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度创作导演的舞台调度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二度创作导演的舞台调度处理

作者:姜芳

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01期

摘要:戏曲中的舞台调度是自由、灵活、虚实结合的。在戏曲舞台上,通过一系列的“程式”舞蹈、唱念、演员的区位移动,来体现导演的意图、展现剧本的主题和演员的技巧。

关键词:导演; ;二度创作; ;舞臺调度; ;舞台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J814;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1-0160-03

“舞台调度是剧本台词和舞台语言在视觉形象上的体现,它是导演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导演设计舞台调度的依据是剧本,导演要根据剧本来进行创作,利用舞台调度来展现人物,体现剧本的主题,揭示人物的思想、精神世界。“它通过演员的体态(身段)、演员与演员以及演员与舞台景物间的组合,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活动位置的安排与转换,或通过一组形体动作过程,构成艺术语汇,使舞台生活形体化、视觉化。”

《麦克白夫人》这出戏,是著名作家徐棻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改编而来的独角小戏。在原作《麦克白》中,莎士比亚对麦克白夫人的刻画多是残忍、奸诈的。原著中麦克白夫人有这样的一段台词:“……我奶过孩子,也知道怎样爱怜吮吸我乳汁的婴孩,就在他朝我的脸上微笑的时际,我会从柔软的嫩嘴里拔出乳头,砸碎他的脑袋……”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灵魂,在权利的驱使下,不仅是麦克白、麦克白夫人,甚至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这样。徐晓钟老师在《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一文中这样地概括麦克白的形象种子:“一个‘巨人’在鲜血的激流和旋涡中淌涉并被卷没”,这是一个多么具体,多么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徐棻的《麦克白夫人》剧本中,作者将原著移植改编成了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故事,地点环境变了,情节依然没有变。剧本描写的对象变成了麦克白夫人,以麦克白夫人在杀害了皇帝后,迷离、恍惚的心灵空间变化作为剧本的叙事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了欲望,卑鄙、丑陋、奸诈、残忍同时又是令人同情、可怜的麦克白夫人形象。剧作者运用戏曲独有叙事方法以及独角戏的艺术特点,利用大量的唱、念来塑造人物。麦克白夫人是因恐惧而死,因无尽的自责而终结。剧本承接了原著的思想精髓,不仅在展现麦克白夫人的残忍、奸诈,更重要的还有作者对麦克白夫人的同情,事实上是对人性的同情。

我们知道,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要通过语言和动作来完成,剧中人物的动作结构就构成了导演创造的中心环节,导演安排舞台调度,主要是去组织、创造性的去处理角色在舞台上的语言和动作,通过演员具体的语言和行动来体现导演的二度创作,从此意义上讲舞台调度就是舞台行动的外部造型形式也是构成造型语汇的因素和基本形式。在戏曲舞台上,我们可以说

“凡是有关某场戏中人物上下场,部位变换,景物安排,以及开幕、闭幕,音乐的起讫,节奏的变化,乃至演员的各种身段等等,皆系舞台场面调度的处理”。

演员的上下场、部位的转换以及语言行动具体地表现为程式的“唱、念、做、打”,老一辈的戏曲艺人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因此,我们在利用“程式”进行创作时需要体验“程式”,在创作中要赋予“程式”思想和内容。

阿甲老师在《戏曲表演规律再探》这本书“行当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问题”中谈到:“生、旦、净、丑行当是前人通过自己的体验和表现创造出来的一种需要再体验、再创造的人物形象的程式。”行当是需要再体验的,要在行当的“共性”中去体验具体人物的“个性”。剧中人物麦克白夫人按行当的划分属于青衣,演员在进行动作的创作时,首先在找到“青衣”行当“共性”动作的基础上,再融入麦克白夫人“个性”的精神内涵,根据麦克白夫人的人物性格以及规定情境,在动作上进行运用和创造。

在剧中,麦克白夫人很多水袖、造型的运用都是以这样的构思来设计的。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擅长的就是这种通过某种外在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某种精神状态的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戏曲舞台“艺”与“技”结合的独特审美体现。

导演在设计、处理舞台调度时,应该注意一个不同于话剧舞台的重要问题,那就是在调度的设计中一定要彰显戏曲舞台表演的长处,给演员以充分的发挥空间,充分的展现演员的技巧。戏曲演剧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演员的个人技巧和魅力,观众在剧场更多的是在欣赏戏曲的独特的“程式美”,而这种“程式美”是由演员来体现的,所以导演在调度的设计上要体现演员在舞台上的魅力,要充分挖掘演员的潜力,在调度中帮助演员来倾泻人物的热情、人物的精神世界。

剧中黑衣人的运用是一种符号的代表,她们的身份是自由的、不确定的。黑衣人时而站在剧作者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评价,这时她们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黑衣人又时而站在角色的内心,将人物的内心剖开展露给观众;她们时而又站在角色的对立面与人物进行对抗……黑衣人在开场时是“宫女”;摆一个造型配以灯光,她又可以变成麦克白夫人的丈夫“麦克白”;在麦克白夫人回想杀老皇帝的情节时,黑衣人变成了“老皇帝”;她们还变成了“索命的冤鬼”追逐着麦克白夫人;在麦克白夫人做洗手舞蹈时,黑衣人摆成的“水”和“水盆”的造型是黑衣人作为活道具的使用;平台在场上的移动也是由黑衣人来完成的,这时的黑衣人充当的又是类似于“捡场人”的舞台工作者……只要是剧本和人物需要,黑衣人可以幻化为任何东西,黑衣人在舞台上的自由变化根据麦克白夫人迷离不定、惊慌变化的内心一同变化。

剧中,麦克白夫人杀人后始终无法平静和惶恐的心灵空间是全剧的发展线索。麦克白夫人心灵的“迷乱”为黑衣人的自由身份及其在舞台上的调度找到了合理的解释,黑衣人一方面就是麦克白夫人内心思想的外在体现,另一方面又在向观众交代环境的变化,因此可知黑衣人的功能是多样的。“戏曲的舞台方法是‘虚’与‘实’结合的”,一根马鞭就可以代表一匹马,一只船桨就可以代表一只船等这些写意的处理在戏曲的舞台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黑衣人的调度处理

可以说是遵循了戏曲“虚实结合”美学原则的,由于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中场景有很多次的变化,如果将剧本中提到的人物和环境具体化,必然带来很多处理上的麻烦。黑衣人的运用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它克服了舞台的空间限制,是人物内心的“实”与舞台表现方法“虚”的结合,而观众却可以和角色一起感受到这种“实”的存在,这也就是戏曲独特的假定性美学原则。当然,黑衣人的设计更重要是为了揭示麦克白夫人的精神面貌,准确的传达剧本的主题。

由于这是一出独角戏,主要人物只有一个,为了解决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支点、强调剧本中的重要环节以及在演出形式上进行一些探索,还在舞台上设计了一个长方形、可以移动的平台。

在戏的尾声,设计了这样的调度:平台横在台口中央,麦克白夫人被“众小鬼”(黑衣人幻化)追到平台上无路可逃,几番挣扎之后,麦克白夫人从平台上“僵尸”倒在众黑衣人手中,她最终被折磨而死了。在音乐中,黑衣人徐徐的将麦克白夫人放置在平台上,然后黑衣人将平台的上场门一边移至台后方,让平台呈纵向置于舞台中央,黑衣人分站在平台的两侧将平台拖至舞台深处,同时,幕徐徐关闭。在最后的处理中,平台成为了麦克白夫人死亡后的归宿,从麦克白夫人开场坐着平台推出来开始,到结尾躺在平台上被推向深处,平台就已经预示着这里(平台)将是麦克白夫人最后的终结。平台的艺术效果又一次得到了加强,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导演在设计舞台调度时,要充分的把握、控制好舞台的焦点,突出重要环节。平台在戏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麦克白夫人思想中的几次环境的变化中,如:开场时从舞台后区推至前台;“麦克白”(由黑衣人幻化)出现时设计的站立在平台上的造型;麦克白夫人要杀老皇帝时平台移至后区作为皇帝的床的使用;尾声时当作灵柩的使用等。在舞台上平台的移动不仅当作舞台美术增强了画面上的美感,而且还被演员当作道具来使用,平台在舞台上的每一次移动都转移了观众的注意力,起到了场面焦点的控制作用。

中国戏曲超脱的时空观念,给导演艺术的表现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在创作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在学习传统的同时要不断地创新。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戏曲人,我们要为戏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注释:

①②徐晓钟:《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戏剧舞台导演艺术·舞台调度”篇,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6页。

③[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四种·麦克白斯》,卞之琳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2页。

④徐晓钟:《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