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间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民间故事

据说有只大老鹰在大尺望山上的牡丹杉树上做了一个窝。

“喂,你见到过老鹰吗?”我问小仙。

“当然见过,我在割草的时候见过。”小仙洋洋得意地回答我。站在一旁的小个助治也开口说:“我也见过,那是一只很大很大的鸟,张着大翅膀,我还亲眼见到它由西山向大尺望山飞去。”

“助治,你见到的大概是只乌鸦吧。”我半开玩笑他说了一句。他却生气他说:“谁说是乌鸦,我看你才没见过老鹰呢,谁都知道老鹰和乌鸦的展翅扇动的方法是根本不一样的。小仙,你说是不是。”

大家七嘴八舌,都说自己见过。其实我们这几个人谁也没见过,不知道真正的老鹰是怎么样的。于是,我们决定去寻找老鹰,看个明白。

“听说还有小鹰雏呢。”

“是的,没错。村里的小伙子们都已去逮了。”

“他们能逮,我们为什么不能逮?”

“我们也一定能逮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我们五个人一致决定瞒着家长,悄悄地去大尺望山掏鹰窝。

小仙、小三、喜作、助治还有我分头准备了麻绳、小刀、柴刀、铁棍等工具。助治还带来了准备放小鹰雏用的竹笼,喜作带来了跳舞用的假面具。

“这干啥用?”我问。他说:“戴上它,就不怕老鹰抓啦,我们可要防止大老鹰的袭击啊!”

五人排成一队,唱着旧时的歌,雄赳赳地穿过田地,直向山下奔去。要去牡丹杉树这地方,必须先上一座山峰,然后再从那儿下山谷。上山峰有一条小道,但是,山顶上却是杂草丛生。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吹着口哨,大声地吆喝着,精神饱满地向山下走去。

过去我们一直从远处眺望牡丹杉树,如今在那么近的地方见到这棵牡丹杉树,大家还是头一回。

“啊!真高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赞叹起来。用惊奇的眼光抬头往树顶看去,一眼望不到顶。怎么办,商量结果,决定先爬上旁边的那棵小杉树,然后再登到牡丹杉树下面的树权,继而再往上爬。刚说完,善于爬树的喜作就噌噌两下先爬上了小杉树,接着我们几个人也跟着爬了上去。

一登上牡丹杉树就好爬多了,那横七竖八、粗细不匀的树枝好像组成了一阶阶的梯子,从边上伸了出来。我们只要像爬单杠那样往上爬就可以啦。

我们爬了没多久就气喘吁吁了,各自坐在树杈上休息起来。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们简直像在寺院中看树枝呢。”仔细一瞧,可不,不管哪个

树枝,只是在枝头上长着树叶,那树叶像圆桶一样把四周包围起来中间却是空荡荡的。光

光的树权像一把伞骨向四周伸展。

突然,小三高喊起来,“你们看,这不是鹰窝吗。”大家朝小三所指的方向望去,只

见小三所指的那根粗壮的树枝上有一个乱莲蓬的东西,现在回忆起来,那也许是槲寄生一

种植物。但当时我们都说这就是鹰窝。

小三为自己先发现目标而高兴万分,迫不及待地向那根树枝爬去,那是一个十分难爬

的树枝,他却很麻利地、一下子就爬了过去。再努一把力,就能到手了,小三洋洋得意。

就在这时候,小三一不小心身体一歪,顿时人失去了平衡,一下子从树上摔了下去。

大家都没吱声,呆呆地看着这一切。半天才醒悟过来,个个吓得脸刷白。

都以为小三这一下摔得可不轻,不是重伤就是……出大事啦!我们几个人不管三

七二十一一下子全部从树上滑了下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朝着估计小三可能摔倒的地

方慢慢地找去,结果没有找到。

“小三、小三,”我们轮流地叫唤着。但不见有人答应。我们心里发毛,不用说小三

肯定是死了。但我们还是沿着微微发暗的森林中的斜坡,开始向山谷方向找去。

啊!我们在离谷底很近、一堆发臭的树叶中间见到了小三,他呆呆地坐在树叶上面,

半身己埋在下面,我们高兴得大叫一声“小三”急急忙忙向小三奔去。

“怎么啦?小三!”

“没事吧!”

“伸出手来看看,手还在吗?还在、还在。”

“把脚也伸出来看看,好!好!脚也在。”

“快站起来看看,还能站起来吗?”

“啊呀,小三,我们还以为见不到你了呢?这下可好啦!”

我们尽力安慰他,一齐动手把他拉了起来,慢慢地带他出了森林。我和小仙在左右两

边架着小三,喜作从后面扶住小三的腰,助治走在前面,清除挡路的树枝和蜘蛛网。费了

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带到了路边,最后终于送到山下。

小三哪儿也没有受伤,只是受了惊吓。已慢慢地恢复了正常,路也能走啦,脸上也露

出了笑容。由于我们的过份照料反而使他撒起娇来了。

每当我们对小三说起:“小三,你受苦了。”之类的话,他总是说,“嗯,受苦了。”我们也明白了,这是小三在撒娇。

下了山,喜作问他:“小三,我们村在哪个方向你明白吗?”小三故意转了一个身,

朝着反方向指了一指,娇滴滴他说:“那一边。”我们忍不住大笑起来,把小三夹在中间。“那一边,那一边,”边说边笑,来到了村里。

从比以后,“那一边”就成了我们伙伴中最时髦的流行语了。

“小仙,你知道我的帽子在哪里?”当有人这样问小仙时,小仙就故意一转身,指着

对面说:“那一边!”每当此时,我们都捧腹大笑。

距今大约九十多年前,一群贫穷的孩子在纽约市的一所小学求学。每年寒冬一到,这

些并没有生病的孩子们都不去上课。他们决不是偷懒、逃学,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鞋穿,即

使有鞋也只不过是大窟窿小眼的破鞋,大雪天和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冻得孩子们走不了路。

这群孩子中,有个名叫迪罗·达贝里的少年。一天,放学回家路上,达贝里想了许多

许多。

“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同学们要是能穿上袜子那该多暖和啊!”

达贝里自己的袜子补满了补丁,鞋底也快磨破、再过些日子就不能穿了。

一天晚上,寒冷使达贝里冻得直发抖。达贝里在油灯下认真地写着信,桌子上放着一

张又一张写满字的纸。

“你写这么多的信,要往哪儿寄啊!”半夜里,妈妈醒来了,她不可思议地问道。

“妈妈,我打算把这些信寄给纽约州的州长、法院的院长。、警察局长,还有医院的

院长。”

“你究竟为什么要给这些知名人士写信呢?”

听了妈妈的问话,达贝里有点难为情了,他向妈妈谈了自己的计划。

“我打算一个人发行一份杂志,用赚来的钱给同学们买双袜子。因此,我给纽约州的

知名人士写信,请求他们写一些能刊登在我的杂志上的文章。”

“哟,你这个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