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四井柴达木石油工业的里程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中四井柴达木石油工业的里程碑
作者:李玉真
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第05期
有了地中四井,才有了冷湖油田,青海石油勘探局才改名为青海石油管理局,冷湖才成为局机关所在地。冷湖油田是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盆地第一个获得高产自喷井并且形成一定原油生产规模的油田,也是柴达木最早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油田。冷湖油田的发现,展示了青藏高原有油气富集区的前景。国务院为此批准设立冷湖市,从此中国地图上西北荒凉地段的柴达木盆地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石油基地。
地中四井,是青海油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柴达木石油工业的里程碑。
地中四井位于冷湖油田。冷湖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断裂带西北端,东邻赛仕腾断陷,西接昆特依凹陷。冷湖平均海拔2750米,全是戈壁、荒漠、荒山、盐碱地。常年缺氧少雨,年降雨量仅有17.8米,年蒸发量高达3319.5毫米,昼夜温差相当大,风季长,风沙大。1958年,青海石油人就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打出地中四井,发现了冷湖油田。
冷湖油田的诞生,还得从头说起。
挺进柴达木
1954年3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五次石油勘探会议上,决定派遣石油地质队伍深入柴达木盆地进行地质堪察。当时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指出:根据1947年关佐蜀、周宗俊等人进行的地质路线调查所提供的线索,普查工作首先从油砂山一带开始。会后,石油管理总局地址局在所属的陕北、酒泉等地的勘探单位中,组建了一支484人、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柴达木石油勘探大队,包括6个地质小队、一个重磁力队、一个三角测量队和一个手摇钻井队。从长年失修的南疆公路,骑着骆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护送下,挺进柴达木盆地西部,开始进行石油地质普查工作。
八百里瀚海无人烟
在柴达木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极其困难。当时除了西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南麓的个别地区有水、草外,其余都是不毛之地,人们是这样说的:“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南昆仑,北祁连,茫茫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无人烟。”在一马平川的戈壁滩上,只能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每天带干粮和淡水出工。一旦供应受阻或者失去联系,就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有的勘探队员为了保存实力,曾用小便解渴。一旦迷路,只能露宿在戈壁滩上。由于气候变化无常,有的石油勘探队员在狂风沙中因寒冷或迷路,献出了生命。1954年,石油地质大队一直到冬季才收工。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凭着榔头加罗盘,靠“构造加油苗”的方法,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地质构造18个、油苗9处,查明了盆地西部第三系含油层系分布很广。由此确定了可以在盆地西部的有利构造上进行钻探,争取突破,然后向中部、北部推进的计划。
发现储油构造
由于在西部发现众多储油构造,增强了在柴达木找油的信心。1955年,燃料工业部从陕北等地调集4000多人进军柴达木,并成立了青海石油勘探局,由张俊任党委书记兼局长,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地质普查和局部详查、细测工作。同时地质部派出632柴达木石油普查大队,在盆地开展工作的科学院也组成柴达木石油研究队进入盆地开展石油地质研究。这三支石油地质力量互相配合,当年又先后发现99个可能的储油构造。
1955年,632地质队一分队发现了从冷湖一号到冷湖七号7个构造,形成一个构造带,接着对这些构造进行了地质概查。1957年,沿袭“构造加油苗”这个方法,对冷湖四号构造进行钻探,发现了工业油流。接着,青海石油勘探局在632地质队工作的基础上,对冷湖五号构造进行了钻探。五号构造比较完整,高点部位没有油苗。当时分析认为地面无油苗,可能是因为保存良好,油层不曾受到破坏。这些构造若能获得油流,较“构造加油苗”的方法所找到的油藏更为理想。这个认识的提出,使在柴达木石油勘探的认识和方法上有了提高。
地中四井喷油
部署在冷湖五号构造高点上的地中四井,在冷湖钻探大队大队长胡振民的指挥下,于1958年8月21日,由1219钻井队施工开钻。当年9月13日,钻达650米后发生井喷,喷势异常猛烈,原油连续畅喷三天三夜,一天的喷油量高达800吨左右。冷湖探区组织人员筑堤储油,原油汇集成湖,连野鸭也误把油湖当成可以觅食的水域,纷纷飞下来,结果被原油粘住了翅膀,成了钻井工人的美味佳肴。
据老石油人李天福回忆,1958年9月13日中午12点,他们正在冷湖四号构造中十二井施工,突然接到区队的紧急通知,施工人员全部到地中四井去抢险。一群石油人放下手里的活,顾不上吃中午饭,开着通井车向五号构造疾驶而去。当时,他们不知道地中四井的确切位置,到了五号,远远的就听见了井喷的嘶鸣。他们就循着声音赶到井场。只见天然气笼罩着井场,一条黑色油龙拔地而起,直冲云天,又泼洒下来,井口周围方圆四十米已被淤积的原油和天然气包围。人是无法接近的。负责现场指挥的总工程师刘树仁立即组织人员抢装井口装置。第一次冲上去的是马文才、黄福成等六个人。他们刚到中途就被强大的气流和原油冲倒在地,只好退回来。第二次组织了十二人,其中有李天福。他们冲到井下了,但是压力太大,无法进行安装。所以第三次的人数增加到二十五人,用六个人对扣,其余人用身体压着装置才对上了扣。压井装置刚装好,原油又从套管外喷射出来。石油人冒着起火的危险强行起钻,向井筒浇注水泥塞。英雄的石油人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制服了井喷。之后,石油人又奋战了七天七夜,清理现场,钻通水泥塞,使油井正常工作。
地中四井的重要作用
地中四井喷油后,青海油田职工十分振奋,也使柴达木石油勘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58年四季度,青海石油勘探局决定将勘探重点向东移动,局机关从茫崖“帐篷城”迁至大柴旦,在冷湖成立矿务局,冷湖构造上的勘探钻机增加到13部。
1959年元月1日,青海石油勘探局更名为青海石油管理局,青海石油工业从此走进勘探开发阶段。
1959年2月20日,柴达木盆地第一车原油从冷湖外运。
1959年3月和6月,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孙敬文和康世恩先后来到冷湖探区视察,确定了方针:“调整部署,暂时收缩茫崖、马海地区,集中人力、物力,加速冷湖地区的勘探,拿下冷湖油田,为柴达木石油工业大发展打下基础。”管理局党委决定“集中力量,猛攻冷湖”,调集30部钻机,组织冷湖三个构造的钻探会战。
1959年3月,管理局从大柴旦迁往冷湖。二级单位相继从茫崖、大柴旦迁往冷湖。冷湖地区职工猛增到2万多人,占全局职工总数的84.4%。冷湖很快建成初具规模的石油基地,能进行勘探、采油、炼油、机修、供水、供电、科研等综合生产。
1959年9月,国务院批准冷湖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