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山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过渡到浅孔留矿法的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矿山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过渡到浅孔留矿法的实践
摘要

本文介绍了某矿山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过渡到 浅孔留矿法的采矿实践。通过采矿方法的改变, 安全有效的提高了采场的回采率,降低了采矿 成本,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1.矿床的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该矿山矿体呈东西走向,主要为脉状。-74m 水平至-110m水平之间的矿体向下萎缩,110m以下又逐渐变大,矿体形态复杂、厚度 变化较大,以-74m至-110m水平矿体形态为例: -74m水平主矿体长104m, -86m水平矿体长 86m,-98m水平矿体长65m,-110m水平矿体 长54m,形态复杂、厚度变化较大,最小厚度 5m,最大达20m,平均约15米,倾角80°。
2. -74m水平以上的采矿方法

该矿山为露天采矿结束后而转入井下开采的,-74m水平(见下 图1)以上-50m、-62m水平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回采 过的分段都充填了覆盖岩。
根据矿体地质条件,该区域-74m及以下水平继 续应用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体从-74m至-110m水平以下矿体萎缩,-110m以下又逐 渐变大,其次本矿体形态复杂、厚度变化较大,以-74m水平为 例:矿体最小厚度5m,最大达20m,平均约15米,按无底柱进路 间距10m布置,若布置两条进路,矿体太窄,贫化率较大;若布 置一条进路,中深孔无法完全控制到矿体,资源回收难度大。 (2)每个水平布置采准巷道,实施中深孔工程,采掘工程量比 较大。 (3)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操作不规范易引 起悬顶和推墙,覆盖岩下放矿,贫化率和损失率较高,矿块的放 矿管理要求严格。
3.采矿方法的比选


根据矿体产状,选择浅孔留矿法与之前采用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进行比较分析。 在施工技术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上,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每12m一 个分段,每个分段都要掘运输平巷和切割平巷等,采准工作量较 留矿法大。浅孔留矿法60 m 一个阶段只需在阶段顶部留取顶柱, 回采结束后进行放顶处理,浅孔留矿法平底底部结构结构及生产 工艺简单;底部结构形成后,采场形成快,管理方便,采准工程 量较小。 从矿石贫化率和回收率上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出矿后期都有 覆盖岩的混入,贫化逐渐增大,同时也存在着矿石损失;用浅孔 进行凿岩回采,可采出空场内的纯矿,且采场边界可以控制在矿 岩接触带,矿石的贫化较小,整个阶段主要留取了顶柱,损失较 小。
4.1结构参数

矿块高度60m,长度50~75m,顶柱高度5m, 宽度即为矿体厚度,采用平底结构。平底结构 沿矿体走向布置。
来自百度文库.经济技术指标

浅孔留矿法的生产能力为167t/d,矿石损失率10%,贫化率6.5%, 采切比5.0t,矿石品位Tfe38%。 主要材料消耗:炸药单耗0.26kg/t,雷管0.30个/t。


-74m的采准工程(除切割天井外)已全部施工完毕, -74m整个进、回风系统以及放矿溜井在开拓施工时就 已经形成,切割拉槽完成。为更好的完成无底柱分段 崩落法过渡为浅孔留矿法,具体方案如下: 由于-74m水平已实施了无底柱进路及中孔,为下水 平的浅孔留矿法更好的回采,先在-74m水平用浅孔刷 掉进路两边的间柱,一次刷掉间柱的长度为5~10m, 在本水平直接回收进路间柱,不留在下水平回收,然 后再实施中深孔爆破,由东往西依次进行退采,本水 平结束后,在-74m以下水平用浅孔留矿法进行回采。
6.结语


该矿体采用浅孔留矿法有效的解决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开采中的主要问题。采用新采矿方法减少了采准工程 量,减少了矿石损失,降低了采矿成本,从而提高了 经济效益。对于开采较薄矿体的矿山提供了开采经验。 从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等数据分析得出,该矿山由无 底柱分段崩落法过渡到浅孔留矿发是成功的。 在遇到薄至中厚矿体的时候,只有灵活运用采矿方 法,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管理,才能在保证 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采出矿石,回收矿石资源。
该矿体采用浅孔留矿法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采矿方法 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析比较见下表:


从以上分析比较可看出,在同样的装备技术条件下,采用浅孔留 矿法要优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采矿方法。整个矿体变化不是很 大,有利于留矿法的矿石回收。 基于以上比较分析,选择浅孔留矿法。
4.浅孔留矿法的应用 4.1 采矿方法的过渡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