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形图的判读地
形
类
型
识别利用等高
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
地形图
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
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读
坡度的陡缓;识别五种主要
的地形类型。
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课题】七上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断坡度的陡缓,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从而区分两种高度的差异。(重点)
2.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的变化判断坡度的陡缓。(重点)
3.结合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等高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重点)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案三环节”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课件、教学模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我的身高
比珠穆朗玛峰高”视频。
(设问)同学们,视频汇
总出现的问题是真的吗?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找出这
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带着问
题观看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
设置悬疑
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板图)“海拔和相对高
度”挂图:
(讲解)我们通常用海拔
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表的
高低起伏的状况。
(设置问题)1、什么叫做
海拔和相对高度?2、查看
(活动探究一):
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同
学积极思考并回答相关问
题:
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
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
称为绝对高度。(广泛使用
在地图上)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
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
距离。(人们生活中出现的
高度)
2、甲的海拔是1500米,
在观察相
关图片的
基础上,分
组讨论,培
养学生竞
争与合作
的意识,采
取“生教
生”的进行
新模式,并
达到好的
效果。
3、泰山海拔约为1524米,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约为﹣400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
4、我们平时所说的身高是什么高度呢?500米,那么它们的相对
高度为:1500﹣500﹦1000
(米)
3、泰山与世界陆地上最低
的洼地死海的相对高度
为:1524﹣(﹣400)﹦1924
(米)
4、小组探究后进行拓展到
其他有关的高度上,从而
让学生对海拔和相对高度
进行区分。
从身边的
问题着手
开始把学
习到的地
理知识运
用到生活
中来,调动
学生的学
习激情。
衔接与过渡(讲解)大家观察“枣庄市山川风光”视频,我们发现枣庄市的地形表面高低起伏,复杂多样。那我们能否把地表的各种形态分分类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展示)“地形鸟瞰图”
(设置问题)大家观察相
关景观图片,你会发现陆
地表面主要有哪几种基本
地形类型?你能找出它们
的相应位置吗?你能说出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有何异
同?
地形类型形态
特征
海拔
特征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陆地表面主要有山地、丘
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其特
点是:(重在找出区别和联
系)
①山地:海拔在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
陡,沟谷幽深。
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
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
和缓。
③平原:海拔一般在200
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
④高原:海拔多在500米
以上,地面广阔,起伏和
缓。
⑤盆地:四周被山岭、高
原环绕,中间为平原或丘
陵。
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
力,学生认
真思考,积
极回答相
关问题。
教师不仅
要设置问
题更好学
生对各种
相近的地
形进行区
分从而达
到教学的
目的。
(讲解)通过前面观察的“地形鸟瞰图”,我们如何可以把地球表面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呢?我们采用何种方法
衔接与过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地形与等高线”
动态视频及教学模型
(设置问题)何为等高
线?什么叫等高线地形
图?什么叫做等高距?
各组通过观察、讨论后,
得出结论,并积极举手回
答相关问题: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
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
线,叫做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用多条
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
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
图。
3、等高距:在同一等高线
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
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
叫做等高距。
教师通过
设问,使得
各学习小
组成员相
互之间进
行积极讨
论,让同学
们对“等高
线”的相关
地理知识
点进行理
解、认知。
衔接与过渡(设问)以上我们学习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那么我们怎么运用等高线来表示各地形部位的特征呢?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等高线表示的地
形部位及特征”挂图
(讲解)同学们观察,思
考各地形部位有何特征?
地形
部位
地形
部位
特征
等高
线
特征
山峰
鞍部
山谷
山脊
陡崖
陡坡
缓坡
(探究活动二):
选一个小组的代表上讲台
指着课件向同学们讲解:
1、山峰: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成闭合状态。
2、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
低地。
3、山谷:两边高,中间低,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4、山脊:中部高,两边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5、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
在一起。
6、陡坡:等高线密集。
7、缓坡:等高线稀疏。
通过观察、
讨论,让学
生对“等高
线表示的
地形部位
及特征”的
基本知识
有了拓展
提升,培养
学生学以
致用、自主
钻研的能
力。
拓展延伸(设问)我们可以利用等
高线来表示地表高低起
伏,那如何在地图上表示
海底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
呢?这就要用到“等深
线”,何为“等深线”呢?
此外你还知道哪些等……
线呢?
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得
出结论:把水域中深度相
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
等深线。用“等深线地形
图”可以表示水域底部地
形高低起伏的状况。
注意要拓
深“等高
线”的内
容,引出习
“等深线、
等温线”等
知识。
衔接与过渡如果我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出不同的颜色这样表示地形更方便吗?
(投影)“分层设色地形各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学生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