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英:2016中国人才趋势报告

领英:2016中国人才趋势报告
领英:2016中国人才趋势报告

领英:2016中国人才趋势报告

2016中国人才趋势报告

领英携手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全球人力资本报告》中指出:随着科技驱动新商业模式和工业4.0等产业升级拉开序幕,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7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包括一些基础白领和蓝领技工等;另一方面,计算机、数学、建筑等领域能够创造2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因此这中间将会产生500万个工作缺口。

在中国市场去产能的过程中,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分流出来,成为劳动力升级的对象。同时,在高精尖产业领域,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供给跟不上变革步伐的现象会越发突出。实现“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目标,劳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机遇:加速人才和知识跨界流动

领英《2016中国人才趋势报告》显示,当前我国职场人呈现“开放”、“跨界”和“目标驱动”三大核心特征。报告数据显示,高达 95% 的中国职场人士会对新的工作机会感兴趣,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0%)。这一结果也反映了“互联网+”在驱动新业态生长和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和知识的跨界、跨区域流动。此外,在中国只有 13% 的职场人士从事本行业超过 20 年,而全球平均水平是17%,北美地区则高达28%。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发展多变,我国人才在单一领域的稳定性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人才的流动速度更快,更渴求新的工作机会。

不仅如此,跨界跳槽浪潮也成为了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的一个突出现象。领英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汽车行业人才除了来自汽车和汽车零配件行业,还有很多来自互联网、硬件、咨询、电商等行业;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有70%以上来自其他行业,针对互联网、金融等传统行业的人才吸引力指数都大于1。

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一些8090后的“职场新生代”开始将兴趣与职业发展融入到创业梦想中。与传统行业相比,金融、互联网、IT 等新兴行业获得了更多8090后的青睐;同时,餐饮、互联网电商及服装等相对门槛低的行业,也凭借着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的关系,成为年轻职场人创新创业的沃土。

当前人才的加速流动已为供给侧人力资本的进一步释放创造了新的机遇,但能否把将“人才动能”转化为“创新势能”,是政府与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擅用大数据洞察与社交平台助企业赢人才之争

领英《2016中国人才趋势报告》还就当前中美两国高端人才的职业观进行

了对比分析。领英发现中国的高端人才更重视职业发展,而美国人才更重视薪酬和人际关系。对于中国的职场高端人才来说,75% 的求职者首先想了解潜在雇主的文化和价值观,65% 想了解薪酬福利,只有 57% 首先想了解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如今中国的职场人已不仅仅满足于谋求一份工作,更关注的是自身能否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表现出了更理性、更具前瞻性的目标驱动型职业诉求。相比而言,北美职场人士则更关心公司前景是否稳定,薪水是否更可观,与同事关系是否融洽。

来自滴滴出行、国航与新奥集团的业务及人力资源高管共同探讨“人力资本创时代”

纵观风云变幻的中国商业市场,高端人才“争夺战”不仅仅局限在企业之间,而是上升到了不同行业甚至不同地域之间。中国企业需打破传统的“一张简历

vs一份JD”的思维模式,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与大数据技术,使之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必备要素。当前一些领先的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更高效、更直接的社交招聘锁定和吸引跨界高端人才;基于人才大数据洞察制定人才战略和全球化业务布局;以基于社交平台的雇主品牌讲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吸引和留住目标驱动型的高端人才。“人才创时代”已经到来,企业需要拥抱新的人才思维和创新技术,才能真正释放人才供给侧潜能,实现以人才战略驱动的业务创新。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零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0年中国零售药店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发展前景依旧可观字体大小:大中小2020-02-06 09:44 来源:中国报告网 居民收入增加、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加剧、二胎政策等一系列社会与健康发展新形势促使医疗需求出现较大的增加与变化。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药店行业近几年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先行业变化而变化在当前节点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11月23日,国家商务部联合药监局、卫健委、医保局起草《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5-2018年我国药店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2018.6.1卫 健 委 《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 范》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医 院制剂应当使用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正式批准的名称 2018.9.1国 家 中 药 管 理 局 《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 (试行)》、《互联网诊疗 管理办法(试行)》、《远 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 行)》 患者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 病、慢性病后,医师应当掌握患者 病历资料,可以针对相同诊断的疾 病在线开具处方,医疗机构、药品 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 机构配送 数据来源:国务院 由于受到医改的控费政策带来的影响,导致我国药品终端销售增速逐渐放缓,同比增速从2016年的8.23%下降至2018年的5.84%,预计2019年增速约为4%。从药品种类看,非处方药预计2019年增长率为4.4%,与2018年相比,各大终端中仅农村基层和城市基层两大终端市场保持上升趋势;而处方药预计增长率为2.7%,与2018年相比,各大终端各增速均出现下滑。但是,随着老龄化、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药品销售终端市场总体规模依旧会保持增长趋势。 2015-2019年医药终端市场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医药行业协会 我国药品市场最大的销售终端在医院,其销售规模约是零售药店终端的三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医院占比67.4%,零售药店终端零售额为3919亿元,占比22.9%。从零售药店终端(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大市场)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零售药店终端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24.7%下降至2018年的22.9%,这主要是随着公立基层医疗的销售占比逐渐增加。 2011-2018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药品零售额占比变化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 — 前言 内容摘要 (2) 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 (一).......................................... 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3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3 二、差额形成的原因7 三、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8 四、对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的对策10 (一)政策性建议10 (二)贸易性建议11 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12 (一)形势展望12 (二)政策取向12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小组分工13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给我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良影响,还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使我国在对

外贸易中产生贸易摩擦,进而阻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阻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容摘要 2010 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0 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 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 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 年和2008 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 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1 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平衡状况可能有所改善。此外,宏观经济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下一阶段外汇管理工作2 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报告》从旅游行业发展概况开篇,盘点世界及中国旅游竞争力、分别以“五大转变、四大战略、五大影响、五个着力、四个阶段、五大作用”六大篇章,关注在线旅游发展态势、聚焦旅游业新规颁布实施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辉煌发展,并以专题形式,对“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度调查、细致解读和理性剖析。 旅游行业发展概述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要素组成。按业务种类划分,旅游业可分为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和接待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世界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1、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2015年国际游客人数相比2014年增长了4.4%,达到11.84亿人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长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2、中国、美国和英国引领2015年出境游市场。 受欧元、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的影响,欧洲增速引领各大洲(+5%)。2015年,前往欧洲的国际游客为6.09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了2900万人次。前往中欧和东欧地区的旅游人次,自2014年下降之后,2015年回暖,增速达6%。北欧(+6%)、南地中海欧洲区域(+5%),以及西欧(+4%),均出现喜人的增速,这与该区域富含成熟旅游目的地息息相关。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7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 2016》 发布会
中国旅游研究院 李创新 博士 2016年 2016年9月30日 30日 北京

主要内容
一、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贸易顺差稳中有扩 二、全球国际旅游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全球国际旅游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欧洲、 欧洲、亚太和北美继续领跑 三、中国主要客源国的出境旅游发展状况 四、入境客流扩散的等级性与近程性特征显著, 入境客流扩散的等级性与近程性特征显著,客流扩散的路径持续多样化 五、入境游客对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有较明显增长 六、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政策建议

一、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贸易顺差稳中有扩 2015年接待入境游客13382.04万人次, 万人次,同比增长4.14%。
万 人 次
入境游客人次
增长率
增 长 率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1.00% -2.00% -3.00% -4.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年份

一、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贸易顺差稳中有扩
2015年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688.57万人次, 万人次,同比增长2.30%,市场规模总量位 居世界第四, 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法国、 仅次于法国、美国和西班牙。 美国和西班牙。
万 人 次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法国 美国 西班牙
入境过夜旅游人次
中国
意大利 土耳其
德国
英国
墨西哥 俄罗斯
国家( 国家(地区) 地区) 2015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次十强排名图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第一章2016-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总结 第一节2010-2015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概况2010-2015期间,世界经济整体处于疲软态势之中,各国在复苏之路上走走停停。主要国家相继实施深度的政策调整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0-2015的五年期间,中国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国际形势十分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对我国有利。 一、2010-2015全球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2008年,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重创。此后,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但由于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导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化。2009年全球经济回升,但从2010年开始,增速明显降低。2011年至2014年,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到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形势基本得以巩固,但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从世界经济具体表现来说,本研究分别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贸易、社会问题这五个方面着手,对2011年-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做出展望。 (一)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回暖 表1.2009-2015年(预测)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单位:%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4年10月。 如表1所示,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严重衰退,于2010年反弹至高速增长状态。2011年,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速、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以及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均比2010年各自增速降低1.3个百分点,说明2011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产出与发达经济体经济产出基本持平。 2012年-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分别低于上年,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是由于自身总需求不足、市场信心匮乏;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受到自身控制通胀政策的影响以及发达经济体拖累。 2014年,尽管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但增速相比2013年仍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家庭债务调整、缩小财政赤字工作取得进展,增长动力部分恢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则比2013年放缓0.3个百分点。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表现将略好于2014年,IMF预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为3.8%。 (二)全球就业情况略有改善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失业率大幅下降。2011年-2014年世界平均就业水平有所好转,但各主要经济体就业状况差异较大。此外,以欧元区为典型的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会导致诸多社会问题,还将长期制约劳动生产率提高。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现有政策的利弊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现有政策的利弊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

零售行业痛点及发展趋势

零售行业痛点及发展趋势 痛点总结: 一:利润下降,成本上升 二:坪效低,与新零售业态年平均坪效相差甚远 三:员工培训欠缺,引导意识不足 四:线上及新零售业态不断分羹 五:无贴心服务,无门店特点导致 六:转化率低,缺乏数字化经营意识和工具 七:复购率低,缺乏营销手段 八:进店可触,出店触不到,之后断了联系 九:网上商城搞不起来,打开率低,推广费用高 十:商品研发低效,商品更新迭代慢,无法适应消费变化 痛点一:利润下降成本上升,“薄利”依然存在,“多销”难以为继 以传统商超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商超的经营模式趋于固定,其所售卖的商品毛利率都不高,一般都不会超过20%。 传统商超的利润来源主要倚仗其所占据的黄金地段优势,使卖场得以轻松获取大量客流,薄利多销才是传统商超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 线上零售业态发展成型甚至对外扩张时,线下流量被线上堵截,“薄利”依然存在,“多销”却难以为继,再加上昂贵的店铺租金、不断上升的人工成本以及被线上商超截流严重,导致传统商超的利润被摊薄,陷入营收增长瓶颈。 痛点二:坪效低,与新零售业态年平均坪效相差甚远 盈利效率偏低是传统线下零售业态面临的第二大难题。 坪效(1坪=3.3平方米)指终端卖场单位面积(1平米)上产生的销售额,是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据统计,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包括奥特莱斯,它们的平均坪效仅有0.5~1万元/m2/年,而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的平均坪效接近6万元/m2/年,对比之下,线下零售业态和新零售业态的年平均坪效相差甚远。 痛点三:人效低,员工培训欠缺,引导意识不足等 除了平效,零售行业的人效高低也是考核门店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显示,已经开始向新零售靠拢的三江购物和永辉超市的人效分别是76万元/人/年和70万元/人/年,而传统零售百强的中百集团和红旗连锁的人效仅有48万元/人/年和38万元/人/年。

2016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报告(英文版)

Group:幸运5+2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Report [ key word ] Chinese Tourism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icro -economics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Instructor 钟耕深 Members 李梦雅 黄子叶 章颖 张颖智 黄金珍 宋宣昌 彭钻 Possibilities Prospect 1. The strategic location, rich tourism resources China is the world's third largest country in land area.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in the east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facing the Pacific Ocean, with more than 18,000 kilometers of coastline, with many fine natural harbor and strategic location. Meanwhile, China i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has long history, colorful culture, many mountains and rivers. China can provide excellent conditions for tourism. With the increase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have interest in China. So,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oreign tourists travel to China to learn. At the same time, their arrival will attract more foreign tourists to China. 2. Having tourism spending power By 2015, Chinese average GDP has reached 52,000 Yuan. Although compared to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But for China itself,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umption in spirit and culture area with the GDP growth. Also, gaining more money will increase their spending power and desire for consumption, and 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1. The population large, crowded tourist attractions As we all know, on Nation Day, May Day, summer vacations and other holidays, tourist attractions are always filled with many people. When the highway is free, we can see congestion or even accidents on the highway. When the number of visitors far exceede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we can ’t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enjoy the pleasure. 2. Lack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Most colleges haven ’t set up specialized subjects to train professional personnel for tourism. Although some colleges have set up relevant spe-cialized subjects, students are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ourism and wouldn ’t choose to study the subject. 3. The national qua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Bottleneck Measures 1.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mprove the industrial chain China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try to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 mature experience to devel-op a huge tourism market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try to work with other local businesses to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visit, gain mutual promotion and achieve win -win. 2. Personnel training, improve the system and regulations It ’s necessary to train personnel who are familiar with the professional process to increase the visitors ’ satisfaction. Tourism enterpri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ies should join hands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o meet the tourist demand for high -level personnel. 3. Focused, market segments For a variety of types of tourism, it ’s necessary to choose the focus 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needs of the market trend, an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this area correspondingly. At the same time, for different tourism resources in each area, it ’s reasonable to divide it into several market seg-ments, and assess and plan each small market to suit different needs.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 2000年外债流入有所减缓,金融机构境外金融资产大幅上升,导致资本和金融帐户顺差下降。2000年资本和金融帐户顺差为19亿美元,比199 9年下降75%。2000年直截了当投资连续保持平稳进展。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增加,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规模扩大,当年偿还发债本金规模下降,证券投资逆差回落。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资本和金融帐户中其他投资的逆差规模有所上升。新借外债趋缓和金融机构拆放和存放境外同业的金融资产大量增加是导致资本和金融帐户顺差下降的要紧缘故。 2001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报告 证券投资项下出现较大逆差。证券投资项下逆差194.06亿美元,上年同期该项为逆差39.91亿美元。发生这种变化的要紧缘故是美国连续降低基准利率,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利率逐步下滑,在此情形下,我国金融机构境外资产从原先大量的长短期存放和拆放形式,逐步转向购买收益更加稳固的境外证券,造成2001年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大幅增长,进而在证券投资项下出现大幅逆差。 200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稳表中反映的证券投资逆差比2000年有大幅的增加,从2000年的39.91亿美元增长为2001年的194.06亿美元,净增15 4.15亿美元,增幅达到386%。产生这种结果的要紧缘故有以下两个相反方向的变化: 一方面看我国居民持有的非居民证券资产变化(资产)。从对比表能够看出,2001年和2000年相比较,我国居民持有的非居民证券资产增加额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增幅为82.39%,这同样讲明我国对外证券投资的增长。而从证券资产结构来考察,所增加持有的全部为债券证券(其中中长期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比例约为1/3)。同时我国持有的非居民证券资产减少额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然而和增加额的上升相比仍旧能够忽略不计,因此我国居民持有非居民证券资产净增加额有专门大幅度的上升,幅度为8 2.66%。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新零售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新零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电商与线下实体店交锋多年,虽有所胜负,但却未能阻止彼此走下坡路的趋势。权衡之下,打破自我封闭与各自为营的状态,线上线下相融合,取长补短,衍生了零售业的新模式——新零售。新零售,未来的零售必将改变的是零售的本质。马云也在公开场合的演讲中提到“将来会没有电商这个概念,将来会是新零售”。 1、零售市场规模现状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指出,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4286亿元,增长%。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2012-201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居民网络消费也逐年增长。2016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5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944亿元,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和%。随着“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为电子商务带来了新机遇,经济与社会结构变革也给电子商务拓展出了新空间。预计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比“十二五”末翻一番,达到43万亿,网络零售额规模更将超过10万亿,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达到%。 2、农村电商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农村消费升级逐渐加速。农村地区网民逐年增长,2015年规模达亿,占全国网民总人数的%。网民人数的增加为农村网购市场打开了更大的成长空间。2016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以达到8945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且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各季度环比增速均高于城市水平。

2017国内p2p理财公司排名前十名

2017国内p2p理财公司排名前十名 2017年国内前十名p2p理财公司排名情况怎 样?2016年结束,2017年P2P理财平台的发展情况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对于今年的p2p理财,你想好选择哪个平台继续投资理财了吗?要是还在纠结平台问题,小编这里给大家 整理了一份2017年国内前十名p2p理财公司排名,可供参考。陆金所陆金所,全称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团旗下成员,是中国最大的网 络投融资平台之一,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8.37亿元,总部设在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陆家嘴。陆金所旗下网络投融资平台2012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是中国平安集团打造的平台,lufax结合全球金融发展与互联网技术创新,在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基础上,为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 专业、可信赖的投融资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财富增值。截至2016年10月末,注册用户已逾2600万。陆金所p2p 理财公司宜人贷宜人贷(NYSE:YRD)是中国在线金融服务平台,由宜信公司2012年推出。宜人贷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中国城市白领人群提供信用借款咨询 服务,并通过”宜人理财“在线平台为投资者提供理财咨询服务。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宜人贷p2p理财公司

团贷网团贷网,让金融更简单!团贷网是北京光影侠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1138)旗下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1.7亿,是一家专注于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团贷网依托高效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以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数千家小微企业解决了资金需求,同时为网贷投资人搭建了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p2p投资理财平台。团贷网业务现在已覆盖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等多个城市。网络理财预期年化收益13%,还是很值得投资的。想要投资理财,点击注册! 团贷网p2p理财公司红岭创投红岭创投为红岭创投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平台,于2009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红岭创投投资安全吗?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之一,红岭创投不仅为社会闲散资金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更致力于扶持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红岭创投p2p理财公司人人贷人人贷全称人人贷商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军企业,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致力于提供品质化、专业化的个人金融服务。秉承着安全、专业、创新的宗旨,人人贷为个人搭建起可信赖的理财投资和信用借贷平台。人人贷是人人友信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主打个人借贷。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信息披露比较透明,会公布每季

国际金融课程报告

政敏做个封面嘛O(∩_∩)O~再看下标题加粗的对不对 组长: 组员: 一、基于我国1997—2011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就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外的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情况,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则主要体现在货物、资本变动和官方储备变动的情况。具体包

括:经常项目、资本及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变动项及错误和遗漏4 个部分。 通过1997-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可计算出几个重要的国际收支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合金其数据如下图所示: (一)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变化趋势与原因: 1.我国收支变动的趋势: 通过观察1997-2011年的国际收支顺差结构,很容易发现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变化趋势:(1)经常项目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且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1997—2008年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均为顺差。在此期间,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

平稳的增长趋势。 (2)资本和金融项目大幅顺差,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不断增长。除1998年资本和金融账户为逆差外,1997-2011年间其他均为顺差,但变化幅度较大。 (3)外汇储备保持平稳且快速增长。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到2006 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 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 473 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 (4)净误差与遗漏项由逆差逐步变至顺差。 2.我国国际收支变动的原因: (1)经常账户 注:以上图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绘制而成,其中经常账户借贷方由左方Y轴、差额为右方Y轴表示。 从图表可见,经常账户差额从1997年-2001年略有下降,其原因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2001年后直到2008年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且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得利于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2008年后经常账户差额有所下降,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冲击。但总体来说,1997年到2011年总趋势是增长的。 总体来说,经常项目的变动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差额及经常转移差额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附件二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2016年以来,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阶段,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增长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一、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 6.7%。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发展加快,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受益于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较第二产业快1.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52.8%,较2015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3个百分点。

图1 2015年1季度-2016年3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下同。 二、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秋粮生长形势较好 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中国政府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16年10月份,国务院审议通过《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引领和支撑。前三季度,全国农业经济基本稳定,“三农”发展持续向好。受恶劣天气影响,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926万吨,比2015年减产162万吨,下降1.2%,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总产量3278万吨,比2015年减产91.1万吨,下降2.7%。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33万吨,同比下降1.1%。 三、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