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创新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创新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创新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在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不可或缺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导入:历史教育的价值历史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更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前人的智慧,从而启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现状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师单一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兴趣不足:由于历史知识的枯燥乏味,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3.缺乏实践机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策略探讨:激发学生创新的方法1.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运用讨论、辩论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创设情境:结合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创新。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历史项目,如制作手抄报、编写剧本等。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4.跨学科教学:历史与其他学科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可以运用跨学科教学,将历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全面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四、案例分享:成功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1.组织历史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2.开展历史主题班会:定期举行以历史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创新观点。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不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初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低下,之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原因如下几点:第一,长期以来,教学目标围绕升学转,以升学为动力和指挥棒,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升学率为指标,考核学校、教师,以成绩和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第二,教师教研教改意识不强,自觉性差。

第三,学生自己不重视。

很多学生对历史课不重视,认为历史课是副课,这个原因也是很有历史和现实因素的。

长期以来,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包括部分教师都有这种意识,历史课分值低,只有五十分,学生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语数外,课余时间从不去学习历史,更不用说去思考历史问题,去提升自己的历史创新思维和能力。

现在,全国出台了历史新课程标准,历史课教改逐步推广,正是我们加强历史课研究与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历史创新思维和增强创新能力的大好良机。

通过教改,应该达成以下目标:第一,转变观念。

首先要认识历史课程的重要性。

学习历史,有助于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指导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第二,要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分数为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不爱学习为热爱历史.第三,转变教学评价,变分数评价为多元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思维和能力的提升。

要达到以上目标,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注重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第三,恰当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精神激发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精神激发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精神激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因此,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具体来说,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单一当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讲授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枯燥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然而,当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过于注重教材内容的教学,缺乏对历史事件、人物等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3.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是一门需要学生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

然而,当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二、激发创新精神的策略针对上述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具体来说,这些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讲解某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该事件的原因、影响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浅谈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浅谈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知识是能力 的载体 ,能力是 知识 的运用 。重视 基础是亘卉不变 的真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 ,再高 、再新 和再美 的房 子 ,它的基础成 分还是水泥 、沙石 、钢筋等 。因此,重要 的历 史时问 、地点 、人物 和事件等 ,教师应要求学生掌握 。就 是思维含 量较 高的要求学生有 创新意识的开放性材料分析题 , 答题时也不能离开 当时的历史环境 , 分析历史 问题 ,也不能脱离历史 唯物 主义的基 本观点和方法 。都需 要学生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做铺垫。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 不能脱离历史基础 知识 ,否则就 不是 一种有 实际意义的创新 ,而是
联 想 ,能充分体 现发散性思维 的灵活性 。 X l ; 4 , 平同志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 :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 、 面向世界 、 面向未来 ,即 “ 三个面 向” 。 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 国际 竞争 ,为 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 民同志
在 全同教 育工作一个 同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历史创新教育是摆彳 F 教育工作者面前一
浅谈怎样在初 中历史教 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 育
; - . - ] : l k 省滦平县第八 中学
创新 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 ,历史教学 中创新能力 的培养 主要 是创造性培养 ,即培养 学生不拘于教 材 、不囿于成规 ,能进行独立 自主 的思维 ,培养 学生 质疑求 异 、对有关历史问题提 自己看法 的 辩证批判思维 ,能不被 同定 的模式与方法所禁锢 ,多角度 、多方位 、 多途径地思考 问题 和解 决问题的多向性思维等等。本人在长期初 叶 1 历史教学 中,就创新教育进行 了一些探究 ,现谈几点体会 。

上创造发 明的重要途径 。哥 白尼对传统 的地球 中心说提 出挑 战,就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摘要:在如今的课堂上,我们应主推创新创造地教学,使学生有一个创新意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中能够时常有新的想法新的观念出来。

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述知识点,不能够学生哪里不会才讲哪里,要在平常授课的基础上向外延伸知识点,综合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来授课,在引申的同时达到一个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思维培养策略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讲授一些死板的书面上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课后背诵,这一过程往往是十分枯燥无聊的,会使学生对历史课有一种排斥心,不愿去学习,也可以说是没有兴趣学习。

所以锻炼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思维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更何况说现在出了新的教育体制,这种创新创造能力对学生自身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强学生在上课时的效率,课后的排斥心理也会消失。

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以及实施办法。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授课理念在上课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其往往能够引导课上教师授课内容的趋势。

以往上课时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导,教师都只会讲授一些枯燥无味的书面知识,而非引申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历史故事,这种方式不仅仅不会让学生有创新的想法出现,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授课理念。

就比方说,从前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对于历史的复习方式都是进行反复背诵,才能应对考试;如今教育改革,历史这一门科目虽仍是闭卷考,学生们即使去死记硬背,不去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也很难取得好成绩,以往还能通过背诵去初步理解感受历史这一门科目的文化底蕴,现在这种情形,学生连书面知识也学习不到了。

就比方说教师在讲解四大发明这一课的时候,不能够只让学生背诵书面上的相关知识点,应该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向外引申那时候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其他事件,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历史。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初中阶段是人才出现最基础的阶段,也是人才培育的基础阶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这一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新教材的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如何恰当运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依托教材为学生搭建宽松、广阔的创新舞台“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无不蕴含着人类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精神贯穿着整个人类历史。

以“人教版新编《中国历史》”七年级实验教材为例,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此外还设立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在每一单元后面设置了“活动课”等板块。

其中栏目内容的功能已经从简单的复习巩固本节课知识,转变为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

这就使得我们的历史知识从原有的单一文字和图表传授,变成有一大块时间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消化,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求知意识。

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题目中畅游知识的海洋,创新意识被不断激发,创新思维被无限开发,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进发出更加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才能。

二、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学家跨美纽斯曾说:“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合作法,在实际学习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认为要做到几多: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动手、参观的机会。

比如:在讲述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大变革的时代》中,我找人制作了各种铁器模型,开展探究式教学,交给你一项生产活动,你选择哪项生产工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如此,不是说新课堂每堂课都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决定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的是教材的内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如何培养初中历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历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历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科学,不仅仅是教授古代文化与事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历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加强实地考察与文物保护意识实地考察对于历史学生来说,是一种亲身经历和感受历史文化的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展览馆、古迹等,使学生能够亲眼见到历史文物,感受历史的厚重和魅力。

在实地考察的同时,学生还应该培养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了解文物的珍贵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二、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历史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历史学生参加历史研究小组,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如撰写历史论文、举办历史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兴趣。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开设历史学习平台,供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和互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实践历史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如考古挖掘、历史舞台剧表演等。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课题研究综合性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课题的研究,如探究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影响、研究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与事迹等。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创设富有创新氛围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改变教室布局、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新氛围的教学环境。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注重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就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大胆回答,敢于实践,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标签: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

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就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

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根据初中学生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独创性人才。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要不断创新,首先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

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精神?”“假如林则徐没有去禁烟,中国近代史会怎样发展呢?还会发生鸦片战争吗?”……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

他们正是带着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学生有了这样的问题后,教师不能只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要抓住契机,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激发他们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帮助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一、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各种有趣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一场战争时,可以询问学生:“如果你是当时的军事统帅,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主动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引入多样化的资源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入多样化的资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影片,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当时的战争场景,然后引导他们思考战争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三、鼓励学生质疑和思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质疑和思辨。

在课堂上,可以引入一些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辩论。

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时,可以引入一些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物在某些方面受到好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受到批评。

这种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四、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研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进行历史研究。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历史研究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课题,并进行深入研究。

这样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历史事件,通过查阅文献、采访专家等方式,深入了解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五、创设开放性评价环境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开放性的评价环境。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

笔者浅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

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性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独创性人才。

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

每一堂课,笔者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辩。

刚开始绝大部分学生胆小,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笔者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作答。

只要能积极思考回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或肯定。

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思维打开,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还将课外知识、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有效调动潜意智能,并使之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

二、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

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泥河二中孙宏翠众所周知,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一、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氛围在以往教学中一味地以老师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向“标准答案”上靠,往教参材料的圈子里钻,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悟性灵性。

爱因斯坦说过:“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不知要比依靠呆板的训练、夸大的权威和沽名钓誉的教育好多少倍。

”因此,营造一种融洽、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历史课堂教学以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较大的思想、行为的自由度,使学生增强自主意识,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我评价,促进自我发展。

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

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爆发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地再现“卢沟桥事变”的情景,并结合绵阳的宋哲元将军墓,激发学生热爱本土历史资源的激情,使学生通过形象受到感染,强化爱憎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转变方式,培养创新方法根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目标,并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

对于七年级学生,历史学科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初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八年级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创新性行为奠定基础,教师重视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激情,向学生初步介绍、示范学习历史的方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提问思想以教会学生对历史教材上的和知识提出问题并逐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对于九年级学生,历史学科的教学着力于学生认知历史现象的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和展示,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思维方式得到优化,具有符合自身学习知识实际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不囿于教材观点的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历史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呢?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素质和能力,是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的必备素质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拓宽知识面: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辉煌史,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历史教育除了重点传授历史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涵盖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学生在广泛的知识面下,自然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

2、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备条件之一。

例如,在讲解历史教材的时候,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外实践等教学手段,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创新思维。

3、提供创新机会:历史教育中,可以通过组织历史作文比赛、历史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开放性地提供创新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在实践中创新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指学生在思维、语言、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在历史教育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历史教育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举个例子,在教授《近代史》时,可以提供多种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从而以对比分析为基础,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教育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水平。

在讲授历史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和讨论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要有针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常以人物、事件和政治制度为重点,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的机会。

而现代历史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时,应设定明确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可以通过选取有争议性、开放性的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展开独立思考、自主研究和创新性思辨。

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一味讲授历史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和思考历史问题。

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创新灵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历史创新课程或项目,提供学生创新的平台和机会。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调查研究、历史文物展览、历史故事编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鼓励。

评价体系应该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小组合作等多方面的考察。

评价结果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反馈,也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

只有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成为有创造力、有担当的新时代公民。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杨辉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时期历史教学应结合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活动课的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多元化素质教育是要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可以说,创新能力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

世界上所有先进的教育模式都会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育首要的位置,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十一世纪必将是一个以发展为主题的世纪,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

同时,二十一世纪也是知识爆和科技腾飞的世纪,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所以有人把二十一世纪称为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通过知识创新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新世纪、新挑战面前,我们要想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中学历史课教师,我认为在历史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结合中学历史课教材的自身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如果历史课教学总是用以前的应试教育的方法,老师划划,学生背背,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失去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江宁区岔路学校(中学)王勇邮编:211101内容提要:创新意识的提升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所做的尝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历史科目作为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包括有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灵活运用、勤于动手和乐于实践等。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此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正。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更新已有的知识,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曾说过:“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O 事实的确如此。

要想提高当前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历史教学水平,并使之与培养当前社会所需创造性人才相适应,承担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胜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工作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民主像一座塔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

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魏书生语)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观点和看法,以营造和维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历史学科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的——门基础科目,其目的是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础。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的实验和推广,历史课的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形势下新的教学观念呼唤着历史教学创新教学。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创新从好奇开始。

创新要从学生的好奇开始,初中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充满着好奇和幻想,思想上和行动上很少受到传统束缚。

因此历史课上必须围绕怎样提高学生好奇心来展开。

实践是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对古今中外的历史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的非常幼稚甚至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好奇心的表现,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一个世界的。

所以不管提出的问题多么的幼稚,多么的无意义,教师都应积极地,热情地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不要简单的驳回和否定。

3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习惯于让学生把历史当成纯知识去死记硬背,不需要有“疑”和“问”,记忆是最终目的。

这是历史教学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根本原因。

所以,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地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一)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启发学生质疑。

(二)注重激励学生标新立异,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进行求异思维,提出自己独到见解。

老师对学生独到见解的肯定,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兴趣越大,问题就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

4鼓励学生发展创造个性。

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教育,开拓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有着自身特殊的学科优势。

教学中在讲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时,教师应尽量减少用书本上或自己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束缚,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分析评判每一历史事件。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多方位思考、多元化交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开展创新思维。

同时要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学习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讲解互动、分组探究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历史教材的收集和整理,建立资源库,让学生自己去发掘历史知识的价值,不断挖掘和利用历史资源的内涵,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或社团中开展研究型课题。

历史课堂上,可以将讲解和问题引导与课外调研结合,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阅读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历史,为研究型课题奠定基础,激发其创新思维。

最后,历史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讨论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和价值。

历史上的伟大事件都与人类的道德和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讨论历史事件的背景、历程和影响,通过批判和反思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创新型的学习环境,建立历史资源库,引导学生讨论历史背后的价值和道德,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江宁区岔路学校(中学)王勇邮编:211101内容提要:创新意识的提升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所做的尝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历史科目作为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 同其它科目一样, 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包括有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灵活运用、勤于动手和乐于实践等。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此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正。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更新已有的知识,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曾说过:“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 。

事实的确如此。

要想提高当前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历史教学水平,并使之与培养当前社会所需创造性人才相适应,承担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胜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工作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民主像一座塔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

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 (魏书生语)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观点和看法,以营造和维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引导学生立足于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鼓励学生敢于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勇于各抒己见,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赞赏学生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闪现的思想火花,及时予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澶渊之盟”内容,涉及到对它的评价。

学生经过短时间讨论后,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太吃亏了,明明战事对宋朝极为有利,却不但没向对方要求赔偿,反而给辽岁币;有的说这种状况下给辽岁币,会让对方觉得好欺负,以后还会有人来进攻宋朝的;有的说这个条约不平等;有的说岁币最终还是要靠搜刮老百姓,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有的说,毕竟这个条约的签订给双方带来了和平,如果战争不结束,宋朝损失的可能比岁币多的多;有的说,澶渊之盟对边境的和平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好的作用。

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其道理,我当即一一给予肯定,并指出评价历史事件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来下结论,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综合起来评价。

由此又要求学生重新展开讨论,要求重新评价澶渊之盟。

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得出了客观全面的结论,也学习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心理上获得了极大满足,在以后的历史课上,发言踊跃,不断有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

又如对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进行评价, 就有同学说他是呆子,我立刻请他谈谈他对此的看法。

这位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 ,立刻又有同学反驳说这体现了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坚强意志,并且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后来者是极大的精神鼓励。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书本的观点提出疑问,甚至于相互间展开辩论,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

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地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 ,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及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等,教师都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甚至要带头质疑。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我先请同学介绍自己所知的与曹操有关的故事,然后再请同学对其进行评价。

很多同学对三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于是,对曹操的评价多为“奸诈” 、“狡猾”。

然后我对这些同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都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待曹操,而没有站在祖国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并请同学们联系三国前后的历史知识,找证据来证明曹操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贡献。

同学们立即来了兴头,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肯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同学翻看两晋历史后,认为曹操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还有的同学认为,曹操能礼贤下士、善于用人,统治下的魏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是个英雄。

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同学们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思维能力和方法得到了锻炼,课堂效果自然不错。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的创新发展。

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小组竞赛如提问题比赛、找最佳记忆方案比赛、历史知识小竞赛、演讲比赛、讲历史小故事比赛、从历史找成语比赛、小辩论等,以及历史作品欣赏(如《蒙娜丽莎》)、学唱《国际歌》、演历史剧(如话剧《屈原》)、看电影写观后感(如《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等实践活动,在课外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古迹进行读书活动、历史调查、参观历史古迹、参观博物馆、采访历史见证人等实践活动。

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得以显示和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强化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战国七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识记七国的地理位置及名称,我让学生四人一组找最佳记忆方案,比一比在两三分钟内哪个小组找得最快,方案最佳。

结果,同学们兴致很高,产生了这样一些典型方案:(1)按顺时针的北西南东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 即燕、秦、楚、齐、赵、魏、韩;(2)按逆时针的北东南西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齐、楚、秦、赵、魏、韩;(3)地理方位口诀法,即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中赵魏韩;(4)字母f 形方位法,即燕、赵、魏、韩、楚、秦、齐。

这些学生自己找出的记忆方法,记忆效果非常好。

又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第一、二单元(阶段性复习)时,我采取了小组知识竞赛的形式,从选拔参赛选手,到现场抢答、必答,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

特别是小组现场出题,对方解答环节,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题型。

如做形体动作,请说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出谜语猜历史人物并讲一个有关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用一个词语表达出对第一、二单元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等。

这些设计,充分表现出同学们的思维创造活力。

四、有意识提供与教材相左的新观点,固化学生创新意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来自史学界专家的争鸣对学生基于历史事实的创新意识的强化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华盛顿会议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还是胜利的外交?同学们根据教材回答后,我列举了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 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

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我与同学们共同分析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

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1、最后,要强调的是,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并重的,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侧重于创新意识的提升,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

对格式的要求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

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

都不会影响通过。

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 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