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江宁区岔路学校(中学)王勇
邮编:211101
内容提要:
创新意识的提升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所做的尝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 同其它科目一样, 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包括有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灵活运用、勤于动手和乐于实践等。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此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正。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更新已有的知识,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曾说过:“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 。
事实的确如此。
要想提高当前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历史教学水平,并使之与培养当前社会所需创造性人才相适应,承担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胜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工作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像一座塔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
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 (魏书生语)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观点和看法,以营造和维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引导学生立足于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鼓励学生敢于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勇于各抒己见,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赞赏学生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闪现的思想火花,及时予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澶渊之盟”内容,涉及到对它的评价。
学生经过短时间讨论后,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太吃亏了,明明战事对宋朝极为有利,却不但没向对方要求赔偿,反而给辽岁币;有的说这种状况下给辽岁币,会让对方觉得好欺负,以后还会有人来进攻宋朝的;有的说这个条约不平等;有的说岁币最终还是要靠搜刮老百姓,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有的说,毕竟这个条约的签订给双方带来了和平,如果战争不结束,宋朝损失的可能比岁币多的多;有的说,澶渊之盟对边境的和平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好的作用。
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其道理,我当即一一给予肯定,并指出评价历史事件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来下结论,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综合起来评价。
由此又要求学生重新展开讨论,要求重新评价澶渊之盟。
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得出了客观全面的结论,也学习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心理上获得了极大满足,在以后的历史课上,发言踊跃,不断有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
又如对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进行评价, 就有同学说他是呆子,我立刻请他谈谈他对此的看法。
这位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 ,立刻又有同学反驳说这体现了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坚强意志,并且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后来者是极大的精神鼓励。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书本的观点提出疑问,甚至于相互间展开辩论,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
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地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 ,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及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等,教师都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甚至要带头质疑。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我先请同学介绍自己所知的与曹操有关的故事,然后再请同学对其进行评价。
很多同学对三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于是,对曹操的评价多为“奸诈” 、“狡猾”。
然后我对这些同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都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待曹操,而没有站在祖国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并请同学们联系三国前后的历史知识,找证据来证明曹操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贡献。
同学们立即来了兴头,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肯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同学翻看两晋历史后,认为曹操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还有的同学认为,曹操能礼贤下士、善于用人,统治下的魏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是个英雄。
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同学们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思维能力和方法得到了锻炼,课堂效果自然不错。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的创新发展。
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小组竞赛如提问题比赛、找最佳记忆方案比赛、历史知识小竞赛、演讲比赛、讲历史小故事比赛、从历史找成语比赛、小辩论等,以及历史作品欣赏(如《蒙娜丽莎》)、学唱《国际歌》、演历史剧(如话剧《屈原》)、看电
影写观后感(如《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等实践活动,在课外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古迹进行读书活动、历史调查、参观历史古迹、参观博物馆、采访历史见证人等实践活动。
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得以显示和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强化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战国七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识记七国的地理位置及名称,我让学生四人一组找最佳记忆方案,比一比在两三分钟内哪个小组找得最快,方案最佳。
结果,同学们兴致很高,产生了这样一些典型方案:(1)按顺时针的北西南东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 即燕、秦、楚、齐、赵、魏、韩;(2)按逆时针的北东南西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齐、楚、秦、赵、魏、韩;(3)地理方位口诀法,即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中赵魏韩;(4)字母f 形方位法,即燕、赵、魏、韩、楚、秦、齐。
这些学生自己找出的记忆方法,记忆效果非常好。
又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第一、二单元(阶段性复习)时,我采取了小组知识竞赛的形式,从选拔参赛选手,到现场抢答、必答,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
特别是小组现场出题,对方解答环节,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题型。
如做形体动作,请说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出谜语猜历史人物并讲一个有关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用一个词语表达出对第一、二单元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等。
这些设计,充分表现出同学们的思维创造活力。
四、有意识提供与教材相左的新观点,固化学生创新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来自史学界专家的争鸣对学生基于历史事实的创新意识的强化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华盛顿会议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还是胜利的外交?同学们根据教材回答后,我列举了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 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
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我与同学们共同分析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
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1、最后,要强调的是,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并重的,如果脱离了
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轻
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侧重于创新意识的提升,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
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
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
都不会影响通过。
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 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