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专题9 化学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综合强化练习
对应学生用书P150 1.《本草纲目·35卷·大风子》中对药物浸出过程有如下叙述:“原药液瓷器盛之,封口入滚汤中,盖锅密封,勿令透气,文武火煮……”。下列实验操作与文中所述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解析从叙述中提取关键信息“药液”“封口”“盖锅密封,勿令透气”“火煮”。A项,坩埚适用于固体,不能用于液体,故错误;B、C项均与外界连通,不是密封体系,故错误。
答案 D
2.《本草衍义》中对精制芒硝过程有如下叙述:“朴硝以水淋汁,澄清,再经熬炼减半,倾木盆中,经宿,遂结芒有廉棱者。”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溶解B.蒸发
C.蒸馏D.结晶
解析根据题干叙述可知:精炼芒硝的方法是,将朴硝加水溶解,再经蒸发减半,经宿,然后结晶获得芒有廉棱者,即芒硝,涉及的操作方法有溶解、蒸发、结晶,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答案 C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制备Al2S3固体AlCl3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过滤
B 判断HCOOH是弱酸测定HCOONa溶液的酸碱性
C 干燥SO2气体将SO2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
D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醋用长颈漏斗分离碳酸钠溶液和乙酸
酸乙酯
解析Al3+与S2-在水溶液中发生彻底的相互促进的水解,生成Al(OH)3和H2S,通常用铝粉和硫黄粉共热制备Al2S3固体,A项错误;测定HCOONa溶液显碱性,推知HCOOH是弱酸,B项正确;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石灰反应,所以可用中性干燥剂(如CaCl2)或酸性干燥剂(如P2O5)进行干燥,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干燥,C项错误;长颈漏斗不能用来分液,需要用分液漏斗分离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D项错误。
答案 B
4.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加热装置Ⅰ中的烧杯分离I2和高锰酸钾固体
B.用装置Ⅱ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用装置Ⅲ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
D.用装置Ⅳ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
解析加热时KMnO4分解,故A项错误;装置Ⅱ只能验证SO2的还原性,不能验证漂白性,故B项错误;Fe与稀硫酸生成的FeSO4不能接触到NaOH溶液,不会生成Fe(OH)2沉淀,故C项错误;NH4Cl分解产生NH3和HCl,P2O5
吸收NH3,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验证HCl存在,碱石灰吸收HCl,湿润的酚酞试纸验证NH3存在,故D项正确。
答案 D
5.下列装置及相应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海带提碘”实验中将海带灼烧成灰
B.装置②可用于H2O2分解速率的测定
C.装置③可用于氨气的收集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解析蒸发皿用于加热液体,灼烧固体应用坩埚,故A项错误;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难以完成实验,应用分液漏斗,故B项错误;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且下面有防倒吸装置,故C项正确;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长导管不能伸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故D项错误。
答案 C
6.对于下列所示实验,实验现象、预测或操作均正确的是()
A.实验甲:匀速逐滴滴加稀盐酸时,试管中没气泡产生和有气泡产生的时间段相同
B.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
C.实验丙:由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
D.装置丁: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解析先发生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开始没有气泡,然后有气泡,但反应时间前短后长,故A项错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大,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故B项错误;由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需要在氯化氢氛围中进行,故C项错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蔗糖变为C,然后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观察到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故D项正确。
答案 D
7.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3种溶液
解析提纯氯气,不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氯
气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二氧化碳,A项错误;碳酸钠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不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B项错误;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钠盐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C项错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3种溶液,乙酸具有酸性,可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为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与氢氧化铜不反应,D项正确。
答案 D
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铝
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K+C.在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变蓝,再通入SO2,蓝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向某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原FeCl2已氧化变质
解析依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铝,A项正确;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不能说明不含有K+,B项错误;在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变蓝,再通入SO2,蓝色褪去,是因为二氧化硫把碘单质还原为I-,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项错误;Na2O2具有氧化性,能把Fe2+氧化为Fe3+,不能说明原FeCl2已氧化变质,D项错误。
答案 A
9.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