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邹洪涛魏屹琨
班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微观环境。新课程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
古语云: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班级文化的浓郁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学习生活风气的塑造,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一说起班级文化就会想到墙面文化,我们的老师会精心设计班级的每一处角落: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等,努力赋予每一面墙壁无限的生命力,让它能成为学生精神的营养餐。当然,我们不排斥墙面文化的建设,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班级软文化的建设。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班级作文周报,放飞童心
《作文周报》让孩子们从“厌作”到“喜作”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头痛的莫过于看到学生假大空的习作。一写做好事就是“五子登科”(推车子、提篮子、让位子、扶瞎子、抱孩子)孩子怕写作,老师怕批改成为一个
让人头痛但又无可奈何的顽疾。当然,改革习作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写作,为了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我创办了《班级作文周报》,孩子们的习作有了发表的平台,有了更多的阅读群,这无疑更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为了能在《作文周报》上发表自己的习作,孩子们都主动把自己的作文给老师批阅,然后自己再一遍遍进行修改,甚至有的孩子一篇作文能修改7、8稿。我又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进行修改习作,减少了学生誊抄作文的麻烦,又方便学生前后几稿的比较,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习作中的进步,更有助于学生习作的保存和投稿,一举几得。孩子、家长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修改者就像玻璃刻刀上的那颗钻石,磨损掉自己,成就了最后的
“精品”。
作文周报中不仅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也会刊登问题作文。学生不仅会自己进行修改,更多的读者们一起热心参与其中,帮助小作者提出修改意见。而且,根据学生的投稿、刊登数量,班级中还设立了“诺贝尔文学奖”、“最佳潜力奖”“进步奖”等奖项,每两个月在班级中评选一次,并在班级作文周报中发布喜讯。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一展写作才能提供了坚实的舞台。他们开始尝试写不同体裁的作文,如小说、散文、儿童诗、议论文,更有一些同学尝试运用文言写作。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在老师、同学、家长的鼓励中被推向高潮,写作文不再是令孩子们头痛的任务,而是一项十分有趣的学习活动。
“我喜欢写作文”“写作文很有趣”……经常能在我们的孩子们嘴里听到这样的话语。学生的精品作文越来越多,《作文周报》由原来每期的四版增加到八版。
思国岛
蔺熙
古往今来国强盛,边疆岛屿连翩翩。
身着洋装心未变,爱国话语记心间。
如今日寇频登岛,欲占岛屿为己兼。
愤愤只恨无诉处,奈何敌军发炮先?
寤寐思来吾梦想,我军定使海疆安!
见贤思齐(节选)
数年前,余方幼,乐与众小儿游。众童常游于园中,取鲜花作乐,或插于发间,或扮于屋内。如今,见孩童取花拈叶,余心觉不爽。群芳吐艳,本应众人共赏。况花亦为世间生灵,怎可随意取之把玩焉?余见今之摘花者,思往昔己拈芳,脸颊绯红。今日不贤之事,同昨日己身之行同出一辙。今日自省己身,望吾之辈于明日须无此类不贤之行,以为上。
是故见不贤而内自省,意盖为此。(沈植文)
《作文周报》成为孩子写作的源动力
习作不再是禁锢童心的假大空,“我手写我心、我手表我情”。“喜作”放飞着孩子们的心灵。《作文周报》的创办不仅仅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更让家长也一同参与其中,有很多家长纷纷在群里留言:
“不是工作,参与进来,乐在其中。我们全家又多了一份幸福,那就是每天坐在一起朗读孩子们精彩的文章!”
“不但孩子对写作有了兴趣,也让我们全家对修改作文有了很强的意识。这是您更值得欣慰的事情!”
“每次下载班级《作文周报》,从发送时间就知晓您很晚还在忙碌着编辑报纸。从周报的主题、选材、用稿到最终的版面编辑出版,整个过程确实是非常麻烦。《作文周报》是全班孩子展现自己的小天地,在孩子们眼里,自己的作文被刊登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班级《作文周报》确实给孩子们以极大的鼓舞,我感到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喜爱写作,并且都在努力将作文写得更好,对于自己的作品能否被刊登在周报上,成为孩子们迫切的愿望,也是一种写作的源动力。”
……
二、班级每日一讲,开阔童心
《老邹讲坛》成为孩子展现自我的舞台
古罗马雄辩家塞斯曾私下里说:“演讲一开始,我就感到自己面色苍白,四肢和整个心灵都在颤抖。”有心理学家在三千人当中做过一次心理测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死亡、双目失明、丧失亲人、疾病、面容被毁、离婚等等。但是令人吃惊的是:约占40%的人认为最让人痛苦的是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
其实那些可以在大庭广众面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他们可能从小就有了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机会,也可能是在长大之后经过无数次的演讲练习才把自己锻炼好的。所以我尝试在班上创建了“老邹讲坛”锻炼孩子们的胆量,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给你一个舞台,上演属于你的精彩!”老邹讲坛成为了我们班级的一道风景线。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拥有这个舞台,能在这个舞台起步、历练、收获,我将原来一周一次的《老邹讲坛》调整为《每日一讲》。孩子们从以往的生涩、拘谨到现在的自信、大方;从身边的小事向着不熟悉的方向发展;从个人准备到现在的团队合作。
《每日一讲》成为孩子期盼的精神大餐
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人文,从文学到军事,从茶文化到建筑艺术……孩子们根据自己演讲主题制作出有逻辑
有条理而且美观的ppt。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或收集资料、或整理演讲稿、或制作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