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元研究综述_董雅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鼎元研究综述

董雅倩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本文对清代至今有关李鼎元研究的论文及著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明其源流,辨其正误,勾勒出其演变发展之轨迹。以备有关清诗及李鼎元研究者参阅。

[关键词]李鼎元;生平;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5)09-0025-03[收稿日期]2015-06-03

李鼎元(1750-1815①),字和叔,一字味堂,号墨庄,清代四川绵州籍罗江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二十岁即举于乡,乾隆四十三年(1778)二十八岁登进士第,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改授内阁中书,不久升宗人府主事。嘉庆四年(1799),充册封琉球副使,钦赐正一品麟蟒服,出使琉球,回国后官至兵部主事,晚年游历两淮时不幸染骨疾猝死他乡。李鼎元乃清代乾嘉时期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诗人,著有《师竹斋诗集》四十二卷、《使琉球记》十六卷、《球雅》(又名《琉球译》)十九卷,存诗千余首,还有一些书画作品,泛传宇内,价重鸡林。与弟李骥元有“二难”之称,其家族中李调元、李鼎元、李骥元皆以文名,史称“绵州三李”。

一、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一)清代诗坛同仁之评价

李鼎元曾在嘉庆年间出使琉球,不仅在政界有重要影响,而且在诗歌创作中也取得较高成就,并得到同时代人的肯定和赞赏。单就其诗而言,徐世昌《晚晴簃诗汇》选辑清代诗人达六千一百余家,诗歌达两万七千六百多首,选录其诗歌十六首。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选辑清代诗人三百六十二人,诗歌约九千二百余首,选录其诗歌五十五首。其诗歌在当时便已引起诗坛同行关注。清人多关注李鼎元诗歌创作之风格特色,如洪亮吉《北江诗话》谓:“李主事鼎元诗,如海山出云,时有奇采。”[1]王昶《蒲褐山房诗话新编》云:“近日,绵州称三李,以墨庄为最,意沉挚,辞警拔。筮仕后,索米不足,远游江海。所过名山大川,发其抑郁无聊之气。拔地倚天,三吴士大夫以英挺自命者,未能或之先也。”[2]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亦谓:“先生才笔谨言,风骨高俊,在群季中尤称白眉……奉使诸作,才气雄健豪迈,前无古人,即雨村诗老,亦当退舍,诚卓然为西蜀一大宗。”[3]王培荀《乡园忆旧录》:“绵州三李,以墨庄为最,名鼎元,以翰林编修奉使琉球。论者谓其诗有拔地倚天之气。”[4]随后王培荀又在《听雨楼随笔》中写到:“(李骥元)兄墨庄鼎元,使琉球,集《球雅》,所著《师竹斋文集》,惜未刊行。其才气宏雅挺拔,久为名辈推重。”[5]《师竹斋集》王昶序云:“君之诗自曹刘以逮高岑,下至韩苏,无所不仿,亦无所不似,而得之少陵者最多。其义激昂而慷慨;其格突兀而清苍;其辞轩豁而呈露;雕镂刻琢,不伤于巧。凡人所欲言而未能言者,标举出之,适如乎人之所欲言。有解顾者,有击节者,大旨归于君亲、夫妇、伦纪之常;天时、人事、政治之大。故于少陵诗不求工而自工。非如明季诗人剽窃而比拟之也。”[6]469《师竹斋集》冯培序云:“和叔之为诗,本性情哀乐之真,合风雅正变之义。自少陵、香山以及坡公皆所师法,而自成书轴。其壮者,驱策风云;其细者,雕镂冰雪。呜呼,是岂漫矜诗豪者哉。”[6]470法式善言:“其诗直抒胸臆,豪肆横出。举人所不能达者,悉有以达之,至于横山范水,特其辞之寄也,以其辞之寄知其情之深。”[6]471徐世昌先生的《晚晴簃诗汇》选墨庄诗十六首,评其诗歌说:“和叔诗无所不仿,而于杜、苏为近。尝奉封册至琉球,纪其山川人物,蹊径一变,壮丽恢诡,尤善胜场云。”[7]与其交往唱和的兄弟友人也在诗歌中谈及对其人的评价。其从兄李调元《雨村诗话》十六卷本(《雨村诗话》有三册,为李调元不同时期作品),卷一中谈到“(墨庄)平生好学张王乐府”。[8]57补遗卷一记载:“墨庄由检讨改官中书后,心平气和,无向时剑拔弩张之态,其论古亦多折中前贤。”[8]338《童山诗集》中《醒园独坐二首寄龙山墨庄二弟》云:“墨庄最嗜古,落笔尚苦迟。每造幽淡处,芳兰茁阶墀。”《戏墨庄》云:“岂知先生胸有奇,观书如月照幽域。九天咳唾尽珠玑,白雪阳春光欲逼。我观先生真妩媚,外虽黯黮中渊默。”[9]虽然酬赠之诗难免有溢美过誉之处,但是众人一致以东坡、李白来比拟李鼎元,还是能够从中看出大家对于其诗歌慷慨激昂的风格的一致认可。李鼎元的诗歌创作,师法少陵、东坡,却又自成风格,沉挚警拔,卓然名家。清人之评

第31卷第9期Vol.31No.9

2015年9月

Sept.2015本文摘自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董雅倩(1990-),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

价,言简意赅,对今人认识李鼎元诗歌之艺术风格,有重要参考价值。因为时代局限,上述诸论家皆缺乏具体深入的学理性分析与系统的理论阐发,故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除此之外,陈康琪则关注其出使琉球事件对于扬我国威的价值。其所著《郎潜纪闻四笺》第九条记录,“嘉庆间,赵介山殿撰文楷、李墨庄中翰鼎元奉使册封琉球国王,一时廷臣及四方士大夫赠诗,凡古近体二千余首。中翰曾绘《南台祖帐图》,装为四卷,属翁比部树培分书各诗,甫及半而翁殁,又令舒孝廉位以隶体续书之。今尚存江南旧家,书画皆及工丽。夫奉命册封,为本朝柔远绥藩之常典,前后纪不胜纪。然相去仅数十年,觉当时使星东指,龙节双擎,播声教于瀛壖,耀官仪于海外,绅缨彬雅,饮饯赋诗,饰之丹青,宏我王化,亦生平难得之遭也。噫!”。[10]

清代学人吴山尊在得知李鼎元客死扬州,家人无钱扶棺回乡安葬时,有感而发,为其撰写挽联“百金囊尽扬州死,万里魂归蜀道难”。[11]写出李鼎元的清正廉明,曾作为天使出使外邦,并且为官多年,到头来客死他乡竟然无钱扶柩回乡,令人不禁感慨。另一位友人朱芾亦有《挽李鼎元联》云:“此去玉楼,定添赋手;如来金粟,好证后身。”[12]充分肯定其在赋学上的突出成就。

从民国时期直至建国前后基本没有学者涉及李鼎元相关研究。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传统学术研究的全面复苏,李鼎元开始进入当今学人的视野,尤其是在对其生平以及出使琉球的经历和创作方面的研究,成绩尤为突出。李鼎元研究出现两个阵地。其一为李鼎元家乡德阳市罗江县,主要整理其生平事迹、收集整理“罗江三李”的文献资料,探讨其家族对于巴蜀文化所做贡献。其二是福建沿海文化圈,李鼎元研究成为中琉文化交流研究的新热点。

李鼎元家乡德阳市罗江县,致力于收集整理“罗江三李”的文献资料,探讨其对于巴蜀文化所作贡献,如2000年,罗江县政协所编《罗江文史资料》第八辑刊载李氏宗祠敦本堂存赜摩崖石刻碑。详细地记述了李鼎元家族史的情况。绵阳市委编写的《左绵话故》中《李鼎元奉派册封琉球王》记录了出使琉球事件始末,收录了其友人的唱和之作。此外,《巴蜀文化大典文学卷》记载《师竹斋集》十四卷,有编年诗一千二百余首,为生前手订自刻,有法式善、王昶、冯培序,“其诗沉挚警拔,善纪风俗杂事。使琉球时有诗二百余篇,咏所见甚详至新奇……存嘉庆七年自刻本”,[13]亦有关于李鼎元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的介绍。

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福建沿海文化圈李鼎元研究阵地在有关李鼎元出使琉球国的研究中,成绩尤为突出。2007年6月闽台文化交流季刊发表了陈忠志先生的《从北京到琉球:二百年前册封路———读李鼎元〈使琉球记〉》一文,该文以李鼎元的《使琉球记》这一日记体著作为依据,清晰地勾勒出两百年前清王朝使臣奉命出使琉球王国的册封路线,纪录其在琉球生活期间采风考查、游历揽胜、编纂词典等事宜。[14]该文着重探寻两百年前清王朝的册封线路,记录李鼎元到琉球之后的事迹,为我们还原历史事实做出不小贡献,尤其清朝对琉球的册封陆上国贡道研究,以前学者们多注意海上路线很少有学者将目光投至陆上,这是值得肯定的。张力的论文《四川两翰林与琉球王国》在第三和四部分详尽地叙述了李鼎元册封琉球使前后经过,考察其《师竹斋集》《使琉球记》的版本源流。梳理历代琉球使臣所作赞美钓鱼岛的诗歌。摘录出《师竹斋集》中数首咏琉球之作,以证诗人创作功力之深厚。[15]2013年9月上海大学李小娟和邱爽的论文《李鼎元的琉球书写》分别从诗歌、使录、《球雅》三方面考察李鼎元的创作情况,探讨其琉球书写具有的独特性,并以此为出发点大致勾勒出乾隆中期至嘉庆初期中琉交流的情况,还原清代士大夫眼中的世界局势与关系。经过严谨地考察发现《国家图书馆藏琉球数据汇编》下册中收录清代翁树坤抄本《琉球译》极可能是李鼎元使琉球所辑《球雅》。[16]该文将侧重点放在李鼎元的琉球书写题材上,未能简明扼要地说明诗人的琉球书写在风格特色上到底独特在何处。1997年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发表了该馆研究员周铮先生的文章《〈南台祖帐图〉考》,文章以《南台祖帐图》及后所附送行诗为切入点,详尽地考证了一百五十七首诗作的创作时间、地点、作者,以及誊写人员、时间。指出此图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考查出誊写的错讹脱落之处。[17]随后发表的《〈南台祖帐图〉送行诗释文续》、[18]《〈南台祖帐图〉送行诗释文续完》[19]两篇文章,附录其所整理的送行诗续文,对研究李鼎元的交友状况、李鼎元出使琉球对当时文坛的影响以及增补《全清诗》《全清词》,提供了珍贵数据。凡此,对于认识李鼎元的生平仕历及其交游、著述等,皆具有参考价值。

此外,2011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刊载了徐斌的《明清士大夫与琉球》,文章在第三章考证了李鼎元《球雅》的成书过程。方宝川的《明清册封使及其从客在中琉关系中的作用》在第二部分涉及到李鼎元《使琉球记》的行世版本,并简要评价优劣,随后概述李鼎元在琉球辑录《球雅》的过程,及其从客高僧寄尘的书法艺术对琉球的影响等,这为我们认识李鼎元《使琉球

62第31卷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lzjyx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