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在反应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从而控制反应;
(2)预测化合物的反应性,指导新化合物的合成。
1. 基本概念
1.2 配合物的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中心原子的氧化数及配位数均不变
[Cu(H 2O)4 ]2 4NH3 [Cu(NH3 ) 4 ]2 4H 2O [Cr(H 2O)6 ]Cl3 [CrCl(H 2O)5 ]Cl2 [CrCl2 (H 2O)4 ]Cl
紫色 绿色
Cl H2O Cl H2O
(2)异构化反应
1. 基本概念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迁移反应)——中心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
(4)加成和离解反应(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配位数发生变化
(5)配体的反应
COCH 3 CO CH 3 COCH 3 COCH3
Fe
H3PO4 (CH3CO) 2O
由反应物到过渡态时配体实体没有形式氧化态改变, ΔVsol变化较小,可忽略; 当形式氧化态改变, ΔVsol不能忽略。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2.1 取代反应机理的分类 (1)离解机理(D机理,SN1机理)
[M(H 2O) x ]n Lm [M(H 2O) x 1 L]n m H 2O
1. 基本概念
ΔVexp = ΔVintr + ΔVsol
ΔV,活化体积,过渡态与反应物之间的偏摩尔体积差; D机理(+)、A机理(-)
ΔVintr,固有活化体积 (intrisic activation volum);体现从反应物到活化 配合物尺寸的变化——键长键角的变化,新键形成与否 ΔVsol,溶剂化活化体积 (solvation activation volum);反映溶剂重组引 起的体积改变。
[ L5 MX ]0 [L5 MX ] [ L5 MX Y ] [ L5MX ] K[L5MX ][Y ]
[ L5 MX ] [ L5 MX ]0 1 K [Y ] [ L MX Y ] K 5 [ L5 MX ][Y ]
kobs
kK [Y ] 1 K [Y ]
表观速率常数
1/kobs 1/[Y], 截距:1/k;斜率:1/kK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配合物的不同取代反应机理实例 (1)离解机理
(2)缔合机理
(3)交换机理
D
I
A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2.4 机理的实验验证
D (Id) 或 A (Ia)机理的实验依据 八面体配合物,D和A机理很少,多数反应为 Id 或 Ia 机理。 (1)进入或离去基团的灵敏性
CFAE>0:反应过程中,空间构型的改变损失了晶体场能量,
需要额外补充这部分能量 →反应进行很慢,反应配合物为惰性。 CFAE≦0:获得额外稳定化能 ,这部分能量可提供为分子 活化的能量,使得分子活化所需的总能量减少 →反应进行很快,反应配合物为活性。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八面体配合物取代反应的假想D机理
活 性
[Hg(CN)4]2[Fe(CN)6]3-
42
44
热wenku.baidu.com学
非常快
非常慢
动力学
稳 定 性
1. 基本概念
1.5 研究方法
由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反应所需时间范围决定
慢反应(t1/2 1 min):常规方法( 滴定法、光谱法、同位素示踪等)
快反应:波谱法 等
弛豫法 (Eigen, 10-1 s > t1/2 > 10-9 s):通过外界因素(温度、压力、电场强度等) 的急剧变化来连续扰动某个反应的平衡位置,测定达到新平衡过程所需的的弛豫时 间,从而测定反应速率。
d0-d2电子:有空的d轨道,易接受外来配体的电子,生成 配位数为7 的活化配合物。
Cr3 (d3 ) :
d3-d6电子:惰性。(需要较高活化能)
成对 跃迁到高能轨道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2)晶体场的影响 ——综合考虑反应配合物与活化配合物的稳定化能
A D
晶/配体场活化能(CFAE/LFAE): CFAE = LFSE = LFSE活化配合物- LFSE 基态反应物 活化配合物与反应配合物的稳定化能之差。
NH3
NH3 - Clfast H3N
NH3 Pt NH3 Br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3)交替机理(I,Ia,Id机理)
——键的断裂和生成同时进行
LnMX + Y
1
D
LnM + X + Y
3
LnMY
7
I LnMX Y
2
LnM
4
X Y X
6
LnMY
A
LnM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2.2 影响取代反应的因素 1. 中心原子的电子结构
2 (M Al3 ,Sc3 , Be2 , etc.; L SO2 ,S O 4 2 3 , edta, etc.)
反应速率只与水合金属离子溶度有关,与外来配体L无关。
r k[M(H2O)x ]
反应机理:
slow [M(H 2O) x ]n [M(H 2O) x 1 ]n H 2O fast [M(H 2O) x 1 ]n Lm [M(H 2O) x 1 L]n m
影响因素:(1)电荷密度q/r, 大,速率慢,D机理;(2)d 电子构型,Cu2+, Cr2+, Ni 2+
分类: 1)交换速率非常快,108 s-1,碱金属、多数碱土金属(除去Be2+ 、Mg2+)、部分三价 镧系离子 ,Cu2+、Cr2+ 、Cd2+、Hg2+,静电引力成键。
进入配体体积增大
离去配体负电荷增加 离去配体体积增大 其它配体负电荷增加 其它配体体积增大
* 近似地适用于半满或全满d壳层情况,不适用于具有共价键或键配合物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2.3 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的速率方程 1. 离解(D)机理
两步:
八面体配合物取代 反应的假想D机理
速率方程: 稳态近似:生成 ML5的速率和消 耗的速率相等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4)活化参数
更低溶剂化作用
更强Cr-Cl键
更大活化能
ΔVexp = 中性离 去配体 ΔVsol 可忽略 ΔVintr + ΔVsol
A 机 理
D 机 理
3.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3.1 水的交换动力学
1. 配位水的取代速度
n 1 M(H2O)n H2 O x L [ML(H2 O)x 1 ]
[Co(NH3 )6 ]3 6H3O [Co(H2O)6 ]3 6NH4 (K 1025 )
惰性,不稳定
活性,稳定(lgb4=20)
1. 基本概念
含CN-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交换反应速度的比较
配合物 [Ni(CN)4]2[Mn(CN)6]3[Fe(CN)6]4lgbn 22 27 37 交换反应速度 非常快 中等程度 非常慢
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 及反应机理
1. 基本概念
1.1 反应机理&研究目的
金属配合物生成反应机理(快速化学反应): M. Eigen, R. G. W. Norrish, G. Porter (1967年 Nobel 化学奖) 前线轨道理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K. Fukui,R. Hoffmann (1981年Nobel 化学奖) 电子转移反应机理: H. Taube (1983年Nobel 化学奖) 溶液中电子传递理论:R. A. Marcus (1992年Nobel 化学奖) 研究内容 & 反应机理的推断: (1)各种因素(分子结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反应物结构和性质、过渡态结构、中间体及产物的检出和鉴定 (3)反应速率方程 确定速率控制步骤 反应机理 意义:
Fe
AlCl3 (CH3CO)2O
Fe
COCH3
+
Fe
1. 基本概念
1. 基本概念
1.3 前线轨道对称性规则(双分子基元反应)
(1)在基元反应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两个反应物分子的前线轨道——HOMO 和LUMO。当分子接近时,电子从一个分子的HOMO流入另一个分子的LUMO; (2)HOMO和LUMO的对称性匹配,能产生净重叠; (3) HOMO和LUMO的能量(能级)接近(约6eV以内); (4)若两个前线轨道均为成键分子轨道,则在反应过程中,HOMO对应于要破裂 的旧键,LUMO对应于要生成的新键;若两者均为反键轨道,则HOMO对应于要 生成的新键,LUMO对应于要破裂的旧键。 符合上述规则 对称性允许反应 不符合上述规则 对称性禁阻反应
D机理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A机理
(2)立体拥挤 (steric crowding) 效应 D (Id):非离去配体(惰性配体)拥挤,有利于离去配体键的断裂,加快反应速率。 A (Ia):非离去配体(惰性配体)拥挤,干扰进入配体接近金属,减慢反应速率。
(3)配离子的电荷
D (Id):配离子电荷增加,使离去配体键断裂断裂更困难,降低反应速率。 A (Ia):配离子电荷增加,有利于进入配体发生反应,增加反应速率。 例:[Fe(H2O)6]3+ + Y 比 [Fe(H2O)5(OH)]2+ + Y 反应速率大2个数量级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3)其他因素的影响 SN1:
中心原子电荷增加, 对SN1反应不利。 离去基团体积增大, 有利于SN1反应。
类聚效应(硬酸-硬碱)
类聚效应(软酸-软碱) SN2:
进入配体体积增大, 对SN2反应不利。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中心原子的电荷及体积对SN1、SN2反应速度的影响*(静电模型) 电荷和体积 中心原子正电荷增加 中心原子体积增大 进入配体负电荷增加 SN1速度 减小 增加 不影响 不影响 减小 增加 增加 增加 SN2速度 增加 增加 增加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1. 基本概念
顺式加成
反式加成
LUMO(g*)
顺式加成
平面四方形Ir(I)配合物的氧化加成反应中对称性匹配的两种前线轨道相互作用形式 注:(a) 与(c)中另两个配体L分别在纸面上下
1. 基本概念
1.4 活性(liable)配合物和惰性(inert)配合物 ——取代反应的难易,动力学性质 活性配合物: 0.1mol/L配合物和配位剂,25oC,1分钟之内完成反应。 惰性配合物: 上述条件下,反应进行得很慢,但也许很完全。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八面体配合物取代反应的假想A机理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结论: (1)d0, d1, d2, d10, CFAE≦0,活性,反应易于进行。 (2)高自旋 :d4, d5, d6, d7, d9,SN1 反应易于进行; d5, d6, d7,SN2 反应易于进行。 (3)低自旋 :d3, d4, d5, d6,SN1和SN2反应均进行得较慢, d5>d4>d3>d6。 (4)低自旋 d7,按SN1机理进行反应更为容易。 (5) d8 ,反应进行地很慢。
1. 基本概念
1.6 势能曲线
活化(自由)能
过渡态:瞬间存在的不稳定物种; 中间体:相对稳定的过渡化合物,在慢反应中能检测其存在;
1. 基本概念
1.7 活化参数
通常反应机理不能够完全由速率方程决定,还需从实验获得的活化参数予以证实。 RTlnK = ΔG =ΔH -TΔS
h: 普朗克常数, h=6.62610-23 J· s;
R: 摩尔气体常数; T: 温度
H: 活化焓变——过渡态与反应物之间的焓变之差 S: 活化熵变——过渡态与反应物之间的熵变之差 G: 活化自由能
ln(k/T) 1/T, 斜率ΔH 截距ΔS ΔH(大、+) & ΔS (+) 离解/交换离解机理 ΔH( 小、+) & ΔS (-) 缔合/交换缔合机理
键的断裂是反应速率的决定步骤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2)缔合(置换)机理(A机理,SN2机理)
[Pt(NH3 )3 Cl] Br [Pt(NH3 )3 Br] Cl r k[Pt(NH3 )3 Cl ][Br ]
反应机理:
Br + BrH3N Pt H3N Pt Cl slow Cl NH3 新键的生成是反应速率的决定步骤 NH3
若k2 >> k-1,[Y]很大,则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反应)
,反应速率与[Y]无关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2. 缔合(A)机理
稳定态近似法处理:
八面体配合物取代 反应的假想A机理
二级反应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
2. 配体的取代反应
3. 交换(Id和Ia)机理
假设Y的浓度足够大,则: Y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