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王燕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高校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执行的主体,在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很多高校并不能承担此重任,未能发挥协同创新的核心作用,其原因主要有缺乏协同创新环境氛围以及缺乏有效的创新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普通存在的影响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多年来,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创新来提供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转型升级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已变得越来越紧迫。
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来自创新。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围绕着创新目标,在多主体和多种创新资源的相互补充、协作配合下共同完成既定创新目标的一种协作方式。这种组织模式是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科技平台和中介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一体的动态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辅助要素间的资源整合和深入合作,形成系统的效用叠加。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及意义
1.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障碍,我国的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各成体系,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创新效率极低,为推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整合,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探
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2011计划”为高校协同创新、改革创新吹响了新号角。高校拥有科学、技术和丰富的多学科人才资源优势,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作用[1]。高校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执行的主体,在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如何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体制机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与国家和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行“对接”,完成国家赋予的新使命,这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2.协同创新对高校发展的意义。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有利于高校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整合国内外、校内外一切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全面提升和融合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解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和发展水平,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成为国家创新体系有效的一部分,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未能充分显现在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创新的源头,是国家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但就目前高校的现状来看,只有个别大学能承担如此重任,大多数高校在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表现并不理想。高校在科研、技术和人才的“生产”上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科研和人才“产品”不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或成了“废品”,或成了过时“产品”,即实用性和时效性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多年来高校只重视理论而轻应用;只关注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的级别与数量,不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的.结果。如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现象,毕业生再“回炉”现象;科研成果成“摆设”或仅成个人升迁、升职的工具现象。诸如此类,皆与多年来高校“闭门造车”或深锁在“象牙塔”内是分不开的。
2.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动力不足。现代大学的职能除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外,也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动力不足,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产—学”合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大学生行为实施的因素很多,包括价值观念的冲突、知识产权保护困难、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不平衡等方面[2]。尤其缺乏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机制,合作各方怎样进行分享取得成果和利益,目前缺少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法规。参与协同创新各方的人员,利益诉求不同,并且又缺乏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机制,在利益分割的标准制定时比较随意而且经常更改,如何界定“主角”和“配角”以及两者的贡献度,或者只重主角而忽略配角的贡献度等因素,从而使协同创新群体内部发生分歧甚至因矛盾激烈而解散。
3.高校缺乏有助于推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各协同创新的单位、各位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想法,各自在自身的领域都有一技之长,但需要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将这些创新要素进行整合,需要顶层的设计和引领,通过有实力、有分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将他们组织起来。以往在这方面的操作上,有过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比如在协同创新的项目机构中或项目中,由于没有绝对权威的领导者,导致在许多重要决策上议而不为,决而不行,效率低下,错失发展机遇甚至半途而废[3]。
三、提高高校协同创新水平的途径
1.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促进观念更新。高校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改变传统的个体研究和单兵作战的旧模式,转变观念,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大力倡导联合攻关和兵团作战的新观念,主动走出校门,与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部门积极沟通,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协同创新、推进资源共享和整合,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创造能力和科研成果创新水平,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服务于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将创新精神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
2.明确高校协同创新的目标。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