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八章基因突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内部多个突变部位分别改变后会产生多种等位基 因,形式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 。
6.突变的平行性 :指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为遗传基
础比较接近,往往会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如:禾本 科植物籽粒性状变异、矮秆突变。
7.突变的独立性:一个基因的突变并不影响其等位基
因及附近其它基因也发生突变的现象。
h
18
4.不等交换
h
19
(二) 诱发突变的分子基础
1. 放射线 离子射线: X-射线、 γ射线、 宇宙射线 非离子射线:紫外线(UV→ 嘧啶二聚体)
h
20
DNA聚合酶不能越过二聚体
h
21
2.化学物质
(1)碱基类似物:DNA复制中引起错配。
① 5-溴尿嘧啶(5-BrdU)和T很相似,在第5个碳原子上由 Br取代了T的甲基。
原黄素(proflavin),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黄素(acriflavine)等,是一种平面分子,含有吖啶环,分子大 小与碱基相近,可插入到两相邻碱基之间,引起移码突变。
h
wenku.baidu.com
26
③烷化剂: 如甲基黄酸乙脂(EMS),氮芥(NM),甲基甲黄酸 (MMS),亚硝基胍(NG)等,它们的作用是使碱基烷基化, MMS使G的第6位烷化,使T的第4位烷化,结果产生的O6-E-G和 O-4-E-T分别和T、G配对,导致G∶C对转换成 A∶T对;T∶A对转换成C∶G
h
27
3.DNA插入剂
致死突变:基因突变使生物体死亡或生活力明显下降的
突变。
条件致死突变:在一定条件下表现致死效应,但在其它
条件下能够成活的类型。
h
2
3.从突变发生的细胞位置分 体细胞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到子代。 生殖细胞突变: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到子代。
4.从碱基突变的类型分 碱基替换 移码突变 缺失突变
h
3
碱基替换
突变率:在有性生殖的个体中,指突变的配子占 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高等生物中,每基因的突变率为 10-5~10-8。
在无性生殖的微生物中,突变率指每一细胞世代 中每一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
细菌中每一基因的突变率为10-4~10-10。
h
6
3.突变的可逆性:基因突变的发生方向是可逆的。
正突变(forward mutation):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 反突变(reverse mutation):隐性基因a显性基因A。 通常认为:野生型基因是正常、有功能基因;而最初基
因突变往往是野生型基因突变而丧失功能、发生功能改 变,表现为隐性基因。所以反突变又称为回复突变(back mutaiton)。 抑制因子突变:回复突变有时不是精确地回复到原来的 序列,而是第二个突变掩盖了原来突变型的表型。
h
7
4.突变的重演性:同种生物中同一基因突变可在不同
个体间重复地出现。
5.突变的多方向性:指基因突变可以多方向发生。即
h
4
碱基替换可导致的突变
错义突变:密码子改变引起氨基酸改变。 同义突变(沉默突变):改变的密码子编码同一个
氨基酸。 无义突变:密码子改变为终止密码子。 中性突变:改变的氨基酸结构和性质与原来的氨
基酸相似。
h
5
二、基因突变的特征
⒈突变的随机性:突变发生的时间、个体、基因是随
机的。
2.突变的稀有性:突变率低。
h
24
(2) 碱基的修饰剂 ①亚硝酸(introus acid, NA)有氧化脱氨作用。
G→黄嘌呤(X,与C配对); A→次黄嘌呤(H,与C配对) ; C→尿嘧啶(U,与A配对) 。
h
25
② 羟胺(HA):只特异地和胞嘧啶起反应,在第4个C
原子上加-OH,产生4-OH-C,此产物可以和A配 对,使C∶G转换成T∶A。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9
二、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一) 自发突变的分子基础 1.DNA复制错误 2.自发的化学变化 脱嘌呤(depurination) 脱氨(基)(deamination)作用 3.转座子和插入序列 4.不等交换
h
10
1.DNA复制错误
①互变异构体:DNA碱基交替的化学结构。 互变异构移位:DNA碱基化学结构的改变过程。 C*-A, T*-G, A*-C, G*-T
h
11
h
12
②DNA环出或跳格
h
13
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 (Xq27.3)
h
14
2.自发的化学变化
脱嘌呤:由于碱基和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受到破坏,引起一个 鸟嘌呤或腺嘌呤从DNA分子上脱落下来。
h
15
脱氨基:在一个碱基上除掉氨基。 ① C→U
h
16
② 5mC→T 突变热点
h
17
3.转座子和插入序列
8.突变的有害性与有利性
h
8
)
(
突变时 期
显性突变
高
性细胞
突变当代表现突 变性状。
等
生 物
突变当代表现为
体细胞
嵌合体,镶嵌范 围取决于突变发
生的早晚。
单 倍 体
低 等 生 物
有性生 殖
无性生 殖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h
隐性突变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 变性状,其自交后 代才可能表现突变 性状。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 变性状,往往不能 被发现、保留。
h
22
② 氨基嘌呤(2-aminopurine,2-AP)
2-AP也是碱基的类似物,有正常状态和稀有状态 两种异构体,可分别与T和C配对结合。
h
23
③ 叠氮胸苷(AZT, azidothymidine)
治疗艾滋病的一种药物,艾滋病毒是一种反 转录病毒, AZT作为T的类似物参与病毒 RNA→DNA的合成,是反转录酶的底物,不是 DNA聚合酶的底物。选择性毒物,抑制病毒DNA 的合成。
转换:嘌呤与嘌呤之间,嘧 啶与嘧啶之间的替换。
颠换:嘌呤与嘧啶之间的替换。
移码突变
插入突变:插入1或几个碱基 删除突变:丢失1或几个碱基 发生移码
ATG AAT TTA GCC
ATG AAT ATT AGC C
ATG AAT TTA GCC
ATG AAT TAG CC
缺失突变—缺失大片段DNA(十几到几千个碱基)
第九章 基因突变
染色体水平: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突变
基因水平:基因突变(组成基因的DNA分子 中的碱基发生改变)
h
1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
1.从诱发条件上分
自发突变:自然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人为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突变。
2.引起表型变化的种类上分
形态突变:由于基因突变使生物体的某些形态发生改变。 生化突变:基因突变导致某种特定生化功能的改变。
6.突变的平行性 :指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为遗传基
础比较接近,往往会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如:禾本 科植物籽粒性状变异、矮秆突变。
7.突变的独立性:一个基因的突变并不影响其等位基
因及附近其它基因也发生突变的现象。
h
18
4.不等交换
h
19
(二) 诱发突变的分子基础
1. 放射线 离子射线: X-射线、 γ射线、 宇宙射线 非离子射线:紫外线(UV→ 嘧啶二聚体)
h
20
DNA聚合酶不能越过二聚体
h
21
2.化学物质
(1)碱基类似物:DNA复制中引起错配。
① 5-溴尿嘧啶(5-BrdU)和T很相似,在第5个碳原子上由 Br取代了T的甲基。
原黄素(proflavin),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黄素(acriflavine)等,是一种平面分子,含有吖啶环,分子大 小与碱基相近,可插入到两相邻碱基之间,引起移码突变。
h
wenku.baidu.com
26
③烷化剂: 如甲基黄酸乙脂(EMS),氮芥(NM),甲基甲黄酸 (MMS),亚硝基胍(NG)等,它们的作用是使碱基烷基化, MMS使G的第6位烷化,使T的第4位烷化,结果产生的O6-E-G和 O-4-E-T分别和T、G配对,导致G∶C对转换成 A∶T对;T∶A对转换成C∶G
h
27
3.DNA插入剂
致死突变:基因突变使生物体死亡或生活力明显下降的
突变。
条件致死突变:在一定条件下表现致死效应,但在其它
条件下能够成活的类型。
h
2
3.从突变发生的细胞位置分 体细胞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到子代。 生殖细胞突变: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到子代。
4.从碱基突变的类型分 碱基替换 移码突变 缺失突变
h
3
碱基替换
突变率:在有性生殖的个体中,指突变的配子占 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高等生物中,每基因的突变率为 10-5~10-8。
在无性生殖的微生物中,突变率指每一细胞世代 中每一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
细菌中每一基因的突变率为10-4~10-10。
h
6
3.突变的可逆性:基因突变的发生方向是可逆的。
正突变(forward mutation):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 反突变(reverse mutation):隐性基因a显性基因A。 通常认为:野生型基因是正常、有功能基因;而最初基
因突变往往是野生型基因突变而丧失功能、发生功能改 变,表现为隐性基因。所以反突变又称为回复突变(back mutaiton)。 抑制因子突变:回复突变有时不是精确地回复到原来的 序列,而是第二个突变掩盖了原来突变型的表型。
h
7
4.突变的重演性:同种生物中同一基因突变可在不同
个体间重复地出现。
5.突变的多方向性:指基因突变可以多方向发生。即
h
4
碱基替换可导致的突变
错义突变:密码子改变引起氨基酸改变。 同义突变(沉默突变):改变的密码子编码同一个
氨基酸。 无义突变:密码子改变为终止密码子。 中性突变:改变的氨基酸结构和性质与原来的氨
基酸相似。
h
5
二、基因突变的特征
⒈突变的随机性:突变发生的时间、个体、基因是随
机的。
2.突变的稀有性:突变率低。
h
24
(2) 碱基的修饰剂 ①亚硝酸(introus acid, NA)有氧化脱氨作用。
G→黄嘌呤(X,与C配对); A→次黄嘌呤(H,与C配对) ; C→尿嘧啶(U,与A配对) 。
h
25
② 羟胺(HA):只特异地和胞嘧啶起反应,在第4个C
原子上加-OH,产生4-OH-C,此产物可以和A配 对,使C∶G转换成T∶A。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9
二、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一) 自发突变的分子基础 1.DNA复制错误 2.自发的化学变化 脱嘌呤(depurination) 脱氨(基)(deamination)作用 3.转座子和插入序列 4.不等交换
h
10
1.DNA复制错误
①互变异构体:DNA碱基交替的化学结构。 互变异构移位:DNA碱基化学结构的改变过程。 C*-A, T*-G, A*-C, G*-T
h
11
h
12
②DNA环出或跳格
h
13
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 (Xq27.3)
h
14
2.自发的化学变化
脱嘌呤:由于碱基和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受到破坏,引起一个 鸟嘌呤或腺嘌呤从DNA分子上脱落下来。
h
15
脱氨基:在一个碱基上除掉氨基。 ① C→U
h
16
② 5mC→T 突变热点
h
17
3.转座子和插入序列
8.突变的有害性与有利性
h
8
)
(
突变时 期
显性突变
高
性细胞
突变当代表现突 变性状。
等
生 物
突变当代表现为
体细胞
嵌合体,镶嵌范 围取决于突变发
生的早晚。
单 倍 体
低 等 生 物
有性生 殖
无性生 殖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h
隐性突变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 变性状,其自交后 代才可能表现突变 性状。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 变性状,往往不能 被发现、保留。
h
22
② 氨基嘌呤(2-aminopurine,2-AP)
2-AP也是碱基的类似物,有正常状态和稀有状态 两种异构体,可分别与T和C配对结合。
h
23
③ 叠氮胸苷(AZT, azidothymidine)
治疗艾滋病的一种药物,艾滋病毒是一种反 转录病毒, AZT作为T的类似物参与病毒 RNA→DNA的合成,是反转录酶的底物,不是 DNA聚合酶的底物。选择性毒物,抑制病毒DNA 的合成。
转换:嘌呤与嘌呤之间,嘧 啶与嘧啶之间的替换。
颠换:嘌呤与嘧啶之间的替换。
移码突变
插入突变:插入1或几个碱基 删除突变:丢失1或几个碱基 发生移码
ATG AAT TTA GCC
ATG AAT ATT AGC C
ATG AAT TTA GCC
ATG AAT TAG CC
缺失突变—缺失大片段DNA(十几到几千个碱基)
第九章 基因突变
染色体水平: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突变
基因水平:基因突变(组成基因的DNA分子 中的碱基发生改变)
h
1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
1.从诱发条件上分
自发突变:自然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人为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突变。
2.引起表型变化的种类上分
形态突变:由于基因突变使生物体的某些形态发生改变。 生化突变:基因突变导致某种特定生化功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