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公路设计

一级公路设计
一级公路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河南省许昌市至漯河市一级公路K0+000—K3+010.468标段设计。依据道路的功能将公路定位为平原一级公路,设计时速为80Km/h,设计年限为20年,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路面。根据交通量和交通增长量,将公路确定为双向4车道公路。主要设计包括:路线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和挡土墙设计。

根据地形图特点和选线原则,经过比选确定最佳路线。标段全长3010.468m,路线中间设二个交点,圆曲线半径分别为600m,800m,竖曲线设3个交点,半径分别为12000m、7000m、5000m。在此基础上进行横断面设计和路基排水设计,并经过计算和对比确定路面结构层和结构层厚度。在高填方路段进行挡土墙设计,通过计算确定挡土墙断面形式和尺寸。

整个设计在技术经济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平纵横断面设计,路基和路面结构设计,专题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并进行了道路概预算,完成了整个设计任务。

关键词:一级公路选线路基路面挡土墙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first-class highway design for the K0 +000- K3 +010.468 tenders of the road from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to Luohe City. Depending on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road, the road was positioned as a first class highway located in plain, the design speed of which is 80Km/h and the design life of which is 20 years. The design pavement structure is asphalt pavement.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and traffic growth volume, the highway was identified as a four-lane highway. Highway structure design is asphalt pavement. The main design includes:route design, subgrade drainage design, pave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and retaining wal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opographic and the principle of line selection, I determined the best route after comparison. Full length of the tender is 3010.468m,within it, there are two intersections located in the horizontal curve, the radius of which are 600m and 800m respectively ,and there are three intersections located in the vertical curve, the radius of which are 12000m, 7000m and 5000m, respectively. Cross-sectional design and subgrade drainage design were based on it, and the pavement design was determined through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 determine pavement layer and the thickness of structure. Moreover, the retaining wall in high fill sections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the retaining wall section forms and sizes.

On the basis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analysis, the design have completed d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subgrade and pavement structural design, retaining wall design and budget estimate. In short, the design have completed all the task.

Keywords:First class highway Route design Subgrade Pavement structure Retaining wall

目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公路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与地区交通量的迅猛增加,各地区对公路通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昌市与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中国南北方的结合地带,贯南通北,是南北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许昌市至漯河市公路的修通不仅对两地往来通行和经济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贯通北方和南方,很大限度上减缓了交通压力。

公路设计是进行公路设计施工建设的必要环节,此环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它是通过所给的地形图在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物条件并且结合各种规范而进行的道路的综合设计。它一般包括道路的平纵横设计、防护设计、排水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等。本次通过设计实例一级公路初步设计,使我们能掌握道路设计过程的一些基本的原则,了解道路基本设计的内容和程序等。通过此次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在如何进行公路施工图设计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训练,使我们了解公路施工图设计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施工图设计文件所包括的内容及文件的编制办法等,为今后从事公路工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毕业设计,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1.2 设计主要任务

本次设计中的主要任务是:

1、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在地形图中选定一级公路的路线设计方案,根据道路技术等级和道路技术标准,计算确定相关参数;

2、绘制该一级公路路线平、纵、横断面设计图,对平纵横断面要素进行计算并校验,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3、进行路基排水设计,确定路基宽度、填料和压实标准,并合理选用排水设施,使其满足使用要求;

4、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确定路面面层结构和各层厚度,经过必选确定最经济的路

面结构;

5、根据实际需要,在高填挖地段修筑挡土墙,合理选择挡土墙类型和断面形式,设计挡土墙形式和尺寸并惊醒验证,使其满足使用要求;

6、对整个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根据当前工价,对整个工程进行费用进行概算;

7、编制设计说明书,对设计步骤和过程进行详细严密的说明;

8、将设计成果和图纸进行整理和修改,装订成册。

第二章 设计说明

2.1 设计内容

许昌市至漯河市一级公路K0+000—K3+010.468标段设计,包括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排水设计,挡土墙设计和概预算。

2.2 沿线地理条件与地质资料

本项目经过区域地貌为平原区,整个地形起伏不大,料源分布广,储量丰富。地形对工程施工和材料运输影响不大。沿线浅层地质主要为壤土,路基填料主要来源于取土场取土和天然砂砾,砂石料、石灰、粉煤灰等地材均来源于当地,钢筋、水泥、沥青等材料主要为市场采购。

2.3 气候条件

本设计区属于东部温润季冻区,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累年平均气温为14.6℃,最低温度集中在11、12、1月,极端最低温度为-10℃,最高气温集中在6、7、8月,极端最高气温为42℃,降雨量平均为749.2─845.2mm ,年日照时数为2187─2359h 。

2.4 交通量资料和车道数确定

根据可行性研究和交通量监控,近期交通量如下表2.1所示,交通量增长量为5%,公路折算系数如下表2.2所示。

表2.1交通量组成

车型

黄河

JN150

解放CA10B 解放CA390 尼桑CK10G 菲亚特650E 长征XD160 太脱拉

111 交通量(辆/日) 700 800 800 1000 1000 900 1000 则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

()()17009001000280080010001000 1.510600/N =++?++++?=辆日

20年后年平均日交通量

192010600(15%)26785/N =?+=辆日

表2.2各级公路车辆折算系数

车型 折算系数 车种说明

小客车 1.0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 的货车

中型车 1.5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 ≤7t 的货车

大型车 2.0 载质量>7t ≤14t 的货车

拖挂车 3.0 载质量>14t 的货车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日,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日,故根据交通量确定设计道路为四车道一级公路。

2.5 确定设计时速

一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且纵、横向干扰小时,设计时速宜采用100km/h 或80km/h ,当作为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混合交通量大的集散公路时,应结合平面交叉的数量、安全措施等进行论证,设计时速可采用80km/h 或60km/h 。本设计为城市间干线公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时速采用80km/h 。

2.6 确定公路技术指标

设计公路各项技术指标如表2.4所示。

表2.4 一级公路各项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车速km/h80 2路基宽度m24.5

3圆曲线半径

一般值

m

400极限值250不设超高最小

半径

路拱≤2.0%m2500

4平曲线最小长度m140 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70 6最小纵坡% 0.3 7最大纵坡% 6 8最小坡长m200

9相应纵坡的最大坡长3%

m

1100 4%900 5%700 6%500

10停车视距m110

11竖曲线半径凸形

一般值m4500

极限值m3000凹形

一般值m3000

极限值m2000

12竖曲线最小长度m70 13平曲线最大超高% 8

第三章路线方案拟定和比选

3.1 选线原则

路线是道路的骨架,它的优劣影响道路功能的发挥和在路网中的作用。路线设计除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外,尚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选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1、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快捷的前提下,使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维护。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中平、纵、横的舒顺、合理配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或极限指标;

3、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农田,并尽量不占高产地、经济作物田和经济林园等;

4、通过名声、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与周围换进、景观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总是对原有自然状态和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道路的影响;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因修建道路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

7、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因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采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行驶设线。

3.2 平原区选线要点和考虑

依据地形图,本设计中最大标高为65.9m,最低标高为47.2m,高差为18.7m,属于平原区。村镇、农田、湖泊水塘等是平原区较常见的障碍,在本设计地形图中,共有12个村庄,多处水塘、农田和沟谷,还有三条四级公路。根据本一级公路的任务和性质,在设计中靠近了一些村镇,同时避绕了另外一些的村镇,占用了一些农田和鱼塘,虽然增长了距离,但这些都是必要的,本设计具体考虑如下:

3.2.1 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平原区农田成片,渠道纵横交错,选线应从考虑支援农业,处理好以下问题:

1、平原区新建道路需要占用一些农田,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高产地。布线要从路线的地位、支农运输、地形条件、工程数量、运营费用等方面比较分析,既不片面求直占用大片良田,也不片面强调不占某块田,造成路线弯曲,使行车条件恶化。

2、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有利于农田灌溉,尽可能少和灌溉渠道相交,把路线布置在渠道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渠道尾部。当路线走向与渠道走向基本一致时,可沿渠堤布线,堤路结合,桥闸结合,以减少占田和便利灌溉。路线必须跨水塘时可考虑设在水塘的一侧,并拓宽水塘取土路堤,是水塘面积不致缩小。当线路靠近河边低洼的村庄或田地通过时,应争取靠河岸布线,利用道路的防护措施,兼作护村保田之用。

根据地形图2的特点和选线要求,选线过程中方案一仅在K2+600-K2+800段占用了农田,而且只穿过了4处鱼塘,对周边农业基本未造成影响,且道路修通后能促进沿线农业的发展,较好的处理了公路与农业的关系,形成相互促进作用。因本地形图中未涉及河流,对水利方面未作考虑。

3.2.2 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

平原区有较多的城镇村庄、工业或其他设施,选线应以避绕为主,尽量不破坏或少破坏,并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通过。在避绕局部障碍时,要注意线形的连续舒顺。

1、等级较高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比较密集的居民点,但又要考虑到便利支农运输,便利群众,便利与工矿的联系,路线不宜离开太远,必要时还可修建直线联系,做到“靠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既方便运输又保证安全。

2、一般沟通县乡村直接为农业运输服务的公路,经地方同意也可穿越城镇,但应有足够的路基宽度和行车视距,以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

3、路线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信设施。当必须靠近或穿越时,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和净空,尽量不拆或少拆各种电力、电信设施。

根据地形图2的特点,在满足线形要求前提下,方案二路线经过了南程岗、大张岗、鄢墩和刘大冲四个村庄,但均严格遵守原则未穿越村庄,而是沿村庄外围通过,

既不影响村庄人们的生活,又通过道路的修通促进了村庄和外界的联系,对村庄的出行和经济增长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3.2.3 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平原区通常有较宽的人行大路或等级不高的公路,当设计交通量很大,需要新建公路时,应分别情况处理好新、旧路的关系。等级较低的公路应尽量利用旧路。

根据地形图2的特点,方案二线路与地形图中的2条旧路相交,但接近正交,对旧路影响不大,既避免了新建道路导致旧路废置现象,又合理分散了交通车辆,基本满足设计原则的要求。

3.2.4 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1、特大桥是路线基本走向的控制点,大桥原则上应服从路线总方向并满足桥头接线的要求,桥路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桥位中线应尽可能与洪水的主流流向正交,桥梁和引道最好都在直线上。位于直线上的桥梁,如两端引道必须设置曲线时,首先考虑桥梁和引道的位置对线形设计的影响,要使桥梁与线形的配合视野开阔,视线诱导良好。当条件受限制时,也可设置斜桥或曲线桥。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强调桥位,造成路线过多的迂绕,或过分强调正交桥位,出现桥头急弯影响行车安全;另一种是只顾线形顺直,不顾桥位,造成桥位不合适或斜交太大,增加建桥难度;

2、中、小桥和涵洞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但遇到斜交过大或河沟过于弯曲的情况,可采取改河措施或改移路线,调整桥轴线与流向的夹角,以免过分增加施工困难和加大工程投资,选线时应全面比较难度;

3、路线通过洪泛区时,对桥涵、路基应根据水文资料留有足够的孔跨和高度,以免造成洪水淹没村庄和农田;

4、路线跨河修建渡口时,应在线路走向基本确定后选择渡口位置。渡口要避开浅滩等不良地段,两岸地形应适宜修建码头。

由于本地形图中并未出现桥梁,在此不予说明。

3.2.5 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平原区一般缺少砂石建筑材料,路线应尽可能靠近建筑材料产地,以减少施工、

养护材料运输费用。

3.3 路线方案拟定与比选

方案一:根据地形图在起点1和终点4之间定线,为顺等高线走势和防止直线路段过长,定2个转弯交点,分别为交点2(K1+253.996),交点3(K2+029.246),圆曲线半径分别为800m,600m,缓和曲线长度分别为120m,110m。

方案二:在起点1和终点4之间定线,选取2个转弯交点,分别为2(K0+945.690),交点3(K1+897.184),圆曲线半径分别为800m,600m,缓和曲线长度分别为120m,130m。

一级公路投资比较大,对所经过的地区经济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修建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沿线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设计要特别考虑线形设计,使之在视觉上能诱导司机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让司机和乘客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

从技术因素方面来看,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平面线形、纵断面设计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和保证行车安全,并且两种方案都只有两个交点,路线长度也很接近。故从技术因素来讲,两种方案相差甚微。对比结果结果见表3.1。

从社会因素来看,方案一路线经过了南程岗、大张岗、鄢墩和刘大冲四个村庄,但均严格遵守原则未穿越村庄,而是沿村庄外围通过,做到了“靠村不进村”;同时方案一仅在K2+600-K2+800段占用了农田,占用鱼塘4处,对当地农村农业发展影响较小。方案二路线经过了郭湾、大张岗,且未穿越村庄,但路线经过鄢墩时横穿了村庄,在路线中K2+400-K2+900段还占用了大片的农田,不仅需要进行拆迁,而且会对所过村庄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增加施工的难度和费用。

从经济因素来看,方案一路线总挖方量为71210.99m3,总填方量为80097.34m3,填挖比较平衡,且多填少挖对平原区路基有利。方案二路线总挖方量为183257.1m3,总填方量为91552.1m3,填挖差距过大,且挖方过多对平原区路基不利。从经济因素来看,方案一费用要远低于方案二,故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表3.1 方案技术指标对比表

类别方案一方案二

长度(m) 3010.468 3019.778

交点数量

2 2 路线最大转角

405413.4''' 430328.4''' 圆曲线半径(m)

600、800 700、600 缓和曲线长度(m)

120、110 120、120 竖曲线半径(m)

12000(凸)、7000(凸)、5000(凹) 10000(凸)、8000(凹) 挖方量(m 3)

71210.99 183257.1 填方量(m 3) 80097.34 91552.1

综合考虑,方案一从汽车行驶的安全和稳定性上看线形稍优于方案二,施工难度、填挖方量和造价都优于方案二,且不用考虑拆迁和对当地农业的影响。总体上考虑技术、社会、经济因素,选择方案一。

第四章 平面设计

4.1 平面设计基本原则

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微丘区,路线以方向为主导,平面线形三要素中以直线为主;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

本设计中在起点和终点之间选择了两个交点,目的方向明确,避免了长距离直线的枯燥环境,同时避免了距离的盲目增长。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

(1)直线与平曲线的结合应注意: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2)平曲线与平曲线的组合在条件允许时,相邻圆曲线大半径与小半径之比宜小于2.0,相邻回旋线参数之比宜小于2.0,这对行车是有利的。

(3)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当道路转角很小时,曲线长度就显得比实际短,容易引起曲线很小的错觉。因此,平曲线具有一定的长度是必要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小平曲线长度一般应考率下述条件确定:

(1)汽车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时不感到困难,一般按6s 的通过时间来设置最小平曲线长度,当设计车速为80km/h 时,平曲线一般值取700m ,最小值取140m 。

本设计中平曲线长度分别为548.3427m ,299.9985m ,满足要求。

(2)小偏角的平曲线长度

当路线转角7α≤?时称为小偏角。设计计算时,当=7α?时,平曲线按6s 行程考虑;当7α≤?时,曲线长度与α成反比;当2α≤?时,按=2α?计。

4.2 平面线形设计元素选取

4.2.1 直线

作为平面线形要素之一的直线,在道路设计中使用较多。因为汽车在直线上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单。一般定线时,定线人员首先考虑采用直线通过。在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时,一般应根据沿线地形、地物条件,驾驶员的视觉、心理感受以及保证行车安全等因素,合理布设直线路段,对直线的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

1、直线的最大长度

我国从经验出发,根据调查结果规定直线最大长度不超过20v,在特殊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如戈壁和草原上的公路直线长度可达数十公里。

在本设计中最长直线段为K0+000至K0+969,满足直线不超过20v的要求。

2、最小长度

(1)同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

同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用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相连接而成的平面线形。若用直线连接时,直线长度指前一曲线终点到后一曲线七点之间的曲线。当直线过短,易形成“断背曲线”,造成驾驶操作失误,应精良避免。《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当设计时速大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时速的6倍为宜。

(2)反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

同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之间用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相连接而成的平面线形。因两弯道转弯方向相反,考虑超高和加宽过渡的需要,一级驾驶员操作的方便,其间直线的最小长度应予以限制。《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当设计时速大于60km/h时,反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时速的2倍为宜。

本设计中两段圆曲线为反向圆曲线,反向圆曲线之间直线为K1+518.229- K1+878.731距离为360m,设计时速为80km/h,符合要求。

4.2.2 圆曲线

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平曲线,而圆曲线是平曲线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路线平面线形中常用的单曲线、复曲线、双交点或多交点曲线、虚交点曲线、回头曲线等中一般均包含了圆曲线。圆曲线具有易与地形相适应、可循环好、线形美观、易于测设等优点,使用十分普遍。本次公路为一级公路,故应该合理的设置圆曲线。

1、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

圆曲线最小半径包括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行车的安全的最小允许半径。它是圆曲线半径允许采用的极限最小值,只有当地形条件特殊困难或受其他条件严格限制时,方可采用。一般最小半径是指通常情况下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行车的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本设计中考虑了超高对行车的影响,并在平曲线路段设置了超高,故不考虑不设超高情况下圆曲线最小半径的限制。

为保证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采用横向力系数来衡量稳定性程度,其意义为单位车载的横向力,即:

2

h X v i G gR μ==- (4-1)

用v (km/h )表达上述公式,则:

2

127h v i R

μ=- (4-2) 式中:R ---圆曲线半径(m );

μ---横向力系数;

v ---汽车行驶速度(km/h )

; h i ---横向超高坡度(超高值)

。 《标准》采用摩阻系数h ?作为圆曲线最小半径的指标,即:

()2127h h v R i ?=

+ (4-3)

式中:R ---圆曲线半径(m ); h ?---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横向摩阻系数;

v ---汽车设计速度(km/h )

i---横向超高坡度(超高值)。

h

值,对不同等级的公路规定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我国《规范》根据不同的

h

小半径,见表4.1。

表4.1 一级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1008060

极限最小半径(m)400250125

一般最小半径(m)700400200

2、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地物等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大曲线半径。但是,当半径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几何性质与直线区别不大,而且容易给驾驶员造成判断上的失误,因此,《规范》规定了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m。

本次设计中在第一个交点处圆曲线半径R取600m,第二个交点处圆曲线半径R 取800m,均满足要求。

4.2.3 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的或两个圆曲线之间的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直线和圆曲线连接处插入缓和曲线,可以增加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感,使乘客感觉舒适,并且增加了线形美观。《标准》规定,除四级公路可以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在其半径不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都应设置缓和曲线。根据影响缓和曲线长度的各项因素,《标准》制定了一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见表4.2,在实际运用中缓和曲线一般不宜小于一般值,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能取最小值。

本设计中,第一处缓和曲线前后缓和曲线长度为120m,第二处缓和曲线的前后缓和曲线长度为110m,均满足要求。

表4.2 一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1008060

缓和曲线

最小长度(m ) 一般值 120 100 80

最小值 85 70 60

4.5 平面元素计算结果

4.5.1 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在圆曲线和直线连接的两端,分别插入相同长度的缓和曲线,即构成对称基本形曲线,其示意图如下图4.1所示。其要素计算公式如下:

图4.1对称基本型曲线计算图式

24

3242384S S L L p R R =- (4-4)

23

2402R L L q S S -= (4-5)

R L S

6479.280=β (4-6)

q tg p R T ++=2)(α (4-7)

0(2)2180S L R L παβ=-+ (4-8)

R p R E -+=2sec )(α (4-9) ZH T

p q HY L s o

B o a

B o QZ

L

R

YH E JD

a

HZ

L T J -=2 (4-10)

2y S L L L =- (4-11)

式中:T ——总切线长(m );

L ——总曲线长(m );

S E ——外距(m );

J ——校正数(m );

R ——主曲线半径(m );

α——路线转角(°);

0β——缓和曲线终点处的缓和曲线角(°);

q ——缓和曲线切线增值(m );

p ——设缓和曲线后,主圆曲线的内移值(m );

S L ——缓和曲线长度(m );

y L ——圆曲线长度(m )。

4.5.2 逐桩坐标计算

根据地形图和选定路线知:路线总长3010.468m ,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3+010.468。设计路线共设置了2个平曲线,桩号分别为K1+253.996、K2+029.246,在缓和曲线内均设置超高,超高值设置为6%,因为半径基本都大于等于250m ,则不需要加宽。根据地形图设计的路线大致如下图4.2所示。

图4.2 路线示意图

1、路线转角、交点间距、曲线要素及主点桩计算

设起点坐标1JD 00(,)XJ YJ ,第i 个交点坐标i JD (,)i i XJ YJ ,i =2,3……n ,则坐标增量

1

1i i i i DX XJ XJ DY YJ YJ --=-=- (4-12)

交点间距

22()()S DX DY =+ (4-13)

象限角

arctan

DY DX

θ= (4-14) 计算方位角A 0,0,0,0,1800,0,1800,0,360DX DY A DX DY A DX DY A DX DY A θ

θ

θθ

>>=<>=-<<=+><=- (4-15)

转角

1i i i A A α-=- (4-16)

i α为“+”路线右转,i α为“-”路线左转。

首先根据地形图上的“十字坐标”求出起点0JD 、终点3JD 。按路线前进方向求得

第一个转角处交点1JD 、第二个转角处交点2JD 坐标:

1JD (A )

:(3540231.17975,517535.91546) 2JD (B):(3538981.14093,517635.45713)

3JD (C):(3538340.74429, 517164.16417)

4JD (D )

:(3537434.86433,516784.42415)。 按公式(4-13)计算

AB 段 ()()223538981.140933540231.17975517635.45713517535.915461253.996

AB D =

-+-= BC 段 ()()223538340.744293538981.140933538340.74429517635.45713775.25BC D =

-+-=

CD 段

一级公路实务总结供参考学习

1、拱桥钢管内混凝土浇筑方法与工艺流程:管内砼浇筑可采用人工浇筑和泵送顶升压注方法,一般应采用泵送顶升压注施工,由两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一次压注完成。 2、钢管混凝土工艺流程:堵塞钢管法兰间隙—清洗管内污物、湿润内壁—安设压注头闸阀—压注管内混凝土—从拱顶排浆孔振捣混凝土—关闭压注口处闸阀稳压—拆除闸阀完成压注 3、斜拉桥索塔施工方法及主要设备及施工点: (1)索塔的施工可视其结构、体形、材料、施工设备和设计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方法。裸塔施工宜用爬模法,模梁较多的高塔宜用劲性骨架挂模提升法。(2)索塔施工方要机械设备一般安装一台塔吊,一台施工电梯,塔吊可安装在二柱中间。混凝土的垂直运输采用泵送。泵管一般设在施工电梯旁。(3)索塔横梁施工时应根据其结构、重量及支撑高度设置可靠的模板和支撑系统,考虑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支承下沉、温差及日照的影响,必要时应设支承千斤顶调控,体积过大的横梁可两次浇筑。(4)斜塔柱施工时,必须对各施工阶段塔柱的强度和变形进行计算,应分高度设置横梁,使其线形、应力、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安全。(5)索塔混凝土现浇应选用输送泵施工,超过一台泵的工作高度时,允许接力泵送,但必须做做好接力储斗的设置,并尽量降低接力站台高度。 4、索塔的施工测量:(1)建立平面控制网,对常用点采取加固、防晒防风措施(2)塔度高程测定、塔底轴线与踏根模板轮廓点放样、上下塔柱及模梁模板各接高轮廓点的放样与标高测定(3)塔柱基础沉降观测(4)劲性骨架、锚索管与模板安置的调整测量(5)考虑张拉引起的收缩偏位以及浇筑混凝土时产生下沉等原因,放样时在设计基础上加入预偏、沉降等。 5、(悬索桥)混凝土塔柱施工工艺与斜拉桥塔身基本相同,施工用的模板工艺主要有滑模、爬模和翻模等类型。塔柱竖向主钢筋的接长可采用冷压套管连接、电渣焊、气压焊等方法。混凝土运送方式应考虑设备能力采用泵送或吊罐浇筑,施工至塔顶时,应注意索鞍钢框架支座螺栓和塔顶吊架、施工锚道的预埋件的施工。 6、桥梁监测:是通过对桥梁结构状态的监控 与评估,为桥梁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桥 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为桥 梁维护、维修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7、桥梁监测范围:(1)敏感部位监测。一般 只在桥梁内力、应变、位移变化和裂纹产生 对桥梁影响至关重要的(敏感)部位进行监 测;(2)总体监测 8、隧道(钢拱架):钢拱架是工字钢和钢轨 制造而成的的刚性拱架(1)钢架的刚度和强 度在,可作临时支撑并单独承受较大的围岩 压力(2)也可设于砼内作为永久衬砌的一产 中分,钢拱架的最大特点是架设后能够立即 承载。因此,多设在需要立即控制围岩变形 的场合(3)在Ⅴ、Ⅵ级软弱破碎围岩中和处 理塌方时使用较多(4)钢拱架与围岩间的空 隙难以用喷射砼紧密充填,与喷射砼粘结也 不好,导致钢拱架附近砼出现裂缝。 9、隧道塌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 地层较差时,在陷穴口地面打设地表锚杆, 洞内可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 10、斜拉桥的质量控制点:a、主塔空间位置 的控制;b、斜拉索锚固管或锚箱空间定位控 制c、斜拉桥线形控制d、牵索挂篮悬臂施工: 斜拉索索力控制、索力调整e、悬臂吊装:梁 段外形尺寸控制,斜拉索索力控制、索力调 整f、合龙段控制 11、悬索桥质量控制:a猫道线形控制b主缆 架设线形控制c索股安装:基准索股的定位 控制、索股锚固力的控制d索股架设中塔顶 位移及索鞍位置的调整e、紧缆:空隙率的控 制f、索夹定位控制g缠丝拉力控制h吊索长 度的确定i加劲梁的焊接质量控制。 13、滑升、提升、爬升模板的施工:a滑升模 板适用于的墩台和吊桥、斜拉桥的索塔试b 滑升模板的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 定性c滑升模板施工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 断,在中断前应将砼浇砼齐平。中断期间模 板仍应缓慢地提升,直到砼与模板不至粘住 时为止。D支架立柱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 力的地基上,底部应加设垫板以分布和传递 压力。地基上必须进行夯实或碾压坚实,必 要时需进行换填或其他有效的处理,并有良 好的排不设施。在风力较大地区应设置风缆。 14、滑升模板浇筑墩台砼:a采用低流动度或 半干硬性砼b浇筑应分层分段进行,各段应 浇筑到距模板上口不小于10-150mm的位置 为止c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d为加速模板 提升,可掺入一定数量的早强剂e每一整体 结构的浇应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段,应按施 工缝处理f砼脱模时的强度宜为0.2-05mpa。 如有缺陷及进修补。 15、断桩的原因:a砼坍落度太小,骨料太大, 运输距离过长,砼和易性差b计算导管埋管 深度时出错,或盲目提升导管,使导管脱离 砼面c钢筋笼将导管卡住,强力拔管时,使 泥浆混入砼中d导管接头处渗漏,泥浆进入 管内,混入砼中e砼供应中段,不能连续浇 筑,中断时间过长,造成堵管事故。 16、特殊地段施工:涌水、塌方、岩溶、瓦 斯和流沙 ①涌水施工调查:根据设计文件对隧道可 能出现涌水地段的涌水量大小、补给方式、 变化规律及水质成分等进行详细调查,选择 既经济合理,又能确保围岩稳定,并保护环 境的治水方案。处理涌水可用:超前钻孔和 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围岩 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 ②塌方的原因:一是自然因素,即地质状态、 受力状态、地下水变化等;二是人为因素, 即不适当的设计或不适当的施工作业方法 等。 ③预防塌方的措施:a隧道施工预防塌方,选 择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至关重要。应 采取“先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 早衬砌、勤量测”b加强塌方的预测(观察法、 一般量测法、微地震学测量法和声学测量法) c加强初期支护,控制塌方。塌方冒顶,在清 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 附近地面打设地表错植,洞内可采有管棚支 护和钢架支撑。 ④隧道遇到溶洞的处理措施:a隧道通过岩溶 区,应查明溶洞分布范围和类型,岩层的完 整稳定程度、填充物和地下水情况,据此确 定施工方法,对有可能发生的突然大量涌水、 流石流泥。崩塌落石等必须事先制定措施,

最新一级公路设计

一级公路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河南省许昌市至漯河市一级公路K0+000—K3+010.468标段设计。依据道路的功能将公路定位为平原一级公路,设计时速为80Km/h,设计年限为20年,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路面。根据交通量和交通增长量,将公路确定为双向4车道公路。主要设计包括:路线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和挡土墙设计。 根据地形图特点和选线原则,经过比选确定最佳路线。标段全长3010.468m,路线中间设二个交点,圆曲线半径分别为600m,800m,竖曲线设3个交点,半径分别为12000m、7000m、5000m。在此基础上进行横断面设计和路基排水设计,并经过计算和对比确定路面结构层和结构层厚度。在高填方路段进行挡土墙设计,通过计算确定挡土墙断面形式和尺寸。 整个设计在技术经济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平纵横断面设计,路基和路面结构设计,专题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并进行了道路概预算,完成了整个设计任务。 关键词:一级公路选线路基路面挡土墙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first-class highway design for the K0 +000- K3 +010.468 tenders of the road from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to Luohe City. Depending on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road, the road was positioned as a first class highway located in plain, the design speed of which is 80Km/h and the design life of which is 20 years. The design pavement structure is asphalt pavement.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and traffic growth volume, the highway was identified as a four-lane highway. Highway structure design is asphalt pavement. The main design includes: route design, subgrade drainage design, pave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and retaining wal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opographic and the principle of line selection, I determined the best route after comparison. Full length of the tender is 3010.468m,within it, there are two intersections located in the horizontal curve, the radius of which are 600m and 800m respectively ,and there are three intersections located in the vertical curve, the radius of which are 12000m, 7000m and 5000m, respectively. Cross-sectional design and subgrade drainage design were based on it, and the pavement design was determined through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 determine pavement layer and the thickness of structure. Moreover, the retaining wall in high fill sections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the retaining wall section forms and sizes. On the basis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analysis, the design have completed d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subgrade and pavement structural design, retaining wall design and budget estimate. In short, the design have completed all the task. Keywords:First class highway Route design Subgrade Pavement structure Retaining wall

高速公路建设基本程序

高速公路建设基本程序 一、前期工作 1.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前期工作。工可编制由其委托具有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完成,并负责上报审批。“678网”内属于国家高速公路“7918网”内的项目(以下简称“国高项目”),由省区发改委、交通运输厅分别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审查,由国家发改委审批。“678网”内的其它高速公路项目(以下简称“地高项目”),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规定,由项目业主依据批准的规划,分别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评审批等手续。完成相关手续后,报省区发改委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省交通运输厅负责项目的行业审查。 2.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项目业主还应组织完成下列工作: (1)项目涉及通航河流(含规划中的通航河流)的临河、跨河、拦河等建筑,应及时与航道管理部门联系,进行相关论证,并取得许可。 (2)项目涉及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环境敏感目标的,需向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办理许可手续。 (3)项目建设资金需落实,资本金由项目业主承诺,银行贷款要取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承诺文件。 3.从项目工可审查开始,应听取管养单位的意见,确保管养设施、收费设施等的合理设置,避免建设过程中的变更,甚至投入运营后再来改造。 4.项目的其它前期工作,如水保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压矿调查、林地手续、文物调查等,应同步开展工作。 二、项目法人组建 1.项目法人的组建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资格标准(试行)》(交公路发〔2001〕583号)执行。作为高速公路的项目业主,必须达到该标准的甲级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资格标准。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范本

公路工程施工准备 一、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与业主进行合同签订的同时,开始施工现场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复查和了解现场 复查和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质、文化、气象、水源、电源、料源或料场、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城镇建设规划、农田水利设施、环境保护等有关情况。 对于扩(改)建工程,应将拟保留的原有通信、供电、供水、供暖、供油、排水沟管等地下设施复查清楚,在施工中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二)确定工地范围。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临时需要确定工地范围,及在此范围内有多少土地,哪些是永久占地、哪些是临时占地,并与地方有关人员到现场一一核实(是荒地或是良田、果园等)、绘出地界、设立标志。 (三)清除现场障碍。施工现场范围内的障碍如建筑物、坟墓、暗穴、水井、各种管线、道路、灌溉渠道、民房等必须拆除或改建,以利施工的全面展开。 (四)办妥有关手续。上述占地、移民和障碍物的拆迁等都必须事先与有关部门协商,办妥一切手续后方可进行。 (五)作好现场规划。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总平面图搭设工棚、仓库、加工厂和预制厂;安装供水管线、架设供电和通信线路;设置料场、车场、搅拌站;修筑临时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在有洪水威胁的地区,防洪设施应在汛期前完成。 (六)道路安全畅通。道路施工需要许多大型的车辆机械和设备,原有道路及桥涵能否承受此种重载,需要进行调查、验算,不合要求的应作加宽或加固处理,保证道路安全畅通。 二、劳力、机具设备和材料准备 (一)劳力 道路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开工前落实劳力来源,按计划适时组织进(退)场,是顺利开展施工、按期完成任务、避免停工或窝工浪费的重要条件之一。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劳力多为民工,组织民工队伍时做好以下工作: (1)要注重素质。民工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民工队伍素质审查要严把“四关”,即政治素质、道德纪律、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四个方面。政治素质:主要看参加施工的动机,要有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尽义务的意识,一切朝钱看的施工队伍是难以圆满完成任务的;道德纪律:主要看民工队伍的精神面貌、组织纪律性,要求是一支能吃苦耐劳、有组织、守纪律、过得硬、有领导的队伍;身体条件:道路工程施工劳动强度很大,作业时间长,有时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没有健康的体格是难以完成任务的,故要选身强力壮以中青年为主的队伍;技术水平:应选择参加过公路工程施工的队伍,他们中有相对稳定的作业手、泥瓦工、木工、电工等技术工人,具有一定的独立施工能力。 (2)要注重教育。教育是先导,只有适时耐心的教育,才能使民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包括:改革开放政策与形势教育、法制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文化技术教育等。特别是在开工前,对进场民工要进行集中教育。要把工程建设的意义、任务情况、质量要求、效益情况交待给大家,使大

公路课程设计心得

设计心得 为期一个月的公路课程设计即将结束了,我们这次的设计内容是湖南某四级公路,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啦,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最终完成了公路考察设计。 作为一名公路造价专业的大二学生,我觉得做公路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大量的设计资料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做公路课程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运用到了以前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如:CAD制图、纬地等。虽然过去从未独立应用过它们,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很高,这是我做这次课程设计的又一收获。要做好一个课程设计,就必须做到:认真、细心。 设计过程,好比是我们人类成长的历程,常有一些不如意,但毕竟这是第一次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并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经验和自学,若遇到实在搞不明白的问题就会及时请教老师,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总而言之,在这次公路课程设计中,我们组学到了许多,受益匪浅。

全长1.40km路基宽度26米一级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第一章绪论 毕业设计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实践的环节,也是一个检验的环节。它充分锻炼我们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收集、查阅资料,接触和深入了解专业文献、规范,培养自学能力、收集知识和吸收知识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我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进行某一级公路(K15+300~K16+700)路基路面的综合设计,设计的主要依据有:给定的地形图,相关的设计规范、施工手册,沿线的地形状况、地质状况。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巩固大学四年里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手册、施工规范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掌握一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全过程,从而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而又全面地考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按时、按量顺利地完成课题任务需要相关方面的的设计规范和专业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如路基横断面图绘制软件Cross、涵洞结构图绘制软件GClud 以及海地道路、海地桥梁设计软件Hard2004。面对专业设计规范紧缺、不全面的问题,通过互联网以及图书资料库下载或笔录与设计有关的的资料,使设计内容更完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按照毕业设计进度计划及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逐步完成,以达到使自己通过本次设计,巩固已学知识,接受新事物、新方法、新理论、新工艺方面的知识,提高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课题介绍:本设计路段,是某国道的一部分,是一条公路运输的主干线,担负着重要的运输任务,设计路段起于K15+300止于K16+700。根据我国的《公路自然区 ),大陆季风型湿润气候,春秋温和,夏热冬寒,划标准》,属于江南丘陵过湿区(IV 5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500mm,春夏多暴雨,4~8月份年降雨量子60%以上,8月份以后降雨量减少,年平均气温16.5oC一月份最低气温4.3oC,七月份最高气温29oC。全线按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修建,设计车速为100km/ h。路基宽度为26.00米。路幅划分方式为:中央分隔带2.00米。土路肩为2×0.75米,硬路肩为2×3.0米,行车道为2×7.5米,左路缘带为2×0.75米。设计

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路面说明

5.6路面设计 5.6.1设计依据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1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微表处和稀将封层技术指南》 JTG/TF40-02-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188-201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 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5.6.2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设计时速60km/h。 3)公路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四川盆地中湿区。 4)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 5.6.3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沥青路面:执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8.0.1“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规定;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的规定。 基层、底基层: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高速公路建设基本程序 (2)

精心整理 高速公路建设基本程序 ???一、前期工作 ???1.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前期工作。工可编制由其委托具有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完成,并负责上报审批。“678网”内属于国家高速公路“7918网”内的项目(以下简称“国高项目”),由省区发改委、交通运输厅分别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审查,由国家 ???2. ???(1 ???(2 ???(3 件。 ???3. ???4. ??? ???1.项目法人的组建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资格标准(试行)》(交公路发〔2001〕583号)执行。作为高速公路的项目业主,必须达到该标准的甲级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资格标准。 ???2.项目法人组建后,应按该资格标准的要求履行相关机构成立的审批程序,并配备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建设资金,在初步设计批准前报省交通厅审查。申报资料应包括以下材料:???①《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资格申报表》(格式见附件1);

???②法人单位成立的批文,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 ???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文; ???④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⑤建设资金来源情况说明; ???⑥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财务、安全负责人的职称证书; ???⑦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业绩及证明材料。 ???以上②~⑦项材料作为申报表的附件装订成册。证照、批文、业绩材料等可采用复印件,证照 ??? ???3.执行,???4. ??? ???1. ???2. 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 ???3.招标方式原则上应采取公开招标,招标公告要按照国家发改委《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委令2000年第4号)及《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媒介的通知》(计政策〔2000〕868号)有关规定执行,不能仅在省内媒体上发布。因项目特殊,符合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部令2001年第6号)第十二条规定的,可以采取邀请招标,但省高项目须事先报省政府批准,国高项目须报国家发改委批准。

一级公路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Ⅰ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 Ⅱ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 Ⅲ评阅教师评语 --------------------------------------------------------- Ⅳ答辩会议记录 --------------------------------------------------------- Ⅴ中文摘要 ------------------------------------------------------------- Ⅵ外文摘要 ------------------------------------------------------------- Ⅶ 1 前言 (1) 2 线路设计 (2) 2.1交通量资料 (2) 2.2 选线原则 (2) 2.3方案比选 (2) 2.4 平面设计 (4) 3纵断面设计 (10) 3.1 纵断面设计要求 (10) 3.2 纵坡设计 (10) 3.3 坡长的要求 (11) 3.4 竖曲线设计 (12) 3.5 平纵组合设计 (14) 4横断面设计 (16) 4.1横断面设计方法 (16) 4.2 横断面组成 (16) 4.3 交通量情况 (17) 4.4 横断面要素的确定 (17) 4.5 横断面其他组成的设计要求 (17) 4.6 路基设计 (19) 4.8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24) 5路面设计 (27) 5.1 路面设计原则 (27) 5.2 路面类型的选定 (27) 毕业设计小结 (47) 参考文献 (48) 致谢 (49)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及心得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实习的任务: 本次实习为一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是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来勘测工作。一阶段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现场对各有价值方案的勘测,从中确定采用的路线,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一阶段设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实落实,并进行选线、高程、地形、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的内业工作。 实习目的: 1)了解公路测量队的组队、测设准备、公路视察等。

2)实地参加公路选线、测角、水平、断面、内业各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业组的基本训练。 3)学习路线而布局的基本方法,了解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勘测知识。 4) 熟悉测量的工作方法,并进行测量的基本训练。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测角组、水平组、中桩组、地形组、横断面组各自的任务与内容) 一)、生产实习任务 主要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本次为一阶段设计)的外业勘测和调查工作。其具体任务是:根据老师要求,具体确定路线方案,实地标定路线或放线,并进行详细测量和作图工作。 二)、实习内容 1.实地选定路线或实地放线,进行测角、量距、中线测设、中桩固定等工作; 2.引设水准点,并进行路线水准测

量; 3.路线横断面测量; 4.勾绘路线沿线的带状地形图; 5.对有大型构造物地带,应测绘局部大比例地形图; 6、沿线土壤地质调查及筑路材料勘查; 7、检查及整理外业资料,并完成外业期间所规定的内业设计工作 三)、实习要求 外业测设的分工定测分为选线组、导线测角组、中桩组、水平组、断面组、地形组、调查组进行。如果定线采用纸上定线方法进行,则此时可将选线和导线测角可以合并,以下是各个组的实习要求。 地形组:根据设计的需要,按一定比例测绘出沿线一定宽度范围内的带状地形图,供设计和施工使用。 测角组: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测角及转角计算;方位角观测及复核;经纬仪视距测量;作分角桩;设置临时水

三级公路设计

... 1 绪论 1.1 地理位置图 (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 1.2 路线及工程概况 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 ?0.5米,行车道为2 ?3.250米。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1981.451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设计路线共设置了6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个变坡点,5个凸形竖曲线,3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1800、4700、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米。 1.3 线自然地理特征 安州区隶属省市,位于市西南部,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 1.4 研究主要容 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 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4.2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 1.4.3排水设计 1.4.4设计文件 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说明书交代设计容、设计意图。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

高速公路设计流程图

路基设计流程2012年03月27日

目录 一、前期注备 二、外业调查 三、部验收 四、关键性方案 五、工程量计算 六、部设计经验 七、审核资料 八、原有程序 九、需要的程序

一、前期准备 一般情况,外业前,尤其是初设外业前应准备如下资料: 1、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路基一般设计图 3、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含互通、服务设施的主线) 4、取、弃土场方案(大致的位置) 5、路面比选方案 6、路面计算书 7、支挡工程计算书(设计库) 7、筑路材料相关资料 8、较大的三改工程 9、其它图表

二、外业调查 1、原则 1)外业调查要有总体观念 2)外业调查需满足外业验收的需要 3)外业调查需满足设计的需要 4)外业调查需要注意横向调查 2、路线调查容 分段长度一般不大于2Km(施工图不大于1km)1)新建、改建 2)植被(和地质条件有关) 3)地势(高低、平缓) 4)排水条件 5)取土情况 6)填高的要求 3、料场调查容 1)地势(主要是土场调查) 2)原则少占农田、运距合适 3)便道(新建、利用、便桥) 4)一般5km设置一个土场 4、其它注意的问题 1)不良地质——滑坡、崩塌等 2)特殊地质——软土、高液限土、膨胀土

3)排水沟、截水沟 4)支挡工程 5)改河、改渠——进、出水口标高、断面6)地物(电力塔、房屋)和路线距离 7)相交路路面结构

三、部验收 一般情况,部验收应准备如下资料: 1、说明、初步设计目录(含互通、服务设施) 各分册的图号原则上自己确定;互通、服务设施的图号尽早确定。 2、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含互通、服务设施) 3、路基一般设计图 4、高填、深挖路基设计图(通用图部分) 5、低填浅挖路基处理设计图 6、台背填筑透水性材料设计图 7、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设计图 8、特殊路基设计图 9、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9、取、弃土场设计图 10、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 11、路面结构设计图 1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13、改河(渠)统计表 14、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 15、沿线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 16、环境保护工程统计表 17、其它图表

一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根据既定的资料,通过对带状地形图的分析,根据地区的地质、地形、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等交通部给定的相关规,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的。 本设计的主要容是:道路线性设计和结构设计,包括正确进行道路的定线,路线平、纵横设计计算、个体工程及概算编制等容。由此圆满完成了北三环二期一级公路的的初步设计。 关键词:一级公路、定线、个体工程、概算编制

ABSTRACT 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given dat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opographic map, according to the Guangzhou area geology,landform,terrain,hydrology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echnical standard of Highway Engineering,specification of the highway route design,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given specificat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esign is: road linear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including fixed line the correct road, The flat section, profile and cross section design of the route,the individual project and budget etc..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Guangzhou North third ring road two first-class highway preliminary design. Key words:first-class highway; alignment; individual project; budget estimate making.

(完整版)三级公路设计.docx

1绪论 1.1地理位置图 (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 1.2路线及工程概况 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 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 2 0.5 米,行车道为 2 3.250 米。设计速度为 30Km/h ,路线总长1981.451 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设计路线共设置了 6 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 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 个变坡点,5 个凸形竖曲线,3 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 1800、 4700、 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 米。 1.3线自然地理特征 安州区隶属四川省绵阳市,位于绵阳市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 47,′东经 104° 05~′104° 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 1.4研究主要内容 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吉林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 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 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 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 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 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 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4.2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 1.4.3排水设计 1.4.4设计文件 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计算 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1.4.5设计图纸 一般要求绘制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横断面设计图、路面设 计图、路基排水设计图等主要图纸,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

公路设计说明书

胡—熊公路AB段设计说明书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完成胡—熊公路AB段的初步设计。设计参考资料:该段公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位于微丘地段;起点设计高程99米,终点设计高程111米,起终边方位不受限制,且不考虑水位的影响。 为顺利完成这次设计任务,我们分一下四个阶段依次完成:(1)选择路线方案;(2)公路平面设计;(3)公路纵断面设计;(4)公路横断面设计;(5)设计说明书编写。 本设计过程中主要参考《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作为设计《标准》。 第一节路线方案选择 在路线方案选择中,根据《标准》190页丘陵区选线中的原则,充分考虑胡—熊公路所经过的地形区,初步确定了两条路线(如路线方案设计图所示)。其中,方案甲为选中方案,方案乙为备选方案。 选择方案甲为施工方案的原因如下: (1)根据《标准》中丘陵地区路线布设原则,微丘地形不应迁就微小地形导致线性迂回曲折。方案甲与方案乙比较,线形直捷,路程较短,符合设计原则; (2)综合考虑是施工过程中挖方填方的均衡,方案甲优于方案乙;在方案甲中挖方段主要在K0+050.00、K0+300.00—

K0+350.00段、K0+489.90—K0+539.90段;填方段主要在K0+100.00处、K0+350.00—K0+489.90段;填方量稍多于挖方量,而且填挖方点之间距离近便于移挖作填,符合《标准》125页中土石方调配的原则;而方案乙中挖方量少,填方量大,无法做法填挖的均衡。 综上两点,选择方案甲为施工方案。 第二节公路平面设计 在平面设计中,比例尺选用1:2500;根据已知控制点 (X633400,Y3401400),用纸上作图的原理确定起点A 和终点B 的坐标。A 到JD 的距离是450m,B 到JD 的距离为216.4m. 该路段以三级公路《标准》进行修建,考虑到以后的发展,用60km\h 作为其设计车速;在K0+446.95处设置转弯。据《标准》36页各级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中的规定,确定转弯处圆曲线的半径为200m ;根据《标准》41页最小缓和曲线的长度计算公式:L S (min )=0.0214 v 3Rαs 计算的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为42.02m , 在施工及后续计算中取L s =50m 。其余圆曲线要素计算过程如下: (1)在图中量出JD1点的方位角α=39°;缓和曲线对应的角度β=L s /2R=7.2°,则圆心角α0=α-2β=24.6°; (2)在插入圆曲线后,切线会相应增加,圆曲线会内移。 圆曲线内移值:P=L s 224R =0.5m 切线增量值:q= L S 2 ? R 3 240×R 2 =25m (3)圆曲线要素计算: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道路的分类: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公路等级的划分: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 级)。(Ⅰ级—大城市;Ⅱ级—中 级)、支路(Ⅰ、Ⅱ、Ⅲ  级)、次干路(Ⅰ、Ⅱ、Ⅲ  快速路、主干路(Ⅰ、Ⅱ、Ⅲ  等城市;Ⅲ级—小城市。) 4、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5、路面结构组成及各组成的功能: 组成:面层、基层、土基。 功能: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 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 土基: 6、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 (1)一阶段设计: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2)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测、初步设计、设计预算、定线测量、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3)三阶段设计: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7、重要概念: (1)公路: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和设施的道路。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设施的道路。 (3)计算行车速度:又称设计车速,在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如弯道、坡道),具有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安全顺适行驶所能维持的最大速度。 (4)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代表着一年内所有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可反应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交通 流趋势。 (5)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在1h为单位进行连续若干小时调查所得结果中,交通量 最大的小时交通量。 (6)通行能力:在正常可接受的运行速度、行车舒适、车辆无阻碍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 面处的最大车辆数。 (7)城市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间的宽度为道路的用地范围。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 1、汽车行驶中的受力分析: 汽车运动时所受的力可分为:①路面摩擦力②路面凹凸不平产生的力③路面构形产生的力(包括路拱侧向 力、路面形状而产生的力、弯道引起的力)。 2、牵引力如何产生: 来自内燃发动机。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因此牵引力取决于发动机的性能。 3、行驶阻力包括哪些?方向如何?每种阻力有哪些影响因素? 行驶阻力和方向:滚动阻力(正)、空气阻力(正)、坡度阻力(上坡正,平坡零、下坡负)、惯性阻力(加速正,等速零、减速负)。

路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宁江至善门一级公路第一标段初步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宁江至善门一级公路第一标段初步设计(K0+000.00-K1+535.842)路段的初步设计。设计时速为80m/h,设计年限为15年。 说明书中包括线路线的平、纵、横设计、路基设计、挡土墙设计、边坡防护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路面设计,主要参考文献等。 结合已知资料和文献,在整个过程中按照各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在线形设计阶段中,遵循选线原则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做到尽量少占农田,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设计一天方便周围居民的路线。最后,从方案中选择一条符合设计要求、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本选线避开了高压线的拆迁和低路线以致占用过多的农田。在线形设计部分,综合考虑了平曲线的优化及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平包竖”组合力求达到优化设计。对于挡土墙,则是采用极限状态分项系数法来设计。本设计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关键词:一级公路;平纵横设计;路堤挡土墙;路面设计。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series of bid to First class road in ningjiang, the first preliminary design (K0+000.00-K1+535.842)sections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Design speed of 80 km/h, fixed number of year for 15 years. Instructions are included in the line of flat, vertical, horizontal design, roadbed design, retaining wall design, slope protection design, roadbed drainage design and pavement design, the main references, etc. Combined with the known data and document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the relevant standards in the whole process to carry on the design. In the stage of the geometric design,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line selection of route schemes to do in-depth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to do as little as possible of farmland, and in harmony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ry to design a day convenient route of surrounding residents. Finally, from the scheme choosing a comply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optimal solutions. This avoids the high tension line to select the demolition and low route that takes up too much of the farmland. In the linear part design, considering the optimization of plane curve and plane curve and vertical curve \"flat bag vertical\" combin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to achieve. For the retaining wall, is the limit state subentry coefficient method is used to design. The design of pavement with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Key words: First class road;Flat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esign; Embankment retaining wall;Pavement desi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