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资源浪费现象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业资源浪费现象及对策

提要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但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环节时资源浪费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建筑业中资源浪费的具体现象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住宅产业化和推广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是减少建筑业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业:资源浪费;住宅产业化;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但这种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对已紧张的资源形势趋向更加严峻”的基础上的。“三高一低”即高速度、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人均资源十分匮乏的人口大国已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一、建筑业资源浪费现象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建筑市场蓬勃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如此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问题。我国建筑业的资源浪费问题十分普遍且贯穿建筑业的各个环节。

(一)规划阶段

1、重复建设,在我国城市规划界有这么一句顺口溜:“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我国不少城市的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翻新改造毫无节制、毫无规划,建广场、造绿地、拓马路,刚修好的马路几天后就要再次打开铺设管线,刚修建了几天的广场又要改修成绿地……,城市建设停留在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中,劳民伤财,积怨颇深,建设资金在拆建中被浪费,对纳税人毫无尊重可言。

2、开发商单纯逐利,房地产开发商的“短期行为”十分普遍,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利益相对分散,难以形成一致的全局观念,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开发回报,很少顾及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商一般以自身利润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来权衡开发的方式、性质和强度。这种单纯逐利的价值取向使得他们不可能真正去体贴社会的需求和公众的利益,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3、“短命建筑”普遍存在,为了赚取土地增值带来的巨大收益,开发商对改造市区内原本相对宽松的地块表现出浓厚兴趣,而这些“旧城区”的历史往往仅有二三十年。地方政府为了改变城市面貌,也非常支持。另外,城市整体规划的频繁变更,也造成了建筑物的频繁拆建。目前,我国每年老旧建筑拆除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40%,很多处于正常使用年限内的建筑被强行拆除,大大缩短了住宅的使用寿命。按照我国的强制标准,普通建筑的合理使用年限是50年,但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建筑平均寿命不到30年,而英国则超过130年。大拆大建,拆建频繁,住宅生命周期过短,浪费严重。同时,也产生出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二)设计阶段

1、户型比例不合理,近年来,住宅的建筑面积有越做越大的趋势,150m2以上的住宅甚至成为了市场上消费的主流。首都某楼盘最小的户型也有210m2,最大的甚至到了800m2,平均户型面积超过了300m2。大户型风行的同时,小户型却一房难求,许多年轻人因找不到合适的小户型住房而发愁。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居住实践后,已确定了一个符合适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户型区间:单套住宅建筑面积在85m2~100m2之间。在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这些发达国家的住宅户型也曾越做越大,现在户型面积又重新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2002年日本、瑞典和德国这三个发达国家新建住宅的平均建筑面积分别是85m

2、90m2和99m2。

2、设计求新、求洋,求大,目前,很多城市的建筑都热衷于采用大面积玻璃材料,建成投入使用后,一年四季使用空调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耗能非常严重,同时也可能会成为光污染源。建筑设计师不顾我国的历史条件和地域特征,盲目追求异国情调,欧式的建筑风格使设计、施工等更加繁琐,浪费了材料和人力资源。许多城市的公共建筑,如广场、机场、体育场馆等,由于缺乏建设前周详细致的设计,没有考虑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流规模,一味求大,使用率并不高,有的甚至出现闲置现象。

3、领导的思想成主导,国际上,建筑师对建筑的设计、规划和建造过程具有最大的发言权。目前在我国的情况却是: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从最初的决策、规划、设计,到材料设备的采购,再到整个施工建造过程,最后到竣工投入使用,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开发商和政府领导在起主导作用,建筑师基本没有话语权。有专家曾坦言,把建筑雕塑化,过分追求新奇、豪华,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建筑设计师往往在权力和体制面前无能为力。现在许多有争议的建筑设计,虽由建筑师绘制,但其设计要求来源于领导的思想。

(三)施工阶段

1、水电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水是工地上最费的资源。数据表明在一个中型工地,每月的用水量在5,000吨以上,这些水都来自于城市的生活用水。用电量同样惊人,中型工地每月用电量5万千瓦时。只要大致算算便知,工地在施工过程中的这些能源消耗并不都是施工必需,一部分被浪费掉了,这让全国大多数缺电、缺水的城市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人力资源低效率占用,施工阶段的人力资源消耗量同样大得惊人。从杭州市建设企业管理站了解到,目前在杭州的外来劳动力近250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工人就有25万人左右,占到外来劳动力总数的10%,庞大的用工人数固然给许多农民工兄弟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但另一方面却是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一种低效率占用。

3、粗放施工普遍,施工技术落后,施工管理水平低下,人力资源占用量大但生产效率不高,这些都是粗放施工的主要特点。低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使建筑寿命缩短,同时粗放的施工方式对材料、能源和人力资源等的浪费比较严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从粗放施工到精细施工的转型进程一直比较缓慢。

4、手工再加工作业方式落后,目前,国内建材的品种并不亚于国外,但建筑业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建材基本以原材料的形式进行供应,致使原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仍需大量的手工再加工,材料实际损耗相当大。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规格的原材料被一车车运进工地,“肢解”后形成一堆堆的建筑垃圾又被运出城市。与发达国家的建筑施工相比,现场手工再加工建造方式,每平方米用钢要高出10%~25%,水泥要多用80公斤。现场再加工过程所需的水电等城市资源被大量占用,给原本就拮据的城市用水、用电增加了不小的负担。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缺点:工程质量往往会受到人为和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影响,无法保证建筑质量的标准化。

5、建筑垃圾处理不当。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且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浪费了大量的土地、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垃圾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撒漏和扬尘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6、住宅装修求洋或重复,一方面开发商对住宅的装修投入逐年增加,他们不惜花费重金在建筑风格和外部上做繁琐的“异国情调”装饰,盲目求洋求新,涌现出诸如西班牙小镇、地中海风情等一系列“欧美风”。其实,这种欧式建筑风格并不利于现代化施工,造价要比普通设计高很多,实际效果也容易产生不中不洋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刚入住新房的业主会进行各自的装修大战,对新房中不如意的部位进行改造,不满意的装修进行返工,不好看的器具进行更换。新建好的房子经过一阵“敲打”后,各种建材又将重新进入这些楼房。目前,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装修早已不足为奇,新一轮的资源消耗又将开始……

7、科技贡献率低。科研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研究,产出的成果却常常束之高阁,没有及时转换成生产力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即使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