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论文的学术理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论文的学术理论性
研究生们在论文答辩和学术投稿时经常得到的反馈意见是:学术理论性不强或理论深度不够。
而这种学术理论性或学术理论深度确实是评价学术成果的关键性指标,绝非可有可无、漫无边际的东西。
下面我们就如何理解论文的学术理论性进行探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里讨论的仅是论文的学术理论性本身。
这其中既不蕴涵对论文的其他性质,比如学术传播性、实践应用性等的贬抑性评价,也并不认定学术理论性高的论文就必然具有其他方面的积极性质,尽管能够做到多位一体的那些论文自然是好文章。
基于上述前提,赛恩斯编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论文的学术理论性。
首先,学术理论性的判定尺度包括研究性议题、学术性话语和理论视角。
判定一篇论文的学术理论性,最先要看它所选择的研究议题的性质、所使用的话语的学术化程度和是否具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视角。
论文的研究性议题归根结底来自于社会实践,但一个具体、鲜活的社会现象要想成为一个学术研究性的议题,需要经过复杂的理性思考与理论凝练过程。
需要澄清的是,许多研究生认为只有纯理论性的现象或问题才能成为学术研究性议题,而那些与现实联系密切或实践性较强的问题则不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更有甚者,一些研究生将价值观念推延到研究性议题的认定,这更是无稽之谈。
论文的学术性话语很有些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行话。
这既是指一般性的学术化语言表达方式,也是指各个学科、各个议题研究
过程中逐渐被学者们公认的论域、范畴、概念,甚至习惯性用法。
需要强调的是,这与追求或鼓励一种文辞上的艰深或晦涩无关,而是说学术论文写作者必须遵循一种圈内可识别的话语,从而使相互间的理解与对话成为可能。
我们并不否认深入浅出、大道至简之类格言的合理性,但更强调通用学术话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论文的理论视角是指一篇论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观察分析议题的理论工具。
许多论文都有一个副标题,目的就是强调一篇论文所遵循或借助的理论视角。
另外,在我们看来,即使一篇10万字左右的博士论文,也不应当采取两个甚至更多的理论视角,而这方面往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某一个理论视角贯彻到底。
其次,学术理论性的基本内容是理论假定的构建与经验证实。
任何一个理论都始于一个(或某些)特定前提下的理性假设,结束于对这样一个理论假设的证实或证伪。
也就是说,任何一项学术性研究的基本任务都是致力于验证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一个理论假设。
这意味着,一方面,它要借助研究者的理性分析能力切断某一社会现象所处的纷繁复杂的多维度相互关系,只对准其中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这些就构成了学术研究设定的相互关系,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关系方面则构成了前提性因素。
另一方面,被选中的某一个(或少数)关系方面就构成了一种变量关系,比如变量A与变量B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因变量,后者是自变量。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一种因果关系,也可能仅仅是一种相关关系,而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之间既不是一回事,
也不存在绝对性的鸿沟;而且变量关系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量问题,因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当然只有一个,但自变量的数量也宜少不宜多。
自变量数量的增多可以增加一个理论的包容性或普适性,但也往往使得理论的解释力和内在一致性成为问题。
如果一个理论假设得到了经验数据的证实就可以成为一种理论。
因而,学术研究中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是指研究者对有关假设关系的设定及其证实,而非对某一个现有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观点的简单罗列和套用。
当然,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它不仅可以阐明明确的适用环境与条件,而且可以在变化了的环境与条件中被修正和补充。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普遍性的理论都必须声明自己的限制性条件。
就此而言,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理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如此。
第三,学术理论性的实现手段是概念界定、理性判断和推理过程。
如果上述分析能够成立,我们就比较容易达成如下共识:提高学术理论性的基本手段是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适当运用,或者说主要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
一篇论文的学术理论性必须依赖于一个系统而独特的理论分析框架。
而要构建这样一个框架,我们必须首先从某一个核心概念的界定或重新界定开始,然后试图设定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基于特定理论视角下的相互关系,随后尝试去测量和验证这种假设关系的正确性,最后进一步对这种被验证的关系或理论做出更大理论背景下的科学解释或说明。
如果这些方面在一篇论文中都得到了充分考虑和实现,
那么,它的学术理论性自然就有了保证。
反之,人们就会得出其学术理论性不强或理论深度不够的判断。
强调这一点,绝非是说实践体验或现实观察对于学术理论性的提高无足轻重,而是说离开了独特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学术理论性将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