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建设概况,阐述、分析了其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以及采取的防止或减轻负面影响的对策措施,宣传这一供水枢纽工程的作用和意义,让更多的人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了解和认识这座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进其建设、运行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关键词:鉴江供水枢纽;生态环境;影响
1工程概况
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是为解决湛江钢铁基地及外围东海岛、坡头区供水水源而兴建的挡潮蓄淡兼灌溉、航运功能的水利枢纽,包括库区排涝工程、闸坝工程、输水管线工程、海底盾构结构工程和东海岛红星水库扩建工程。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闸坝位于鉴江干流的入海口,坝址位于湛江市坡头区和吴川市吴阳镇交界处沙角漩村的西面鉴江出海口,船闸通航能力为300 t,供水枢纽鉴江至东海岛输水工程起于坡头区的蛋浦村鉴江右岸,输水管线穿越南三河至南三岛,再经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至东海岛湛江钢铁基地分水口,终点是红星水库。

管线所经地区北部为较平坦的海滩地带,南部为局部的小丘陵地带。

输水管线鉴江至东海岛陆域输水工程长度36.7 km。

管线所经地区北部为较平坦的海滩地带, 过河管道处最大水深为9.4 m, 河道上游右侧距管线700 m处水深12 m,河道下游距管线700 m处水深11.2 m。

供水管道及堤防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高,沉管及埋管均采用钢管,直径均为1 800 mm,沉管壁厚为22 mm,埋管壁厚20 mm, 沉管段管轴线间距3.34 m,穿堤段管中心距为3.34 m。

河床下最小埋深2.5 m,基槽水下开挖坡比1∶5,管座基础水下抛填碎石厚0.3 m,管周及管顶0.5 m 范围填砂,管顶及其上、下游侧各20 m范围内抛填2.0 m厚块石防护,基槽其余部分自然回淤。

从湛江市范围的水资源分析情况看,鉴江是流经湛江范围的最大河流,鉴江水量丰富,目前径流的利用率还较底,鉴江流域水量丰富,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8.5亿m3, 大部分径流流入南海,湛江市是广东省工程性缺水较严重的地区。

宝钢在东海岛建设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项目落户湛江市东海岛,将使湛江市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两大项目的建设和生产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通过建设鉴江供水工程,可以提供8 977万m3调节库容,解决钢铁基地项目、中科炼化项目、东海岛、南三岛、坡头区生产和生活用水,年供水量2.8亿m3,增加防洪潮功能,保护沿岸人民生活和生产;增加两岸农田自流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

为了保证两大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能顺利进行,开发淡水资源,建设鉴江口蓄、引水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①水库移民。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水库淹没范围涉及吴川市塘尾街道办、吴阳镇、黄坡镇、梅禄镇、振文镇和坡头区,需搬迁农业人口61人,拆迁(补偿)房屋面积14 560 m2,影响渔业人口1 350人,清理河口养殖水域11 400亩,影响围内海水养殖鱼(虾)塘5750亩。

②诱发地质灾害。

水库蓄水后,有可能诱发震中区烈度不超过VII度的地震。

③对河口海湾水环境的影响。

鉴江口闸坝工程对河口海湾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鉴江闸坝的修建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吴阳闸坝下至上坝址沙角漩段河段湿地生态系统,减弱其对氮、磷等营养成分的吸收消化能力及对有机物的吸附、截留和分解能力,从而可能导致该河口段水体营养成分物质大量增加,藻类植物繁殖,造成水体赤潮、水华等;另一方面,闸坝的修建从时空上改变了河流入海径流量、流速和输沙量的变化过程,这种改变会直接导致河口生态的改变,进而影响河口区的水环境质量。

④对陆地生态的影响。

施工区域内没有发现珍稀的动植物群落种类。

工程对植被生态影响较明显的是位于鉴江河内的红树林淹没造成河口人工种植红树林群落的生物量损失,对陆域生态的环境的不利影响只限于工程用电范围内,是局部的。

⑤对涉及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目前鉴江干流已修建了多座闸坝,部分鱼类的洄游通道早已被阻隔,因此鉴江闸坝的修建对鱼类的影响是有限的。

工程建闸后口门河段水流状态发生了改变,将引起水域水生态的改变,其中沙螺等鉴江口特有的品种和其他鱼类的栖息地环境产生较大的变化,一些物种将在该区域消失,而新的物种也会摻入,并重新生成新的生态系统。

⑥工程施工加剧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扰动土地面积为443.675 km2,工程扰动地类为水(虾)塘、林地、旱地、水田和滩涂等。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为林地、果园和荒草地,面积66.07 km2。

工程最终弃渣量为42万m3,预测施工期和运行期土壤流失总量6.5326万t,扰动原地貌可能新增土壤流失量5.9488万t。

⑦施工区污染。

施工区污染主要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3减少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项目法人——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严格按照移民安置法规的规定进行移民赔偿、补偿和安置;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要求,针对工程建设存在的生态环境
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避免不利影响。

①水库淹没、工程用地影响人口及影响渔业人口的安置。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结合移民的意愿,采取就近靠后安置,对拆除房屋采取货物补偿方式,补偿标准按政府出台的标准执行;被拆迁人口在本村委会或自然村就近安置,搬迁过程中按政策给予适当搬迁补助。

对受工程影响的渔业作业人口(不考虑人口增长因素)的安置,根据地方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的意见,提出对无房户进行适当的建房补助和对渔业劳动力进行换购大船的生产安置规划方案。

永久征用的耕地通过按政策规定补偿和土地调配方式,减少耕地征用对农民的影响。

临时占用耕地、林地等采取通过工程完工后复耕和复林的生态恢复和水保措施。

②拟建立水产鱼业资源保护科研机构,弥补建坝造成的渔业损失。

拟建设一个集研究、繁育、养殖于一体的沙螺、水产渔业资源保护科研机构,采用人工增殖放流方法加强和保护鉴江河口的水产渔业资源,保护鉴江河口地区水生生物多样性。

③工程建成运行后及时清理淤积于库内的泥砂物质,经常监控淤积物的变化,减少诱发地震的因素,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库区蓄水后不具备诱发强烈地震的条件,诱发弱至中等强度地震的可能性也极少;库区内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雨水多,温度高,对岩石的风化有利,导致地形成较厚的覆盖层,当地表生态遭到破坏时,成为水库的主要固体径流来源。

水库蓄水后,由于水流变缓,洪水季节上游带来的泥沙物质将会淤积于库内,使水库生产淤积,因此必须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及时清理库内淤积,减少诱发地震因素,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④统筹布局,突出重点,全面进行水土流失防治。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水土流失责任范围总面积为508.3 hm2,其中工程建设区443.675 hm2,直接影响区64.625 hm2,在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上,按照重点治理与面上防治相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重建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治理率96%、水土流失治理度96%、水土流失控制比为1、拦渣率98%、林草覆盖率40%、植被恢复系数95%。

在防治措施配置上,采取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发挥其速效性和控制性,在重点地段布设工程措施的同时,加强“线”和“面”上的林草种植,保护新生地表,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物措施的后效性和生态效应,实现水土流失的根本治理,使工程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溶为一体。

在施工建设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参建各方尽量减少或避免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地下厂房施工中的开挖料, 尽量减少废弃料;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因施工建设而破坏的环境的修复工作,结合工程建设改善施工区的生态环境。

为了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环境,项目法人重点抓工程建设区的水土保持,结合周边环境,实施环境景观建设。

根据各地点实际情况,采取建设挡土墙、护坡、种树、植草等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治理。

⑤对陆地生态环境的治理。

工程竣工后通选择适宜的海滩人工种植相当面积的红树林,以补充河口内的红树林淹没造成河口人工种植红树林群落的生物量损失。

在管线用地范围内的农业生态和土料场的人工林生态环境,竣工后通过采取植草措施恢复植被。

⑥施工期环境保护。

针对性提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每一工区设置生产费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措施,降低施工期粉尘散落和运输过程扬尘,选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设置垃圾堆放设施,专人及时清理,分类后集中处理回收。

4结语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是好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除水库淹没损失不可避免外,其余不利影响均采取了有效措施减轻或减免影响。

可以预见,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通过科学管理、合理调度,解决钢铁基地项目、中科炼化项目、东海岛、南三岛、坡头区生产和生活用水,年供水量2.8亿m3,增加防洪潮功能,保护沿岸人民生活和生产;增加两岸农田自流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工程一定会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积泉,王伯铎,马俊杰,等.地表水供水工程环境影响生态成本与环境效益研究[J].环境保护,20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