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肝胆胰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肝脏、胰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具有代谢、解毒、分泌、 造血和免疫等功能。
肝脏血管
肝脏接受来自门静脉和肝 动脉的双重血供,门静脉 提供营养,肝动脉提供氧 气。
胰腺解剖与生理
胰腺位置与形态
胰腺位于上腹部,横跨第 1-2腰椎前方,呈长条形。
胰腺功能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 消化酶,用于消化蛋白质、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脂肪肝
影像学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降低, 肝/脾CT值比值≤1,肝内血管走行 自然,无受压、移位改变。
肝炎
影像学表现为肝脏密度不均,可见 散在低密度区,肝/脾CT值比值>1, 肝内血管走行僵硬,可见肝静脉受 压、移位改变。
肝硬化与肝癌的鉴别诊断
肝硬化
影像学表现为肝脏形态缩小,边缘呈 波浪状,肝裂增宽,门脉高压征象。
02
肝脏疾病的影像诊断
脂肪肝的影像诊断
01
02
03
04
脂肪肝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 声、CT、MRI等。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肝脏回声 增强,肝实质回声细腻,后方
回声衰减。
脂肪肝的CT表现:肝脏密度 普遍降低,低于脾脏或肾脏。
脂肪肝的MRI表现:T1WI上 信号强度减低,T2WI上信号
强度增高。
肝炎的影像诊断
肝癌的超声表现:肝脏内出现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形 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肝癌的MRI表现:T1WI上信号强度减低,T2WI上信号 强度增高。
03
胰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胰腺肿胀、轮廓不清,密度不均匀,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周积 液等。
影像学检查方法
首选超声检查,CT和MRI也是常用的检手段。
肝胆胰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 T2WI平扫:
组织结构特点、血供特征
用于发现病变,尤其是对微小病变的显示优于 T1WI,但难以显示病变的组织结构特点
8
CE-MR Angiography of Abdominal Aorta
9
(肝)MR造影剂
作用:
通过与肝内靶细胞的特异性结合/摄取,或
在肝内某些组织空间上的特异性分布,提高
对肝内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18
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
2、胆系
• USG 胆囊病变首选(特别是胆石症) 胆道疾病筛选 • CT和MR 胆系肿瘤术前分期首选 • MRCP 显示胆胰管病变的最好手段 • ERCP和PTC 补充或介入治疗前
19
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
3、胰腺
• USG 价值有限 •CT/MR 显示胰腺疾病方面价值很大, CT应作为首选 •MRCP 清晰显示胰管改变 部分取代ERCP和PTC • DSA 胰腺胰岛内分泌肿瘤定性诊断
35
36
转移性肝癌
CT表现
平扫 增扫 多发,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模糊 灶周环状强化或典型的“牛眼征” 即:病灶中心为低密度坏死区, 边缘为稍高密度强化 最外层密度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
37
Mets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a
38
肝血管瘤
CT表现
• • • •
增强扫描早期边缘明显强化,呈结节样 随着增强时间的推移,强化区域呈进行 性、向心性推进(push-on enhancement) 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填充 但较大病灶,其中心低密度区(纤维瘢 痕组织)无明显强化
20
肝脏疾病
• 肝脏肿瘤 • 肝脓肿 • 肝脏肿瘤样病变
肝脏胆系胰腺与脾脏的影像诊断通用课件
胰管扩张
胰管扩张是胰腺病变的常见表 现之一,管径超过3mm。
淋巴结肿大
胰腺病变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表现为区域性淋巴结增大。
胰腺影像诊断临床意义
诊断胰腺疾病
通过影像诊断可以确诊大部分胰腺疾病,如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监测疗效
治疗后通过影像诊断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 估病情变化和预后。
指导治疗
根据影像诊断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 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
肝脏胆系胰腺与脾脏 的影像诊断通用课件
目录
• 肝脏影像诊断 • 胆系影像诊断 • 胰腺影像诊断 • 脾脏影像诊断
01
肝脏影像诊断
肝脏正常影像表现
肝脏大小形态
正常肝脏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轮廓 清晰、形态饱满,左右叶比例协
调。
肝实质密度均匀
正常肝脏的实质密度较为均匀,无 异常密度灶。
血管纹理清晰
正常肝脏的血管纹理走行自然,无 扩张或狭窄。
提高诊疗水平
影像诊断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丰富的信 息,提高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04
脾脏影像诊断
脾脏正常影像表现
脾脏形态
脾脏呈椭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光滑,轮廓清晰 。
脾脏密度
脾实质密度均匀,与肝脏密度相近。
脾脏大小
正常脾脏长约10-12cm,宽约6-8cm,厚约34cm。
脾脏病变影像表现
脾脏肿大
脾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边缘变钝。
脾脏密度不均
脾实质密度不均匀,可见低密度灶或高密度灶。
脾脏血管异常
脾静脉扩张、扭曲,可见侧支循环形成。
脾脏影像诊断临床意义
协助诊断脾脏疾病
01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脾脏的病变情严重程度
肝胆、脾脏及胰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课件
Fra bibliotek肝内胆管扩张。
脾脏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脾脏增大
脾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可伴有脾 脏边缘模糊。
脾脏钙化
脾脏内出现散在或簇状钙化灶,形态 各异,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脾实质密度不均
脾实质密度不均,部分区域密度增高, 部分区域密度降低,可能与结核病灶 的分布和进展有关。
脾门淋巴结肿大
脾门淋巴结肿大,可单发或多发,密 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界清晰或模糊。
详细描述
肝胆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肝实质密度不均、病灶边缘模糊、肝内钙化灶等。CT和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病灶的 位置、大小和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结核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为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病例二:脾脏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总结词
脾脏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或模糊。
04
肝胆、脾脏及胰腺结核的诊 断与鉴别诊断
肝胆、脾脏及胰腺结核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肝胆、脾脏及胰腺结核患者通常 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以及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消
化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结 核抗体等,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 在结核感染。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胆、脾脏及胰 腺结核的重要手段,包括超声、CT、 MRI等,可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及 范围,有助于明确诊断。
MRI检查对于判断结核病灶是否侵犯血管、肝脏损伤程度等 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实时观察肝 胆、脾脏及胰腺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超声检查对于发现肝胆、脾脏及胰腺结核的早期病变和随 访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脾脏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脾脏增大
脾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可伴有脾 脏边缘模糊。
脾脏钙化
脾脏内出现散在或簇状钙化灶,形态 各异,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脾实质密度不均
脾实质密度不均,部分区域密度增高, 部分区域密度降低,可能与结核病灶 的分布和进展有关。
脾门淋巴结肿大
脾门淋巴结肿大,可单发或多发,密 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界清晰或模糊。
详细描述
肝胆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肝实质密度不均、病灶边缘模糊、肝内钙化灶等。CT和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病灶的 位置、大小和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结核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为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
病例二:脾脏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总结词
脾脏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或模糊。
04
肝胆、脾脏及胰腺结核的诊 断与鉴别诊断
肝胆、脾脏及胰腺结核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肝胆、脾脏及胰腺结核患者通常 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以及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消
化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结 核抗体等,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 在结核感染。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胆、脾脏及胰 腺结核的重要手段,包括超声、CT、 MRI等,可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及 范围,有助于明确诊断。
MRI检查对于判断结核病灶是否侵犯血管、肝脏损伤程度等 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实时观察肝 胆、脾脏及胰腺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超声检查对于发现肝胆、脾脏及胰腺结核的早期病变和随 访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肝胆胰影像诊断课件
•肝胆胰影像诊断
•31
T2WI上肿瘤表现为稍高信号。80%大 于5cm的癌块,T2WI信号多不均匀。 肿瘤假包膜和血管受侵犯是肝癌诊断的可 靠征象。
•肝胆胰影像诊断
•32
a.T1WI肝右叶见一类圆形低信号肿块,密度较均匀,境界清楚。b. T2WI病灶呈高信号,相应层面椎体骨质破坏(白箭)。c.动脉期 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d.门静脉期肿块强化程度迅速下降。e.
•肝胆胰影像诊断
•38
Ⅲ、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起源于中胚叶,为中心静脉和门静脉的发 育异常所致,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血 窦内衬有单层内皮cell。可见于任何年龄,50 岁以上人多见,男女之比1:4.5,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肿瘤小者无症状,大者可有压 迫症状,肿瘤破裂可引起肝内或腹腔出血。
病灶增强的密度逐步减退。
•肝胆胰影像诊断
•43
CT诊断血管瘤的敏感性准确性 与检查技术密切相关,必须做 到“两快一慢”
快速注入足量造影剂 快速扫描 延迟扫描
•肝胆胰影像诊断
•44
a.平扫表现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低密度肿块。b.对比增强后,动脉期肿块边 缘呈结节样强化。c.门静脉期,肿块对比增强向中心扩展。d.延迟扫描,肿块 仍呈高密度,对比剂几乎充满肿块全部。
包块。
80%以上病人 AFP 升高。
治疗手段
单发病灶,外科切除。 介入治疗、放、化疗。 基因治疗、
•肝胆胰影像诊断
•20
放射学表现
平片、胃肠造影
平片帮助不大 胃肠造影观察肝硬化并发食道V曲张情况。 血管造影表现
肿瘤供血血管扩张增多 增多,迂曲,不规则肿瘤新生血管 血管有不规则侵犯和狭窄 不均匀的肿瘤染色 动静脉短路:动脉相静脉显影 造影剂潴留,肿瘤内有斑点影 门静脉或肝V内瘤栓,静脉内平行的索条影,充盈后
肝胆胰脾影像表现ppt课件
c.口服碘番酸1-2片、12-14小时后扫描
编辑版ppt
13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检查前的准备 1、常规禁食8-12小时 2、应用低张药物减少胃肠道运动伪影
• 常规扫描 1、SE序列-TIWI 2、FSE序列-T2WI 3、脂肪抑制技 术
• 增强检查 胆管壁及胆囊壁增强
Gb-DTPA强化,
• 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
24
肝脏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肝细胞癌
(hepatocellalar carcinoma)
肝转移瘤
(metastasis tumor of the liver)
肝脓肿
(liver abscess)
肝囊肿
(liver cyst)
肝硬化
(cirrhosis)
病理: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纤维组织 增生、肝结构和血管循环体系改建
影像学表现 X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CT: 肝脏大或小、轮廓结节状凹凸不平、 肝叶比例失调,肝门肝裂增宽、脾肿 大,腹水。增强CT食管、胃底、脾门 区可见扩 张、纡曲成团的静脉影
脂肪肝
编辑版ppt
选择较长的有效回波时间,使含有大量活动质子具有
较长T2的胆汁获得重T2上呈高信号,肝实质及周围软
组织由于T2较短呈低信号,通过MIP及SSD等技术处
理获得胆管树的全貌.
编辑版ppt
14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正常表现
➢ 胆管
1、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分支伴行,平扫不能显示,
直径<2-3mm或小于伴行静脉的1/3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急性胆囊炎
❖临床特征 1、结石嵌顿、梗阻是引起胆囊炎的主要原 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肝脏疾病
(一)、肝脏肿瘤
恶性肿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癌、肝内胆 管细胞癌
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肝细胞腺瘤、FNH (局灶性结节增生)
Ⅰ、原发性肝癌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
概述
原发性肝C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 比率逐年上升,目前居第三位。性别差异显著, 高发地区男女比例为8 :1,低发地区为2:1, 以往主要发现手段US、CT。
Ⅲ、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
起源于中胚叶,为中心静脉和门静脉的发 育异常所致,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血 窦内衬有单层内皮cell。可见于任何年龄,50 岁以上人多见,男女之比1:4.5,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肿瘤小者无症状,大者可有压 迫症状,肿瘤破裂可引起肝内或腹腔出血。
HCC的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大小关系
密切,肿瘤浸润、癌栓形成,卫星灶形 成,转移,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
小肝癌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
我国SHCC手术切除率为70-80%,10年生存率 为53%。 对于SHCC,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是关键。 SHCC病理诊断尚未统一,中国肝Ca病理协作
组标准: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cm,多个 癌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最大直径之和应小于 3cm。
临床表现及治疗
多样化,与大小、部位、生长速度、有无转 移有关。
–病灶小时,可无症状。 –进展后,常见症状:肝区疼痛,消瘦乏力,上腹部
包块。
–80%以上病人 AFP 升高。
治疗手段
–单发病灶,外科切除。 –介入治疗、放、化疗。 –基因治疗、
肝胆胰影像诊断
肝胆胰影像诊断
肝脏、胆系和胰腺是重要的消化腺器官, 解剖和生理学都存在着相互协同和制约的关系,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往往互为因果。现代影像学 检查对这些常见疾病都能够作出明确的定位和定 性诊断,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手段。
第一节 肝脏
一、影像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1. 平片 2. 肝动脉造影(DSA) 3. (二)、超声检查
a.平扫肝实质内多个大小不一的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欠均匀,境界欠清 楚。b.动脉期增强病灶边缘区呈明显环状强化。c.门静脉期病灶强化低于正
常肝实质,呈低密度,部分出现“牛眼征”。
肝实质内多个大小不一的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欠均匀,境界清楚。T1WI呈低信 号(a),T2WI呈高信号(b)。动脉期增强病灶边缘区呈明显环状强化(c)。门 静脉期病灶强化低于正常肝实质,呈低密度,部分出现“牛眼征”(d)。平衡期病 灶强化仍低于正常肝实质(e)。
50%的肝硬化并发肝Ca。 肝cell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为不同程度
的多血管肿瘤,易发生出血、坏死、胆汁淤 积和癌细胞的脂肪变性。易侵犯下腔V、肝V、门 V,形成瘤栓,肝内转移。 肝门附近侵犯,如侵犯胆管可出现黄疸。 肝外转移—肾、骨、肺。
HCC大体类型
①巨块型:直径大于5cm ②结节型:直径小于5cm ③弥漫型:细小癌灶,广泛分布
放射学表现
平片、胃肠造影 平片帮助不大 胃肠造影观察肝硬化并发食道V曲张情况。 血管造影表现 肿瘤供血血管扩张增多 增多,迂曲,不规则肿瘤新生血管 血管有不规则侵犯和狭窄 不均匀的肿瘤染色 动静脉短路:动脉相静脉显影 造影剂潴留,肿瘤内有斑点影 门静脉或肝V内瘤栓,静脉内平行的索条影,充盈后
(三)、CT检查方法 1. 平扫 2. 增强增强扫描
二、肝脏解剖
1.肝脏血供 双重血供:肝动脉、门静脉 肝脏引流静脉:肝静脉
2.肝段解剖
膈肌
肝右叶
胆囊
肝左叶
韧 带:
-镰状韧带 - 肝圆韧带 - 冠状韧带
下腔静脉
胃
压迹
十二指肠
肾脏 结肠
巨块肝癌
门脉受累改变
MRI平扫
T1WI 上 肿 瘤 表 现 稍 低 或 等 信 号 , 肿 瘤出血或脂肪性变表现为高信号,坏死 囊 变 则 出 现 低 信 号 。 40 % 的 肝 癌 见 到 肿瘤假包膜,T1WI上表现环绕肿瘤周 围,厚约0.5~3mm的低信号环。
T2WI上肿瘤表现为稍高信号。80%大 于5cm的癌块,T2WI信号多不均匀。 肿瘤假包膜和血管受侵犯是肝癌诊断的可 靠征象。
a.T1WI肝右叶见一类圆形低信号肿块,密度较均匀,境界清楚。b. T2WI病灶呈高信号,相应层面椎体骨质破坏(白箭)。c.动脉期 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d.门静脉期肿块强化程度迅速下降。e.
平衡期肿块信号仍低于肝实质,且可见假包膜强化(白箭)。
小肝癌
肝癌门脉癌栓
Ⅱ、转移性肝癌
转移途径: 1. 临近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 2. 经肝门部淋巴转移 3. 经门静脉转移 4. 经肝动脉转移
可见缺损
DSA
CT 平扫
一般可发现1.0cm以上病灶。 表现为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的低密度灶。
–低于正常肝脏20Hu。 –边缘模糊或不整齐,表现为浸润性生长。 –带包膜者有清楚的界限。
CT增强(动脉期)
1.90%肝癌由肝动脉供血,动脉期明显强化。 2.动静脉短路是肝癌的特征性表现; 3.少血供病灶,动脉期成为低或等密度。 4.小肝癌(80%上)呈均匀强化。
“快进快出”
CT 增强(门脉期)
1.大部分肝癌病灶呈低密度 2.此期可显示血管受侵情况:如门脉癌栓。
CT 增强(平衡期)
此期造影剂在肿瘤组织及肝实质的细胞 外间隙达到平衡。
有助于肝癌与肝血管瘤及其它肝内病变 鉴别诊断
a.平扫肝左叶外侧段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境界清楚。b. 动脉期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门静脉期肿块强化密度迅 速下降。d.平衡期肿块仍呈低密度。
病理
原发性肝Ca分三种组织类型 1.肝细胞性肝癌 2.胆管细胞性肝癌 3.混合型肝癌(肝cell,胆管cell) 其中肝细胞性肝Ca最常见,占90%以上 。
肝细胞性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成人最常见的肝原发性恶性肿瘤 与乙型肝炎关系密切,50-90%合并肝硬化,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