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活、体现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传统文化是一条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一个民族理性、智慧的积淀,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有着多方面的启迪。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对古代中国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也有重要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涵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各种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家园。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
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中国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11个时期,即原始文化、夏商周文化、春秋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两宋化、辽夏金文化、明清文化、西方精神文化和现代文化。认真地去研究这些文化,我们不难发觉,任何一种文化的确立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的并成为该文
化的思想基础的东西。到了晚清,中国传统文化遇到了西方文化的挑战,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工业文明迅速地向全世界侵略、掠夺。中国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此时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不适应和反
思自己文化的迫切性。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想通过努力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希望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近代民主国家,提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和综合创新等说法;直到共产主义运动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入到中国,中国共产党综合了以上文化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寻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文化现代化观念。这是在引进西方文化,秉持中国人所特有的精神境界、价值观念、文化心理、民族性格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也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完成和转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
(1)“天人合一”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协调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不能违背自然、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征服、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条件下利用、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这种思想为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意义的思考路径。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到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量开发和无情掠夺,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在现代生活中为最大满足的现实需要而贪婪的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因而使西方的一些思想家
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许多西方思想家敏锐地指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克服西方文化的危机。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对现代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及生态危机等社会病而言是一剂有效的良药,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现代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2)“中庸和谐”思想在处理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上发挥现实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贵和谐,尚中道,不仅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提倡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国家民族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中庸原则的体认和践履,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和谐与平衡,化解人间的冲突与紧张,缓和人际关系。作为这一思想的延续,我们今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今天,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化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的联合国讲话中提到争取一个“和谐世界”,在2006年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在致词时提出“共建和谐地区”,同年,在亚信会议上又提出共建“和谐亚洲”,显然“和谐”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思维。
(3)“刚柔相济”精神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推动作用。“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既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又有知雄守雌、以柔克刚的韧性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刚柔相济精神的生动写照。
四:结束语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因兼容并包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影响。1988年,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中国先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格言。当今国际社会,日益显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的部分,相信在未来的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博奕里,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道德智慧和独特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1997。
[3] 肖尚军.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