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可见,农民收入问题非常重要。在这里就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做一粗浅分析。

一、现阶段我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及构成情况

近几年来,在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实施下,我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调查中可以看到,我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元,增长了倍,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从我镇农民收入结构来看,有以下特征:

(一)家庭经营收入目前仍然是我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表一可以看到,家庭性收入仍然是我省农民收入的主体,基本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尤其是家庭经营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占到很大的比重,大约占到了35%以上。但家庭经营收入尤其是种植业收入所占比重过高,不利于我省农民增收。首先,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地关系十分紧张,我省也不例外,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实现富裕是不可能的;其次,家庭经营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为主,受生产条件、气候因素的影响大,表现为生产风险大、收益不确定,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经营收入也就呈现了增长的弱势,决定了农民收入增长质量不高,增速不快,丰年增收,灾年减收的局面。因此,单靠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实现我省农民收入的真正提高是不现实的。

(二)工资性收入对我省农民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

虽然家庭经营收入在我省农民收入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但是我省农民的收入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那就是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加大,而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则在下降,即我省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表一中,我省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上升到了2006年的%,上升了5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却从%下降到了%,下降了7个百分点。而从表二的农民收入增量贡献率来看,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率。在2005年,我省工资性收入增量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了%,2006年达到了%,而家庭经营收入增量的贡献率由%下降到了%。工资性收入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新的亮点。

二、工资性收入是造成农民内部、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工资性收入是造成我省农民内部、我省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表三的分析可以看到,我省高收入组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低收入组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占到收入的%,两者相差16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户的收入越高,工资性收入发挥的作用越大;相反,农户的收入越低,工资性收入低,对家庭经营收入的依赖性大,尤其是对种植业收入的依赖程度很高。正是由于低收入农户对农业增产增效的依赖程度高,才使得农业形势对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提高我省低收入农户的工资性收入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同时,工资性收入也是拉大我省农民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来,我省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省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靠农业内部收入,外部增收空间不大,与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差距逐渐拉大。如表四,从农民纯收入的绝对额上看,东部远远高于我省,两者相差约2000元,我省仅为东部的61%。从农民收入的结构看(如表五),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及转移性收入的比例,东部大约为48:43:9,我省大约为43:51:6。可以看出,造成我省与发达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东部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较高,我省则恰恰相反。因此,要增加我省农民的收入,缩小我省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主要还是要靠调整农民的收入结构,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二)工资性收入是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可以给农民带来现金收入的增长,用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可以有效缓解人地关系紧张的局面,实现家庭经营的规模化,从而整体提高农民收入;可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繁荣农村经济;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制约我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劳动力素质低

在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目前,我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年,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水平。据21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占%,小学文化程度占%,初中文化程度占%,高中以上文程度仅占13%。全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还介于小学和初中之间;从专业技术素质看,全省农村2100户调查户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仅58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降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

(二)我省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农民向非农产业就业困难

东部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高的原因主要就在于东部非农产业发达,据统计,东部地区非农产业产值占全国非农产业产值的1/3。在我省,近年来虽然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但农村三次产业中二三产业的发展仍

显不足。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来自非农产业收入所占比重仅为37%,远远低于发达省市,比如比北京市低19个百分点,比浙江省低12个百分点。

四、大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水平

主要从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技能、劳动安全与保护、法律知识培训等方面着手。在技能培训方面,紧紧围绕县域支柱产业,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不同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有特色、有针对性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力求做到供需结合,找准出口,实现就业,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县域劳务优势品牌。比如在东南沿海城市,由山西人自己创办的“九毛九”面馆,经过10年的发展,已拥有近10家分店,目前,“山西的面食师傅”在上海、广州等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除此之外,吃苦耐劳的山西泥瓦匠已占领了西部建筑市场等等。

(二)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充分发挥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作用,紧密结合本地特色、深度挖掘,培育新的产业支撑点,对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

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促进本地乡镇企业的发展,鼓励农村能人进行创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产业转移,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

(三)增加务工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和福利

据调查,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城市职工的工资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农民工的工资几乎原地不动,廉价的劳动力苦干一年的工资还抵不上他们亲手所建的一平方米楼房值钱。因此,政府在此应发挥维护公平的职能,提高按劳分配的份额,要让农民工的工资报酬能够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不断提高,并且让劳动者的福利状况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比如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解决农民工的劳动安全、劳动时间问题,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