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猪场仔猪成活率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猪场仔猪成活率的因素

仔猪出生后,由于其固有的生理特性,如管理不当易造成部分死亡,因此仔猪成活的高低是一个猪场成败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困扰一些猪场技术人员的难题。下面就仔猪一些生理特性及发病原因做如下阐述,供同行参考。

仔猪生理因素

仔猪免疫特点仔猪初生后自身的主动免疫系统发育及功能不健全,尚不能主动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哺乳期全靠初乳和常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中的多种免疫球蛋白来维持抗病作用。此期间若母猪未免疫某种疫苗,母乳中就缺乏相应的抗体,如母猪缺仔猪大肠杆菌母源抗体,仔猪即便吃足了初乳和常乳,在有大肠杆菌污染圈舍时,也易患黄白痢。如果母猪在产前注射免疫了大肠杆菌苗,母乳中有较高浓度的抗大肠杆菌母源抗体,再加上良好的管理和卫生措施,在易感期内基本上可以防止仔猪患大肠杆菌病。

生理性机能特点仔猪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和稳定。易受外界因素包括热、冷、惊吓等应激干扰。

消化机能弱胃酸分泌量不足通常情况下,哺乳动物胃内环境是酸性的,肠道呈碱性。断奶后仔猪胃的正常PH值在3.0左右,但常用仔猪补料和断奶料的PH值在5.8~6.5。由原来吃奶改为吃饲料,需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乳猪颗粒料和粉料会使仔猪胃的PH值升高到4以上。而此时的仔猪(4周龄~10周龄)胃酸分泌量不足,不能缓冲(平衡)由于饲料进入后引起升高的PH值。因此,采食的饲料仅有一部分被消化,部分则不能消化,易发生腹泻。此外,胃肠过高的PH值也为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坏死性梭菌等提供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引起腹泻或下痢。

28日龄左右断奶仔猪胃内每天只能产生约相当于20ml的盐酸,但实际生产中,断奶后的仔猪每天应采食100克左右的优质日粮,而100克日粮需要相当于35ml的盐酸才能保证消化。而缺少的15ml盐酸相当于40克左右的饲料不能被仔猪利用,多出40克的饲料消化不了而会引起腹泻。所以,饲料生产厂家在生产乳猪料时应注意测定饲料的系酸力值,以使其更适应仔猪的生理性消化特点。

所谓系酸力值,是指100克饲料所需要的盐酸量,该盐酸量就是其系酸力值。系酸力越高,饲料在胃内增加的不必要的碱度就越高,对仔猪消化不利。PH值太高或太低都不适宜。适宜的仔猪全价料的系酸力值应在35左右。系酸力值为35的饲料,代表仔猪吃100克饲料正好达到能消化的水平。若日粮的系酸力值在25以下,刚断奶仔猪若采食100克饲料就会因消化不良引起生理性腹泻。由于以上原因,仔猪料加入酸化剂既可提高仔猪消化利用率,又可以防止拉稀,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

消化酶分泌不足哺乳期间的仔猪肠道分泌的消化酶主要有胰脂肪酶、乳糖酶、凝乳酶等,可以消化乳汁中的高蛋白、高脂肪和糖。淀粉酶分泌量少且活性低,在仔猪停止吃乳改由吃日粮后5天,淀粉酶的分泌量和活性才能逐渐升高。所以刚断奶的仔猪在最初改饲日粮的初期,很难适应。

疾病因素

母猪疾病或带毒

1.母猪免疫失败或未作某种疾病的疫苗免疫,如母猪在产前未作仔猪大肠杆菌疫苗免疫,产后初乳及常乳中缺乏抗大肠杆菌抗体,仔猪在出生后的20多天内易发黄白痢。产前未作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等免疫,仔猪亦易患相应疾病。

2.母猪带有强毒,母猪怀孕期间感染伪狂犬、猪瘟、蓝耳病等野毒,除流产死胎外,产下的弱仔很难成活。尤其是母猪在怀孕后期感染伪狂犬或猪瘟野毒,在分娩时虽能产下看似健康的仔猪,但多在3天~10天内死亡。即使有少数耐过,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带猪瘟野毒母猪产下的仔猪,即便作超前免疫也不能诱发仔猪产生抗体,最终发展成慢性猪瘟而死亡。

3.仔猪从初乳中被动获得的母源抗体少。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的母源抗体,由于具有一定的半衰期,到一定时间后逐渐下降甚至消失,失去了对多种疫病的抵抗力,尤其是断奶前后已降至保护线以下或大部消失。多种病原微生物很易侵袭,导致发病死亡。此时应根据监测的母源抗体水平及时应用相应的疫苗免疫。对于一些常发的细菌性疾病,应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保健加以控制。

4.哺乳与保育期仔猪常发的疾病。

(1)仔猪红痢:即仔猪梭菌性肠炎,多发生于1日龄~3日龄,最急性型和急性型1天~3天死亡,亚急性和慢性型10天以内死亡,死亡率极高,临床症状主要以拉血痢、灰色或红褐色稀薄状粪便,体温不高,最终脱水死亡。

(2)仔猪黄痢: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多发于5日龄以内仔猪。7天以上很少发病。主要是拉内含凝乳小片黄色糊状或水样稀便,很快脱水死亡。

(3)仔猪白痢:病原是大肠杆菌。10日龄~20日龄仔猪常发。体温不高,主要症状是拉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微绿色粥状带腥臭味稀便。防治措施:一般妊娠母猪于产前2周~3周肌肉注射或耳根深层皮下接种仔猪大肠菌疫苗。初产母猪首免于产前5周~7周,于产前15天~20天二免。经产母猪每胎产前15天注射一次。配合仔猪红痢苗免疫。注意母猪圈舍卫生,尤其在产前产后经常清洗消毒,在仔猪吃初前将母猪乳头擦洗干净。

(4)猪水肿病:猪水肿病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几株常见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如O8∶K87、O138∶K81、O139∶K85、O139∶K82和O141∶K85等引起的。其中以0139∶K82多见。缺硒也是诱发水肿病的因素。本病主要危害断奶后及保育期仔猪,尤其发育良好、生长较快的仔猪。剖检可见皮下水肿液为透明状胶冻状,胃壁水肿,胃幽门附近的胃大弯水肿、肠系膜水肿或呈白色透明胶冻样。防治措施:给断奶前仔猪注射猪水肿病死活疫苗;注意补硒:土霉素等抗生素、喹诺酮类,定期用药保健治疗。

(5)仔猪伪狂犬:哺乳仔猪伪狂犬潜伏期一般为3天~11天。猪日龄、大小不同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也有差异。1月龄以下仔猪,尤其是1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呕吐,呼吸困难,发抖,神经症状明显。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断奶仔猪至保育舍仔猪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犬坐姿呼吸,日龄较大猪会有拉稀,呕吐,发病率20%~40%,死亡率在30%以下。防治措施:后备公猪、母猪、怀孕母猪应作好伪狂犬疫苗防疫,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基础上,孕猪在产前15天~21天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基因缺失苗。若是严重污染场,可试作初生仔猪超前免疫。

(6)猪瘟

A.母猪带毒哺乳仔猪猪瘟:哺乳仔猪猪瘟多由母猪怀孕中后期间感染野毒,胚胎期间垂直传染给胎猪,使其出生时就带野毒。

仔猪刚出生时,有部分仔猪看似正常,但生后1天~7天便开始发病,死亡,严重者有神经症状,全身发抖,也有拖至断奶前后发病者,但都呈慢性经过,很难育成。初生带毒仔猪即便作超前免疫,因其强毒能使其免疫功能抑制,就是用再大剂量猪瘟弱毒疫苗也不能激发自身抗猪瘟免疫应答。母猪在怀孕中后期感染细小病毒、伪狂犬、蓝耳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时,产下的仔猪因自身免疫系统受损,超免时应用的猪瘟弱毒疫苗也不能发挥作用而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