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两类技术型大学的比较与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两类技术型大学的比较与启示

摘要:德国高等技术教育主要由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大学组成。本文对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大学在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主要构成方面做了对比分析,以期在全面了解德国高等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与不同层次院校特色的基础上,对我们探索并构建有自己特色的高等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迪。

关键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双元制职业大学;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在传统大学的基础上,吸收某些职业教育的特质建立起的一种高等技术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大学则是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由企业主导与政府联合举办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技术教育形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双元制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德国高等技术教育在国际高等技术教育回归工程的大趋势下结合自己的传统形成的改革与发展特色,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按照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学制划分,应用科技大学对应的大致是四年制本科类高等教育,双元制职业大学对应的是三年制大专类高等职业教育。但在德国双元制职业大学毕业发放的是与应用科技大学等值的文凭。

下面从二者的培养目标与入学资格、专业设置与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课程与实践教学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两类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相信对我们探索高等技术教育规律,构建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培养目标与入学资格

社会需要各种类型、层次的技术人才,以适应科学转化为生产力不同阶段的需要。从教育角度讲,与“科学—技术—生产”这一链条直接关联的高等技术教育中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质上就是要明确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上相对应的位置,并据此确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如表1所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大学正是以“技术—生产”领域为目标,以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完整覆盖“技术—生产”这一人才谱系中的位置。

从上表对比中可以看出,由于两类院校均定位于技术与生产领域培养不同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他们对入学生源均有明确要求。与德国传统的工业大学不同,应用科技大学要求学生具有实践经历;而双元制职业大学则要求学生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成为企业一员。

二、专业设置与校企合作

与人才培养层次和目标定位相适应,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呈现出如表2所示的各不相同的特点。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1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按工程和技术领域划分,不同于德国工业大学按学科设置的专业如机械工程、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等。进一步从不同学校的专业名称对比中还可看到其专业设置的名称往往体现区域经济与企业需求的特点。

2由于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大学由各州举办,因此各学校的专业设置审批权由各州文教部管理。各州往往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专业设置,并使各学校的专业设置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也不尽相同,如表3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应用科技大学的校企合作体现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合作教育的典型模式和特点。为保证实习质量,各应用科技大学在系里均设有实习生办公室,也设有实践教学委员会,负责学生的日常实习企业联系和协调、实习岗位与合同审核,学生实习岗位和实习合同都必须得到学校的认可。

2由于德国独特的历史背景与社会传统形成了德国企业在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主导力量是企业,并通过校企合作把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教学过程,完全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合作教育特点。双元制职业大学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上移至高等教育的一类高等

教育形式,同样体现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力量和在合作教育中的平等地位,并体现出在职业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的特点。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大学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由于学校层次上的不同和办学模式的差异,其框架设计制订与培养方案制订的权限各不相同,具体比较见表4。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类院校虽然在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具体安排上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设置共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不是由各个学校自己随意制订,而是依法由联邦或州政府层面制订框架与结构,统一教学水平与质量标准。两类学校由于双元制职业大学更接近应用层次,企业参与的力度更大。2进一步考察两类院校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他们的专业性均很强,非专业技术类课程较少。并且总体而言,可分为基础学习与专业学习两阶段,课程设置中明确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且实践类课程比重较大。

3在分段设置课程基础上,教学安排均呈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循环交叉进行并体现阶梯训练的模式,专业课始终围绕职业实践活动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加以开展。

4传统的专业或职业逐步整合调整,拓宽了专业面或职业适应面。均引入模块化课程形成“平台+方向模块”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呈现宽基础、模块化、重职业实践的特点。

5课程教学内容多、学习强度大。

四、课程教学模式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双元制职业大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概括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这两类院校在课程教学方面,虽然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措施各有不同,但均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中强调学生独立学习和完成工作能力的培养,在考试方式上注重学生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并体现出以下的共同特征:

1课程教学更多地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多种课程与教学形式进行学生方法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并在实验、实训与实习中更多地通过实际的项目或典型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由于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训练与习得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过程属性,因此应用科技大学与双元制职业大学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均安排有相当的教学时间在企业。应用科技大学有至少半年的实习学期和半年的毕业论文学期,双元制职业大学学生三年的学习有一半时间是在企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是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工作过程来实现的,而每一工作过程都是该职业中具体的职业活动,由此通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培训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目的。

3在考试方式上更多地采用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应用能力考核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如何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高等教育高水平、多样化发展,使各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领域错位发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双元制职业大学两类高校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面广量大的地方及面向行业的多科性高校在办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相信以上的对比分析能对我国高校找准自己的定位,调整和改革专业结构,创新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办出各类高校的特色,有较好的启迪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