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的 民族工业

1.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27)
2.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 3.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1936-1949)
1.原因
(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社会环境: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企业家实业救国的思潮
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少,始终没有成为经济的主要形式
艰难曲折,最终陷入绝境
材料一: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 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 洋商者。”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资和本国封建的压迫,具
材料二:“…有…反洋侵商略之、货反,封进建出的只要须求完,税具,有并革无命捐项性,华商之货,进出
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
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 区,内地较少;
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 (4)地区各部门发展不
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平衡,以轻工业为主。
类别 纺织业 缫丝业 面粉业 火柴业 水电业 机器业 矿产业 (5)比重较小,自
继昌隆丝厂在办厂过程中,也受到了旧势力的反对,说什么机器代替手工缫 丝,恶果必多;男女同厂工作有伤风化;工厂冒烟,有伤风水;操纵机器,必 定伤人等等,攻击污蔑接踵而至,还曾一度发生捣毁机器、破坏丝厂事件。
在夹缝中求生存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 毛纺织工业部,火柴 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 纺厂,都有官僚资本 的投资。我原来在上 海是大老板,到重庆 却成了大老板的伙 计。(刘鸿生)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 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 心勒索。今天饬令它降低价格,明天饬令它捐献。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 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 他武举功名,“交邢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1.有利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②历届政府的一些鼓励性政策; ③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在夹缝中求生存
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 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 “。
三十年代的中国,货币制度极为混乱,货币多 种多样,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国民党政府在 内外交困下为了自己的利益,被迫改革,于1935 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
法币政策主要内容:
第一,放弃银本位,实现 管理通货制;
第二,发行集中,货币趋 于统一; 第三,白银收归国有,实 行“汇兑本位”制;
第四,效法英美,采取货 币贬值的办法,增加货币 流通量,使物价回升,刺 激工商业的发展。
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 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特点: ①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②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③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典型: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四 大 家 族 主 要 成 员 及 产 业
(3)国际环境: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
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 一战时期列强放缓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1912
40%
在华外国资本
60%
民族资本企业
数量 (家)
82
70
28
60
20
然经济依然占主体。
资本额 (万元)
1332.1
556.9
786.8
130
3813.8 352.1 2272.9
4.结果:一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 去。
5.影响:
(1)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 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 基础; (2)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3)经济:为民主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1925年8月,禾丰造纸厂正式投产。当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地位,关税 不能自主,日商钻了黄纸板卷筒免税的空子,在中国沿海市场压价倾销,加上国内 同行削价竞争,导致黄纸板价格暴跌。主产黄纸板的禾丰厂产品大量积压,资金周 转不灵,到1927年底,负债已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在夹缝中求生存
主要集中在东部 沿海地区,地区 分布极不平衡
3.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据统计,1858-1911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 (1)发展迅速;
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 (2)规模较小;
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
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 (3)地区发展不平衡,
主要任务: (一)协助推行中央及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计 划。 (二)倡导社会各种经济建设事业。 (三)培训各种经济建设人才。 (四)研究发展全国农工副业及地方特殊商 品。 (五)倡导节约,推行国货。
1947年,上 海五家专门印 制钞票的印刷 厂一分钟能印 制1600万元的 纸币,日夜赶 制仍不能满足 需要。后来, 国民政府只好 发10万元的大 钞。
= 1937
= 1938
= 1939 = 1943 = 1945
= 1947
一个煤球
全中国领土均向美国开放。美国企业在华 享有种种特许的待遇﹐使中国部分地区丧失 了关税自主权﹑沿海及内河航行权。
1946年,千家驹在评价《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 约》时说:“这种‘互惠’是一种狼与羊的互 惠。狼对羊说,你可以咬一口,我也只咬你一 口,这不是“平等‘互惠’之至吗?”
1.原因
(1)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完成全国统一,为民族工业的 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2)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
①1935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 意义:对外防止白银的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 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1936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意义: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1936年3月,宋 子文乘南洋公司资 金困难之机,收买 股票20万股,占南 洋股票总额的一 半。从而控制了这 家中国最大的民营 烟草公司。
1946年4月,荣德 生被凇沪警备区绑 架,并被敲诈60万 美元。
2.不利因素
(1)根本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具体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②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④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⑤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2)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①发动内战; ②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3)美国的经济侵略 (4)官僚资本的压迫
2.结果:(1)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
(解2;)东部沿海地区工业、高校大量内迁。
3.作用:
(1)工业内迁为长期抗战提供了基础;
(2)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西 南、西北民族工业的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21 18%
82%
在华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企业
2.表现
(1)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2)面粉、纺织、火柴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了 增长。
据统计,20世纪20年 代初中国的纺织业 中,全国纱锭的41% 集中在上海,10%集 中在武汉,11%集中 在天津,而广大内地 纱厂很少。 图示主要民族工业分 布有什么特点?
1.产生与发展 2.产生环境 3.地域分布 4.经济结构 5.地位 6.发展历程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起步迟,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
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产生环境外国资本主 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地域分布较少 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经济结构部门,重工业基础 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2.表现
(1)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 占据主导地位; (2)纺织、面粉业持续发展,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工 业,都有较大发展。
3.作用:
(1)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2)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1.原因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
既应完税,又须报捐。……”
发昌机器厂是中国早期规模最大的民族机器工业,70年代,它制造小 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很薄弱,“发动 机器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日趋衰落。90年 代,它被英国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软弱性、妥协性
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 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也。……”
1937年7月至1940年年底,沿海地 区内迁工厂448家,物资达79000余 吨,工人13000余人。
1940年昆明地区主要的工厂企业已达80个,其中 兵工行业6家,机器行业11家,冶炼业6家,电器业7 家,化工业25家,纺织业15家。当时昆明的工业内迁 数量仅次于重庆和川中区,居西南第三位。厂矿工人 也从战前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