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认识论高考题训练答案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造主观世界 ④科学理论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③要在实践中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08 广东卷 23)泰戈尔说: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 ”这说明 (
)
A. 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 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 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11. ( 08 广东卷 24)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表明
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②人类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类社会的
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
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认识,体现出认识
3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④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 ( 07 年重庆卷 31) 图 7 是一幅题为“晚了一步”的漫画。
Leabharlann Baidu
漫画的主题“晚了一步”体现了认识 A. 是实践的目的 C. 总是落后于实践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
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
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 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 ②③
2. (2010 全国卷 1、江西卷、湖北卷) . 科学家指出, “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
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
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
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 09 海南卷 22) 2009 年 3 月 28 日 20 时 30 分到 21 时 30 分,全球 24 个时区的 2000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
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
.⑧④
C
.①⑧
D
.②④
9. ( 08 北京卷 31)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 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
②理性认识必然推动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
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
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 09 浙江卷 32)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 5000 只“冰川豹蛛” 进行测量后发现, 1996-2005
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 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 20-25 天,
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 “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 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
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
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 .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 ③④
5.( 2010 新课标卷)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
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
2011 年 8 月发射
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 。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
时期内是真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 D. ②④
16. ( 08 重庆卷 30)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 : “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 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
3.( 2010 江苏卷)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 2010 四川卷) 33.早在 1898 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
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
①人类的好奇、 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
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
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
6.( 2010 北京卷) 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
图7
晚了一步
B. 总是超前于实践 D. 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4
【 2010 年高考真题】
1. ( 2010 全国卷 1、江西卷、湖北卷) 28、 1912 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
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
。20 世纪
50 年代, 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 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 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 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180。这说
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14( 08 宁夏卷 23)“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
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A. ①②
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 “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大人与小孩对同一 幢房子有不同理解,这是由于
A. 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 C. 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
B. 实践与认识具有差异性 D.实践水平决定认识水平
17. ( 07 全国卷Ⅰ 29)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 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 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 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 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
B. ②③
C. ①③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D. ③④
15. ( 08 四川卷 28)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 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和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 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
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生活与哲学》 高考题训练 第一季 第三集
认识论 07-10 年高考题
【07-09 年高考真题】
1.( 09 安徽卷 10)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
递次推进的,
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
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
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 一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
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5. ( 09 山东卷 24)2009 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 150 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
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 .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C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6. ( 08 全国Ⅰ卷 29) 2008 年 1 月中下旬,我国南方 10 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
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
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 ( 09 海南卷 18)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
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
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
。科学家拟实施
“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
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 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 B.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D. 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7. ( 08 全国Ⅱ卷 31)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
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 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基于 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
①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③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 ④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08 海南卷 19)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
2007 年 11 月 26 日,由“嫦娥一号” 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 ( 08 江苏卷 31)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
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
是, 19 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和损失。有专家 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
灾难。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 地区以及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我国政府提出,越是 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
A. 一概而论
B. 三人成虎
C. 百感交集
D. 千虑一得
2
12. ( 08 江苏卷 29)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
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芬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 体现了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009 年,
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 280ppm (1ppm 为百万分之一 )升至 390ppm,然而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 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 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 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