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据库的创建、管理、数据操作以及查询优化等方面的技能。
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数据库系统的综合运用水平。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环境为 My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数据库创建1、打开 MySQL 客户端,使用以下命令创建数据库:```sql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其中,`database_name` 为自定义的数据库名称。
2、使用以下命令选择创建的数据库:```sqlUSE database_name;```(二)表的创建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表结构,包括字段名、数据类型、约束条件等。
例如,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s` 的表,包含`id`(整数类型,主键)、`name`(字符串类型)、`age`(整数类型)字段,使用以下命令:```sqlCREATE TABLE students (id INT PRIMARY KEY,name VARCHAR(50),age INT);```(三)数据插入1、使用`INSERT INTO` 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
例如,向`students` 表中插入一条记录:```sqlINSERT INTO students (id, name, age) VALUES (1, '张三', 20);```(四)数据查询1、使用`SELECT` 语句进行简单查询,获取表中的数据。
例如,查询`students` 表中所有记录:```sqlSELECT FROM students;```2、使用条件查询,获取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
例如,查询年龄大于 18 岁的学生记录:```sqlSELECT FROM students WHERE age > 18;```(五)数据更新1、使用`UPDATE` 语句更新表中的数据。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数据库试验报告篇1一、实训时间:20_年5月13日至5月24日二、实训地点:三、实训目的与意义:1,这次实习可以使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学问用于实践增加了我对电脑技巧的一些认知。
2,通过这次实习也可以让我体验到上班族的生活为我将来毕业后找工作打下了基础。
3,并且这次实习可以非常好的关心我完成将来的毕业论文。
四、实训感悟:还依旧记得来的第一天对这里很茫然,不知道实习要做些什么。
然后经过老师的急躁讲解,熟悉了自己实习要做些什么,得到了许多心理熟悉,对许多问题都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
同时,我熟识了河北玛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国家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中国丝网出口基地“—河北省安平县。
使我们队公司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
经过这半个月的实习训练,我了解到自己所学的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当然学的更多的是如何在更新网站内容和添加商品,每天不厌其烦的更新添加,观察自己的胜利更多的是兴奋。
还有发布了一些关于公司产品的博客,比如新浪,网易。
而后又尝试在百度知道上提问与回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网站搜寻相关内容来回答各种丝网问题,通过百度知道这个平台,我对公司又了更一步的了解。
经过半个月的实训我学到了许多之前没有学过没有接触到的东西,熟悉到自己的不足,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尽快的学会在社会上生活,敢于面对社会的压力,使自己可以在社会上成长进展。
数据库试验报告篇2由于平常接触的都是一些私人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是一些类库,其他人的沟通相对可以忽视不计,因此也就不考虑规范化的文档。
实际上从学习的经受来看,我们接触的学问体系都是属于比较老或比较传统的,与现在进展快速的IT行业相比许多状况已不再适用,尤其是当开源模式渐渐走近开发者后更是如此。
虽然这次是一个数据库课程设计,由于本人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是本着对自己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所以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数据库以外的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据库原理与应⽤》实验报告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专业:学号:学⽣姓名:年⽉⽇实验⼀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实验⽬的1. 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7 的⽅法。
2. 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5.7 数据库的⽅法和步骤。
3. 了解⼿⼯配置MySQL 5.7 的⽅法。
4. 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 掌握使⽤Navicat ⼯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法。
*6. 掌握使⽤Navicat ⼯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法。
⼆、实验要求1. 学⽣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 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7 版。
2. 在服务对话框中,⼿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3. 使⽤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4. 分别⽤Navicat ⼯具和命令⾏⽅式登录MySQL。
5.在my.ini ⽂件中将数据库的存储位置改为D:\MYSQL\DATA。
6. 创建数据库。
*①使⽤Navicat 创建学⽣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7. 查看数据库属性。
*①在Navicat 中查看创建后的gradem 数据库和MyDB 数据库的状态,查看数据库所在的⽂件夹。
②利⽤SHOW DATABASES 命令显⽰当前的所有数据库。
8. 删除数据库。
*①使⽤Navicat 图形⼯具删除gradem 数据库。
②使⽤SQL 语句删除MyDB 数据库。
③利⽤SHOW DATABASES 命令显⽰当前的所有数据库。
10. 配置Path 变量,确保MySQL 的相关路径包含在Path 变量中。
四、思考题MySQL的数据库⽂件有⼏种?扩展名分别是什么?格式⽂件.frm 描述表的结构(列、列类型、索引,等等)数据⽂件.ISD(ISAM) 或.MYD (MyISAM) 包含表的数据─即它的⾏索引⽂件ISD(ISAM) 或.MYI (MyISAM) 包含数据⽂件中任何索引的索引树。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二

实验一1.实验目的了解SQL Server 2005的系统配置、“联机丛书”的内容;掌握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的基本操作及模版的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和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受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熟练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使用和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并删除数据表、修改表结构,更新数据。
学会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受Transact-SQL 语句并进行结果分析。
2.实验内容(1)查看SQL Server 2005的系统配置。
(2)查看SQL Server“联机丛书”的内容。
(3)查看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环境并掌握其基本操作。
(4)查看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脚本模版环境并掌握起模版使用方法。
(5)创建数据库(6)查看和修改数据库的属性(7)修改数据库的名称(8)删除数据库(9)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表,修改表结构,输入并更新数据。
3.实验步骤1)配置安装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后要对SQL Server 2005进行配置。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配置服务和配置服务器。
2)“联机丛书”SQL Server“联机丛书”提供了对SQL Server 2005文档和帮助系统所作的改进,这些文档可以帮助用户了解SQL Server 2005以及如何实现数据管理和商业智能项目。
3)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是为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提供的新工具。
电子科技大学-空间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一、建立Geodatabase数据文件1、新建一个Geodatabase:如图1.1所示:在ArcCatalog环境下新建一个名为“Personal Geodatabase”的数据文件。
1.1 建好的Geodatabase数据文件2、新建要素集:在Personal Geodatabase下,新建一个shanghai要素集,定义坐标系统为高斯投影(如图 1.2所示),单位为米,精度为1。
1.2 创建要素数据集3、新建要素类:在shanghai要素集中,新建一个parcel和pole要素类,parcle的Shape字段类型为polygon,新增字段parcel_name(文本型)、owner_name (文本型);pole的Shape 字段类型为点类型,新增三个字段:类型(短整型)、高度(短整型)和管理部门(文本型)。
1.3 创建parcel要素类1.4 创建pole要素类4、新建表:如图1.5所示,在Personal Geodatabase下,新建一个owner表,新增字段name (文本型)、age (短整型)1.5 创建owner表二、创建子类1、新建子类:单击鼠标右键,打开pole要素类的属性表,选择子类选项卡,根据type字段创建pole类型子类,包括Wood、Steel和Cement。
图2.1 pole要素类新建子类2、对子类赋值:如图2.2所示,在ArcMap环境下通过列表框选择对要素子类进行赋值。
图2.2 pole要素类赋值三、按子类定义pole要素类的域:1、打开Geodatabase的属性表,定义三个域:Wood_pole高度域(短整型),20—30ft;Steel_pole的高度域(短整型),30—50ft;pole的管理部门域(文本),市管,区县管。
图3.1 按子类定义pole要素类的域2、打开pole要素类属性表,定义高度和管理部门字段的域,其中,高度按子类定义。
图3.3 定义高度和管理部门字段的域3、检查输入的要素的有效性:在ArcMap环境下,对选中点进行属性编辑,其中管理部门只能在市管和区县管两个值中选择;输入的高度值是否有效,通过Validation(验证要素)命令对选中的要素进行有效性检验。
数据库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李鹤鸣学号:2014060101011指导教师:郑莉华日期:2016年4月24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名称:创建,备份与恢复数据库二、实验学时:2三、实验内容和目的: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创建数据库的方法及相关操作,向数据库中添加样本数据,学习SQLSERVER数据库的恢复和备份。
创建数据库,命名为DB+学号,如:DB000000001该数据库包括5个表:建议:在定义表中字段时,尽量使用意义的英文单词。
‘系别代码表’表名:dep‘教师表’表名:teacher‘学生表’表名:stud‘课程表’表名:course‘选课表’表名:sc为每个表准备大约5-10条记录,使用Insert语句将这些数据插入到相应表中数据录入完成后,将数据库备份到磁盘上,在以后的的试验中备用。
四、实验原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DDL创建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计算机,Microsoft SQL sever 2014六、实验步骤:启动SQLSERVER创建数据库:STUD创建表‘系别代码表’表名:dep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为’系代码’)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大小/格式是否可为空系代码depid varchar 8 否PK系名depname varchar 20 否Not null‘教师表’表名:teacher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为’教师号’)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大小/格式是否可为空教师号tid Varchar 8 否PK教师名tname Varchar 8 否Not null职称title Varchar 10 是Varchar 20 是所属院系编号depid‘学生表’表名:student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为’学生号’)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大小/格式是否可为空学号sid Varchar 11 否PK学生名sname Varchar 8 否Not null性别sex Char 2 否院系编号depid Varchar 20 是出生年月birthd Date 是邮箱semail Varchar 20 是家庭地址homeaddr Varchar 40 是‘课程表’表名:course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是课程号)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大小/格式是否可为空课程号cid varchar 8 否PK课程名cname varchar 30 否Not null先修课程号cid_pre varchar 8 是学分credits numeric 3(小数位数1) 否Not null‘选课表’表名:sc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是课程号)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大小/格式是否可为空学号sid varchar 8 否Not null, PK课程号cid varchar 8 否Not null, PK教师号tid varchar 8 否成绩score integer 是一、备份数据库二、恢复数据库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PK:主键,Not null:不能取空值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Create table dep(depid varchar( 8) primary key, depname varchar(20) not null);Create table teacher(tid varchar(8) primary key,tname varchar(8) not null,title varchar(10),depid varchar(20));Create table student(sid varchar(8) primary key,sname varchar(8) not null,sex char(2) not null,depid varchar(20),birthd date,semail varchar(20),homeaddr varchar(40));Create table course(cid varchar(8) primary key,cname varchar(30) not null ,cid_pre varchar(8),credits numeric(3,1) not null);Create table sc(sid varchar(8) not null,cid varchar(8) not null primary key,tid varchar(8) not null,score integer);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insert into dep(depid,depname) values('01','计算机'); insert into dep(depid,depname) values('02','信软'); insert into dep(depid,depname) values('03','通信'); insert into dep(depid,depname) values('04','电工'); insert into dep(depid,depname) values('05','自动化');insert into teacher(tid,tname,title,depid) values('200601','刘琦','讲师','03'); insert into teacher(tid,tname,title,depid) values('200602','林闲','讲师','02'); insert into teacher(tid,tname,title,depid) values('200605','李迁','教授','01'); insert into teacher(tid,tname,title,depid) values('200604','曹薇','讲师','04'); insert into teacher(tid,tname,title,depid) values('200608','孙峰','讲师','05');insert into student(sid,sname,sex,depid,birthd,semail,homeaddr) values('201401','张澄','男','01','1994.10.15','13456289@','江苏省南京市');insert into student(sid,sname,sex,depid,birthd,semail,homeaddr) values('201402','明青云','男','02','1996.1.11','465187@','河北省邯郸市');insert into student(sid,sname,sex,depid,birthd,semail,homeaddr) values('201403','孔玲珑','女','03','1995.6.25','97644163@','福建省泉州市');insert into student(sid,sname,sex,depid,birthd,semail,homeaddr) values('201404','雷破','男','04','1994.2.14','4941647@','广东省深圳市');insert into student(sid,sname,sex,depid,birthd,semail,homeaddr) values('201405','李肃','男','05','1994.5.26','8794164@','湖北省武汉市');insert into course(cid,cname,cid_pre,credits) values('00101','离散数学','10001','2'); insert into course(cid,cname,cid_pre,credits) values('00102','大学物理下','00100','2'); insert into course(cid,cname,cid_pre,credits) values('00103','数据结构','10000','3'); insert into course(cid,cname,cid_pre,credits) values('00104','概率论','10002','4'); insert into course(cid,cname,cid_pre,credits) values('00105','计算机导论','00010','1');insert into sc(sid,cid,tid,score) values('201401','00101','200601','80'); insert into sc(sid,cid,tid,score) values('201402','00102','200604','76'); insert into sc(sid,cid,tid,score) values('201403','00103','200605','80'); insert into sc(sid,cid,tid,score) values('201404','00104','200608','84'); insert into sc(sid,cid,tid,score) values('201405','00105','200602','86');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按步骤进行试验,本实验相对简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带答案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学号:学生姓名:班级:年月日实验1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5.5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
(3)了解手工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4)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6)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3)1~2人为1小组,实验过程中独立操作、相互学习。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36 版。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开始--运行--cmd--输入“net start mysql”回车,启动成功;输入“net--stop--mysql”回车,停止。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①打开Navicat for MySQL,文件--新建连接--确定。
②开始--运行--cmd,输入mysql -h hostname(如果服务器在本机,可以输入localhost或127.0.0.1)user -p 回车后,系统会提示“Enter password”,输入配置的密码就可以登录上了。
(5)创建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①打开Navicat for MySQL,文件--新建连接--常规(设置连接名MySQL,主机名localhost)。
②使用Windows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然后输入CREATE DATABASE mydb;回车,显示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创建成功。
最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 SQL Server基本使用与数据定义一.实验目的1.掌握“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及“查询分析器”基本使用方法;2.熟悉数据库建模及E/R图的画法;3.掌握SQL Server 中数据库、及数据表的建立与管理方法;4.掌握数据的导入/导出及数据库备份/还原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SQL Server 基本使用1.启动SQL SERVER。
2.注册服务器3.企业管理器属性4.查询分析器介绍5.查看数据库及浏览表中记录二、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1.数据库建模2.启动、并打开SQL Server3.使用图形界面创建数据库和表4.使用查询分析器创建表5.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实验二 SQL查询一.实验目的:1.掌握SQL语言中SELECT语句的多种查询方式。
2.掌握对表建立与删除索引的方法。
3.掌握聚焦函数的使用方法。
4.掌握集合查询方法。
二.实验内容:1.建立与删除[索引]的方法。
在各表中,分别按代理商编号、客户编号、产品编号及订单编号建立索引。
CREATE INDEX 代理商No ON 代理商(代理商编号)CREATE INDEX 客户No ON 客户(客户编号)CREATE INDEX产品No ON产品(产品编号)CREATE INDEX订单No ON订单(订单编号)2.单表查询,①从产品表中查询现有产品的库存量。
SELECT COUNT(*)FROM产品②从客户表中查询“王五”的地址及代理商编号。
SELECT地址,代理商编号FROM客户WHERE姓名='王五'③从代理商表中查询代理商“惠普”的提成金额。
SELECT提成金额FROM代理商WHERE姓名='惠普'④从订货项目表中查询编号为“444”的订单所订购的商品编号及数量。
SELECT产品编号,订购数量FROM订货项目WHERE订单编号='444'⑤分别求代理商和客户的总数。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

实验一数据库及表的创建与修改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利用SSMS中的设计工具来创建数据库的办法。
2、了解利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的办法。
3、熟练掌握利用SSMS中的设计工具来创建表、修改表结构以及查看表属性等操作。
4、熟悉T-SQL的数据定义语言,能够熟练地使用SQL语句创建和修改基本表。
二、实验内容1、利用SSMS中的设计工具创建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LibraryLib,其中数据库参数均为默认值。
2、使用T-SQL命令创建数据库LibraryLib。
3、利用SSMS中的设计工具为数据库LibraryLib创建表1-6所示的Publish(出版社信息表)和表1-5所示的BookClass(图书类别表)。
4、利用T-SQL创建新表1-10与1-8。
5、numeric(15,2);删除Remarks字段;增加新字段Descript(varchar,70)。
6、利用T-SQL语句:删除BookClass(图书类别表),并重新创建该表。
7、在SSMS中查看Book(图书信息表)的属性。
三、实验步骤1、利用SSMS中的设计工具创建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LibraryLib,实现步骤如下:(1)打开SSMS→连接服务器→对象资源管理器界面→右击“数据库”→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2)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相关选项●输入LibraryLib作为数据库名称,该数据库数据文件默认也是LibraryLib。
●其他设置默认。
(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创建过程。
2、使用T-SQL的CREATE DATABASE命令创建数据库LibraryLib,步骤如下:(1)打开SSMS→右击“数据库”→选择“新建查询”命令→查询分析器窗口(2)在查询分析器窗口键入以下的T-SQL语句,并进行分析运行。
3、利用SSMS中的设计工具为数据库LibraryLib创建表Publish(出版社信息表)和表BookClass(图书类别表)的步骤如下:“对象资源管理器”→展开“数据库”节点→展开数据库“LibraryLib”节点→右击“表”节点→选择“新建表”命令→在“表设计器”界面进行表设计创建表Publish截图:创建表BookClass截图:4、利用T-SQL创建表ExtraDateFee(超期罚款信息表)和表Borrow(借出图书信息表):设计表ExtraDateFee(超期罚款信息表),可以采用以下T-SQL语句:设计表Borrow(借出图书信息表),可以采用以下T-SQL语句:5、修改表ExtraDateFee(超期罚款信息表),使用T-SQL语句实现,操作截图如下:6、利用T-SQL语句删除BookClass(图书类别表),操作截图如下:采用T-SQL语句重新创建该表,操作截图如下:7、在SSMS中查看Book(图书信息表)的属性,操作步骤如下:展开Book表节点→右击Book表→选择“属性”命令→看到“表属性”对话框→查看“常规”、“权限”、“扩展属性”四、实验心得此次试验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第一次实验,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由于一开始对SQL Serve软件的操作不熟悉,以至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学号:*************学生姓名:***班级:12通信工程1班2015年 4 月 22 日实验一创建和维护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5.5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
(3)了解手工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4)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6)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3)1~2人为1小组,实验过程中独立操作、相互学习。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36 版。
进入到下载页面,没看到5.5.36的版本,就选择了32位的5.5.43版本的来安装(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①下面用Nacicat工具登录Mysql,连接测试成功的页面如下:登录成功的页面截图如下:②运用行命令方式登录成功的页面如下:(5)在my.ini 文件中将数据库的存储位置改为D:\MYSQL\DATA。
步骤总共有四步:①停止Mysql服务②打开MySQL默认的安装文件夹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1中的my.ini文件,点击记事本顶部的“编辑”,“查找”,在查找内容中输入datadir后并点击“查找下一个”转到“Path to the database root数据库存储主路径”参数设置,找到datadir="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MySQL/MySQL Server 5.1/Data/"即是默认的数据库存储主路径设置,现将它改到D:\MYSQL\DA TA即可,正确的设置是datadir="D:\MYSQL\DATA"。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认识Oracle及使用SQL*Plus一、实验目的1、认识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2、了解并会使用SQL*Plus工具。
二、实验内容1、启动Oracle数据库【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将服务名称以“Oracle”开头的四个服务启动:OracleDBConsoleorcl、OracleOraDb10g_home1iSQL*Plus、OracleServiceORCL、OracleOraDb10g_home1TNSListener。
启动方式:右键鼠标->【启动】。
2、启动SQL*Plus【开始】->【程序】->Oracle目录->【SQL Plus】用户名:system口令:xg1233、设置SQL*Plus环境选项4、CREATE TABLE语句创建表studentCREATE TABLE reader(cardid V ARCHAR2(10) PRIMARY KEY,name V ARCHAR2(8),sex V ARCHAR2(2) CHECK(sex IN(‘男’,’女’)),dept V ARCHAR2(20),class NUMBER(1)) ;5、在SQL*Plus中执行SQL语句(1)向表reader添加数据SQL>INSERT INTO readerV ALUES('S0002','张伟', '男','数学系',1);按照此方法依次添加5条记录。
(2)查询表reader所有记录SQL>SELECT * FROM reader;(3)查询表reader中男性读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读者类型。
SQL>SELECT name,dept,class FROM reader WHERE sex='男';6、常用SQL*Plus命令(DESC、LIST、RUN、EDIT、SA VE、START、@、SHOW、HELP)(1)DESC、LIST、RUN语句查询(2)SHOW语句查询(3)SHOW EEROR、HELP 、SPOOL语句查询三、三、实验总结刚接触到SQL*Plus时,因为用惯了Windows图形界面,感到很难接受,很麻烦,命令要一条条语句的输入,而且也容易出错,一不小心就会打错字母。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2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学号:学生姓名:班级:2014年月日实验一创建和维护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5.5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
(3)了解手工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4)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6)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3)1~2人为1小组,实验过程中独立操作、相互学习。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36 版。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5)在my.ini 文件中将数据库的存储位置改为D:\MYSQL\DATA。
(6)创建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7)查看数据库属性。
①在Navicat 中查看创建后的gradem 数据库和MyDB 数据库的状态,查看数据库所在的文件夹。
②利用SHOW DATABASES 命令显示当前的所有数据库。
(8)删除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图形工具删除gradem 数据库。
②使用SQL 语句删除MyDB 数据库。
③利用SHOW DATABASES 命令显示当前的所有数据库。
(9)使用配置向导修改当前密码,并使用新密码重新登录。
(10)配置Path 变量,确保MySQL 的相关路径包含在Path 变量中。
四、思考题My SQL的数据库文件有几种?扩展名分别是什么?五、实验总结1、收获2、存在的问题实验二管理表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表的基础知识。
数据库应用及开发创新学分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库应用及开发创新学分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科研一号楼B453 实验时间:2012.3~2012.5
一、实验室名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应用及开发
三、实验学时:32
四、实验任务:
利用数据库工具开发软件设计一个教学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一些常用的功能,功能主要有以下内容:
进入系统,运行主模块,屏幕上能显示登录界面,若密码正确,则进入主菜单,菜单应有如下功能:
五、实验的设计目标是:
设计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包含以下功能:
1.系统的简要说明(即帮助);
2.添加学生记录
3.插入学生记录
4.修改和删除学生记录
5.查询学生基本信息
6.显示学生基本记录
六、实验内容:
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用以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
七、实验步骤:
1.创建学生信息表:
2.创建学生课程表:
3.创建学生成绩表:
4.表关系:
5.成绩查询:
6.登录窗口:
7.主窗体:
8.修改学生基本信息:
9.显示学生基本记录:
10.报表:
八、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见实验截图
九、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试验,对Access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数据库的建立、表的建立、表之间的关系、窗体的设计等都有来了深刻的理解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

(11)列级条件约束 借阅的 titleid 为
表图书的外码
二、学生课程数据库(用 sql 语句实现数据库,表,主键等的设置) (1)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以及学生表并设置主键
(2)建立课程表并设置主键
(3)建立选课表并设置主键
第 3 页/共 7 页
施 全 安 常 正 的 修 装 及 保 确 一 出 高 面 作 操 比 设 搭 步 同 升 上 结 体 主 ,随 管 式 地 落 用 采 手 脚 外 程 工 本 。 构 钢 二 为 部 局 , 层 三 架 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室
实验楼
实验日期 2012 -11-16
实验一 创建数据库与基本表 [实验目的]
1. 掌握 SQL Server 中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的工作环境, 以及在该环境中使用 SQL 的基本操作。 2. 熟悉 SQL Server 中建立数据库、数据表以及连接数据库的操作;
施 全 安 常 正 的 修 装 及 保 确 一 出 高 面 作 操 比 设 搭 步 同 升 上 结 体 主 ,随 管 式 地 落 用 采 手 脚 外 程 工 本 。 构 钢 二 为 部 局 , 层 三 架 框
建立指定的表并建立表之间的联系。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 将设计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库中的表、索引和约束用 Transact-SQL 表 达,并通过企业管理器或查询分析器实现建库、建表、建立表间联系和建立必要的 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的操作。
一、图书读者数据库(用企业管理器实现表的建立及其主键,约束条件的设置) (1) 表 图书中属性及其属性列
(2)
表 读者中属性及其属性列
(3) 表 借阅中属性及其属性列Βιβλιοθήκη (4)图书表中值的插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1)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编号 及实验名称 姓 名
新电 402 实验一 SQL Server 数据库基本操作
系 班
别 级
计科系
学
号
2 年 11 月 2 日 无
实验地点 指导教师Fra bibliotek实验日期 同组其他成员
实验时数 成 绩
6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掌握 SQL Server 系统的数据库创建方式。 2、 掌握 SQL Server 系统的数据表的创建方式。 3、 掌握 SQL Server 系统的数据编辑的基本方式。
2、至少完成主要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基本正确。 3、仅完成部分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结果基本正确。 4、虽然完成了主要实验内容,但是实验步骤和结果存在多处重大错误。 5、未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且实验步骤和结果基本不正确。 6、其它: 评定等级: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教师签名: 2012 年 11 月 日
教师信息表:teacher 字段名称 tNO tName tSex tBirth tRank 含义 教师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数据类型 Char(6) Varchar(20) char(4) datetime Varchar(20) 否 是否允许空 否 否 主键 Yes
3、表中数据的 SQL 方式编辑
) create table teacher (tNO tName tSex tBirth tRank ) Char(6) Varchar(20) char(4) datetime Varchar(20) not null PRIMARY KEY, not null, not null, not null, not null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4

实验成绩《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四专业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 201116910233姓名: 范晓曈指导教师: 苏小玲2013年11 月7 日实验四名称:T-SQL流程控制和函数一、实验内容及要求1.测试前面实验中创建的学生信息表中是否有“xx”这个同学,若有则显示其信息,若无则显示“没有XX这个同学!”。
2.计算500以内能被3或7整除的数。
3.延时6秒后查询学生的信息;到下午4点15分30秒查询学生表。
二、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变量的定义、赋值与使用;熟练掌握常用基本运算符。
熟练掌握流程控制语句,尤其是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三、实验步骤及运行结果1. 测试前面实验中创建的学生信息表中是否有“xx”这个同学。
(1)范晓曈use学生数据库declare@xingming varchar(20)select@xingming='范晓曈'if exists(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name=@xingming)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name=@xingmingelseprint'没有'+@xingming+'这个同学!'(2)陈铁振use学生数据库declare@xingming varchar(20)select@xingming='陈铁振'if exists(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name=@xingming)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name=@xingmingelseprint'没有'+@xingming+'这个同学!'2.计算500以内能被3或7整除的数。
declare@i intselect@i= 1while@i< 500beginif@i%3=0 or@i%7=0print@iset@i=@i+1end3.延时6秒后查询学生的信息;到下午4点15分30秒查询学生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学 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14 年 5月 9日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创建数据库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实验内容: 创建数据库:manage 该数据库包括四个表: 建议:在定义表中字段时,尽量使用意义的英文单词。
“系别代码表“ 表名:dep “教师表” 表名:teacher “学生表” 表名:student “课程表” 表名:course “选课表” 表名:sc
为每个表准备大约10记录,使用Insert语句将这些数据插入到相应表中 数据录入完成后,将数据库备份到磁盘上,在以后的的试验中备用。 实验目的: 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创建数据库的方法及相关操作 四、实验原理: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DDL创建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 五、实验器材 笔记本一台 CPU core i7-3610QM 内存 8GB 系统 windows8.1 64位专业版 dbms:Sql server 2012 六、实验步骤: (1) 创建数据库:STUD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Create database stud; (2) 创建表,表的详细说明见表格.
“系别代码表“ 表名:dep 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为“系代码”)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大小/格式 是否可为空 约束条件 系代码depid VARCHAR 8 否 PK 系名depname VARCHAR 20 否 Not null
“教师表”表名:teacher 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为“教师号”)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大小/格式 是否可为空 约束条件 教师号tid VARCHAR 8 否 PK 教师名tname VARCHAR 8 否 Not null 职称title VARCHAR 8 是 所属院系编号depid VARCHAR 8 是
“学生表” 表名:student 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为“学生号”)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大小/格式 是否可为空 约束条件 学号sid VARCHAR 11 否 PK 学生名sname VARCHAR 8 否 Not null 院系编号depid VARCHAR 8 是 性别sex VARCHAR 2 否 出生年月birthd DATETIME 是 邮箱semail VARCHAR 20 是 家庭地址homeaddr VARCHAR 40 是 “课程表”表名:course 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是课程号)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大小/格式 是否可为空 约束条件 课程号cid VARCHAR 8 否 PK 课程名cname VARCHAR 30 否 Not null 学分credits DECIMAL 3,1(小数位数1) 否 Not null
“选课表”表名:sc 其结构如下:(该表的主键是课程号)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字段大小/格式 是否可为空 约束条件 学号sid VARCHAR 11 否 Not null, PK 课程号cid VARCHAR 8 否 Not null, PK 教师号tid VARCHAR 8 否 Not null 成绩score DECIMAL 3,1(小数位数1) 是
(3) 备份数据库 BACKUP DATABASE stud TO DISK = 'd:\stud.bak' WITH INIT; (4) 恢复数据库 RESTORE DATABASE stud FROM DISK = 'd:\stud.bak' WITH REPLACE;
------------------------------------------------------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create database stud (2)create table dep( depid varchar(8) primary key, depname varchar(20) not null ) create table teacher( tid varchar(8) primary key,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tname varchar(8) not null, title varchar(8) , depid varchar(8) ) create table student( sid varchar(11)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8) not null, depid varchar(8), sex varchar(2) not null, birthd date , semail varchar(20) , homeaddr varchar(40) ) create table course( cid varchar(8)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30) not null, credits decimal not null ) create table sc( sid varchar(11) not null, cid varchar(8) not null, tid varchar(8) not null, score decimal, primary key(sid,cid) ) (3) backup database stud to disk ='d:\database\stud.bak' with init; (4) restore database stud from disk= 'd:\database\stud.bak' with replace;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1、实验结论 2、心得体会 1)Sql语言用起来十分方便。 2)积累了宝贵操作经验。 3、改进建议 这几个实验可以合并成一个实验,可以减少实验报告的量。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数据库的完整性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内容和目的: 实验内容: 设置约束条件 设置教师表,学生表中的院系字段(depid)的外键约束 设置选课表的三个外键约束(学号,课程号,教师号) 设置选课表中成绩字段的取值范围是0到100 设置学生表中性别字段的取值为 “男”或“女” 设置学生表电子邮件字段的取值必须包含@符号
实验目的: 通过设置表的检查约束、外键约束体会数据库完整性的含义,约束条件下数据修改操作的限制,以及实现修改操作的技巧。
四、实验原理:
数据库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结构化查询语言。 五、实验器材 笔记本一台 CPU core i7-3610QM 内存 8GB 系统 windows8.1 64位专业版 dbms:Sql server 2012 六、实验步骤: 1. 恢复数据库,将数据库备份stud 恢复到DB2中 2. 执行SQL命令完成实验内容 3. 备份数据库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restore database stud from disk= 'd:\database\stud.bak' with replace; 2)alter table teacher add foreign key (depid) references dep(depid);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foreign key (depid) references dep(depid); alter table sc add foreign key (sid) references student(sid); alter table sc add foreign key (cid) references course(cid); alter table sc add foreign key (tid) references teacher(tid); alter table sc add check(score between 0 and 100);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heck(sex in ('男','女'));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heck(semail like '%@%'); 3) restore database stud from disk= 'd:\database\stud.bak' with replace; 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1、实验结论
2、心得体会 积累了操作经验。 对数据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改进建议 这几个实验可以合并成一个实验,可以减少实验报告的次数。
电 子 科 技 大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