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产业概况
第一章我国数码相机市场环境概述
第一节全球数码相机市场概况
一、全球数码相机市场成长情况
二、全球数码相机主要消费市场分析
(一)北美市场
(二)日本市场
(三)欧洲市场
(四)亚洲市场
第二节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发展环境
一、宏观经济环境
二、产业政策环境
三、竞争环境
第二章我国数码相机行业概况
第一节2002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我国照相机行业发展概述
第三节我国数码相机发展与现状
一、产品发展状况
二、技术发展水平
第四节数码相机关键零组件发展状况
一、影像传感器
二、镜头
三、LCD液晶显示器
四、储存媒体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第三章2002年我国数码相机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2002年数码相机市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市场规模
二、产品结构与品牌结构
三、区域市场结构分析
四、数码相机市场份额
(一)数码相机品牌市场占有率
(二)数码相机企业市场占有率
第二节2002年数码相机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一、数码相机全国总产量
二、数码相机生产地区分布
三、数码相机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三节2002年我国数码相机市场需求情况
一、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分析
二、需求结构与特点
三、未来数码相机市场潜力分析
(一)2003-2005年数码相机市场需求量预测(二)2003-2005年数码相机市场生产预测
第四章我国数码相机进出口状况分析
第一节2002年我国数码相机出口状况
一、数码相机出口数量及金额
二、数码相机出口国家及地区分布
第二节2002年我国数码相机进口状况
一、数码相机进口数量及金额
二、数码相机进口国家及地区分布
第五章数码相机消费者消费特征研究
第一节我国数码相机市场的消费状况
一、我国数码相机市场渗透情况
二、主要品牌数码相机拥有率及知名度
第二节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一、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二、消费者对不同数码相机品牌的选择
三、数码相机潜在消费群体研究
第六章数码相机市场渠道与营销分析第一节数码相机市场销售渠道综述
一、数码相机渠道基本构成
二、各主要厂商渠道发展研究.
三、数码相机销售渠道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2002年数码相机广告投放综述第三节数码相机促销情况研究
第三部分竞争格局分析
第七章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竞争态势
第一节数码相机市场竞争格局
一、国外品牌垄断高端市场
二、国产品牌走势强劲
三、数码与传统展开主流之争
第二节数码相机市场品牌竞争格局分析第三节区域市场竞争态势
第八章行业内优势品牌分析
第一节国外知名品牌分析
一、索尼.
二、佳能
三、富士
四、奥林巴斯
五、尼康.
第二节国内主要品牌分析.
一、联想
二、方正
三、清华紫光
第四部分发展趋势与对策
第九章数码相机市场发展趋势
第一节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一、产品设计趋势
二、产品功能趋势
三、产品性价比趋势
四、产品市场趋势
第二节技术发展趋势.
一、核心配件发展趋势
二、应用软件发展趋势
三、工艺设计发展趋势
第十章数码相机产业SWOT分析
第一节当前数码相机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第二节我国数码相机企业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一、数码相机企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分析
二、数码相机企业发展面临威胁分析
第十一章数码相机企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国产数码相机市场生存策略
一、低端切入
二、重视时尚
三、广拓渠道
第二节数码相机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引言】
2002年度,国内数码相机市场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国外众多厂商纷纷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或者加大产品推广力度;而国内传统的家电厂商和IT 产品厂商也不甘示弱,加入了数码相机市场竞争的行列,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一举打破了数码相机国外品牌一统江山的局面。

在中国,一个急剧竞争的数码相机市场正在形成。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中国家电协会、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中国数码影像协会、中国信息产业部、全国及海外500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信息以及我公司对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市场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我国数码相机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市场格局与分布、部分重点地区、城市数码相机市场的发展状况、数码相机消费态势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2002年我国数码相机行业的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是数码相机生产、经营企业准确了解目前数码相机市场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第一部分
产业概况
第一章我国数码相机市场环境概述
第一节全球数码相机市场概况
一、全球数码相机市场成长情况
在全球市场,数码相机的销量每年以72%的速度增长,全球销售量1996年仅
为区区48万台,1997年增为约130万台,1998年又猛增至320万台,1999年
飚升到570万台,2000年再度剧增为1350万台,平均每年翻一番还有余。

预计2001年和2002年,世界数码相机的销量还将大幅增长到2100万台和3200万台。

巨大的市场吸引着数码相机制造厂商,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不仅仅是IT厂商、就连传统相机厂商、家电厂商、消费类电子厂商也都看准了这块市场,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当今全球数码相机市场上唱主角的当数索尼、奥林巴斯、富士三家,2000年三家瓜分了整个数码相机市场75%的份额(索尼25%、奥林巴斯25%、富士20%)。

随着欧洲和亚洲普及期的到来,新兴市场刚刚起步,还不成熟,竞争格局还没真正形成,数码相机市场还有重新洗牌的机会。

这给二、三线厂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美国和日本的数码相机市场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厂商不断地提供各种不同的机型以满足不同的用户层面。

但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厂商还通过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及外国设备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数码相机,如在网上打印相片、数字相框、推出可放映数字相片的DVD播放机,及相片打印机等产品和服务。

人类的步伐不息,科技也日益升级,网络化、多媒体应用的普及,使数码相机的便利与实用的特色渐露锋芒。

据日本本土调查:大约有80%的人拥有或希望拥有数码相机,但由于全球性景气低迷,数码摄影这涵盖艺术、休闲以及工作等多种层面活动,正逐渐被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费所压缩。

2001年数码相机市场成长率呈现趋缓走势,特别是10月份美国“立拍得”相机大厂宝丽来(Polaroid),因为不堪长期的亏损,以及庞大的人事支出,终于10月12日宣布已向美国破产法院递交破产保护申请,此外多家跨国影像集团不断裁员“瘦身”,可以看出过去两年倍数成长的辉煌不再,厂商该如何突破目前的困境再创新高?本文针对成功企业三要素之一的市场,将2001年的数码相机市场作一分析。

新机不断
到2001年11月30日业界发布一款象素高达1600万象素的职业级后背数码
相机Flex Frame4040为止,国外主要数码厂商一共发布了96款功能品质各异的数码相机,比去年增长了近47%,而且仅在上半年6个月的新机的发布只差一款就可达到去年全年度64款的总数,可见速度之惊人。

不过到2000年下半年,就可以发现数码相机的市场成长率已开始减缓,主要的日商纷纷在2001年初修正未来的量产计划,使2001年第一季数码相机推出的新机种没有2000年初来得多,在功能上也无太大的突破,大多只是在2000年的数码相机上有小小的改革。

大家关心的象素问题,在2001上半年大多厂商仍以300万象素为上限,消费级的产品一直都是三百万级别的数码相机在独领风骚,五六百万的DC只是偶尔撒下几滴零星的小雨,而四百万级别的消费级产品更是几近处于真空地带。

自从2000年8月底Olympus(奥林巴斯)发布一款旗舰级DC——410万象素的CAMEDIA E-10后,就一直都是唱独角戏,显得平淡无味。

二、全球数码相机主要消费市场分析
(一)北美市场
市场研究机构InfoTrends最新报告预测,2000年北美数码相机的产值将达到传统相机市场的10%以上,高达19亿美元。

在销售量方面,北美数码相机可望从2000年的670万台成长至2005年的4,200万台,预计至2002年将可超过传统相机的数量。

SONY、Olympus和柯达(Kodak)都是数码相机的领导厂商,共占有近60%的数码相机市场,其中SONY数码相机的市场占有率为35%~40%,成为数码相机市场上的老大。

就普及率而言,数码相机则略逊传统相机。

据InfoTrends统计,全美高达90%的家庭拥有传统相机,但拥有数码相机的家庭却不到10%。

InfoTrends这次调查的种类包括玩具数码相机、入门机种、中等机种与单反式(SLR)数码相机,其中以中等机种的销售量与销售额最高,预计今年出货量将破310万台。

(二)日本市场
随着旅游旺季--春季的到来,又到了各厂家推出最新款式数码相机的时节。

为了让读者了解日本数码相机市场的最新动态,本辑将以日本市场上可以购买得到的数码相机为中心,从最新机型到人气机型逐一详细介绍。

约9成的读者拥有数码相机,其中,4成左右的相机配备200万~300万像素的CCD。

从制造厂商来看,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和富士胶卷遥遥领先,占据了前两名。

采用Smart Media作为存储媒体的相机占据优势。

但是,佳能的IXY DIGITAL及索尼的Cyber-Shot在今后则有可能后来居上,惹人关注。

排名厂商人数
1奥林巴斯光学工业51
2富士胶卷50
3佳能36
4索尼31
5尼康17
6卡西欧11
7爱普生10
8三洋电机8
9柯达5
9东芝5
10其他19
(三)欧洲市场
欧洲和日本的数码影像发展动向。

本次是以美国的InfoTrends公司的演讲为中心的研讨会。

会议公开发表对数码相机及数码影像的市场分析、图像平台和无线应用领域的新技术等。

●5年后数码相机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50%
根据InfoTrends公司的Michelle Slaughter的数码相机市场的报告,(以单价
在1000美元以下的数码相机为分析对象),2001年数码相机的全世界市场容量
为1580万台。

由于2001年度北美市场的不景气,数码相机的增长率比去年有所降低。

但5年后,数码相机的市场容量将达到5110万台,和一般的胶片相机的市场容量差不多。

以金额来计算,2001年度数码相机市场为59亿美元,2006年市场将为104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12%。

但同时,数码相机的价格将不断下降。

2001年,378美元价位的数码相机到2006年将降价到204美元。

但即使是这样,整个市场的销售额仍将是现在的一倍。

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中,索尼以18%~20%的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奥林巴斯和富士胶卷。

而目前排在第四的柯达和第五位的佳能的市场占有率也在增长。

从地区市场来看,当前北美市场占全球市场的40%,日本市场占28%,欧洲市场占26%,但5年后,欧洲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重将上升,在英国市场领先的富士胶卷和在德国市场领先的奥林巴斯将会带动欧洲数码相机市场的发展,并到2006年达到1690万台的销量。

但是,数码相机市场的发展还有一些阻碍因素。

这包括数码相机的发展要和数码打印技术的发展相匹配,同时新型游戏机等消费品也将可能蚕食一部分数码相机市场。

(四)亚洲市场
最近两年,数码相机由主要由办公人员和摄影爱好者使用,一跃转
变为新一代数字家电的新宠,全球数码相机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日本日经Market Access调查显示,2000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达到1082.3万台,
较1999年增长109.5%;预计,2001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将达到1854
万部,较2000年增长71%。

美国和日本是两个全球最大的地区市场。

2000年美国数码相机销量
为488.9万部,占全球市场的45%,日本数码相机销量为265万部,占球
市场的24.5%。

预计,2001年美国数码相机销量将达到650万台,欧洲和
亚洲数码相机市场将进入正式普及和增长期。

从主要生产商看,2000年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公司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
第一的位置,全年数码相机出货量达到233万部。

索尼公司出货量大幅增
长,全年达到233万部,与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并列第一。

富士胶卷公司名
列第三。

伴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逐步成熟,产品质量不断改进,数码相
机价格在不断下降。

2000年世界范围内销售的数码相机平均每台售价为
453美元,较1999年下降了17%。

国内数码相机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据信息产业部
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00年第一季度全国家庭数码照相机渗透率
仅为3%,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数码相机的发展程度略高,渗透
率为4.4%。

为培植国内市场,扶持国内企业,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加速发
展,数码相机产业化专项作为重点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五”发展计划。

“十
五”期末,我国数码相机整机产量将达到500万台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
将提高到50%左右。

第二节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发展环境
一、宏观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环境:世界继续复苏走势,美国经济趋于平稳
国际经济继续保持总体良好走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的最新预测,200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2%,与去年10月发表的类似报告相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乐观地将今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调高了0.7个百分点。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00年世界贸易将增长6%-7%,比1999年强劲回升。

全球经济增长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后,短短两年已经走出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迅速恢复到危机爆发初1997年的增长水平。

OECD范围内的产出增长今年预计将达到4%,成为十多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到2001年这一增长率将减缓到3%。

尽管在许多国家经济适度增长的迹象很明显,但预计将广泛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1999年到2001年间的地区性失业将下降近200万人——主要在欧元
区——下降后的失业率占OECD劳动力的6%。

同时OECD外的经济活动正在广泛的复苏,而且增长势头强劲。

以下对新经济的分析也表明,发生新的危机的可能性在缩小。

美国经济增势今年可能还会继续,其增长率约为4.5%。

但是,最近的国内需求将受到物价和预期的双重抑制。

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明显,同时经常账户赤字剧增,已超过GDP的4%。

欧元区近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前景,要比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任何时期都好。

最新的预测称2000年和2001年经济增长率将为3.2%,较去年10月的2.8%为高。

并且欧洲短期内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

这使得欧洲中央银行(ECB)可以继续保持中性货币政策。

日本经济在近10年衰退后,预计今年增长0.9%,2001年增长1.5%。

出口和商业投资的改善是经济回暖的主要原因,私人消费增迟缓长也终于开始复苏。

自1999年中期起,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状况和宏观经济状况一直在不断改善。

股价已经回升,汇率已经稳定,对外债务市场的收益率差额也开始缩小了。

虽然总体经济形势正在好转,但是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状况仍然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各个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不同、财政预算状况不同、对外收支状况不同,而且对经济结构改革的需要程度也不同。

拉美和东亚的经济与金融前景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这些经济体对危机的政策反应。

除了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之外,许多国家还采取了有力的经济结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强化金融体系、改善财政和货币政策、东亚国家还加快了公司重组的进程。

与以往的新兴市场危机相反,此次危机解决方法的中心是经济结构改革,而不是强调利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达到短期对外调整的目的。

如果能采取措施促进进一步的金融部门和企业的结构重组,促进更大范围的体制、法律、管理改革,来为市场经济活动创造环境,那么东亚和拉美国家将实现持久、强劲的经济增长,并进一步降低新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世界经济下一步主要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通货膨胀。

国际贸易已经不再起到在国家间重新分配需求的作用,而更多的是在国家间转移国
内总体的需求增长和分散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

价格自1999年中期开始
就已经急剧上升,并随之带来“核心”通货膨胀的危险和通货膨胀预期。

但同时全球金融市场上缺乏明显的稳定力量。

这个问题在下半年可以得到体现。

第二个主要问题是美国经济的前景需要及早地打上一个问号,格林斯潘如果还能执掌货币的榔头,难题还在后头。

这个难题就是:一旦美国企业效益开始滑坡、经济增长走缓、预期汇率贬值(特别是欧元走出盘整区之后)、相应的国际资本流出同时出现,利率杠杆就会面临两难困境,上升加剧衰退,下降加剧资本流出,最后必然导致恶性循环,只有通过国际协调才能维持相对平稳过度。

(二)国内经济环境:经济拐点确认,稳步回升是基调
所谓经济拐点,就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上升或下降趋势改变的关键点。

以前当经济出现“拐点”时,背景很直观,基本可预见得到。

但这一次经济复苏却具有许多新的特点,集中表现在若干宏观经济指标走势的背离上面,GDP、消费者信心指数、货币供应量、净出口等指标率先走出低谷,有了明显的回升迹象,但CPI、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还在低位徘徊。

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这种新现象?我们认为:名义和实际GDP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表层指标,在转型经济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水准。

因而,要衡量经济拐点,应该从经济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诸实质指标来综合衡量。

二、产业政策环境
国家计委有关公告指出:发展数码相机产业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对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说,要以数码相机关键部件,核心技术及配套产品为重点,在我国具备一定技术及产业基础的领域,加强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逐步掌握数码相机的核心计划,加强扩大数码相机关键部件及配套产品的产业规模,形成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力争到"十五"末,使我国数码相机整机达到500万台。

国内占有率提高到50%。

三、竞争环境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没有一家公司的产品在价格与产品特点上占据绝对的优势,顾客在选择产品时也没有一定的倾向性。

这时候行业中的竞争通常是非常激烈的,价格竞争往往成为主要手段,以至于整个行业的利润微薄。

这样的行
有实力的公司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大多数小企业则被淘汰。

这时候的市
场就处于规模竞争的局面:少数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

这时候行业中的竞争同样可能激烈,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业利润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是因为大家都具有相当实力,拥有一定的市场,不希望贸然展开价格战,使得大家的利润都受损。

并不一定所有的行业都会从完全竞争进入规模竞争的阶段。

一些行业,由于其固定成本较低,因此难以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

这主要是一些服务类的行业,像一般商品的批发贸易,或者像理发、速递这样的服务行业。

但即使像这样的行业,公司也可能通过完善的管理系统、统一的营销策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扩大市场规模。

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经营者基本上没有竞争对后,因此其利润比较丰厚。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当然是比较愿意投资的行业,也是可以取得较丰厚回报的地方。

不过即使在垄断竞争的行业中,公司也不可能随心所欲,想赚多少就赚多少。

首先,公司的产品会受市场总需求的限制。

比如,尽管某电力公司在电力供应上垄断经营,但如果电价太高的话,可能大家都少用电而多用煤气了。

因此,首先要看产品市场的总需求如何,是否会受替代产品的威胁。

其次,公司之所以能垄断经营,总有一定原因。

可能由于行业的特点,使得一个市场中只容得下一个经营者。

比如公用事业公司,由于基础设施中的固定投资额很大,如果同时有两家以上的公司的话,将造成很大的浪费,不可能大家都获利。

也可能因为公司的垄断地位受国家政策保护。

如果是前者的话,其垄断地位并不牢固,如果其利润率达到一定超额利润的程度时,仍会吸引新的竞争者。

如果受政策保护的话,国家通常是由于一定的策略性考虑,其利润会受到国家规定的限制。

还有一种垄断竞争的情况,也是投资者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公司以独有的技术生产出独一无二的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由于其他公司不具有相应的技术,生产不出类似的产品,所以没有竞争对手。

由此可见,为什么许多投资者钟情于高科技股,因为它一旦掌握了独有的新技术的话,就有可能取得垄断性利润。

不过,这种技术最好是尚未公开的,否则的话,即使有产权与专利的保护,仍然要受到仿冒的威胁。

第二章我国数码相机行业概况
第一节2002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概述
一、外部发展条件有利有弊总体来看利大于弊有利条件表现在,据联合国发表的有关报告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出现缓慢复苏,这将为世界IT业的复苏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战略指导下,将继续视中国为其全球战略性制造基地之一。

据美国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调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为1.69,居世界第二位。

并且,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稳定增长,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高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重大装备国产化,以及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通信、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广播电视、教育等行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政府市场准入承诺的履行而导致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全球IT业持续不景气和大规模裁员导致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海归派”,国内电子信息业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提高等,这些都将为今年我国信息产业稳定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不利因素表现在,世界经济和全球IT业的全面复苏将是缓慢的,全球“网络泡沫”破灭后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一个时期,全球IT业的投资与贸易仍将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处于低迷状态,区域性的贸易壁垒将有所抬头。

从国内形势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后IT产品关税的下降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可能使进口产品大量涌入从而对国内市场产生冲击,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淘汰命运;电信运行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这些是我国信息产业在今年必须面对和克服的困难。

二、加入世贸组织影响初显机遇挑战同时并存
今年将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我国在减让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以及为外商提供市场准入机会等的同时,也将享受到世贸组织成员方应该得到的对等利益。

世贸组织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影响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看是机遇大于挑战。

由于我国开放电信运营业务的过渡期为两年,随着市场开放时间临近,国内运营商应未雨绸缪,采取有力措施提升竞争力。

对于信息产品的制造部门而言,我国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总水平降幅较大。


税降低甚至零关税引发的进口增加将不可避免,但进口冲击的强度还取决于国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