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53班学习简报第2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 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如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大概了解主要人物 和事件,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 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 道,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诵”。在课后教师组织学生每周读一本好书、写一篇 读书笔记或做一张手抄报。利用班级里的宣传墙报展示学生们精彩的作品,从而提高 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3、保证阅读的时间、拓宽阅读的范围。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 阅读能力的基础。 除每周安排的阅读课进行阅读训练外,还必须开展每天坚持10—15 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力争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为鼓励学生多阅读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提供给学生各种 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 、广告说明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些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 苟子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巩固阅读方法,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 惯,学生就不会只爱上网,不爱阅读了。而会轻松面对语文学习。
2
0
1
5
10 23小时30分 85.00
唐平 4
2
1
1
8
13 34小时28分 85.00
孟善峰 4
0
1
1
8
14 20小时3分 85.00
康贤丽 4
4
0
1
6
14 37小时15分 85.00
崔五洲 4
0
1
1
5
10 21小时45分 85.00
傅华 4
0
0
1
5
10 21小时0分 85.00
精彩作业:
宋巧玲 (提交时间: 2014-8-6 12:47:56) 答题内容: “阅读教学” 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但在语文测试中,学生阅读测试却连连失分, 致使教师学生害怕语文试卷上的测试题目;学生对读本漠视,只爱 上网,不爱阅读。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始终 把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放在第一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有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 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要摒弃大量讲解阅读教材的 教学法。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要求学生多阅 读,不仅精读而且要泛读,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此以往,学 生的词汇量大增,语感形成,并能体会语言美,有意识地去创造美 的语言,那么语文功底自会加深,语文素养自会提高。下面谈谈我 在阅读
• 令我欣慰的是其中有一篇作文虽然稚嫩,但不乏对生活的感悟及优美 的语段。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的 ”青春期孩子所谓的“成熟”。就在那时我有意识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李辰。接着的好几次作业,我留心观察,发现他每次作业都完 成得非常认真。只是每篇依然有着桀骜不逊的孤独。我开始关注并了 解他。 他是个懵懂顽童,优点是成绩好,不惹是生非,虽自由散漫和不 合群,但也没有人指手画脚,所以同学很少注意他。为了鼓励他继续 努力地学好语文,尤其发展他显示出来的写作天赋,也为了给其他学 生树立榜样,我决定在全班把他的几次作文作为范文朗读,并请其他 同学讨论评价。 记得朗读的过程中他始终就那样低着头,坐在位子上听我念,只 是脸不由自主地一点点变红。我知道那是他想法张狂,但行事低调造 成的少有的辉煌时刻的无限膨胀的虚荣心在作怪。我开展了有关语文 知识的欣赏课,希望借此机会激发同学们的语文及写作兴趣。由于这 种课比较感性的原因,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课上聚精会神地耳听目 视,点头微笑,偶有两三小声议论。上课的次数多了,作业质量明显 有了提高。遗憾的是他从来不加入其中,要么自己写作业看书,要么 趴桌子上睡觉。为什么会这样?我很奇怪。
教学中是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 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导入语”即引导学生 学习本文的开头语言,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又有着联系“旧知”与“新知 ”的桥梁作用,还有着思维定向的作用。因此,成功的导语就是良好学习的开端。另 外,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通过采用诸如实物、插图、录像、录音等声像材料以及面 部表情、手势身形等无声语言之类的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导火 索。再者,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真诚地鼓励、表扬学生 ,鼓励人人畅所欲言,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比如引导学生阅读笛福著的《鲁滨 逊漂流记》。事先,我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学生听了有趣,就会自 己去阅读此书了。可以举行古诗背诵,成语接龙,名言交流,歇后语对接等等。每星 期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活动,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 、画画比赛、展开有趣的辩论等等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再经过一系列的课外 书阅读、信
• 这个班级热爱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那 年的教师节他送给我一张节日贺卡。卡片上的一段话让我感动 :“如果说我的淳朴的文学梦想产生于摘抄之前,那么巩固这 一梦想的则是你在语文方面给予我的鼓励与信心。当时的我, 虽然语文成绩好,可是整天对着谁都是一副不招人爱的愤世嫉 俗模样。仅仅因为写过几篇可以一念的作文,你没有放弃我这 个既幼稚且自以为是的孩子。现在回想起当时,才知道那是多 么值得感谢的一件事。” 现在他离开了学校,我们从原来的师生兼朋友关系变成了真
子们自主感悟文学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 有孩子每人每周写500字以上的作文,其中可以摘抄。尽管如此 ,当时的学生依然是人人自危,呼天抢地。
第一次作业终于在七天后的周一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当时
的情况是即便是好学生也是这样完成这项作业的:作文中自己 写的部分捏着鼻子抄所谓的小学生作文选;摘抄部分则摘抄课 外书中打动自己的名人名段。
小学语文153班 学习简报(第2期)
主编:侯海青
2014年8月
班级之星
姓名
研修 教学 成果 日志 故事 展示
作业
发帖
回帖 学习时间
成绩
李国俊 5
1
1
1
6
15 21小时33分 90.00
贾瑞萍 6 2
2
2
6
11 30小时13分 90.00
张洁 4
1
0
1510 24小时27 85.00周永红 4
• 我的教学故事
• 发布者: 白素霞 (发布时间: 2014-6-24 9:25:12)
• 我爱我的语文教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将近十年来,我运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 式和学习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 受语文学习的情趣、理趣和自然美、人文美。 记得那年我新接六年级一个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为了让孩
正的朋友。闲暇之余,我们共同探讨文学,共同享受彼此的学 习生活感受.
• 辅导教师422已在2014-6-30 16:08:35推荐!
温馨提示
※ 亲爱的学员大家好,班内仍有15名学员未开始学习,请大 家看到后快速行动起来,能完成的尽量在假期内完成,这样就 不影响大家开学后的工作。
※ 亲爱的学员大家好,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批改发现有些学 员在提交作业时不审题的要求直接提交与作业内容无关的内容 ,为保证作业一次性合格请大家参考别人的答案,也可以在网 上查一查。
息资料的查阅、在班级内开展阅读竞赛、阅读之星评选、读后感好作品评选展示,在学生 的作品当中清晰可见学生们写作的进步、掌握素材积累的方法、绘画与文体巧妙和谐 的结合。学生的自觉学习胜过教师的百般讲解。教师有目的地设计巧妙语言,利用教 学文本引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既巩固了学生的课内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 我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 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2、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 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叶老 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 。学生会学,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得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 法,以“精读课文”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中, 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 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批、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做到在读中求知,
• 又是一节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课,王菲、邓丽君的美妙演唱配以恰 如其分的FLASH画面,把学生带入音乐与诗词文化的双重享受,可他 依然如故。我悄悄地走到他身后,原来他在入神地看着动漫,以至于 我站在身后也浑然不知。“试着听听,你应该不会失望的。”我轻声 诚恳道。也许被我的到来吓了一跳,他迅速收起书,抬头“委屈”地 注视着我。我选择了无语的走开。 课后我找到他,和他聊天,问他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及建议。开始 他不仅拘谨,而且言谈中充满了不信任。也许是我的恳切打动了他, 他慢慢道出了原委。原来他是因为懒,又觉得语文枯燥没有成就感所 以不爱学;语文欣赏课对考试来说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虽然有意思他 也不愿浪费时间,还不如借此发展发展兴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我们从学习聊到生活最后聊到彼此的兴趣爱好,非常地愉快。 也许是我与他平等的交流打动了他,他渐渐地变了。语文课听讲 越来越认真,每周一次的作文内容也由对人生理想积极的追求取代了 原来的诸如春叹秋悲,愤世嫉俗以及莫名的渴望爱情等成分。更可喜 的是他和同学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开始关心同学,关心集体 。由于他成绩好,同学们潜意识地开始向他学习。在他的影响下,写 作开始浸透在学生的生活里,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用我们的笑容拥抱它!
谢谢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