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广东省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张隆家邮政编码:523005 一.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经济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用地扩大。其中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实际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是衡量一个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综合的城市化水平评价要素还有:适龄人口入中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等。现代城市化是一个区域包含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等在内的现代化过程。

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国际上衡量是否实现了工业化的通用标准是: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15%;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20%;城镇人口/总人口〉60%。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从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从三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看,一般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从城镇人口的比重来看,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以上。纵观历史,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往往是轻纺工业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到第二阶段进入重化工业化,重工业和石化化学工业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现在我国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追溯历史,城市化发源于城乡分离,早期世界著名的古城主要是在行政区域管理和宗教活动需要、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率和商品率提高,市场经济发展,和有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改下慢慢发展。工业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随后波及到欧美、前苏联、日本等。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世界城市化水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加速,近代又随着新兴的第二、第三类产业蓬勃发展而提高。当代世界城市化两大突出特点:城市人口、规模、数目和比重上升很快;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出现了城市群、城市带。

一般而言,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即伴随着工业化的过程,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又能促进工业化,即伴随着城市化过程,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一定阶段内越来越大。由此可知,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存在着几种发展关系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这里的一致主要指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只有迁居到城市后,才能在城市就业,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方式、美国自由迁移方式和德国容克买办方式等,都具有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的特征阶段。

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两种绝然不同状况。一种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综合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经超过工业化,随后就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这是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科学合理的发展关系。城市化过程所引起的阵痛和付出的代价相对小些,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吸纳一部分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另一种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都晚的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和生活在很低水平上有所提高,农村不讲究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快,人多地少;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或者重复投资一些低

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出现了单从城市人口比重来看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而从综合的社会经济因素来说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都较低。因此,当城市的人口数量超过城市合理的人口容量时,特别是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企业部门就业的增长速度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时,就形成了严重的“城市过度膨胀病症”,出现了诸如城市拥护不堪、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农村贫困化加剧,城乡差异扩大。如墨西哥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人口比重已达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改革开放前和初期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仅为0.69,远低于该比值1.4―2.5的合理范围。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分散于广大的乡村。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稀缺的资源、落后的经济、缺乏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使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不可能在很短的时期内同时迅速提高。首先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工业化,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积累一定的资金、技术,才能进行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区城市化的成功之路。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着眼点放到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整体水平和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方面。例如江苏省针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发展环境问题;乡镇工业发展分散导致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高,小城镇相对规模缩小,不利于解决城乡矛盾;城市少优势和特色,不利于辐射和带动周边发展;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采取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城市圈,带动小城镇发展,使进城农民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时代;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基本饱和,出现了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大城市政府并没有放弃城区,努力改善城区环境,振兴城区经济,称再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如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12个最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在1950―1971年间,城市市区人口从2625.3万下降到2552.4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则从1463.5万增加到1714.7万。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