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侧向测井电阻率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
EALT阵列侧向电阻率测井井场处理软件算法

WE L L L O G G I NG T E CHNO L O GY
V o l . 4 0 N o . 4 A u 2 0 1 6 g
E A L T A r r a L a t e r a l L o i n W e l l S i t e P r o c e s s i n S o f t w a r e A l o r i t h m y g g g g g
1 2 3 3 24 , MA ,Z ,Z X I AO D o n B a o h u a H u a n b o HANG Q u a n w e n HANG Z h o n i n g , MAO g q g ,
E A L T 阵列侧向电阻率测井 井场处理软件算法
4 肖东1, 毛保华2, 马欢波3, 张全文3, 张中庆2,
( 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勘探部 ,广东 深圳 5 杭州迅美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 1. 1 8 0 6 7; 2. 1 0 0 1 2; ) 中海油服油田技术研究院 ,河北 燕郊 0 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3 3. 6 5 2 0 1; 4. 1 0 0 1 2 摘要 :研发了一套适用于 E 可快速消 除 井 眼 环 境 对 仪 器 测 量 响 A L T 阵列侧向电阻率测井仪的井场资料处理软件 , 应的影响 , 还可实时反演获得测量点的偏心距 、 侵入深度 、 侵入带电阻率和地层 电 阻 率 。 引 入 的 侵 入 深 度 与 曲 线 分 避 免 了 迭 代 过 程 陷 入 局 部 最 优 解 的 困 扰 。O 离程度的定量关系式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模型初始值 选 择 方 案 , k a h o l a - 采用数据库 拟 合 技 术 可 有 效 解 决 反 演 结 果 在 层 界 面 处 的 跳 变 现 象 , 且单点处理时间仅需 m a模型验证结果表明 , 。 南海某井的应用结果显示 , 泥岩段不同探测深度的 视 电 阻 率 曲 线 校 正 后 基 本 重 合 , 渗透层恢复了浅探测模 0 . 2s 式的薄层分辨能力 , 表明自适应井眼校正可有效消除井眼环境对仪器测量响应的影响 ; 一维 反 演 的 侵 入 特 性 与 G R 曲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反演的地层电阻率较视电阻率 曲 线 有 2 为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提供了更加准 0% 的 提 升 , 确的电阻率信息 。 关键词 :阵列侧向测井 ;模型初始值 ;数据库拟合 ;自适应井眼校正 ;一维反演 ;地层电阻率 中图分类号 : P 6 3 1 . 8 3 文献标识码 :A : / D o i 1 0. 1 6 4 8 9 1 3 3 8. 2 0 1 6. 0 4. 0 0 9 . i s s n . 1 0 0 4 - j
阵列侧向测井仪器的正演响应分析

20 年 1 08 月 第2 3卷第 l 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unl f i nS i uUnvrt( aua S i c d i 1 ora o hy i sy N trl c neE io Xa o ei e tn
极 M1M2从 主 电极 向两 侧 电极依 次 称 为 A 、 、 、 . 0 A1 A 、 、 4和 A , 2A3A 5 每个 电极均 向外 发 出具 有一 定 聚 焦 能力 的电流 . 1 出 了电极 系结构 的上半部 分 . 图 给
度要求高 , 因此 H L D L测量不稳定, 一致性差 . 斯伦 贝谢提出了基本电极具有聚焦能力的阵列侧 向测井 仪器, 提供 5 6 至 条不同探测深度 曲线 . 无侵地层响 应、 伪几何因子、 井眼影响等分析表明该仪器分层能 力强, 不同探测深度曲线分辨率近似匹配 , 探测深度
主 电流 J o流 出 , 返 回 到 电 极 A1A1) ( 、
( 2 )A ( 3 )A ( 4 )A ( 5 )测量M1 A ,、 3 A ,、 4 A ,、 5 A , ( 与 M2 M2) M1) ( 之间的电位差 . 由于主电极没有
根据有限元原理 , 把求解电位 函数的定解问题 等价地化为泛函极值问题[5 对阵列侧 向测井 , 3] -. 要
响. 结果表 明 , 阵列侧 向测 井的不 同探 测 深度 曲线分 辨 率 匹配 、 厚 和测 量模 式 不 同, 数 不 同. 层 读 侵
入 半 径 变化 影响 明显 , 浅探 测 深度 曲线外 , 余 曲线的侵入 影响特 性接 近 . 除 其 高侵 时 , 量读数会乱 测 序 . 同的 井眼 、 不 围岩 、 侵入 和地层 参数 时侧 向测 井的仪 器 常数不 同 , 将影 响测 井响 应读数 .
洞穴型储层阵列侧向测井仪器响应特性研究

洞穴型储层阵列侧向测井仪器响应特性研究倪小威;徐思慧;别康;冯加明;艾林;刘迪仁【期刊名称】《石油物探》【年(卷),期】2018(057)006【摘要】电测井是评价洞穴型储层的主要手段之一,洞穴型储层非均质性强,电测井仪器响应复杂,评价难度大.利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洞穴型储层中的高分辨阵列侧向测井(resolution laterolog array,RLA)响应进行正演模拟,分析了测井响应随洞穴半径、洞穴填充物种类、填充程度以及洞穴形状变化的规律.阵列侧向测井仪器对半径不小于0.2 m的洞穴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同时能反映填充物电阻率.当洞穴半径大于6 m时,仪器响应基本反映了洞穴填充物的电阻率.阵列侧向测井仪器对填充物分层界面敏感,且RLA1和RLA5的视电阻率值能较好地指示填充物的电阻率,当填充物为多种物质分层填充时,洞穴处的仪器响应会出现明显的阶梯状特征.阵列侧向测井曲线形态受洞穴形状影响大,洞穴径向延伸时,仪器响应明显降低,洞穴纵向延伸时,洞穴处的RLA5逐渐增大而RLA1逐渐减小.该研究结果对洞穴型储层的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具有指导意义.【总页数】8页(P944-951)【作者】倪小威;徐思慧;别康;冯加明;艾林;刘迪仁【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4301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库尔勒 8410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裂缝性储层阵列侧向测井响应反演研究 [J], 李智强;邓少贵;范宜仁;李虎2.斜井中各向异性储层阵列侧向测井正演响应特性 [J], 倪小威;徐观佑;冯加明;艾林;徐思慧;刘迪仁3.水平井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双侧向测井响应特性 [J], 刘迪仁;夏培;万文春;闫林辉;赵建武4.致密裂缝性储层水平井中阵列侧向测井正演响应研究 [J], 杨多;倪小威;冯加明;杨勇;李亨;徐思慧5.基于复杂洞穴模型的阵列侧向测井正演响应研究 [J], 胡西龙; 刘迪仁; 倪小威; 刘洋; 唐方伟; 冯加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方位侧向电阻率成像随钻测井仪探测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流IRazj和钮扣电极电流IBk,流 入 井 眼、地 层,返 回 到 钻铤一侧。IT 对IRazj、IBk起 聚 焦 作 用,调 节 方 位 象 限电极、纽 扣 电 极 与 钻 铤 等 电 位,测 量 此 时 的 电 流
IRazj、IBk,如果VT 恒 定,电 流IRazj、IBk与 地 层 电 阻 率 有关,地层视电阻率 Ra 可通过式(1)求取。
子 G 表达,定义伪几何因 子 等 于 0.5 所 对 应 的 侵 入 半径为探测 深 度。 图 2、图 3 分 别 给 出 了 地 层 低 侵 和高侵时的伪几 何 因 子 曲 线,其 中 归 一 化 后 的 G15、 G30、G45、G60 (与 发 射 线 圈 和 方 位 象 限 电 极 距 离 LTi 为15、30、45、60in相对应)分别是 T1~T4发射、方 位象限电极测 量 的 伪 几 何 因 子;G90(与 发 射 线 圈 与 钮扣电极 B1之间距离为90in对应)是 T4发射、钮 扣电极 B1 测 量 的 伪 几 何 因 子。 可 以 看 出,RIT 的 探测深度在 0.19~0.60 m 之间,并且在高侵 时,探 测深度要深一些。
distance to bed-boundary,axial resolution,borehole effect
0 引 言
随钻电阻率测井技术是最早发展和应用的随钻 测井技术之一,国 内 外 随 钻 感 应、随 钻 电 磁 波、随 钻 侧向电阻率测井技 术 与 仪 器 均 投 入 生 产 应 用,其 中 随钻电磁波和随钻侧向测井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进入21世纪后,国 外 随 钻 电 磁 波 电 阻 率 成 像、随 钻 侧向电阻 率 成 像 测 井 技 术 相 继 成 熟 并 进 入 商 业 应 用,主要用于复 杂 储 层 的 地 质 导 向 和 地 层 评 价。 随
基于COMSOL有限元软件在双侧向测井中的研究

基于COMSOL有限元软件在双侧向测井中的研究作者:郭涛杨少波陈斐曹婷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12期摘要:本文对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在双侧向测井中的研究进行了介绍,计算了双侧向测井的深模式和浅模式响应。
关键词: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双侧向测井;深模式;浅模式1 引言双侧向测井是一种聚焦型电阻率测井方法,是在三侧向测井与七侧向测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能利用同一电极系同时进行深测与浅测,因而具有明显的优点。
双侧向测井电极系包括9个电极:一个主电极A0,两对监督电极M,M'和N,N',两对屏蔽电极A1,A1'和A2,A2'。
以主电极为中心,每一对电极相对A0电极对称地排列,并且每一对电极之间相互短路相连。
2 建立模型及网格剖分应用COMSOL软件建立几何模型,模型最外层为地层,地层中间为井眼,仪器位于井眼中心位置,所以该模型只对仪器不偏心的情况下适用。
在对模型进行网格剖分时,最难的部分就是对仪器电极进行剖分,剖分不合理会对最终计算的电阻率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这一部分,本文采用的是均匀加分布的形式对各个电极进行剖分处理。
图1所示为模型的网格剖分。
3 计算视电阻率双侧向测井分为深侧向和浅测向两种模式。
在进行深侧向测井时,主电极A0发出的电流为I0,屏蔽电极A1和A1'发出的总电流为I1,屏蔽电极A2和A2'发出的总电流为I1'。
其中I0是给定的常数,I1和I1'是待定的,要通过仪器的自动调节,使得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来确定式中,U(A1)和U(A2)分别为屏蔽电极A1和A2的电位,γ为常数,U(M)和U (N)分别为监督电极M1和M2的电位。
在进行浅侧向测井时,主电极A0的电流为I0,屏蔽电极A1和A1'发出的总电流为I1,电极A2和A2'变成回路电极,总电流为I1'=-I0-I1。
侧向测井与方位阵列测井仪

在油气资源领域,测井被誉为地质家的“眼镜”,帮助地质家回答油气勘探开发中的6个基本问题,即:地下是否有油气?有多少油气?是否可开采?能开采多久?开采效率如何?下一口井应该布在哪里?测井的应用贯穿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成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的主干技术之一。
针对岩石的电、声、放射性、光等物理特性,发展了一项又一项测井技术,主要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感应、侧向、声波、密度、中子等常规测井技术系列。
随着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面对页岩、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等复杂储层,阵列感应、阵列侧向、微电阻成像、超声成像、多极子阵列声波、核磁共振等成像测井技术系列成为主导。
国外代表性公司有斯伦贝谢的MAXIS-500成像测井系统、贝克休斯的ECLIPS-5700成像测井系统、哈里伯顿的EXCELL-2000成像测井系统。
国内有中国石油测井的EILOG快速成像测井系统。
什么是侧向测井在上述诸多测井方法中,电法测井是确定地质参数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法测井主要有感应、侧向两大类,本文重点介绍一下侧向测井的发展历程。
在高矿化度泥浆和高阻地层的井中,由普通电极系供电电极流出的电流,几乎全部在井内、低阻围岩中流动,很少流入目的层。
为了减小泥浆的分流作用和低阻围岩的影响,提出了侧向测井。
52侧向测井与方位阵列测井仪■ 姜黎明侧向测井又叫聚焦式电法测井。
它的电极系中除了主电极之外,上下各有一个屏蔽电极,从主电极和屏蔽电极流出同极性电流。
由于电流极性相同,它们之间有相互排斥作用,主电极流出的电流被“挤压”成近似垂直于井壁的盘状流入地层。
这就大大降低了井筒和低阻围岩对视电阻率测量的影响。
侧向测井有起初的三侧向、七侧向发展为目前的双侧向、阵列侧向、方位阵列侧向。
方位阵列测井仪器研制成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感应测井仪器有了重大进展,推出了阵列感应测井仪器,这促进了侧向测井仪器的进步和更新。
国内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发。
1998年,斯伦贝谢推出了高分辨率阵列侧向测井仪器(HRLA),并设计出试验仪器用于现场测井,加快了阵列侧向的实用进程。
EALT阵列侧向电阻率测井井场处理软件算法

EALT阵列侧向电阻率测井井场处理软件算法肖东;毛保华;马欢波;张全文;张中庆【摘要】研发了一套适用于EALT阵列侧向电阻率测井仪的井场资料处理软件,可快速消除井眼环境对仪器测量响应的影响,还可实时反演获得测量点的偏心距、侵入深度、侵入带电阻率和地层电阻率.引入的侵入深度与曲线分离程度的定量关系式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模型初始值选择方案,避免了迭代过程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困扰.Okahola-ma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数据库拟合技术可有效解决反演结果在层界面处的跳变现象,且单点处理时间仅需0.2s.南海某井的应用结果显示,泥岩段不同探测深度的视电阻率曲线校正后基本重合,渗透层恢复了浅探测模式的薄层分辨能力,表明自适应井眼校正可有效消除井眼环境对仪器测量响应的影响;一维反演的侵入特性与GR曲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反演的地层电阻率较视电阻率曲线有20%的提升,为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电阻率信息.【期刊名称】《测井技术》【年(卷),期】2016(040)004【总页数】7页(P432-438)【关键词】阵列侧向测井;模型初始值;数据库拟合;自适应井眼校正;一维反演;地层电阻率【作者】肖东;毛保华;马欢波;张全文;张中庆【作者单位】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勘探部,广东深圳518067;杭州迅美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中海油服油田技术研究院,河北燕郊065201;中海油服油田技术研究院,河北燕郊065201;杭州迅美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30 引言阵列侧向电阻率测井仪(EALT)适用于地层与钻井液电阻率对比度较大的井眼,且具备更适合复杂井况、更高纵向分辨率和更丰富的径向电阻率信息等优势。
在实际测井过程中由于受到井眼大小、仪器偏心和泥浆侵入等的影响,视电阻率读数常常与地层真实电阻率有一定偏离,有时二者会相差很大,尤其是在海上咸水泥浆侵入和薄互地层,给作业和解释带来很大的困惑。
5700测井技术介绍―阵列感应测井原理及应用.

5700测井技术介绍—阵列感应测井原理及地质应用目录一、前言 (1二、阵列感应测井原理及应用 (11.阵列感应测井原理简介 (12阵列感应资料处理 (23.阵列感应测井的地质应用 (10三、阵列感应测井实例分析 (141、低矿化度泥浆侵入含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储层 (142、高矿化度泥浆侵入含低矿化度地层水的储层 (173、在稠油井中的应用效果 (204、水淹层解释应用效果 (215、在判断地层水矿化度方面的应用效果 (23四、总结和建议 (24一、前言阵列感应测井是测井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自从测井公司引进了阿特拉斯的阵列感应测井仪HDIL后,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成为测井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项目,特别是在沙泥岩地层和低电阻率地层中,发挥了其它测井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阵列感应测井原理及应用1.阵列感应测井原理简介阵列感应测井的最基本原理与普通感应测井原理类似,但它在硬件上采用简单的三线圈系结构,这种线圈系没有硬件聚焦功能,它采用数学方法对呈不对称形状的纵向响应曲线进行软件聚焦处理。
它由7组接收线圈对和1个共用的发射线圈组成,实际上相当于具有7种线圈距的三线圈系。
在接收线圈系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1、消除直藕信号;(2、三线圈子阵列纵向特性的频率响应没有盲频;(3、要有若干子阵列分别反映浅部和深部地层信息;(4、各接收子阵列之间的间距应按一定规律变化和分布;(5、离发射线圈较远的接收子阵列应考虑发射功率和接收信号的强度。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仪在硬件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上述因素,它的每个接收线圈系都由两个相互对称的线圈组成,即一个主接收线圈和一个辅助接收线圈,它利用了两个线圈电磁场叠加原理,来实现消除直藕信号影响的目的。
在线圈系的排列上设计了最小线圈距为6in,最大线圈距为94in,在这两个线圈距之间采用了近似于指数形式的线圈系分布,即全部子阵列间距为6in、10in、15.7in、24.5in、38.5in、60in、94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阵列侧 向测 井仪 器 电极 系结构 分析 出发 , 从 结合 地层 电 阻率模 型 , 立测 井 井段 电位 微 分 建
方程 ,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求解。构建该微分方程的二次泛函函数 , 将求解区域 离散为有限个三角 形元素, 并对其进行线性插值 , 形成单元刚度矩阵。通过边界条件处理 , 建立地层 电位所满足的线 性方程 组 , 用 MAT A 采 L B编程 求解 , 最终得 到仪 器测 井响 应特 性 。油 田的 实际应 用表 明 , 通过 有限
元分析 方法所 获取 的地层 电 阻率 与 实际测得 的 电阻率相 符合 。
关 键字 : 阵列侧 向测 井 ; 限元 法 ; 有 电阻率 ; 响应 特性
0 引 言
侧 向测井 是 油 气 勘 探 中主 要 的 电阻 率 测 井 方 式 , 石油 地球 物 理测井 中 占有重 要地 位 。由 于受 在 到 井 眼 、 入 和 围 岩 的影 响 , 侵 电法 测 井 的视 电 阻 率
0
Z
图 I 化 的 阵 列侧 向测 井仪 及 地 层 模 型 简
在每 一个 电阻率 为常数 的区域 内部 任一 点 , 电 位满 足微分方程 :
O r
圈 2 三 角 形 元 素 示意 图
0 u rO 0 u 1 0 一 ( 一 )-一 I 、 一 I. 、 , 一一 ) r = :0
2 建 立 方程 并 确 定 求 解 区域
由于在 实 际测 井 中所 遇到 的 地层 是 非均 匀 的 ,
为测井解释提供更准确的资料 , 有限元分析方法具 有 网格划 分 和边界 条 件处 理 的优 势 , 电法 测 井数 是 值 分析 的主要分 析方 法 。
在薄层高反差的情况下, 计算结果与原状地层的真值之
分 层 能力 等方 面 的不 足 , 提供 了丰 富的地 层 电 阻率
i =
( .) 1 2
』( 0 )
信息 , 为准确识别油气层提供 了更 可靠的资料。为 了满 足 石 油勘 探 开 发 及 对 复 杂地 层 精 细 解 释 技 术 的需 要 , 井 响 应研 究 日趋 成 为 人 们研 究 的重 点 , 测 它 不仅 是研 究 测井 仪器 探 测特 性 的基 础 , 而且 是 提 高测井资料应用的前提。通过 阵列侧 向测井 仪器 的数值模拟 , 能够得到它 的响应规律及特征 , 从而
-
(.) 21 .)
对 任意 一个 三角形 元素 e设 顶 点为 i ,, 图 , , k如 j
2 所示 , 利用线性插值 , 内部一点 Q 的电位为:
式 中 , R 、 —R、tu 电位 。 R为 mR I,为 , U a b+z =+ rc (.) 33
由电流的连续性 , 在交界面 r 上任意一点有 :
电极收发 电流的不同组合方式 , 产生六种不同探测
深度 的测 井模 式 。 () 1井眼及 泥浆探 测模 式 R A LO 主 电极 发 出恒 定 电流 I, o电流从 A 流 出返 回 0
作者简介 : 张健阁(9 7 )女 , 读硕 士研 究生, 18- , 在 主要进行 测井仪 器研 究和数值模拟工作。
2 1 年第 4 01 期 总第 14 8 期
・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WORL D W EL L L OGGI NG T HN EC 0L GY OA g2 u .ຫໍສະໝຸດ 1 lToa 8 tl 4 1
25
基础 科学 ・
阵列侧 向测井 电阻率有 限元分析方法研 究
张健 阁 陈科贵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z m) (
2 0
2 1年 8 0 1 月
其 中, 为所有 电极上的电流 , I e 则边值问题可转 化为变 分问题 :
() m e() u= i v n
v E
(2 3) .
、
32 确定 插值 函数 和单元 刚度矩 阵 .
5
1
到 A~ 6A ~ )视 电阻率 : A( , A ,
A rr
o K 。 o 。 一 —
』( o O )
( .) 11
() L 1R A 五种 模式 2R A~ L 5
测量主电极的电位 U。 与电流I 视电阻率: 。 ,
,,
存在很大误差r 一 】 。斯伦贝谢公司的高分辨率阵列侧 向测井 H L 【 改善 了传统三侧 向、 R A2 】 , 双侧 向测井在
其 中 , 12 3 4 5 i 、 、 、 、 分别代表 以上 5 = 种工作方 式 , ~ u0 ) 0 ) K、 R ^ 、 ( 分别表示第 i ( 1 呲 种测井模式的 电极 系 数 、 电阻 率 、 电极 电位 、 电极 电流 , 视 主 主 为
计算 方便 , L I 令 =。
时, 常见的环境噪声 ( 井径影响、 围岩、 侵入带 , 角 倾 和各 向异 性 ) 改 变 视 电阻 率 的 大 小 , 而 影 响 对 会 从
储层真实电阻率的评价 。根据参考文献 [] 5计算 的伪几何因子及文献 [] 6 中测井结果受井 眼、 层厚 ,
侵人带的影响 , 设置地层模型如 图1 所示 , 形成的电 场关于井轴旋转对称且上下对称 , 故只考虑r 且 ≥1 z ≥0的二 维 区域 , 为 Q , 的 中 心 为坐 标 原 记 取 点 , 轴为 Z , 向为 r , 井 轴 径 轴 建立 圆柱 坐标系 。
间的误差较大 , 因此需要 很 多 的环 境 校 正 图版 [ 同 3 1 。
l 阵列侧 向测 井 仪 电极 系 结构
由主 电极 、 射 电极 A一 ( 。 ~ 发 。 A ) 监 及 督 电极 M。M ( 、 ) 成 , 、 :M。 M 组 通过 改变 六对 发 射
。
将三个顶点函数值带入插值 函数中, 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