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泄漏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泄漏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气信息类0903班孙博伦
在中国飞速的发展的潮流之下,经济腾飞、科技进步、产业日益稳固的一片大好形势的背后,不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产物,影响我国取得更大进步的副产品。石油自产生之时起,便带动着工业飞速发展,有“工业的血液”之称,但是友此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
先来了解一下石油的起源吧,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石油泄露尤其是海上石油泄漏对生物及环境的危害是深远持久的, 20 10年4月20日晚,墨西哥湾的某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24日,平台沉入水底造成原油泄漏,据统计每天大约泄露1000桶原油。更严重的是,28日有关专家发现原油日泄漏量是先前估计的5倍,且发现新的泄漏点。这场事故成为美国最大环境灾难,而原油泄露则可能持续到8月份……
而其可怕的危害是:简言之,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进入了食物链,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无一能幸免。成批海鸟被困在油污中,它们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此外油污将沾粘在其毛皮上,使其无法承受本身的重量,因而溺毙。已被油污污染的海豹皮毛将无法存储氧气,就是去保暖作用,一次又一次跃出水面,试图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后终于精疲力竭,挣扎着沉入海底。海象和鲸等大型海洋动物,也面临同样厄运。此外潜在的损害更进一步扩展到事件发生地的生态系统中,存活下来的生物在受到冲击后的数年中,受毒物的影响也将遗传至数种生物的后代。
面对如此巨大的危害,如果不及时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像如今年4月份的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英美两国石油公司采用了多种方法如用钢筋水泥罩封堵漏油,用“灭顶法”堵漏油等,短时间内均未见效,据新浪网记者报道:哈尔伯格预测,如果伍兹·豪尔海洋学院的小组再过3个月,甚至9个月的时间去海底观察,他们会发现很类似现在的情况。哈尔伯格说,现在微生物正在更靠东边的海域降解石油,造成该海域含氧量降低。在深海里,氧气的消耗不会那么快,但同时恢复得也很缓慢。“我们的模型预测,低氧的情况会在10月达到高峰。”这可能会让有些区域不适合海洋生物生存。伍兹·豪尔海洋学院的小组不愿意推测有多少石油将会在他们发现的石油带里被降解,还有多少类似的石油带漂荡在墨西哥湾的海底。8月17日,乔治亚州立大学海洋学院的小组对此做出了推测,他们表示仍然有70%-79%的泄漏石油还在海水里。乔治
亚州立大学召开了一个专家会议,这些专家认为只有8%的泄漏石油被降解。泄漏石油的危害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正如迈克唐纳在听证会上所说的,泄漏的石油会“在几十年里有潜在危害”。“在我的余生里,海洋环境中将会一直能够检测出BP公司泄漏的石油。”迈克唐纳说。
因此,寻找快速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在事后要急救,在事前也要做好预防工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石油泄漏:
一、通过提高资(能)源使用效率和积极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两个抓手,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我国能源资源的贮备量和使用量极不均衡,能源结构仍然是以煤炭和石油化石燃料为主。这不但损害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海洋和大气环境,也使得社会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难以为继。因此,优化升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低碳经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原因有二:一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人们主观上要求采用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二是,进入21世纪,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出现日益短缺的局面,单位产值所需要的能源成本增加,将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发展高效、可再生的新型替代能源。而我国拥有18000公里大陆岸线和900公里的海岛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能源,假以时日,开发海洋能源必将成为能源安全新保障。
二、提高责任意识,加强理论、体制和技术创新,着重在加强管理和改进工艺、设备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减少陆源石油的入海量。目前,从各类污染源的统计数据来看,陆源性废水的排放是近岸海域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污口、混排口和排污河等。由于排污口的排污行为主要发生在海岸带地区,属生态和资源较为重要和敏感的区域。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其治理工作是紧迫而必要的。一是实行陆海一体化管理,理顺和明确陆海环保部门的权责关系,摒弃各部门职能交叉和管理盲区的弊病,同时也应加强陆源性排污口的联合监管力度,全面深入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二是贯彻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鼓励企业通过改进工艺和更新设备,减少石油污染物向陆地入海河流和大气的排放,以此削减石油烃的入海量。三是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及相关企业加强科研创新和处置工艺技术改进,提高石油预防和处置效率。
三、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海域有界,但海洋环境污染却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提升我国的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协作治理,这对于妥善处置境域外的可能影响或扩展至我国海域的海洋污染问题,维护国家海洋环境安全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