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全省工业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中期评估情况的报告〉的通知》(鲁办发〔2016〕62号)要求,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我省工业产业层次不高、链条短、集中度差,创新能力不强、增长点和后劲乏力,附加值偏低、财税回报较弱,高层次人才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入贯彻“敲开核桃、一业一策”思路,突出创新链引领、产业链延伸、财税链回报“三链融合”,加快推进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主导转变、产业分工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资源配置由市场机制不全与政府职能错位并存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联动转变、方式目标由注重规模扩张向着力提质增效转变等“四个转变”,以“十件实事”为重点,打好一套“组合拳”,加快推动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1.完善企业家队伍建设机制。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长期激励机制,制定国有企业负责人股权激励办法。健全企业家人才制度和企业家后备人才库,完善企业家引进和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家队伍建设检测评估机
制。(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等配合)
2.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认真落实《山东省企业家培训规划(2016—2020年)》,用五年左右时间,对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进行一轮高层次、国际化系统培训。建好用好山东省企业家网络学院,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企业家培训基地。拓宽企业家培养国际合作渠道,每年选派100名以上企业家到境外著名高校、专业机构和企业学习研修考察。突出抓好青年企业家培养,每年选拔100名以上优秀青年企业家到世界500强总部考察学习、实践锻炼;建立青年企业家培训中心,实行导师制培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外办等配合)
3.加强多方沟通交流合作。建立常态化政企双向沟通交流机制,畅通企业家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政府参事或经济顾问,经常听取企业家代表和行业协会意见建议。搞好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建设,打造产业性、区域性企业家联盟;举办交流会、研讨会、论坛、沙龙,以及“商界精英”大会,打造国际化企业家交流平台。(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民政厅等配合)
4.优化企业家成长发展环境。建立企业家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制定和落实好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契约化管理、公益捐赠额度、因公出访便利化服务等政策措施。开展“齐鲁企业家风云人物”选树活动,宣传优秀企业家突
出事迹,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牵头,省外办等配合)
二、实施品牌强省战略
5.开展“三品”专项行动。以消费品领域为重点,集中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提升传统优势消费品供给、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扩展新兴消费品供给,更好适应需求高端化、个性化趋势。深入调整工业产品结构,指导行业协会编制产品升级和创新指南,每年推广应用100项重点新产品、新技术。(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配合)
6.推进“山东标准”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标准提升工程,突出“省长质量奖”示范带动,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支持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推动团体标准建设。实施标准“领跑者”制度,评选和推广行业领先标准。鼓励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快建用好海洋设备、铜铝冶炼、轮胎、石油装备、体育用品等质量检验检测基地。(省质监局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等配合)
7.实施品牌培育试点示范。编制落实工业质量品牌“十三五”发展规划,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工信部品牌培育试点工作,争取每年有50家以上消费品企业建立健全品牌培育管理体
系。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加强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提升山东品牌实力,完善“好品山东”区域品牌平台,宣传和推广“好品山东”品牌,开展区域品牌培育示范,争取五年内有五个产业集群进入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示范行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配合)
8.打造国际自主品牌。推动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引导我省企业培育国际自主品牌,以跨国并购等形式获得国际知名品牌。开展“山东品牌环球行”活动。建立海外商标纠纷预警和危机管理机制。(省商务厅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配合)
9.完善品牌培育激励机制。优先将培育品牌列入“好品山东”平台推广,优先支持培育品牌企业争创中国工业大奖、中国质量奖。对培育品牌产品和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提供指导和支持,对自主品牌出口成效显著的品牌企业给予扶持。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在形象推介、新闻报道等工作中重点宣传山东品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国税局等配合)
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
10.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落实税收优惠和奖励补助政策,发挥国家和省级创新百强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
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力争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大幅增长。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牵头,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等配合)
11.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若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扎实推进第一批省级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试点。完善扶持方式,支持企业与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合作,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共同投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完善“山东省产学研合作网上对接平台”,加快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配合)
12.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分行业制定发布《重点行业技术发展白皮书》和《山东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用好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每年实施5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建立关键共性技术保险补偿、奖励等财政引导机制,推进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配合)
13.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定期举办“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增强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合作的支撑作用,搭建企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培育一批专业设计机构、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