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本文通过对当今较有影响的文化适应理论——包括但不限于奥伯格的“文化冲击说”,舒曼的“文化适应假说”,Berry的“双维度理论”的介绍及分析,结合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分析了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可能遇到及已经被留学生大量反映的冲突,如语言休克、物质生活、学业适应及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等,探讨了校方及留学生个人应对文化适应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校方应进行的“趋同管理”、心理咨询机制的建立,留学生的融合心态、努力获得社会支持等。作者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对留学生文化适应有基本的了解,从而为今后更为深入的研究做好准备。
关键词
文化适应论;留学生;趋同管理
Abstract
1.1本课题研究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交往的历史由来已久,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都把接收留学生的规模和层次看成一国综合国力的反应(张一飞1995)。中国古时就有留学生教育的传统。上至隋唐时期日本的遣唐使,下至京师大学堂中的留学生,都是先例。然而,中国的现代留学教育起步较晚,从1950年7月在清华大学成立的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言专修班”算起,至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而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也方兴未艾。
在这几十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国的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者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通过不断地摸索以及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形成了符合汉语特色的系统。然而根据阅读大量文献及日常所见,作者认为,尽管我国的留学教育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无论是学者还是第一线工作者,多把尽力放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上,对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不够重视。
众所周知,当留学生给从原先熟悉的文化环境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时,便脱了熟悉的社会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衣食住行的巨大差异,或多或少会给留学生带来适应压力,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在西方文明笼罩之下的国家相比,中国文化具有有相当大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会给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造成更多的阻碍,如果不适当的加以调整,无疑会给留学生的文化适应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能酿成社会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文化适应理论及留学生在华适应问题的分析,探讨学校管理层面,教师以及留学生自身应采取哪些措施,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国文化,以积极的心态,更高的效率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区,而对跨文化适应中究竟会否遇到文化冲击,本文不再赘述,因前人已有大量的调查与研究证明文化适应压力的普遍存在。
2.文化适应相关理论
1903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占美国人口20%的移民占住院病人的7%,这种结果使专家们普遍认为,这种较高的住院率“完全是个体从原先熟悉的文化
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时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造成的。由此开始,人类学家最早开始了对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较有影响力的文化适应理论,下面就介绍一下对留学生文化适应有叫大指导意义的理论,并对其有点和弊端做一点简单分析。这些理论主要有:“文化休克”、“文化适应假说”、“社会支持”、“双维度理论”、“分阶段假说”、“关键期假说”。
2.1文化冲击及其产生原因
文化冲击一词来源于英文culture shock 。最早由瑞典人类学家奥伯格提出:“文化休克是突然失去所熟悉的社会符号和象征,又不熟悉对方的社会交往符号,从而产生的一种突如其来的忧虑,和无所适从的深度焦虑症,就像突然离开自己生长的文化茧壳,一种很不舒服而且不适应的感觉。“
文化休克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冲突,我们这里不是否认当然不能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存在,而是说,因为社会历史等原因造成了各个民族有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念。中国几千年来长久二稳定的小农经济造成了人们安土重迁,重视合作以及人际关系,崇尚集体主义,重大我而轻小我,鼓励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他很多国家重视个人,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留学生在这些方面不能接受包容,抱持着民族优越感不放,将会很难融入到当地文化中去。同样由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决定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也会成为留学生文化适应的压力。在社会生活层面,水土不服、饭菜不合口、公共服务的差距等都是造成文化适应困难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在这种压力之下,留学生会变得很敏感,很多行为也显得有点反常,一点小矛盾引起的负面情绪会被成倍的扩大。这种适应不良的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就会不断地累积,变得更为严重,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因文化休克不能解决而回国。
文化冲突给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诸多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冲突是坏事。事实上,kim的“压力—适应—促进”模型阐释了文化适应的三个阶段:压力、适应、促进。根据这一理论,当个体在遇到文化冲突时,会通过沟通与学习不断适应异文化,最终达成同化。这就是说文化冲突产生的压力使个体有适应的需要(不适应的话,压力会一直存在),这种需要会迫使个体更努力地适应文化。相反的,没有压力的个体,会缺少动力,他们主动适应文化的理由只有兴趣,因此,多数人难以很好的适应文化。尽管有人认为这一理论缺乏对个体的关注——因为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性格内向或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在遇到压力时多采取回避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通过鼓励与引导让这些学生在压力面前更加积极,从而使这种负面压力转换成积极地动力。
2.2舒曼的文化适应假说与Berry的双维度理论
针对文化适应中出现的文化休克问题,心理学家舒曼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假说。舒曼认为文化适应是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心理的结合。根据这一理论,社会距离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舒曼认为形成积极的社会距离需要:
1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与社团有彼此平等的社会地位。
2第二语言学习者本人和目的与社团都希望第二语言学习者被目的语社团同化
3第二语言学习者和目的语社团都希望目的语学习者能分享目的语国家的社会福利设施
4对方在文化上和谐,对对方的态度均为积极肯定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期望在目的语地区逗留较长时间等
在以上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学习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目的语社会,获得更多的语言文化输入,而包容性的文化和持有包容态度的个人会使身处异文化的人有更为放松的心理状态,不会因压力过大而止步不前从而使他们能够在适当的压力下更快的适应目的语文化。尽管如此,文化适应假说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而已,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第二语言学习者来华留学都想达到同化的目的的(而且并不是只有被同化才能达到适应目的语文化,根据Berry的双维度理论,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和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即对一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低认同),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多是为了来华精研专业知识,或者只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接受国方面,不管民众的态度如何,由于法律的限制,留学生是不可能享有本国国民相同的福利,平等的社会地位也只是也最多只能体现在相互尊重上。尽管如此,舒曼的理论指出了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留学生在适应文化时应积极应对,为我们辅导留学生进行文化适应指明了方向。
2.3文化适应的分几段假说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文化适应的分阶段假说由来已久,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Lysgaard的“u型曲线假说”、Oberg的“文化冲击模型”,Adler的“文化适应五阶段模型“、Gordon的“文化同化模型”,他们都支持文化适应的过程主要包括:初期接触阶段(蜜月期)、危机出现阶段、调整适应阶段。Oberg的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他将文化适应过程细分为: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适应期。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Brown提出了“文化适应关键期”假说,他认为,第二语言的熟练掌握出现在文化适应的第三阶段,即恢复期。在恢复期之前,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不够了解,目的语输入较少,压力也过大,很那熟练掌握目的语,而一旦目的语学习者度过了第三阶段,对目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