意思是“Academos的果园”。 后来,柏拉图在这片橄榄树林里创建了学园。人们将他的学园也称为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就来源于柏拉图创建的Akademeia学园,原本专指柏拉图所创建的学园,但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充,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 adonis[a'daunis] 美男子;福寿草 阿多尼斯(Adonis)是希腊神话中的美男子。他的母亲是绝世美女米拉(Myrrha),因为受到爱神的诅咒与父亲乱伦怀上了他。米拉后来被神化为一颗没药树(myrrh),阿多尼斯就在树中孕育,后来撑破树皮诞生。传说阿多尼斯身高九尺,五官精致如花,世间一切人和物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狂热地爱上了他,引起了战神的嫉恨。战神就施展法力,在阿多尼斯狩猎时化作一头野猪了杀死他。 阿多尼斯死后,爱神伤心不已,将其鲜血化为红玫瑰,尸体化为秋牡丹。冥后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见爱神如此悲痛,便让阿多尼斯于每年有6个月回到阳间与爱神团圆。后来阿多尼斯成了植物之神,每年死而复生,永远年轻,容颜不老,所以Adonis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美丽而又毒性致命的福寿草也以adonis命名,传说这种植物由阿多尼斯死时的鲜血所化。 aegis保护、庇护;赞助 在希腊神话中,火神赫菲斯托斯特地为宙斯锻造了一块神盾,称为“Aegis”。它上面还蒙有一块曾经哺育过宙斯的母山羊阿玛尔忒亚的毛皮。这块盾牌威力巨大,只要摇晃一下,就会天摇地动,电闪雷鸣。后来,宙斯把这块盾牌送给了雅典娜(Athena)。雅典娜在盾牌中间安上了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进一步增强了神盾的魔力,任何被其光芒照到的人都会化为石

英语词源理论基础之音变详解

英语词源理论基础之音变详解 写在前面的话: 英语按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古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古英语约为公元450-1100年,中古英语约为公元1100-1500年,现代英语约为公元1500年-至今。古英语主要来自古德语,中古英语主要来自法语,现代英语直接从希腊语和拉丁语借用了大量词汇。而追本溯源,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来自拉丁语,拉丁语,希腊语,原始日耳曼语,又都来自原始印欧语(Proto-Indo-European),该语言为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加上部分印度语,梵语等诸多语言的共同祖先。 换言之,掌握了原始印欧语,也就掌握了打开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诸多语言的钥匙。而理解这些语言差异和联系的关键在于音变。音变是理解英语词源的理论基础。 就英语而言,现在广泛流行的词根词缀记单词不过是最基本最浅显的词源,而诸多词根是通过音变联系在一起的。凡接触过词根的人都体会到词根记单词的效率和威力,那么,如果你能学会音变呢? 音变(sound change)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就英语而言,是其母语言原始印欧语向梵语,原始日耳曼语,希腊语,拉丁语等子语言演变及这些子语言最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英语的过程中,发生的元音和辅音对应的语音的演变,其中元音演变的规律性较弱,辅音演变的规律性较强。这些有规律的变化我们称为音变法则(sound law)。从学术上来讲,理解音变的规律变化是理解英语词源的基础;从应用层面来讲,理解音变的规律变化能帮助我们更有系统和更高效率的理解和记忆单词。 在介绍音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英语的历史。英语起源于公元5世纪中期盎格鲁萨克逊人(Anglo-Saxon)入侵不列颠,英语按其字面意思理解,即盎格鲁人说的语言。按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古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古英语约为公元450-1100年,中古英语约为公元1100-1500年,现代英语约为公元1500年-至今。古英语主要来自原始日耳曼语(Proto-Germanic),并少量吸收拉丁语词汇和古斯堪的纳维亚语词汇,中古英语以1066年“诺曼征服”为开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大量吸收诺曼法语和巴黎法语词汇。现代英语受文艺复兴的影响,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吸取养分,直接从希腊语和拉丁语借用了大量词汇。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英国工业革命,与世界交往程度日益加深,从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欧洲主要语言及日语,汉语,印度语,阿拉伯语,非洲土著语,美洲土著语等多种语言中吸收了大量词汇。而追本溯源,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都来自拉丁语,统称拉丁语方言罗曼语族。而拉丁语,希腊语,原始日耳曼语,又都来自原始印欧语(Proto-Indo-European),该语言为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加上部分印度语,梵语等诸多语言的共同祖先。 如上所述,音变分为元音音变和辅音音变。元音音变即元音字母对应的语音的变化,辅音音变即辅音字母对应的语音的变化。下面将分开进行介绍。 (一)元音音变

英语词源故事

英语词源故事 academy学院,研究院,学会 宙斯和斯巴达王后勒达所生了一位绝世美女海伦。当她还是一名少女的时候,来自雅典的英雄武修斯与朋友偶然在神庙中看见海伦跳舞。两人惊为天人,就闯进神庙将海伦劫走。 海伦的两个哥哥来到雅典,要求雅典人归还自己的妹妹。但雅典人说不知道海伦在哪里。两兄弟威胁要动用武力。正在这危急时刻,农夫阿卡德摩斯(Akademos)站出来告诉了海伦的位置。两兄弟很快就夺回了自己的妹妹,而阿卡德摩斯也因为使雅典避免了一场战争而成为英雄,得到神灵的庇佑,他的橄榄林年年丰收,这片橄榄林也因此得名Akademeia,意思是“Academos的果园”。 后来,柏拉图在这片橄榄树林里创建了学园。人们将他的学园也称为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就来源于柏拉图创建的Akademeia学园,原本专指柏拉图所创建的学园,但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充,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 adonis[a'daunis] 美男子;福寿草 阿多尼斯(Adonis)是希腊神话中的美男子。他的母亲是绝世美女米拉(Myrrha),因为受到爱神的诅咒与父亲乱伦怀上了他。米拉后来被神化为一颗没药树(myrrh),阿多尼斯就在树中孕育,后来撑破树皮诞生。传说阿多尼斯身高九尺,五官精致如花,世间一切人和物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狂热地爱上了他,引起了战神的嫉恨。战神就施展法力,在阿多尼斯狩猎时化作一头野猪了杀死他。 阿多尼斯死后,爱神伤心不已,将其鲜血化为红玫瑰,尸体化为秋牡丹。冥后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见爱神如此悲痛,便让阿多尼斯于每年有6个月回到阳间与爱神团圆。后来阿多尼斯成了植物之神,每年死而复生,永远年轻,容颜不老,所以Adonis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美丽而又毒性致命的福寿草也以adonis命名,传说这种植物由阿多尼斯死时的鲜血所化。 aegis保护、庇护;赞助 在希腊神话中,火神赫菲斯托斯特地为宙斯锻造了一块神盾,称为“Aegis”。它上面还蒙有一块曾经哺育过宙斯的母山羊阿玛尔忒亚的毛皮。这块盾牌威力巨大,只要摇晃一下,就会天摇地动,电闪雷鸣。后来,宙斯把这块盾牌送给了雅典娜(Athena)。雅典娜在盾牌中间安上了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进一步增强了神盾的魔力,任何被其光芒照到的人都会化为石头。从此以后雅典娜战无不胜、所向披靡。Aegis盾牌是雅典娜的象征物,代表着雅典娜对她的

词源典故大全

词源典故记单词

Gaea–gen-ge-gn gene[d?i:n]n.基因 genealogy[?d?i:ni??l?d?i]n.家系,宗谱He was proficient in all questions of genealogy. Generate[?d?en?reit]vt.生成,产生(光、热、电等);导致 Generic[d?i?nerik]a.种类的,类属的 abiogenesis[?eibai?u'd?enisis]n.自然发生,生物自生,偶发 congenial[k?n?d?i:ni?l]a.相宜的a friend congenial to me和我意气相投的朋友exogenous[eks'?d?in?s]adj.外生的(外界产生的,由外生长的) homogeneity[?h?m?ud?e'ni:iti]n.同种,同质,同次性 pathogenic[?p?θ?'d?enik]adj.致病的 primogenitor[?praim?'d?enit?]n.始祖,祖先 progeny[?pr?d?ini]n.后代 genius[?d?i:ni?s]n.天才,天赋;天才人物 ingenious[in?d?i:ni?s] a.设计独特的,巧妙的;善于创造发明的 genocide['d?en?said;'d?en??said]n.种族灭绝

gentile['d?entail;'d?en?tail]n.异教徒adj.异教徒的 genuine[?d?enjuin]a.真的;真诚的Genuine racial equality still seems light-years away. Pregnant[?pregn?nt]a.怀孕的,妊娠的 Cognate[?k?gneit]a.同词源的,同类的 hydrogen[?haidr?d??n]n.氢 nitrogen[?naitr?d??n]n.氮 oxygen[??ksid??n]n.氧,氧气 geology[d?i??l?d?i]n.地质学;地质情况 geometry[d?i??mitri]n.几何(学) geography[d?i??gr?fi]n.地理(学) geothermal[?d?i:?u'θ?:m?l]adj.地热的

(完整版)英语词源趣学巧记

英语词源趣学巧记(第1-16期) 英语中有不少词带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含义,但是从字面上是难以领会的,有些来自文学名著、圣经故事、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有些来自历史事件、名人轶事、风俗习惯等。 约在3000年前,在腓尼基字母表中字母A读作aleph,写起来形似字母V,中间再加一横,代表牛头或牛角。以后希腊人将它倒过来写。对于古代腓尼基人来说,牛意为着财富,吃、穿、耕作都少不了它。这也许就是A被列为第一个字母的缘故吧。 abet vt. 唆使,教唆,怂恿 人们常将该词的由来和14至15世纪流行语英国的“纵狗斗熊”游戏(bearbaiting)相联系。这种游戏一般在熊园里进行。先用铁链把熊拴在柱子上,然后放一群狗咬它,在经过一番撕咬搏斗之后,总是以熊被咬死而告终。观众唆使狗去咬熊常爱说“sic'em”或“go get'em”(去咬),这一做法就叫abet the dogs。abet一词是14世纪才出现于英语之中的,来自古法语abeter(纵犬袭击)。abet如今常用的“教唆”,“怂恿”等义即由此引申而来。这种逗熊游戏在英国延续了800年之久,直至1835年因被认为残忍才遭禁止。 Abacus算盘 一般认为算盘乃中国人发明,但其英语对应名称abacus却源于希腊语abax,原先就有“计算板”(counting board)之意。 Abeyance 终止,暂时搁置;归属待定 感叹词bah在现代英语表示轻蔑、厌恶、不耐烦等,而ba在许多语言中表示惊奇,是构成若干英语单词的主要成分。英语词abash(使窘迫,使羞惭)源自古法语esbahir(使惊奇),词根为ba;另一词bashful(羞怯的)系由abash之缩略形式bash加后缀-ful所构成,词根也是ba;abeyance一词来自中世纪法语abeiance(期待),源于拉丁语batare(张口),主要成分也是ba。因此,abeyance原先含有widemouthed anticipation之意,现在用以表示“(所有权等的)归属待定”、“终止”或“暂时搁置”等义。 Ableism 对残疾人的歧视 这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词,仿racism(种族歧视)和sexism(性别歧视)类比构成,用以表示“对残疾人的歧视”。按《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ableism始见于伦敦哈林杰政务委员会(Haringey Council)发布的一份新闻稿。 Aborigine 土著居民,土生动物(或植物) 一般辞书都认为,该词直接源自拉丁语短语ab origine ‘from the beginning’(从一开始)。但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它更可能源出意大利古代一个Aborigines 的部落,即古罗马人和拉丁人的祖先,而Aborigines则由拉丁语短语ab origine合成。换言之,该词先有复数形式,单数形式是从复数形式逆生出来的。在意大利语、法语及拉丁语族的其他语言,aborigine 的对应词都含–gen-这一成分,如意大利语aborigeni,法语aborigines等,–gen-似乎与拉丁语gens ‘people’有联系。 Aborigine如今在英语中的一般释义是“土著居民”,将这个词用于此义的第一人是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西塞罗(Cicero,106-43BC)。但若用于引申义“土生动物(或植物)”,该词则保留原复数形式,无单数形式。从aborigine派生的aboriginal既作形容词用,也能作名词用,义同aborigine。 alphabet n. 字母表 alphabet源于拉丁语alphabetum,希腊语alphabetos,实际上是由希腊字母表中的头两个字母alpha和beta组合而成。希腊字母是一切西方字母(包括拉丁字母)的老祖宗。alphabet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