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文学困境和精神困境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文学困境和精神困境
王晓明在《读书》1997年第十期上撰文指出,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近二十年来精神生活的日渐活跃,也似乎为新的思想主题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他认为它的一个在目前似乎表现得最为触目的方面,那就是对近代以来思想和文化历史的反省和重述。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在精神上越走越窄的状况,它不但体现在人们对眼前现实的感知和理解上,也不但体现在人们对历史变迁的体认和把握上,它更体现在人们对“人”的基本境遇的理解上,对整个世界和宇宙的意义的领悟上。恰恰是在这样的危机面前,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显出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就创造的规模和影响的程度而言,在二十世纪的绝大多数时候,文学都堪称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最主要的形式。文学家毕竟是社会中精神最为特别的一类人,即便身处主导性文化的严密限制之中,只要他拥有足够强大的艺术才能,他就终有可能在文学创造中冲破这种限制,显示出这个社会的精神的丰富性。
王晓明指出,经过将近十年的时间,在几代研究者包括王瑶和唐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个新的范型逐渐成形。由黄子平、陈平原和钱理群三人联署,在1985年公开发表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长文,顺理成章地成为它的成形的标志,甚至就成为它的公认的名称。他认为,九十年代初又有一批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范型不一样的新的学术思路陆续出现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对近代以来文学和文化历史的深入反省,对当下文学和文化状况的激烈批评,来寻求乃至有意识地构造知识分子的精神支点。陈平原对晚清思想家有关“私学”传统的意见的重新阐发,陈思和从他所定义的“民间”角度对三十至七十年代文学历史的重新描述,以及批评界有关“《废都》现象”和“王朔现象”的一系列尖锐看法,都是这方面比较明显的例子。相比起来,第二类思路的表现就更为多样。但它们似乎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它们大都倚靠欧美思想界近三十年来深入反省“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叙事”的思想成果,而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看成中国式的现代化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这文学的一部分,看成四十年代以后主导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基石。因此,它们经常是取一种分析的姿态,通过对若干有代表性的文学文本的细致分析,来凸显现代中国人一些最基本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这类研究背后的理论制约性是相当明显的,而也惟其如此,它们能从许多方面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范型发起明确的挑战,展开深入的对话。
关于现实主义的个人性
王光东在《佛山文艺》1997年第八期发表了《现实主义的个人性》一文,从如下三方面论述了“个人性”问题:(1)个人性的提出意味着对人的真正的“个人精神”的重视。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颇为耐人寻思的,一种文学形态一旦被“定于一尊”,就往往失去它内在应有的发展潜力,容易走向僵化,“个人精神”就容易被共有的立场和原则所取代。在九十年代,“现实主义”的作品与以往那种站在同一立场上的写作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作为“创作主体”的写作立场,已经不是“统一”的,而是个人化、心灵化、精神化的,即使创作者体现了一种公共立场,但却内化于个人的精神之中。这种现实主义的个人性的实现,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走向多元、自由并出现好作品的前提。(2)现实主义个人性的提出还意味着对于“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多方面独特发现和审视。我们以前谈到现实主义时,其中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全面、真实地再现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真正全面地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呢?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才是真实的呢?显然,“社会关系”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动和发展的,如何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此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辨析:一、被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同的社会关系与实际生活本身的存在是否完全一致的问题;二、按照因果逻辑关系可以说明的那种社会生活关系和无法用正常法则来理解的社会关系。既然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就不能以“流行的法则”去理解生活,而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3)强调现实主义的个人性还在于其现实主义的艺术传达方式应该更
125
文学批评信息
●文学批评信息文学批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