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1计划”背景下浙西南地区高校协同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
i n n o v a t i o n i s s t i l l a t i t s p r a c t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t a g e i 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n s o u t h w e s t Z h e j i a n g . T h o u g h c e r t a i n p r o g r e s s
i n S o u t h w e s t Z h e j i a n g :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s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a l
S t r a t e g i e s
LI xi a o l i
h a s b e e n a c h i e v e d,p r o b l e ms s t i l l e x i s t .Th e s e p r o bl e ms i n c l u d e we a k c o n s c i o u s ne s s ,i nc o mp l e t e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a nd i n s u ic f i e nt a b i l i t y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t he r e g i o n a l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s e t o f c o u nt e r me a s u r e s s uc h a s i mpr o v i ng t h e c o ns c i o u s n e s s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me c ha n i s m,c o n s t r uc t i n g t he t e a m
校企合作在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校企合作在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王正雨来源:《卷宗》2013年第02期摘要: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产学合作中双方优势的累加,在这经济和科技一体化的当下,协同创新思想已经普遍运用于校企合作之中。
本文主要是先例举出校企在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对应性的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原因问题;应对措施在这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就升级为了产学研的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思想应用已经在校企之间的合作中被普遍推广。
而在产学协同创新过程中,必然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出现新的应对措施。
一、协同创新中的校企合作1、产学协同创新是高校、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世界经济的趋势来看,现代科学研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国家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革新的平均周期成为一把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尺”。
技术革新的周期是指一项革新从酝酿到投入市场所经历的时间,它包括最初的发明和发现阶段,以及研制、试验、技术设计、制造、市场分析、试销、工业生产等阶段。
平均周期越短就意味着技术革新速率越高。
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该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相关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也应有针对性的与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巩固、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在新的发展时期和领域,产学协同创新在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产学协同创新的优势互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大力发展产学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因此,企业只有与高校开展密切合作,才能使本企业技术得到提升,创新水平才可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既巩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地位,又提高企业所在市场竞争领域中的知名度。
同样,高校要迅猛发展,是与企业的合作是不可分开的,。
我国区域创新主体协同研究
我国区域创新主体协同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区域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资源等存在差异,这导致各区域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功能定位及协同方式也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我国区域创新主体的协同问题,对于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创新主体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参与创新活动的各类组织和个人,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以及中介机构等。
这些主体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区域创新体系。
协同是指各创新主体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合作创新等方式,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区域创新主体加强协同合作。
由于各区域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发展目标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协同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深入研究我国区域创新主体的协同机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背景介绍:阐述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通过加强区域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创新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在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等方面相对滞后,制约了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
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机制尚不完善,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创新链条的衔接不够顺畅,影响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区域创新体系还需进一步提高开放性和包容性,加强与国际先进创新资源的对接与合作。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石 油 经 济 与管 理 研 究所 , 黑 龙 江 大庆 1 6 3 3 1 8 )
【 摘 要】由于 产 业 集群 已 成 为行 业 发 展 的 重要 特 征 . 且 只 有 形 成 学科 集 群 才能 应 对 产 业 集群 提 出的 高端技 术 难题 因此 应
强
技 术 转 嫁 到 另外 一 个 新 的 产 业 上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需 要 完 成 两 个
方面的情况 . 一 是 将 原 来 产业 价 值 链 跨 越 到 具有 更 高 附加 值 的 价 值 链 所 对 应 的低 附加 值 上 。另 外 . 将 原 来 的 产业 价值 链 跨 越 到 具 有更高附加值链 上的高附加值处 价值链提升的过程中 . 高校学 科 集 群 和 产 业 集 群应 该 互 相 协 作 . 并 且严 格 遵 守 双方 所 签 订 协 议 中 的规 定 。 3 . 3 建 立 良好 的产 业 集 群 和 高 校 学 科集 群联 合 的环 境 在 建 立 高 校学 科 集 群 和 产 业 集 群 的 过 程 中 .政 府 部 门 应 该 正 确 地 对 待 自身 在 其 中 的作 用 .对 两 者 的 结 合 进 行 积极 的 帮 助 和 指 引 。 首先 . 政 府 应 该 以地 区产 业 发展 为 依 据 . 提 高 高 校 和 企 业 沟通 的机 会 . 为 建 立 高 校 学 科集 群 和产 业 集 群 联合 体 提 供 有 力 的扶 持 。其 次 , 为 高 校 学 科 集 群 和产 业 集 群 联 合 提供 有 力 的资 金 和政策上的支持 . 完 善 技 术 创 新 的机 制 3 . 4 加 强 高 校 教 育 结构 的综 合 化 随着 产 业 集 群 的 不 断 发 展 . 知识 、 技术、 资 源 等 要 素 的 集 成 度 不 断 提高 .单 一 的 高 等 教 育 机 构 所 培 养 出 的 人 才 无 法 满 足 产 业 集 群 发展 的要 求 因 此 。 高 校 应 该 提 高 教 育 结 构 的综 合 化 。 应 该 建 立 服 务 社 会 经 济 发展 的创 新 体 系 . 促 进 学 科 集 群 和产 业 集 群 的联 合 . 使高校和企业构成一个 庞大的网络 . 形 成 高 校 学 科 集 群
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61 ・
化平台和专业性公共性服务平 台等 ,其主要任务 、 创新工学院 、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奥 依托主体和典型机构如表 l 所示。
表 1 我 国协 同创 新 平 台 的 主要 类 型
平 台 类 型 主 要 任 务
造条 件建 设 了一批 协 同创 新平 台 , 为 承 载协 同创 新 活动发 挥 了重要 作用 。 ( 一) 协 同创 新 中心 。
公 共服 务 平 台 化 提 供 良好 服务机 构 、 金 融 条件 平 台
的支撑 条件 机 构参 与组建
与环 境
等
协 同创新中心是在国家“ 2 0 1 1 年计划” ( 即《 高
湖 北 社会 科学 2 01 4年 第 1期
・
中部崛起 与湖北发展
湖 北省 协 同创新平 台的发展现状 与对策研 究
刘 钒, 李 光
( 武汉大学 发展研究 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
摘要 : 协 同创新 平 台是 开展 协 同创 新 活动 的 载体 , 其 发展 状 况是 协 同创 新政 策 、 投入 、 组织、
产 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任务。 科研机构主要为协同创 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 ,政府的生产力促进中心 、 技术转移办公室等 , 社会上的科技 新平 台提供能够持续进行技术研究 的人员与资源。 业联络办公 室 、 我国已建设的协同创新平台按功 政府部 门负责协 同创新平台的领导 、协调和集成 , 推广服务机构等 。 研究与开发创新平台 、 科 技 成 果产 业 形成多部门 、 多层次参与平 台建设的网络体系。协 能 至 少 包 括 : 作者简介 : 刘钒( 1 9 8 2 一) , 男, 博士 ,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李光( 1 9 5 5 一) , 男, 武汉 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中的协同创新与合作研究
目 录
• 引言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概述 • 协同创新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的重要性 • 合作研究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作用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中协同创新与合作
研究案例分析 •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合作研究价值
提升研究质量
通过合作研究,可以汇聚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提升 研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研究质量。
推动学科发展
合作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推动临床医学专业的综合 发展,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
加强人才培养
合作研究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术 资源,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经验分享
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双方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包括建 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研究目标和分工、加强团队建设 和管理、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等。
案例三
背景介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界 、跨领域协同创新与合作研究在 临床医学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一 些国际知名的医学中心和科研机 构积极探索跨国界、跨领域合作 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加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与国际接轨,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的国际影响 力和竞争力。
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持续改进期望
希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能够更 加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鼓励和支持医 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研 究和探索。
希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能够更加注 重跨学科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动医 学教育与医疗实践的深度融合。
报告范围
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现状
科教协同创新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3篇
科教协同创新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3篇第一篇:科教协同创新的重要性与潜力1. 概述科教协同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引出文章主题)科教协同创新指的是科学领域和教育领域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交流,旨在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结合,推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科教协同创新是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大意义和巨大潜力,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2. 科教协同创新对拔尖人才培养的影响和作用科教协同创新通过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为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首先,科研项目的参与可以提供给学生实践和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科教协同创新可以加速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最后,通过与科学家和专家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并参与到真实的科学研究中,深入了解科研过程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和独立创新能力。
3. 科教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举例说明)以某大学为例,在某研究所设立了科研实验基地,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加入实验室参与到真实的科研项目中。
例如,该实验室的一个研究项目是研究新型材料在太阳能转换领域的应用。
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并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
同时,有机会与其他科研人员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这种科教协同创新的实践模式,为培养拔尖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篇:科教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1. 科教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理念与目标科教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即使学生没有完全成熟的科研能力,也应该给予他们机会和平台去接触和了解科学研究。
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2. 科教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的实践案例某高校的一个科研中心设立了创新实验室,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实验室提供了一系列的培训和活动,包括研讨会、创新竞赛等。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阜新为例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阜新为例作者:王娟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6期王娟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是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发挥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科研优势,带动企业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本文以阜新为例,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并针对阜新的发展现状,从政府政策引导、校企平台搭建、动力激励途径等几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对策建议2001 年阜新被国务院确立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
转型是阜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十余年来,阜新一直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2011 年,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1] 。
阜新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
一、阜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1、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及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政府应给予一定政策扶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并建设网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
一方面,高校及科研单位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
2、企业科研能力不足,而高校的科研力量没有充分发挥。
企业的科研力量薄弱,能力有限,技术水平发展受限,而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水平没有充分的发挥空间,二者的优势和短板正好可以互补。
将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补充到企业中去,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将阜新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轨道上脱离出来,借助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人才优势及科技力量,将粗犷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改善企业的技术水平。
3、校企联合动力不足,联系不够紧密。
高校和企业的关系不应停留在我育人、你用人的阶段。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校企合作,但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对新出校门的人才持怀疑态度。
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激励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利益纽带来带动创新发展,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建设步伐。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
国际合作中存在着文化差异、知识产权保护等难题,需要加强沟通和协商,建立互信机制和合作规则,确保产学 研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及发展策略
深度融合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实践教学、 科研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性循环。
人才培养
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设立奖学金、实习实训基地 等方式,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技术研发
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产学研 协同创新的技术水平,通过引进 先进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等方式 ,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
。
成果转化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产 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效率,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CHAPTER 04
未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展望 与趋势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学研协同创 新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方向的发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协同 创新的效率和成果质量。
国际化方向
国际化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然趋势,未来产学研协同创 新将更加注重与国际前沿科技的对接,加强国际间的科技 合作与交流。
跨界融合方向
跨界融合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向,未来产学研协同 创新将更加注重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与交叉,通过跨界创 新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际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国际合作可以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资源,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推 动全球科技创新的进步和发展。
01
协同创新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
二、 专 业学位 研究生联 合培 养基地 现状
西 安 电 子科 技 大学 ( 以下 简 称 “ 西电” )于 2 0 0 2年 开始 招 收 软 件工 程硕 士研 究生 , 开届 全 日制专业 学位 硕士 研究 生教育 试点 工 作 。2 0 0 4年 起招收集 成 电路设计 方 向 ( 工程 类 )硕 士 , 扩 大 了全日 制 工程硕 士试 点 范围和 招生 规模 。至 2 0 1 0 年, 西电在 I 3 个相 关 领 域 全面开 展全 日制 工程 硕士 教育 , 其中 “ 电 子与 通信 工程 ”和 “ 集 成 电路 工程 ”为 工程硕 士试 点领 域 , 并于今 年 5月赴京 参加 “ 工程 硕 士专业学 位研 究生教 育综合 改革试 点项 目验收汇报 会 ” 。 专业学 位研 究 生教学 实践 环节 的企 业实 习 , 是 其 区别于 传统 学 术 型研 究 生 培养 的重 要 环节 , 也 是专 业学 位 研究 生 接触 社 会行 业 、 熟悉企业需求的核心步骤之一。由于西电是 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
政策支撑不应只靠教育部的明文规定应有多方如工商局税务局等的配套措施明确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真正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出人力及资金进行监控尤其注意帮助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让学生接触企业核心内容从而在技术方面得到真正的提升
协同创新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现 状、问 题和对策
西部 教 育
协 同创新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 的现状 、 问题 和对策
— —
以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为例
苏 楠 马 莉 7 1 0 0 7 1 )
(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研 究 生院 陕 西西安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初探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初探【摘要】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现状、重要性、主要内容、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当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着多元化、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对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间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合作意愿不足、资源瓶颈等挑战,同时也有着合作共赢、资源互补的机遇。
未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可能朝着更加深入、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有望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可以为高校科研合作提供借鉴,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学术交流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现状、重要性、主要内容、挑战、机遇、未来发展方向、初探1. 引言1.1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初探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旨在促进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共同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这一机制在当前国内高校中已经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但仍处于初探阶段。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有效促进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科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本文旨在对高校协同创新机制进行初探,探讨其现状、重要性、主要内容、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校间的合作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有助于深化对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理解,促进高校合作交流与创新发展。
的探讨将为高校间的合作共赢带来新的思路和途径,推动高校在科研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2. 正文2.1 当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现状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当前的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1. 合作意识增强:高校之间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各校之间积极开展联合科研项目和合作国际交流,加强了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
2. 跨学科融合: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促使不同学科、不同院校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实现了学术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跨学科研究的融合,推动了科研水平的提升。
陕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创 新 的 现 状 ,探 究 了 陕 西 省 产 学 研 协 同 创 新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其 成 因 ,最 后 对 陕 西 省 产 学 研 协 同 创 新 的 发 展 提 出 了 相
应的对策。
关 键 词 :协同创新;产学研;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F 207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672 -7312(2018)01 -0004 -06
relatively backward. T h e mighti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weakness of e c o n o m y have formed the unique “Shaanxi p h e n o m e n o n ”.This paper selected Shaanx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larified the connotation of IU R collabora
第 1期
原 长 弘 等 :陕 西 省 产 学 研 协 同 创 新 的 现 状 、问 题 及 对 策
•5 •
密 集 ,科 研 人 员 众 多 ,研 究 机 构 经 费 内 部 支 出 居 全 国前列,理 应 成 为 一 个 经 济 大 省 。然 而 ,陕西科教 对 经 济 的 贡 献 与 科 教 大 省 的 地 位 不 相 匹 配 ,科教与 经济亟待紧密结合与融合发展。长 期 以 来 ,科教资 源 配 置 存 在 结 构 性 矛 盾 ,科 技 成 果 就 地 转 化 率 偏 低 ,产学研 协 同 创 新 效 率 低 下 ,陕西省并没有真正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 学 研 高 效 协 同 创 新 的 局 面 。 当 前 我 国 经 济 已 经 进 入 新 常 态 ,全 面 深 化 体 制 改 革 成 为 主 旋 律 ,市 场 将 在 产 学 研 协 同 创 新 中 起 决 定 性 作 用 的 同 时 要 求 更 好 地 发 挥 政 府 的 作 用 。不 同 于 许 多 理 论 的 解 释 与 预 期 ,当 前 产 学 研 协 同 创 新 处 在 新 形 势 下 ,必 然 会 遇 到 许 多 新 问 题 和 新 挑 战 。 因 此 ,研 究 新 常 态 下 陕 西 省 产 学 研 协 同 创 新 的 现 状 、 问题、成因以及采取的对策,是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与机制
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与机制近年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各个领域发展的重点。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
但是,如何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有序、可持续地发展,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高校科技创新的模式与机制,展开讨论。
一、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从创新成果来看,虽然高校的科研成果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真正具有可应用性、产业化水平较高的成果较少,且产业化转化率不高。
从创新人才来看,高校毕业生中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数量较少,有的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从科研经费来看,高校的科研经费相对不足,可支配资源有限。
此外,高校科研人员流动性大、合作机制不够完善也是目前制约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高校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究1.学术型科研模式传统上,高校的科技创新主要采用学术型科研模式,即以学术为导向,以科研成果为目标,强调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研究模式以发表高水平SCI论文为标准,着重注重理论和基础研究。
学术型科研模式在高校内部的推广度较高,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2.技术型科研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高校也逐渐采用技术型科研模式,更加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解决现实问题和促进产业升级。
技术型科研模式的研究侧重于技术创新,强调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研究,以专利和技术转让为标准。
这种研究模式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3.创新型科研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双创”政策的深入推进,创新型科研模式也成为高校科技创新的新趋势。
创新型科研模式强调科技和创新的结合,旨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助力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种模式注重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型科研模式充分发挥了高校的人才、学科和科技资源优势,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
校地协同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校地协同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高校研究生双创实践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校地协同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的建设对于促进研究生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高校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校地协同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本文将从平台建设的现状入手,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校地协同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现状分析1. 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校地协同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平台建设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无法满足研究生双创实践的需求;二是平台运营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导师指导和资源支持;三是校地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不够紧密;四是平台文化氛围不浓厚,研究生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平台合作意识。
2. 建设成就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我国高校校地协同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一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平台数量和覆盖范围逐年增加;二是获得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平台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是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和资源支持,提高了平台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对策和建议1. 提高平台建设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为了提升校地协同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的建设效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进:一是加强需求调研,深入了解研究生双创实践的需求和痛点;二是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平台建设方案;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导师和管理人员,提升平台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2. 规范平台运营管理平台运营管理是校地协同研究生双创实践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需要加强规范和规范。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导师指导,建立导师制度,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二是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场地和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流程,规范平台的运行和管理,确保平台运作的顺畅和有效。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企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和企业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期望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贡献力量。
本文首先对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国内外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政策支持、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优化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为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一研究,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文献综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特别是在我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更是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校企协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国内外学者对于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国外,许多学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例如,(国外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校企协同不仅可以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环境,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江苏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建议
第2 期
南
京
邮
电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V 0 1 . 1 5 No . 2
2 0 1 3年 6月
J o u na r l o f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s t s a n d T e l e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8 作者简介 : 张志华( 1 9 7 0一) , 男,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研 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 产学研合作 。 丘 5 娜婷( 1 9 8 9一 ) , 女, 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 袁 河( 1 9 7 4 一) , 男, 馆员 , 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学研合作 。 基金项 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 目“ 江苏物联 网发展的协同创新研究 ” ( 2 0 1 2 Z D I X M0 3 2 )
内拥有 较早 研 究 物 联 网的 以南 京 邮 பைடு நூலகம்大 学 、 东
南 大学 、 无 锡 物 联 网产 业 研 究 院 、 中 电科 技 十
四所 、 二十八所 等为代表 的高校 和科研 院所 ,
第 2期
张志华等 : 江苏物联网协 同创新发展 的现状 、 趋 势与对策建议
1 3
一
、
江苏物联 网协 同创新 先发 优 势明显 ,
是 物联 网领 域 的 协 同 创 新 主 体 集 聚 度 高 。省
但 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的共建与共享新模式
47· 学校管理 ·收稿日期:2016-3-7作者简介:贾雪,女(1972.7-),电子与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室主任,高级实验师。
研究方向:建筑电气智能化。
“协同创新”是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政府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协作的创新组织模式,是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它代表着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1]。
因此,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提出“建设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为高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这显示出了国家对于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
同时,“协同创新”也成为了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的重要办学理念。
一、“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协同创新”这个概念最初起源于西方,由协同创新、系统创新和制度创新理论共同演变而成。
国外的研究人员把“协同创新”的研究内容分为内、外两部分。
对内部“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组织的互动来实现,对外部“协同创新”的研究是通过产业组织与其他个体之间的沟通互动来实现。
例如,美国多地已在政府、企业、学校等机构之间建立合作互利关系,作为产学研主体,将“协同创新”理论应用到该体系中,明确其中各方分工职责,形成相互作用的发展模式。
在德国,“协同创新”的概念已重点应用到科研领域,将其视为有效创新体系的根基,以此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近几年,德国“协同创新”已取得初步成功,经济已然摆脱了欧洲经济危机,正逐渐走向复苏,GDP 不断走高,可见其经验值得各方研究和借鉴。
在我国,对“协同创新”概念的认知时间并不是很长,且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发展并未普及。
因此,针对高校发展“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模式、绩效等方面的分析方法还较少,不够完善。
我国的一些研究学者将“协同创新”定义为“利用高校学科优势,协同科研院所、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等创新主体,为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研究发展而形成的协同攻关组织系统”。
吉林省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的现状与提高策略
一
实质性成果 ,努 力为建设创新型 国家作 出积极贡
献。 ” 为落 实胡 锦涛讲 话 精神 ,教 育 部 、财 政部 决 定于 2 0 1 2年 5月 起 正式 启 动 实施 “ 高 等 学校 创 新 能力 提 升计划 ” ( 简称 “ 2 0 1 1 计划 ” ) 。该 计 划 是
一
批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并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
申报 教育部 创新 团 队。 开展 高校协 同创 新工作 ,是吉林 省建设 高教 强 省 战略 的重要 步骤之 一 。吉林 省委 、省人 民政府 于
2 0 1 3 年 7月 1日下发的 《 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 人民政府关 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 ( 吉发 『 2 0 1 3 ]1 0 号) ,明确 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指 导
[ 关键词 ] 高校协 同创新
高教强省战略
政策
体制 1 3  ̄2 2 )
[ 中图分类号 ]G 6 4 4 .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5 -5 8 4 3( 2 0 1 4 )0 1 — 0 0 7 8— 0 8 [ 作者简 介] 刘新 才,吉林省教育科 院高教所副研 究 员 ( 吉林长春
现 代 教 育 科 学 高教 研究 MODE RN ED UC AT I ON S C I E NCE 2 0 1 4年 第 1期
吉林省高校协同 创新工作的现状与提高策略
刘新 才
[ 摘
要 ]通过调研 访谈得 知 ,吉林 省高校协 同创新 工作 处于起 步阶段 ,各 类高校之 间差距较 大 ,发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 “ 2 1 l 工程” 、“ 9 8 5 工程”之 后第三个体现 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 ,它以人才 、 学科 、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任务 , 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 、文化传承创新 、行业产业 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深化 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 ,转变高校创新方式。计划的 主旨是要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的壁垒 ,释放人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高校尚未完全实现其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效率不高。
因此,亟需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字:协同创新高校第一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
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
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者、企业生产者以及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