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课程中的研讨式教学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课程中的研讨式教学法研究
【摘要】在阐述研讨式教学法和移动通信课程的特点的基础上,从提出课题任务、分析课题任务、完成课题任务、教师评价总结等几大环节探讨研讨式教学法在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法移动通信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素质,一直是当代教育所面临和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课堂上一般由老师单向讲授,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对课本知识的复述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得到发挥。

这种机械、呆板、教条、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所形成的思维模式,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培养出高质量的通信专业人才,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素质教育。

而研讨式教学法就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研讨式教学法概述
研讨式教学法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

1997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郭汉民教授为探索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也大胆进行了教改实践,创造了全新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它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方法,而是贯穿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其步骤有五:第一步,教学示范与布置任务;第二步,
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讲稿;第三步,小组交流;第四步,学生讲课,师生评议;第五步,期末总结。

此研讨式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对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国内多位学者从不同侧面对研讨式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也非常关注并积极推行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如陈宏滨针对现代通信技术及标准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广、知识点零散且选课学生非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即采用综合运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武欣针对通信网设计与分析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阐述了研讨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施步骤包括指导选题—独立探索—小组讨论—大班讲评、总结提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及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刘志刚阐述了基于研讨式教学法的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指出研讨式教学模式中科学合理的师生关系定位、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开放而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苗东利指出,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同时教师参与多方面研讨,可以使研讨式教学更有广度和深度。

二、移动通信课程的特点
移动通信课程是通信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现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水平,掌握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技术、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提高系统设计的基本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与计算机仿真实验能力,为实际应用准备必要的组网设计、性能分析与设计的知识,并为进一步研究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打下基础。

然而,移动通信领域发展更新速度相当迅猛,该课程却一致沿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本缺乏最新理论和最新技术,偏重于基础理论讲解,教学死板枯燥,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实际移动通信系统的各个环节相脱节和对整个通信体系认识不全面,缺乏本专业前沿知识的储备和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认识;此外,移动通信的应用型教学课时也远少于理论教学,并且对知识应用的环境和对象甚少提及,直接导致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技术综合能力和技能与企业对此类人才的要求产生较大的差距。

因此,教学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拟借鉴国内外各大学践行的研讨式教育法,结合自己所教通信专业移动通信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研讨式教学法的探索和改革。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移动通信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研讨式教学法包括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式、案例和讲授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

笔者吸取郭汉民教授所提出的全新研讨式教学法及国内其他一线教育工作者推行的新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精华,结合移动通信课程的特点,重点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中的
课题式教学法对移动通信课程的讲授进行探索和改革。

课题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提出课题任务、分析课题任务、完成课题任务、教师评价总结等几大环节。

本文以一个课题为例,介绍课题式教学法在移动通信课程教学里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提出课题任务。

在讲到移动通信网络设计理论知识的时候,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根据,提出一个能够应用一部分该阶段所需要教学知识与技能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并且这个工作任务是需要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工作实际才能完成的有意义的任务。

例如教师给出“城市场景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课题,课题任务包括基站小区配置过程、RNC侧配置、告警修复及验证三大方面,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完成课题任务。

(二)分析课题任务。

分配好课题任务后,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对课题进行分析,产生相应的一系列子任务,使学生明确个人的课题子任务及学习目标。

例如,城市场景的特点是人口密集、话务量大、数据业务也相应增多,那么,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如何配置RNC,采用什么天线,采用什么组网方式,等等。

经过层层分析和步步引导,以RNC侧配置为例发现其隐含多个子课题任务:基站信息配置、基站链路配置、小区参数设置、邻区配置、载频设置、无线信道号设置、CS及PS域配置等,这样就把一个较大的任务分解成了一个个的子任务,整个课题既有大家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又有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过程,既能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又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学
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成课题任务。

此环节是课题式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独立地思考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而老师此刻是学习活动的旁观者和引导者。

学生碰到问题无法解决时,老师适时鼓励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给出一些提示和引导,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并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如果学生轻松完成此课题任务,那么老师还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此课题,例如提问学生为什么在信道功率设置中只有那几种功率需要设定、扰码的设定是根据什么等,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工程实际联系起来。

最后,指导学生撰写3000-5000字的课题报告。

这一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把所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把自主研究以及团队讨论的方案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进一步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四)教师评价总结。

学生完成课题任务后,教师对相应理论知识进行串讲和复习,并对学生整个课题任务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奇异或新颖的想法给予重视和正确的引导,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共享各自的思维成果,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见
解和学习他人的长处,有助于同学情感的培养以及自身兴趣和价值观的培养。

实践表明,针对通信工程专业的移动通信课程实施的研讨式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9(2)
[2]陈宏滨.现代通信技术及标准课程研讨式教学法[J].大众科技,2012(1)
[3]武欣.研讨式教学法在《通信网设计与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12(1)
[4]刘志刚.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法研究,2012(11)
[5]苗东利.研讨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