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危害性分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乳腺炎危害性分析

概述:饲养奶牛的目的就是要最大化地追求奶牛的高产、稳产、优质、安全和高效生产。通过对奶牛的调查了解,可以认识奶牛的对奶牛业的危害,并可指导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及环境控制,使奶牛的生产效益最大地得到发挥。据统计[1]97%的属于隐性,并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发为临床型。据肖定汉[2]报道,北京地区奶牛的发病数占成年奶牛发病总数的21%~23%,仅次于消化疾病,位居第二,奶牛的死淘数占成年奶牛死淘总数的8%~10%,次于生殖疾病和四肢病,居位第三。由此可见,奶牛是当前危害奶牛业发展,制约奶牛生产的一种重要疾病,值得奶牛生产者及畜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发病情况及发病率的发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各种类型的[3]。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3,4]统计,隐性在产乳奶牛中的患病率达50%。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奶牛隐性发病率也高达25%。畜群调查表明[5,6],美国30%到70%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的发生更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研究所1980~1989年对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地区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的10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了调查[7],临床型平均发病率为33.41%(9.7%~55.6%);并对其中5个地区20个奶牛场的3384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检查。结果表明隐性头平均阳性检出率73.91%(62.07%~93.95%),乳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44.74%(35.29%~72.81%),两类的发病率均高于国外报道。江苏农科院所的戴鼎震等[8]对南京地区集体奶牛场和个体养牛户进行调

查,临床型发病率为19.8%;其中集体奶牛场的发病率为13.7%,个体养牛户的发病率为25.46%。隐性的头阳性率为56.76%,乳区的阳性率为22.3%;瞎奶率为3.72%;其中集体奶牛场的头阳性率为32.9%,瞎奶头率为 3.13%;个体养牛户头阳性率为65.7%,乳区阳性率为35.96%,瞎奶头率为5%。河北省畜牧服务中心的苗玉涛等[9]对石家庄市的率集、晋县、无极、藁城等县市的奶牛饲养户进行调查,全群发病率为14.24%;其中临床型占发病牛的26.01%,隐性型占发病率的73.99%,隐性型的发病率比临床型发病率高近三倍。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奶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外;个体奶牛户奶牛发病率显著高于集体奶牛场;隐性型的发病率极显著高于临床型。对产奶量的影响当牛感染后,机体产生大量的白细胞用于消灭病原菌和修复损伤的组织,大量的白细胞聚集在一起,堵塞了部分乳房管道,使其分泌的乳汁无法排出,从而导致泌乳细胞总量的减少,影响整个胎次甚至终身产奶量。奶牛专家[6]经过测定得出结论:奶样里所含细胞数量与奶量损失呈正相关,如表1、表2所示,并开始将其应用于奶业生产。表1个体牛体细胞数(SCC)与奶量损失的关系奶样体细胞数(万/ml)奶量损失(kg)一胎二胎以上低于150015~3018036030~5027055050~100360725100以上454900

表2混合奶样体细胞数与奶量损失的关系体细胞数(万/ml)102030405060708090100奶损失量(%)024681012141618

加拿大研究[6]表明,体细胞数在2×105基础上,每增加1×105,产奶量将减少2.5%,若一个牛群的体细胞数量5×105,则其产奶量因隐

性将减少7.5%。美国全国委员会(ThenationalmartinisCouncils)[10]指出:一个乳区的轻微感染将使一头奶牛的产奶量降低10~15%,即使按降低10%计算,如果一头奶牛每天平均产奶50磅,那么每天将损失5磅牛奶。一个泌乳期按300天计算,就会损失1500磅牛奶。PankeyRB(1993)[11]报道,单一乳区感染的母牛,其乳期产奶量下降10~12%;造成的损失约70%可归于隐性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患有临床型的母牛与健康牛比较时,其每天产奶量损失是0.5千克,减少的产奶量估计为总损失的69~80%。李国江等(1998)[12]报道每头隐性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减少3.7千克。临床型严重者,发病后无奶,乃至瞎奶头。若以每日25kg计,第3个泌乳月发病,其直接损失牛奶4000kg。上述资料表明奶牛最大、最直接的损失就是奶牛产奶量的降低。影响鲜奶及奶制品的质量奶牛发生后,由于奶中含有大量的体细胞和治疗过程中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使鲜奶受到一定程度的病菌和抗生素污染,从而影响乳品的质量和风味。体细胞数增加,使牛奶中不受欢迎的脂肪酶及血纤蛋白酶含量增加。脂肪酶分解脂肪,产生酸败气味,阻止酸奶乳酸菌繁殖,而且减少奶制品存储时间。血纤维蛋白酶减少牛奶中酪蛋白含量,并且减少干酪产量。即使在冷藏条件下,这些酶仍旧发挥作用。由于患病乳房的分泌细胞受到损伤或破坏,从而使其分泌机能障碍,乳糖、乳脂、总固体及总蛋白减少;乳房血管的扩张及渗透压的改变,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碳酸氢钠、蛋白等渗出并进入乳房,致使乳成分发生明显改变。结果pH值升高,白细胞增多,氯化物增高。因乳中钠、氯离子和pH值与组织损伤和代谢紊

乱关系密切,即组织损伤越大越重,炎症反映越强,其升高愈明显(见表3)。表3CMT反映与乳成分的变化(%)CMT等级脂肪非脂固型物乳脂氯化物蛋白质乳清蛋白PH值±-2.1-0.2-1.3+4.0-0.3+0.84+6.69+-2.6-1.3-3.2+12.0+0.3+2.76+6.8++-5.4 -3.7-3.7+32.0+14.4+5.3+6.9+++-10.8-6.5-16.3+61.5+61.9+10.8+7.1

注:“-”为降低,“+”为增加。影响食品卫生及人体健康患牛奶中的有害菌主要是结核杆菌和布氏杆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等,它们能引起,又使食用者患病。结核杆菌、布氏杆菌能引起人的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奶内可产生毒素,人食用这种毒素可引起腹泻、呕吐、发烧、脱水,使人发生食物中毒,而且毒素一旦形成则能抵抗高温(沸点)和干燥。化脓性链球菌是人体化脓性咽喉炎或化脓性扁桃房炎、猩红热的病原菌,生产上多由患此病的挤奶员传染至奶牛乳房而污染牛奶,人食用未消毒或未达到消毒标准的牛奶后生病。对病牛的治疗,目前普遍采用抗生素疗法[2,8]。由于大剂量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等药物,致使乳中存在残留抗生素;当人们食用含抗生素的乳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不适,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更多的人因长期饮用残留有抗生素的乳,而使机体内细菌产生耐药性,给医治疾病带来较大困难。此外,由于乳中有抗生素残留。接种乳酸菌后不易繁殖,使酸乳生成受阻,故极大地影响乳制品生产。房乳炎对奶牛乳房的危害临床型致使乳房红肿、发热、疼痛,奶量骤减,挤出絮状奶,有时出现体温升高与拒食等症状,隐性型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产奶量降低,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