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名词解释9139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生2变性3虎斑心4坏疽5凋亡6干酪死7机化8肉芽组织9肉芽肿10再生11Mallory 12槟榔肝13心衰细胞14栓塞15肺褐色硬化16逆行性栓塞17再通18绒毛心19梗死20绒毛心
1.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2. 变性:细胞,组织损伤时,代谢发生异常变化,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成分过分增多的现象。

3. 虎斑心:在严重贫血时,心肌可发生脂肪变性,在供氧好的部位,心肌仍为红色,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

4. 坏疽:大片组织坏死后合并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使病变组织呈黑色等改变称为坏疽。

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

5. 凋亡:正常机体细胞或肿瘤细胞可出现单个细胞或小灶性细胞的固缩坏死,如同树叶的枯萎。

6. 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时形成的特殊类型的的凝固性坏死。

肉眼呈微黄色,质松软,细腻,状似干酪,镜下原有的组织结构完全崩解破坏,呈现一片无定形,颗粒状的红染物。

7. 机化: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过程称为机化。

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8.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9. 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10. 再生--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生理性再生是指在生理过程中,有些细胞、组织不断老化、消耗,由新生的同种细胞不断补充,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如表皮的表层角化细胞经常脱落,而表皮的基底细胞不断增生、分化予以补充。

病理性再生是指病理状态下细胞、组织缺损后发生的再生11. Mallory小体--酒精中毒时,肝细胞核周胞浆内可出现不甚规则的红染玻璃样物质,据认为可能是细胞骨架中含有角蛋白成分改变的结果,被称为Mallory小体。

12. 槟榔肝:由于长期肝淤血,肝小叶中央区因充血而呈暗红色,小叶周边部因脂肪变性呈淡黄色,暗红色与淡黄色交错存在,在肝切面上呈红黄相间的花纹,状似槟榔的切面。

13. 心力衰竭细胞:心力衰竭时出现的胞浆内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14. 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某些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相应血管腔的过程
15. 肺褐色硬化:长期慢性肺淤血,肺间质可发生纤维结缔组织增长及网状纤维胶原化,使肺质地变硬,同时有大量含铁血黄素在肺泡腔和肺间质中沉积,使肺组织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16. 逆行性栓塞--在胸腹压突然升高时,使血栓一时性逆流至肝,肾,髂静脉分支并引起栓塞。

17. 再通:血栓机化后,由于血栓逐渐干燥收缩,血栓内部或血栓与管壁间可出现许多裂隙,在血流的冲击下,可互相沟通,并有内皮细胞长入被覆,形成重新沟通血流的腔隙,这种现象称为再通。

18. 脂肪栓塞:长骨骨折,严重脂肪组织挫伤或脂肪肝挤压伤时,脂肪细胞破裂,游离出的脂滴经破裂的小静脉进入血流而引起的栓塞。

19.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发生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20. 绒毛心:心包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的纤维素发生凝固并随着心脏不断搏动,牵拉和摩擦形成绒毛状物,覆盖在心脏表面。

21蜂窝织炎22趋化作用23卡他性炎24炎症介质25肿瘤异型性26恶病质27癌前病变
28非典型增生29肉瘤30原位癌31Aschoff 32 Aschoff小体33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34AS 35肺肉质变36肺性脑病37肺气肿38Horner 39假小叶
21. 蜂窝织炎: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22. 趋化作用: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为趋化用。

这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

23. 卡他性炎:发生于粘膜表面的伴有大量腺体分泌物的渗出性炎症。

24. 炎症介质:除了某些致炎因子可以直接引起的炎症反应外,许多炎症反应通过一系列内源性化学因子而实现,称为化学介质或炎症介质,它们来自血浆和细胞。

25. 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细胞型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间的差异。

其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

26. 恶病质:是指机体极度消瘦,严重贫血和全省衰竭的状态。

常发生在恶性肿瘤的晚期。

27.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长存在既有可能转变为癌。

28. 非典型性增生:指增生的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到癌的程度。

镜下变现为增生的上皮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浓染,核浆比例增大,细胞排列紊乱,极向消失,多发生在皮肤或粘膜表面的鳞状上皮,也可发生在腺上皮。

29. 肉瘤:间叶组织(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等)发生的恶性肿瘤。

30. 原位癌:粘膜鳞状上皮或皮肤表皮层的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几乎累及或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的早期癌。

31. Aschoff细胞:是Aschoff小体中的一种主要细胞成分,细胞形体肥大,圆形或多边形,胞浆偏嗜碱性,单核或多核,核大,空泡状,核膜清楚,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横切面上核呈枭眼状,纵切面上呈毛虫状。

32. Aschoff小体:又称为风湿小体,为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其为椭圆形或梭形的细胞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周围有多种细胞成分,主要有风湿细胞及少量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33.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为高血压病三期肾脏的表现,双侧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薄。

镜下间肾入球细动脉玻璃样变性,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硬化,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相应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相对正常的肾小球发生代偿性肥大,其肾小管扩张。

3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和弹力肌型动脉。

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质,并使动脉壁变硬。

临床上常有心,脑等缺血引起的症状。

35. 肺肉质变:机化性肺炎,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酶量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

肺病变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

36. 肺性脑病:重度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因缺氧和co2潴留可出现中枢神经症状称肺性脑病。

37. 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末梢组织过度充气和膨胀,伴有支气管和肺泡间隔破坏。

38. Horner综合症:颈交感神经受肿瘤等侵犯时出现病变同侧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皮肤无汗等症状称颈交感神经综合症。

39. 假小叶:在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假小叶取代。

其特点:假小叶内干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假小叶内常无中央静脉,假小叶周围有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纤维间隔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胆管增生。

40革囊胃41陷窝细胞42Reed-sternber43新月44大红肾45肾病综合征46葡萄胎47嗜神经细胞现象48原发综合征49结核结节50伤寒肉芽肿51冷脓肿52伤寒细胞53阿米巴肿54 嗜酸性脓肿55 Paget病56桥接坏死57假膜性炎
40. 革囊胃:浸润型胃癌,癌组织弥漫浸润于胃壁各层并伴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因而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皱壁大部消失似革袋。

41. 陷窝细胞:细胞体积大,周围清楚,胞浆丰富,淡染或水样透明,在福尔马林切片上胞浆收缩,与周围细胞之间形成透明空隙,好似细胞坐落在陷窝之中,核呈分叶状,有多个小核仁。

多见于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
42. Reed-sternberg细胞:是多核或双核的巨瘤细胞,是诊断霍奇金病的重要依据。

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嗜双色性或略嗜酸性,细胞核大,核膜厚,染色质沿核膜堆积,核中央有一大而嗜酸的核仁,周围有一透明带。

又称镜影细胞。

43. 新月体: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

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这些成分附着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外侧形成新月形或环状结构。

纤维素渗出是刺激其生成的重要原因。

新月体使肾小球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并压迫毛细血管丛。

44. 大红肾: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脏弥漫性充血肿大。

45. 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并常有高血脂。

引起肾病综合征得常见病: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及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6. 葡萄胎:是局限于子宫腔内的良性绒毛病变,主要特点是由绒毛发生水肿变性和滋养细胞增生形成的成串水泡,称水泡状胎块。

47. 嗜神经细胞现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中,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侵入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的现象
48. 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征。

肺的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合称原发综合征。

49. 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在细胞免疫基础上形成的,由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及外围的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

典型结核结节中央常见干酪样坏死。

50. 伤寒肉芽肿: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

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肉芽肿性结构,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
51. 冷脓肿:结核病时的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后在骨旁形成结核性“脓肿”,由于局部无红热痛,故称。

52. 伤寒细胞:伤寒的基本病变是巨噬细胞增生,增生的巨噬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吞噬能力十分活跃,胞浆内常有吞噬的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或细胞碎片,称,伤寒细胞。

53. 阿米巴肿:慢性阿米巴肠道病变时,有时在肠壁形成增生的肉芽组织团块,其内存在阿米巴原虫。

54. 嗜酸性脓肿: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发生坏死,状如脓肿,称为嗜酸性脓肿。

多见于寄生虫病。

55. 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

由乳腺大导管发生并言其浸润,累及乳头部,使其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粗糙的湿疹样外观。

56. 桥接坏死: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

57. 假膜性炎:纤维素性炎易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组织。

发生于粘膜者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纤维素、坏死组织和嗜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又称假膜性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