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 “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 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 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 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 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 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 一定程式。
地秧歌
地秧歌是一种不踩高跷表演的秧歌。其历史悠 久,它同高跷秧歌和寸跷秧歌皆有密切关系,是非常 普及的一种自娱性、表演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地秧歌 的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并以各种不同的名称流传于辽 宁省的城市各地。 其中有伞灯秧歌、老母会、谢杖 、子地秧歌、辽 阳地秧歌、抚顺地秧歌。
鼓子秧歌
陕北秧歌
冀东地秧歌
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又有稳静、幽 默的特点。动作即哏又俏、即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 浪中有稳,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要扭起 红似火,静似花儿笑,站立一棵松,跑起水上漂。 纵观流传在辽宁地区的各种秧歌形式,体现其基本特 征的共同点是上身扭、摆、圆,下肢软、硬、颤,扭法 圆、活、抖,节奏有长又短,男逗女媚哏又俏,鼓中动 作有特点。 体现上述动律特征的主要环节: 韵律、屈伸、体态、扭法、节奏、手绢。
据《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从秧歌发展、演变成的 戏曲剧种,在全国剧种中所占的比例之高,是相当 惊人的。可以说,秧歌为百戏之源。 1987年,在陕西省北部甘泉县的一座宋代古墓中,发 现了两块秧歌舞画像砖雕,这一发现证明,至少在 宋代陕北地区已经有了秧歌这种艺术形式,这是迄 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早关于秧歌的文物。
塔吉克斯坦表演的鸯歌
少数民族的服装
演出活动

秧歌整个演出活动包括进场、辟场、按场、跑场、 煞场、出场六个部分。 进场:秧歌队在村外整队,客村以最高礼仪接待, 设香案,置肴馔果品,鸣鞭炮,头面人物全部出 迎,客家抬鼓,鼓乐前导,“行程”进村. 辟场 :探马开场、武术打场、鼓棒冲场、鞭炮 炸场、高跷踩场、见彩吓场、龙狮扩场 . 按场:辟场后,头伞各领己队圆场,到达两门, 第一领伞在正门晃动驳棰,鼓乐随即变化节奏, 跑场开始.
跑场:是演出的高潮部分,场子借鉴古代战阵、 与仪仗队、土木建筑、生产斗争、生产工具、生 活用品、吉祥图案及动植物形象等,世代演练出 一百多个秧歌阵图。 煞场:曲线流动的场子演化至“八趟街”,队员 集结成方阵,“领伞”用驳棰点鼓,队员和鼓乐 猝然煞住,异常壮观。 出场:煞场后,“伞”、“鼓”、“棒”、“花” 在周边上休息,客家散烟糖表示慰问,“丑”和 歌舞杂耍演员上场表演,秧歌队员休息后即返场 演出,场子不同于前场,最后还是“八趟街”煞 场,客家将已准备好的烟糖赠送秧歌队,由礼官 装入口袋背走,客家再次抬起大鼓,鼓乐仍作前 导,队员'行程',全村人送出村外,演出结束。
秧歌的几种说法
有说秧歌原是南方稻区插秧之歌; 有说它源于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 有说秧歌是源于上古人类对太阳崇拜,又称 为“阳歌”; 有说秧歌为宋代苏东坡所创; 有说是宋代以“姎哥”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 舞,与汉族元宵社火结合,而形成秧歌。

秧歌的特点
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 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 热火朝天。 这一切促使扭秧歌成为大型群众性娱乐,欢庆, 宣传的主要形式。因为秧歌内容包含量大,多 姿多彩,形式多样又富于变化;再加上扭秧歌 舞蹈动态丰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 情倍增,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是人民喜 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也给林区人民、广大民 众带来了快活和欢乐,舒缓身心疲卷的好方法。

秧歌的发展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第一次郑重论述了人民大众在中国 文艺史上发展的作用。从此,延安掀起了 “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的舞蹈艺术翻开 了崭新的一页。 现在,无论是在清晨还是落日的黄昏,人们 都可以在各地公园里、小区边看到一群群人 粉墨登场,扭着“大秧歌”。他们载歌载舞, 喜气洋洋。秧歌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而且还成为了中国现 代城市里的一大景观。连一些金发碧眼的外 国人看着看着也不禁手脚“痒”起来,比比 划划地加入到这欢乐的队伍中来。

—— 国 家 非 物 质 文 化
产 遗
“高跷”在本地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 “踩拐子”,是清徐地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社火 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群体街头表演节目。它的特点是 乡土气息浓厚, 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 史,亦说有千年以 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 “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 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 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 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 还有清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诗中,对当时春节 期间的踩高跷游艺活动也有描述:“捷足居然逐队高, 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 遭。”此 诗充分说明,高跷这项民间艺术,在清代 已广泛在民间流传。




由丑汉压阵。表演首先扭各种场图,然后表演 “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 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 山西省内各地的高跷高度不一,高跷低的低至 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绛等 县,高跷的高度达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 平时,高跷以四尺左右的高度为多见。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 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 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 开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 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 以表演特技为主。 浮山县的武高跷,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 戏曲人物居中,最后
跑驴


跑驴,角色舞蹈动作有骑驴者的[平闪步]、[上山步]、[下山 步]、[跑驴步]、[惊驴跳]、[大跑步]、[过河步]等11种;赶驴 人的[横扭步]、[小跑步],[后踢步],[踢驴步]、[抬驴步]、[赶 驴]、[牵驴]、[坐驴]、[追驴]等。 伴奏有锣鼓段26小节和唢呐曲牌《一扇号》自由反复。 艺人有孟占雄、张有万(靖边东坑乡)。
商河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一千多 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 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 出活动的高潮日。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 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 舞蹈,又称“闹红火”、 “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 主要 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 地,北路场子男女搭配较轻快、活泼。节奏 轻 盈、脚步较虚、动作花哨,鼓点亦轻快。 南路场子与北路刚好相反,节奏稳重、步步踏 实、 动作干净利索、有力,鼓点也跟着较重。
诸艺集粹

从杂技向扮戏的演变——高跷不同时代的名称,说明它从 杂技表演向扮演戏曲人物的演变。魏晋前后的“乔人”是 从图腾崇拜向杂技的过渡,高超的惊人之技艺,虽带有神 秘色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隋唐时的高跷从叫作“长跷 伎”名称中,可知它已是娱乐性表演形式。南宋临安灯节 中“踏跷”和“村田乐”“扑蝴蝶”一起出现,说明已成 为民间舞蹈。明清文献记载,高跷常与秧歌结合扮演戏曲 人物,叫作“高跷秧歌”。如《京都风俗志》载:“秧歌, 以数人扮陀头、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 手锣、足皆登竖木,谓之'高跷秧歌'”。京津一带的高跷多 属此类,演员12名,分扮陀头,小二格、渔、樵、耕、读 等人物,或扮成《水游传》《白蛇传》《西游记》等戏曲 人物。表演又有文、武跷之分,文跷讲究扭、逗,或表演 情节简单的小戏。武跷强调个人技巧,如“单腿跳”“扑 虎”“劈叉”以及“越障碍”“跳高桌”等。北京房山张 谢村名为“登云会”的高跷,其木跷长140厘米,技艺精 湛的演员可后屈一腿,只用单跷从四张叠起的高桌上一跃





跑旱船,跑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 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 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旱船多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 二(龙抬头节),它调演的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旱船表演人数一般 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 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 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 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 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 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 乘船者不止一只船,三、五成群,一线儿排开,与“船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 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卷。 在表演中,一般是一个艄翁引多只船前进,也有的是双公划一只船前进,还有的是多 船没有“艄公”而由一只船在前边领头前进。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 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吸引着看“红火”和视节庆的人们。 近几年来,跑旱船在原有基础上又有发展。一些农村里,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摩托车 装饰成“旱船”,也有的将自行车装饰成“旱船”,由人驾车,结队前进,在前进中 跑出、表演出各种各样的活动图案,形成各种各样的套路,也十分吸引观众。 跑“旱船”时,一股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 两支喷呐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旱船

旱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山西境内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 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 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 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 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旱船”,自然是陆地上的船。乘船者一 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乘船者所表现的 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
关于高跷的起源,已故历史学家孙作云(公元1912~ 1978)在他的《说丹朱——中国古代鹤氏族之研究——说 高跷戏出于图腾跳舞》一文中,首次提出高跷源于鹤图腾 崇拜的论点,并以《山海经》古文献为据:“长股之国在 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晋人郭璞注释为:“或曰有 乔国,今伎家乔人盖象此身”,清人吴任臣注释为:“乔 人,双木续足之戏,今曰xi(同屣)跷”。两种注释都认为 长股国人即用木跷扎在脚上的长脚人。 《说丹朱》中认为:高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用于宗 教祭祀仪式,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 式。尧舜时的丹朱是以鹤为图腾的氏族,高跷戏直接出于 古代的鹤图腾氏族的跳舞。近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有一 字可以解释为“像一个人双脚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 立,至迟商代后期,民间独特的这种踩高跷舞蹈形式就已 经问世。这又是源于图腾崇拜的补充。不仅如此,非洲扎 伊尔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仪式中,也有踩跷的表演, 一名巫师的腿上绑扎着长木跷,徐徐走动,两手缓缓起舞。 这当是“图腾崇拜说”“宗教仪式说”的又一佐证。

秧歌的流派

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 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 “东北秧歌”、“鼓子秧歌” (山东)、“陕北秧歌”、 “地秧歌”(河北、北京、 辽宁)、“胶州秧歌”、 “满族秧歌”等;而南方的 “花鼓”、“花灯”、“采 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 “英歌”,其名称虽异,但 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 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 形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 ——秧歌
秧歌起源
秧歌,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 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 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秧歌起源于插秧耕 田的劳动生活, 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 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 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 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 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