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本章目录]
第一节跨国公司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二节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
第三节跨国公司投资与世界经济
[教学内容]
第一节跨国公司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常见的几种划分标准)、基本要素
(一)跨国公司的名称
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有许多种不同的名称。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名称不能通用;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名称大同小异,可以相互通用。常见的名称有:
1、国际公司:一般说来,国际公司与跨国公司、多国公司是可以通用的,特别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国际公司更流行。
2、超国家公司:根据国际法和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所建立的经济实体,按国籍的尺度衡量,该企业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超过了任何一国法律的制约,而受其据以成立的国际公约、条约、协定的约束。所以称它为“超国家公司”。
3、多国公司: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都曾使用过这个名称。
4、跨国公司:联合国机构的文件和出版物几乎都使用这个名称。
这些不同的名称都是在强调其“多国性”,以区别于那些只在一个国家内经营的“单国性公司”。不过,这种术语使用上的差别并不妨碍人们了解把握所要共同描述的经济实体,即从事跨国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
(二)跨国公司的定义
1、定义
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名称定义也就不同,就是同一标准,定义也不会完全相同。对于跨国公司的划分标准有这样几种:
(1)结构标准:凡采用“地区分布”、“生产或服务设施”、“所有权”等作为划分标准的,都属于结构性标准。
例如: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国家的数目,最开放的学者认为,只要是在两个(含两个)以上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就可以称为跨国公司,持保守观点的学者认为要在六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才可以称为跨国公司。
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50多家工厂。1996年GE 在中国拥有8000名员工,建立了22家合资或独资企业,总资产达到11多亿美元,总收益超过13亿美元;
我国的小天鹅在印尼、马来西亚拥有子公司;
无锡飞马纺品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设有一家子公司;
丽珠集团在美国设有一家美国安仕公司。
有人提出一个企业要称为跨国公司,它的所有权必须被一个以上国籍的人士所掌握。有人认为作为跨国公司的企业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国籍必须具有一个以上的国别。
(2)营业标准:主要以在国外的生产、销售、盈利,或资产等绝对额或相对数作为标准,但金额或百分比的具体数据应该是多少,则无统一的说法。
如企业在国外的生产经营(F)占总生产经营(T)的比率(F/T):该比率又可从销售收入、资产、职员等指标来衡量计算。一般认为,企业的F/T比率大于某一任意选定的比率如25%,即可算是跨国公司。但是,这种标准在实际运用时会遇到困难。比如,一些大公司的F/T比率虽然不太高,但其绝对量则很大,而一些规模小的公司则由于海外经营活动较多而F/T比率较高。所以有的学者在运用这一判断标准时,提出总营业额不低于一亿美元的限制条件。实际上,一F/T比率来划分跨国公司,就是以企业的海外业绩为标准。
例如:通用电器公司营业收入1996年约为800亿美元;江苏省技术进出口公司在美国的芝加哥的割草机公司1999年的营业额为2000万美圆,在以后的五年内,为5000万美元。
(3)行为标准:行为标准是指企业在经营和决策时的心态、思维方法和战略取向。
有的学者主张以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层的思想及决策行为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属于跨国公司。杜鲁克在《不连续的年代》一书中指出,跨国公司的总部虽设在某一国,但其组织、业务及活动范围等都应是全球化的,即具有全球经营的战略和计划。它的最高主管不能只关注某一国家或地区中该企业的活动,而应关注所有国家或地区,即作为“国际企业家”来平等对世界各地为该企业提供的最佳机会,而不偏爱其母国或企业所在国的机会。与此相类似的观点由珀(Po)尔马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管理阶层的经营态度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本国中心型的经营态度,即总是着眼于母国而作出决策;
二是多中心型的经营态度,即从所在国或东道国的角度来规划其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没有以系统的方式将散布在多个国家的企业分支机构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是全球型经营态度,即完全以世界性的经营态度来规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珀(Po)尔马特认为可以把经理阶层考虑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全球性的作为判断跨国公司的标准,即只有全球型企业才是真正的跨国公司。
上述划分标准,都从不同的角度勾画出跨国公司的轮廓。
1980年5月联合国公司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所有成员对跨国公司的达成了共识,在《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以及198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的第三次《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的报告中的定义相同,就是:由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吻合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个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行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将上面的意思综合起来,跨国公司的定义应该是:(杨大楷P90)
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的总部不一定设在本国,可以设在对本公司发展最有利的地方。
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将人员公司转移到欧洲。1996年4月23日世界上第一家将总部迁入我国大陆的跨国公司是日本八百伴国际集团。紧接着斯米克、西门子、汤臣、联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纷纷表示将总部或地区总部迁入的强烈愿望。
跨国公司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国籍的全球性企业。但就跨国公司所在地来看,90%以上的跨国公司总部设在发达国家,不到1%的总部设在中欧和东欧,8%的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
从以上概念中可以得出跨国公司的三要素。
2、跨国公司的三要素
以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可归纳出以下三个要素:
(1)位于多国的经济实体,母公司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对其他实体进行控制,也即施加有效影响。
(2)统一决策体系下的共同战略和配套政策。
(3)分享权利和分担责任。
二、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一)跨国公司的产生
源于垄断资本形成、资本过剩、资本输出。
第一家跨国公司为1882年由27家公司合并组成的美浮石油公司到后来的埃克森石油公司
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即现代跨国公司是第二次大战后的产物,它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是: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
全世界跨国公司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