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思考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思考题及答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
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
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成长经历(或者那些优秀品质)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
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就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属于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一部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只有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概括总结科学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原则,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及其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它以“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建立了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飞跃,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为什么说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答:因为: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
因此新事物能够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因此,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就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
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为认识世界的过程即认识矛盾,改造世界的过程即解决矛盾。
第四,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9、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矛盾双方都从对方吸取和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第一,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在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造成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使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发生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才有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起作用,但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10、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的正确性。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1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答:(1)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12、简述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答: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队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3、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转变。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答:
15、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认识论的区别
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根本对立的。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而实践证明,唯物主义反映论关于认识的本质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而唯心主义先验论则是错误的。
(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认识理论;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认识理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而反映论就是可知论。
它认为,认识能够提供关于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正确映象,人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世界是可知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对驳斥不可知论的重要作用。
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实践的成功就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人们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
(三)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但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它们有原则的区别。
两者的根本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
其次,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1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
答: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理论)的决定作用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反作用的表现: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反作用的性质:①科学认识(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成功;②错误认识(理论)把实践引向失败。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反对错误:①经验主义: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②教条主义:轻视、脱离实践。
(2)学习、掌握科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①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②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的意义: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是批判和防止各种错误的思想武器;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
17、试述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答: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的全体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理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坚持这一点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二者相互渗透、包含。
(4)意义:
理论上,有利于反对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实践上有利于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有利于注重调查研究。
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二是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
(二)从认识到实践
1、从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是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二是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2、飞跃的条件
一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结合,二是需要中间环节,三是为群众所掌握。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往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18、美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吗?美是客观实际还是主观感受?
19、为什么“日心说”最终战胜了“地心说”?
20、试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论证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答: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特性看,它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它揭示了真理,但并没有终结的真理。
任何真理,从她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反映过程来看,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同样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但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并不能因此而否认真理的决定性。
有的人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来否认真理的决定性,借口要发展真理而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这就是抹煞了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确定界限从而走向相对主义。
因为唯物辩证法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认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的。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抹煞真理的绝对性,正是某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根源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历史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21、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辨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22、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3、试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说明在我国建设先进文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4、试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答:当前,我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半封闭型的传统社会向开放型的现代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诸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区域发展的矛盾,社会财富分配的矛盾,就业矛盾,劳资矛盾,干群矛盾等等。
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形式。
在这些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矛盾中,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解决方法: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总体上说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和总要求,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实际上是包括群体事件在内的所有矛盾的总根源。
因此,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
财富总量,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不断为解决包括群体性事件在内的纷繁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三,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
我们要以充分发扬民主、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出发点,在弄清是非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办事,即便是发生群体矛盾和对抗,出现诸如工人罢工、群体性的暴力冲突,也要根据有关法律解决冲突。
第四,要建立应急机制。
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可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及时的妥善处理。
第五,要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我们要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研究,建立起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动态的长效管理机制。
特别是对一些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热点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对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有助于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
25、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和社会革命有何异同?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
答: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我国经过30 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了我国
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这次改革也是一场广义的革命,而且其影响丝毫不亚于第一次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
相同点: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客观上促进生产力发展。
不同点:改革由统治者发动,革命由被统治者发动;改革自上而下,革命自下而上;改革目的是维护统治,革命目的是推翻统治;改革是非暴力的,革命是暴力的;改革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多是局部调整,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多是全面改变;改革的困难在于统治阶层内部矛盾,革命的困难在于统治阶层外部压迫。
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决定因素)2、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的对比3、最高统治者的态度4、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5、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26、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答: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