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作者:何勇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8期
茨达齐尔曾经说:“教育的作用是使自己尽力成为多余。
”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某些教学内容秘而不宣,让学生自己去“填充”,完成被省略的内容;有时有意创造时间上的“空白”地带,给学生以咀嚼、玩味的余地。
这些设计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紧张,使学生产生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达的“愤悱”状态,使学生在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探究欲望下学习,这一过程经过了由对“空白”的疑惑与探究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满足的“质”的飞跃。
教学中采用“留白”艺术,克服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有利于学生系统、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并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留白”的设计,着力于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实现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之目的。
但是,我们留心现在的课堂就发现,不少课堂正在步入片面求“动”的误区:凡运用CAI,则求图文并举、声像并茂、动感无限;凡诵读,则求书声琅琅、整齐宏亮;凡讨论探究,则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凡合作对话,则求热烈活跃、高潮迭起。
显然,这些语文课正在抛弃“潜心静读”,冷落“凝神静思”,拒绝“会意静写”,似乎唯“动”是好!
看到这类“动感课堂”,我想到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在评价优质竞赛课时说:“现在,我很少在优质课竞赛中看到‘默读’的场面。
应该说,全班学生那样一种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
这样一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这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深沉呼唤。
因此,我们提倡课堂上多些“安静”,多些留白。
在品味语言上留白。
有些课文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留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留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如《故乡》中对闰土的语言描写,写少年闰土用了四处省略号,写中年闰土用了十处省略号,这实际上是留下了需要我们去仔细体味的留白。
我就在此处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文中留白处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出来,然后再让他们比较补充后与原文“留白”的优劣。
学生在填补留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闰土处境、地位的变化,准确地把握了人物鲜活的性格特点,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在整体感知上留白。
让课堂留有学生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空,让每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真正与作者进行对话,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融通,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留白”可以为其他对话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铺垫,精彩的动态生成提供科学的预约。
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三个太阳》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题目,“三个太阳”出自谁之手?她这幅画画
在哪儿?南极是个怎样的地方?按照常理,一个女人能去这种地方吗?以上问题在学生与课本的“零距离”接触中会逐步的感受。
在教学结束时留白。
好的留白,能引导学生咀嚼回味,展开丰富想像,能使他们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有位老师教《孔乙己》,课将结束,黑板上“孔乙己”三个字赫然在目。
老师问道:“孔乙己有脚吗?”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有啊!”老师又问:“他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用的是脚吗?”学生肃然答道:“用手。
”老师顺势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说道:“孔乙己就是这样用一双满是泥污的手走了,走了,走出了生活的舞台……”老师一边说一边随手把黑板上的“孔乙己”三个字擦掉了,留下了一片空白。
这么巧妙的一“擦”,化静为动,学生感受强烈。
黑板上留下的一片空白,包含着不尽的潜台词,蕴涵着无数的画外音。
它让学生在思考体味中去意会,去发现。
这样的留白使教师、学生在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上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有对人物的同情,有对社会的控诉,让孔乙己的悲剧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永生难忘。
我们的课堂可以多些“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这样的教学才是灵动的,充满了艺术魅力的教学。
何勇,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