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经济系证券期货专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系证券期货专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培养方案
最新修订的2004级证券期货专业教学计划体现了本专业现有的培养方案。见附件1。
本专业拟为证券、期货市场输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投资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发展思路:强调理论深度和宽度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现有证券期货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适当融入商业银行、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运做有一定了解。
二、学科基础
1、办学条件及年经费投入情况
本专业目前有专业教师7名,可为本专业协助开课的院内教师3人。有专用模拟交易系统,有一两个教学实验基地,但不是特别固定。无专门办公场所,无专门配备的办公设备。上课由学院统一安排教室。
2、本专业优势及特色
我院自1993年试办经济学专业期货方向(1996年改为证券期货方向),在国内是第一家,当时和国内一些大的期货经纪公司及交易所,以及英国、美国期货方面的专家合作,举办了首届期货经纪人培训班,培养了当时国内急需的期货专业人才,本专业有6名教师通过了期货经纪人资格考试。前几届毕业生在国内期货市场的建设和运行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并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目前该专业为金融学专业证券期货方向,与原期货专业相比,不仅拓宽了专业口径,而且更加强调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能力和理论基础的强化。具了解,目前全国各高校中仍然没有专门开设证券期货专业方向,大多是在金融专业中开设证券课程或期货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本专业在教学计划制订、课程设计、教学研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已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
本专业虽然开设时间相对较长、已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和风格,在系统性、完整性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受自身水平和学生接受能力所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理论深度有一定欠缺,在此方面应进一步探索和加强。
3、师资队伍条件
目前,本专业专任教师共7名,师资队伍结构及科研情况分别见表1。
本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有刘宏,主讲《投资学》和《证券投资分析》、刘荔,主讲《金融衍生工具》(双语)、单磊,主讲《证券市场基础》、《证券投资分析》、郭士英,主讲《期货市场概论》等四位。
本专业教师具有多年从事证券期货及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经历,大部分教师具有在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资信评级公司的实践经历,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统一,能够承担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专业目前教师高级职称比率为28.57%;在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比率为83.33%。我院重点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比率≥45%;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率≥9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率≥20%;院级以上重点培养教师≥3人;获省部级以上奖项的教师≥1人。
在未来几年,本专业将努力建成我院重点专业,计划通过自主培养和积极引进两条途径达到重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加强师资、培养或引进学科带头人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是未来几年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计划到2006年引进教师2人,引进教师的目标一是能够提升本专业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学科带头人,如果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引进,则不仅要求引进人才具有教授职称及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应该是在金融领域或证券期货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名望,科研能力强,对提升本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及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有较大帮助的人才;如果是以博士学位的高素质人才的身份引进,则应该具备较深的金融理论功底,掌握并熟悉现代金融理论及资本资产定价方法,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系证券期货专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有较深入研究,能够运用投资理论分析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价问题及金融工具
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和应用问题。此外,引进教师应该能够承担《金融经
济学》、《金融工程》、《国债理论》、《利息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能用双语
进行教学。
经引进及本专业教师的自主努力,至2006年,本专业教师结构力争达到:
学科带头人1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合计占比 66.67%;45岁以下教师中,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率≥9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占比22%。本专业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见表2。
表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表
4、课程建设情况
证券期货专业的学生要求既要有深厚的经济学、金融学基础,又要掌握一定
的数理统计知识和证券、期货专门知识,且要求具备较强的分析实践能力。为达
到上述教学目标,本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思路及安排情况如下:
1)课程结构及开设学期
根据我院课程设置统一规划,本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一层次又有必修和选修之分。第一、二学年主要以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为主,通识课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应用写作、法学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外语等课程;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以数学、统计、经济、金融为主线,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经济法、财经英语等课程。从第三学年开始,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但个别课程从第二学年下学期即第四学期已开始安排,直至第七学期完成全部文化课程的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以证券、期货及相关知识为主线。专业必须课包括证券、期货市场等基础课程,以及证券投资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及投资学等既有较强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深度,又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别体现两大方向,既证券方向和期货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社会需求情况等选修某一方向的系列课程。
让学生分别选修某一方向是本年度开始调整的新的教学思路,改革的思路及理由是:学生在完成最基础的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情况下,在对证券、期货市场及投资工具、投资分析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后,根据自己的选择进一步深入学习证券方向或期货方向,其目的在于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对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把握。课程结构的具体构成参见附件1中的表1——教学计划进程表和附件4——专业知识结构拓扑图。
2)专业方向课和教研室教师任课情况如下
(1)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开设专业主干课程5门,目前已全部采用多媒
体教学,同时借助世华证券期货模拟教学系统和证券期货实时接收系统;一门采
用双语教学。课程名称、任课教师、讲授方式等情况见表3。
表3:主干课程情况
(注:冯玉成老师是经济学教研室教师,尹纯老师是工商管理系教师,许春燕在
日本流通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三人均为副教授)
(2)专业选修课以及对本专业教师对本系及其他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情况及
任课教师见表4。
表4:本专业所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