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问题研究在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经典问题研究在中国
摘要:文学经典问题是当今学术界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近十几年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就有关文学经典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学经典的概念和特征、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建构、文学经典的解构与边缘化、文学经典的教育与传播等四大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文学经典的评价问题、鉴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经典;文学经典;研究综述
最近几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于“经典”及“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十分关注,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一问题看似熟悉,实则涉及到文学研究领域的诸多前沿问题,能引发人们关于此问题的多种思考。文学经典何以成为问题,这与当今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环境因素有关,是西方大众流行文化进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发生碰撞交融后出现的一个必然现象,也是当下中国文学文化领域中所呈献出的一个镜像。
在谈论中国文学经典研究问题之前,我们先就西方文学经典论争问题作一个简明扼要的回顾。
文学经典被认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恒价值的、远离政治利益的典范文本。这是人们普遍的共识,应该不成为问题。然而1983年至1984年,美国著名杂志《批评探索》(Critical Inguiry)刊登了一系列以经典形构为中心话题的文章,拉开了西方文学经典作为问题研究的序幕。1984年,西方学者威廉·本尼特(William Bennett)发表了《收复遗产:关于高等教育中的人文学科的报告》,标志着西方文学经典问题研究的开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形成高潮。几部以大学教育、文化传统、文学文化经典为话题的畅销书的连续出版以及众多学者的积极参与,将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与论争推向了高潮。大学是文学经典问题论争的主战场,大学中的人文教育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所反映的就是文学经典的教育问题。文学经典问题在英国就是从英语文学学科所面临的危机局面开始的。在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活动中,围绕着“什么是经典”、“如何鉴别经典”、“经典有无统一标准”、“文学经典是如何构成,又是如何解构的”等问题讨论得最为激烈。与此同时,以文学经典问题研究为中心,也带动了诸如文学基本理论、文学史、文学教育和各种文学观念的全面反思。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但规模不大。1993年,荷兰著名学者佛克马教授在北京大学做了一个题为《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的学术演讲,就文化研究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经典研究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这在我国学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此后,中国学术界关于经典的意识开始高涨起来。1996年,谢冕和钱理群教授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谢冕和孟繁华教授主编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进一步引发了对于文学经典的论争。1997年8月至10
月,《文艺报》发表了一组文章,就有关文学经典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此后,童庆炳、杜书瀛、朱立元、陶东风、王宁、陈思和、温儒敏、黄曼君、南帆等知名专家学者就文学经典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2005年5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和《文艺研究》编辑部在北京召开“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杂志社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西安召开了“文学经典的传承与重构”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评论》杂志社和厦门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了“与经典对话”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上述会议的与会学者就有关文学经典的界定、解构与建构、批评与阐释、现状与前景、教育与传承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对话与充分的研讨。最近几年,有关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与拓展。正是基于上述背景,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最近十几年有关文学经典问题在中国的研究情况做一概述。
一、关于“文学经典”的概念和特征研究
(一)关于“经典”与“文学经典”
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对文学经典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弄清什么是文学经典,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等问题,它关系到文学的定位、文学史的编撰、文学教育、文学接受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对于这些问题,众多的文学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就经典的涵义和特征予以了阐释。陶东风认为:“经典是人类普遍而超越(非功利)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体现,具有超越历史、地域以及民族等特殊因素的普遍性与永恒性。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其精妙的艺术价值,超功利的言说,深沉的思索,为苦苦‘思乡’的离人指引着心灵慰籍的归途。”①童庆炳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特别是作品),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②陈小波、易思平认为:“文学经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检验而经久不衰的‘最有价值的书’,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奠基性的文学名著。”③黄曼君站在综合的角度,从思、诗、史三个方面对“文学经典”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在精神意蕴上,文学经典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它常常提出诸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灵与肉等人类精神生活中某种根本性的问题。”“从艺术审美来看,文学经典应该有着‘诗性’的内涵。能使人性、人心相通,文心、诗心相通,从而使不同时期的文化和文学得到深层沟通。”“从民族特色来看,文学经典还往往在民族文学史上翻开了新篇章,具有‘史’的价值。能使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思想登上一个新的平台。”④南帆认为:“经典是经受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长度考验之后仍然被视为优秀和伟大的作品。”⑤方中认为:“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作品,它们是文学史的支架与龙骨。”⑥凌建英、宗志平认为:“文学经典是指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当代存在性,能不断与读者对话并带来全新发现,让读者在审美静观中充分体现主体价值的文学作品。”⑦谢冕认
为:“文学从来都是庄严的、崇高的。”“文学以审美的方式表达人生,它的审美作用,它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是不会过时也不会消失的。”⑧孙士聪认为:“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它们是一个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代表和审美理想的标尺,也是文学传统根本精神的集中体现。”⑨
综合上述有关专家学者关于“文学经典”的阐释,笔者认为,尽管学者们表述的视角不同,语言各异,但有三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其一,文学经典是超越时空的、非功利的、永恒的,并且其阐释空间是不可穷尽的普世性作品;其二,文学经典是权威的、崇高的、典范的,并且能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审美理想与价值的原创性作品;其三,文学经典是经常被人阅读与引用,且常读常新,引人向上,并对人生、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
(二)关于“文学经典”特征问题的研究
刘象愚认为,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其一表现为内涵的丰富性,即其中包含有人生、文化、自然等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与完善的重大思想和观念;其二应具有实质上的创造性,亦即应包含尽可能多的有所创造和发明的思想观念;其三应具有时空的跨越性,亦即经典要有当代性,与当代关系越密切,经典性就越强;其四应具有无限的可读性,亦即经典是一部经得起一读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带给读者新的收获的书。⑩韦苇将文学经典的特征概括为:读之不厌的、一般作家写不出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超越了认知价值而在追求审美价值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丰富性等几个方面。王余光认为,传统文学经典在内容上必须符合三个特征:具有普遍性,讨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具有思想性与影响力,激励人们积极生活;具有历史性,经过时间的检验。与此观点相类似,周光庆认为,经典在内容上的本质特征就是它的原创性,这是经典生存的根本。吴承学、沙红兵认为:“作为经典的主要品质特征,它是相对恒定的、成熟的、具有广涵性和普遍性的;同时它又是可以师法的,因为它能够唤起后来者的应战和重读,并且作为一种基准和规范。”朱立元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文学作品是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作品,又往往是某一时代文学成就和审美理想的标志,也是文学接受中经得起检验和支撑文学史框架的作品。黄曼君把经典的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从本质特征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
由此可见,关于文学经典的界定及特征问题是可以从多维视角进行认知和阐述的,其认知和阐述的价值尺度也是多元的。尽管各位学者因视角不同而产生的表述各异,但其核心观念却是趋同一致的。
二、关于“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建构问题研究
文学经典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的形成与建构不是瞬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