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大学生精神成长中重要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35期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2.35.060

大学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谋求“何以为生”的能力发展,却放弃了“为何而生”的理性思索,忽视了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和生命本身的尊重,使得不少学生缺乏对生命和生活本质的全面理解,容易出现精神上的孤寂落寞和空虚无聊之感,从而引发一些危害自身、他人或社会的不良事件。大学是“大人”之学,是“成人”之学,大学不仅要使学生专业成才,更要精神成人,培养学生的大胸襟、大视野、大境界,使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大学生真正成为人格健全、品质优良、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而生命教育理念的倡导和实施,正是基于这个目的。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理念缘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坚实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人们对死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出版了《死亡的意义》一书,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对死亡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美国一些学校开始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后来则发展为生死教育。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生命教育》一书中,华特士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更重要的,不仅是在学校的年岁,人的一生都是教育的历程。[1]

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生命教育专著。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知识的教授,使其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有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关注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代世界,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形态,也是教育的一种目标和内容。真正的教育是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生命得以点化和润泽,活力得以鼓舞和激扬,价值得以肯定和提升。正如伟大诗人泰戈尔所言,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核心和归宿。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存在,尊重与敬畏生命,是教育永恒的主旨和诉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和机构,应该是接纳和理解生命、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摇篮,是真正育人、成人之所。

二、生命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长

《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戈登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三个和谐,即学生与自身生命的和谐、与周围生命的和谐,与大自然万物的和谐。以珍惜和成就生命为主旨的生命教育强调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共融的和谐关系。这种教育理念在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

重要的价值,在很多方面都能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与提升。

1.同情与仁爱

同情,就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痛苦和悲哀,在感同身受中建立起对他人的关爱与悲悯。同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品质。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与自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的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既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高出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像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

大学生正值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处于生理成长、心理发展与精神构建的重要阶段。在走向人格健全和精神独立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一步步地确立。在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信仰中,要溶入强烈而坚定的同情心,接纳生命的个体差异、尊重世界的多元和丰富,从内心深处理解和关爱他人,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此时的思想、感情和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关心、安慰、支持和帮助。有人说,看一个人道德、情操和待人接物的修养如何,只要看他对别人的不幸做出怎样的反应就可以判断出来。面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是为他焦急,为他解难,还是冷漠甚至幸灾乐祸,就能充分显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情感修养直接表明其道德教养程度;道德教养决定着一个人同情和关心他人的愿望及能力。

同情产生公正和仁爱。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命,感受生命之美,领悟生命的真谛,关爱自然生命,培养其仁爱精神。当一

生命教育在大学生精神成长中的重要价值

马文珠

摘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更有希望、信心、意义、安全感和幸福感地活着。大学教育应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从而享受更完满的人生。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精神成长

作者简介:马文珠(1981-),女,青海湟中人,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青海 西宁 810008)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18-02

网络出版时间:2012-12-06 12:41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3776.G4.20121206.1241.142.html

党建思政德育总第258期

个人对自然生命充满了爱,退而广之,他必然会爱生活、爱人生、爱社会,一个内心充满仁爱之情的人,必然也是一个精神充实,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益之人。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在《美德书》中,将“同情博爱”列为经典型的、不会随着时代与价值变迁而消逝的永恒美德的首位,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2.敬畏与珍惜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剧烈变化、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失去了对生命的关注,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自杀或杀人、虐杀动物、危害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件,一次次为当前社会的和谐安定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所谓敬畏生命是指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敬畏生命的人,只是出于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才伤害和毁灭生命,但从来不会由于疏忽而伤害和毁灭生命。在他体验到救援生命和使他避免痛苦、毁灭的欢乐时,敬畏生命的人就是一个自由人。”[2]

事实上,敬畏生命的理念在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就是自然界万物的神秘性所引起的人们对生命敬畏的表达方式。我国传统思想中,历来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孔子讲君子有“三畏”,即先要畏天命,然后是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道家则认为世间万物均应法自然,而生命的存在是自然而生,因此尊重自然法则,也应尊重生命的存在,庄子甚至为此而作专著《庄子·养生主》篇。因此,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人对一切事物的评价都具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即重视自然生命本身,故而重视长寿,以及相信死是一种罪恶。”

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构建充实而深厚的人生信念,从而实现人生的幸福与完善。万物有灵,所有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尊严,都有权利得到生存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生命教育关注不同生命的差异与多样,对所有的生命都心存善意,努力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生命教育的实施,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自由选择和自主成全的权利,都值得尊重和珍惜,生命本身就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3.责任与希望

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境,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沉重压力。身处逆境时,是沉着冷静、勇于面对,还是紧张慌乱、悲观退缩?不同的应对方式,也体现了个体不同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课业繁重、就业严峻、人情淡漠、交往受挫等种种问题,从而造成不少人心理压力巨大、悲观厌世、空虚无聊、生活乏味,感觉人生了无意义和价值,从而丧失了对生活的乐趣和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近些年来发生在各大院校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责任感缺乏和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生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自己可以随意处置由此引发的一桩桩悲剧,不能不令所有人深刻反思。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其名著《活出意义来》一书中指出:“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人生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要具体的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实现其独特的天赋使命。”“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期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3]

生命教育强调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珍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意味着担当和履行,体现着个体对生命的关怀和成全;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态度、原则、作风、风格、习惯、思想,是个体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使得生命充盈踏实,使得人生自由从容,也使得整个世界丰富多彩。对自身、他人、社会抱有责任感的人,就能满怀希望、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4.意义与价值

不得不承认,我国学校教育充斥着很多极端功利的教导和诱惑,读书是为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过好日子,考好成绩是为了换取教师和家长的奖励,乖巧听话是为了迎合社会对好孩子的关爱与呵护。这种过于功利的教育虽然能够满足学生暂时的心理和物质需求,但往往会在他们内心埋下过于世俗、追名逐利的种子。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和诱惑时,更愿意接受感官的刺激、物质利益的获取、暂时目标的达成,却渐渐失去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判断,更无意于对自身生命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充实。在学校生活中,大学生普遍反映“无聊”、“没意思”,觉得困惑迷茫;而学校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很少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倾听他们真实的呼声与心愿;也很少指导他们去构建精神的家园,帮助他们内心的充实与完善。大学生活的空虚乏味、了无意义已经成为大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状态。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教育是顺从生命和成就生命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始终捍卫的是生命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价值,认同每一个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和意义。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生命教育意味着深切关注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情感,能够给他们在复杂社会和种种压力下焦灼不安的心灵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全面树立起对自身和其他生命的关照和呵护。

5.幸福

教育是什么?教育又是为了什么?这是教育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终极问题。一个应该得到公认的答案是:为了人的幸福。幸福是人类共同的目标。从孔子周游列国以安天下到美国《独立宣言》中主张的“追求幸福的权利”,古往今来的人们在为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寻求注解的过程中,都把教育当作了实现幸福人生的重要方式。

人是教育的基础,没有人就没有教育;人以幸福为终极目标,因此教育就应该基于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而在我国,“科学之上”的思维观念影响深远,学校教育偏重科学知识的授受,教师与学生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反而失去了彼此间的情感联系和人格交流,也失去了作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学生身为受教育者,只是接受科学知识的工具和容器,而不是活生生、有思想、有灵魂的生命个体。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结果都是为了学生“成才”,成为合乎社会规范和标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而不是真正让学生“成人”。大学教育更是如此,在严谨科学的学术生活与平淡随意的日常生活之间,很多学生无法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和谐平衡,也无法感受到学习对心灵和灵魂的淫浸和滋养,更无法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幸福。从本质上说,这种教育本身就是狭隘的、异化的。正如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知识的堆积。”

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生命的需求和呼唤,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希望实现每个生命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生命教育是基于“为了人的幸福”,是贯穿生命发展始终的一种积极的、人道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学生成才,更要成人,成为具有生命活力、享受生命乐趣、具有独特生命个性的人。

(下转第13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