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 物理学家 (1596-1650)
笛卡尔认为,凡是在理性看来清楚明白的就是真的。
复杂的事情看不明白,应当把它尽可能分成简单的部分, 直到理性可以看清其真伪的程度。
二、系统的基本性质
系统具有组分的整体性、结构的有序性、功能的整合性、结 构和功能的可控性等基本特性。 系统组分的整体性 系统无论大小都具有一定边界,他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 以是认为划定的。系统具有水平分离特征,又具有垂直分离特征。 系统结构的有序性 系统各个组分之间都有一定的量比关系,量比关系不同,系统的 特性及功能不同。系统内各组分通过各种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 约,以致于系统内某一组分的变化会影响到系统其它部分,最终 导致整个系统变化。 系统功能的整合特性 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他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是一个集体效应。 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控性 由于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通过改变系统的组分结构就能影响 系统功能。
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物质、能量沿食物 链由高能级营养级向低能级营养级流动,呈现递减状态,形成金字 塔。包括三种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在捕食链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能量 越来越少,而动物的体形一般越来越大,因 而生物个体数目越来越少。 实例:生物数量金字塔:人们对一片草地上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
基质—岩石、矿物、泥土
无机环境 介质—大气、水体、土壤 生物代谢材料—二氧化碳、氧气、水、无机盐 能源—太阳辐射 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群落、细菌 生物群落 食草动物(第一性消费者) 消费者 食肉动物(第二性消费者) 杂食动物(混合消费者) 分解者和转化者—微生物、动物。
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
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主要指各组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 以及各组分间进行物质、能量循环的途径和方式。
(1)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
在空间配置上,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呈现 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在时间分布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外貌随时间发生变化。 长时间尺度:以生态系统进化为主要内容; 中尺度:以群落演替为内容; 季节、年份等短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三、系统的演化与方法论
系统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称为系 统的演化。
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变更、地球圈层的分化、生 物进化、土壤和地貌的发育、岩石的形成于风化、动 植物残体的分解、燃料的燃烧、污染物的扩散等都属 于系统演化的范畴。
事物的演化有进化和退化两个方向,通过自组织概 念和方法的运用,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进化与退化的 性质、规律和演化方向。
的所有生物成员作了统计: 生产者(野草) 5842424株; 初级消费者(草原动物、昆虫) 708 624只; 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 354 904只; 三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吃小鸟鹰) 3只。
能量金字塔
能量流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生Baidu Nhomakorabea量金字塔
生物量即每一营养级现存生物的质量,即 有机物的总质量。 生物量金字塔:能量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 因而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 能量值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量金字 塔的形状一般同能量金字塔形状相似。 实例:生物量金字塔:人们对一片海域中生 态系统作了统计: 生产者(大叶藻) 4 800万吨; 初级消费者(吃大叶藻的小鱼虾)1200万吨; 次级消费者(吃小鱼虾的大鱼) 17万吨; 三级消费者(吃大鱼的鱼) 3万吨。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错综复杂,大大小小各种各样。只要 存在食物链规律就能体现出一定尺度上的生态系统。 比如,动物园里的动物不能形成生态系统,虽然有各种 各样的动物和植物,但他们之间没有生态联系。 但是,原始森林的野生动物能与周围环境形成生态系统。 例如,一只松鼠,在一颗松树上采摘松子的现象等等。
第一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就是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一定空间的统 一,反应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一个系统研究生物 与环境关系的著作。 【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
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兰菲开始研究 一般系统论,他把生物整体及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用数 学的方法和模型来进行研究,提出生命现象的自组织性、 有序性。从此,人们对生物和环境关系的认识进入系统论 阶段。
按照人类影响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分类
(1)自然生态系统:依靠自身调节功能维持系统稳定。 (2)半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调节基础上,参与人的活动。 (3)人工生态系统:按人类意愿建立,并受人类活动控制。
背景知识:系统论
一、系统的概念及系统方法 系统论的创始人—奥地利生物 学家贝塔兰菲(L.V.Bertelanffy) 认为: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综合 体就是系统。 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对其给出了 更完整的定义:“由相互作用和 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从原子到宇宙,从蛋白质生物群落以 至生物圈,从一块农田到农村产业,从一个家庭到整个社会等,都以 系统的形式存在。系统既可以是有生命的系统,也可以是机械系统; 可以是实体系统,也可以是认识体系或虚拟系统。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要求用系统 的观点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 解为若干部分,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 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笛卡尔奠定理 论基础的分析方法。但是,这种方法 不能如实的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 反应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容 易陷入片面性。系统论的出现,反映 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 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他的理 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最根本的是它的营养结构
任何生物都遵循生存第 一的自然法则。生物之间以 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 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 食物链或营养链。
在食物链上,各种生物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构成 以生产者、消费者、还原 者为中心的三大功能类群, 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 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