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信息化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总体来说,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金融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今后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思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信息化的进步,现代金融业已经成为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0中国国际金融展信息发布会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指出,国内金融业正朝着信息化、国际化迈进。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利支撑,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国内金融信息化方面取得重大的进步,人民银行加快了统计类系统的步伐,银监会加大了科技风险的管理力度,商业银行积极推进新一代系统建设等等,金融业正朝着信息化、国际化迈进,我们要用技术引领业务的发展,通过手段创新、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金融信息化概念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
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追溯到50年代,计算机就开始进入中国银行业,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引进了苏联的电磁式分析计算机,用以进行全国联行对帐表的工作。但是,中国金融电脑化信息系统的建立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起步较晚,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十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信息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本系统内联网建设。金融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已经建设成连接全国多个城市,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网,支撑金融数据的传输。
2、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八五”期间,人民银行已经建成金融卫星专用网络和电子联行系统。“九五”时期,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电子汇兑系统。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银证转帐系统进行证券帐务信息的交换。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同时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设和网络金融服务取得显著进展。
3、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
4、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是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内金融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2、目前各金融体系的建设标准很难统一,阻碍了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尚不完善;金融信息
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够。
3、金融信息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4、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尚未形成。此外,银行信息网与财税、海关、保险等网络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
5、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6、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
7、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尚不健全。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思路
金融信息化的前景是美好的,但如何让信息化落到实处,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制订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战略规划要从业务出发,对整体的策略、总体架构、技术标准、实施方法、人员配置等予以规划和确定,有序开展。
2、促进自动化和网络化。制订业务规范、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加大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金融服务综合化和电子商务支付网络化;促进金融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建立金融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3、数据集中式管理,建立数据仓库。自90年代以来,国外的金融企业为顺应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大趋势,斥巨资将过去分散的、功能较弱的、以业务自动化处理为主的单一计算机系统改造为
功能强大的集中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今,这种系统已经成为国外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和业务运作的核心基础和最重要的竞争武器。国内的金融企业目前虽还未实现集中式管理,但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金融企业主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容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数据大集中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获得集中的,相互联系的,现实经过加工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仓库建成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形成以客户管理为框架的成本控制体系。
4、标准化技术和应用。标准化不仅能满足不同时点的应用需求,减少系统冗余,节省资源,还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简化操作。硬件、网络、基础软件等的标准化较为容易,而应用系统的标准化需要依据不同分阶段实施,先做技术平台、开发方法等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
5、找到各金融企业间的利益平衡点,尽快实现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搭建综合业务平台。金融业务多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全能化,实现混业经营和综合经营。现在商业银行领域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如投资、证券、代理保险、信用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等,同时也积极开拓中间业务的发展。
6、强化金融系统安全,加强对信息安全的防范。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和安全设备,制定严密的安全策略。确保金融信息的完整性,建立并完善金融信息的保密体系、监测体系。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的安全研究,完善内控管理机制,确保业务数据和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