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目录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 (2)
(一)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 (2)
(二)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 (3)
( 三) 农耕文化的实践原则 (3)
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内容 (4)
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价值分析 (6)
1 观光旅游 (6)
2 体验旅游 (7)
3 乡村旅游 (7)
4 教育旅游 (7)
5 探索发现旅游 (8)
6 历史旅游 (8)
7 节庆旅游 (8)
8 其他旅游吸引物 (9)
四.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状况 (9)
(一)开发成功例子 (10)
(二)开发中的问题 (12)
(三)保护现状 (14)
五、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16)
六.个人小结 (21)
综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
农耕文化①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那么,农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一)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
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

应时,意味着对机遇的重视和获取。

机遇,在发展农业的途程中有时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就是效益,就是金钱。

抓住了机遇,就主动,就发展;丢掉了机遇,就被动,就落伍。

应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取宜。

宜即适宜,适合。

应时,主要是对“天”而言的,取宜则主要是对“地”来说的。

取宜,最能反映出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守则。

则即准则、规范,也可宽泛地理解为秩序、规矩。

中国被视为“礼义之邦”,盖由此来。

守则的主要内容一是守范,二是当位。

当位就是恪守职分,可以理解为一种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行其事。

守则,是人们道德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①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和谐。

应时、取宜、守则,归结到一点,就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

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世代相传的核心理念。

(二)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
1 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

2 农耕文化的民族多元性。

3 农耕文化的历史延续性。

4 农耕文化的乡土普世性。


( 三) 农耕文化的实践原则
1 协调和谐的三才观。

在三才理论中, 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 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共生的关系。

2 趋时避害的农时观。

不误农时、不违农时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

顺时的要求也被贯彻到林木砍伐、水产捕捞和野生动物的捕猎等方面。

3主观能动的物地观。

关于地力, 人们认识到种庄稼是要消耗地力的, 只有地力不断得到恢复或补充, 才能继续种庄稼,
若地力不能获得补充和恢复, 就会出现衰竭。

①农耕文化产生于乡土乡村, 它与农民和土地紧密相连, 与平民百姓共生共存。

农耕文化的民间性特点, 使它在历史风云变幻中, 既不完全受王朝演替的影响, 也不全部因时尚文化而改变。

4变废为宝的循环观。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 施肥是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物质良性循环的关键一环。

通过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实现无废物生产, 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
大特征和核心价值。

5御欲尚俭的节用观。

古人提倡节用, 主要目的之一是积粮以备荒。

同时也是告诫统治者, 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越自然和老百姓所能负荷的限度, 否则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危机。

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内容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其文化类型也大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类型类似。

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主体包括语言文化,文字文化,建筑文化,戏剧文化,民歌文化,传统中医,衣冠服饰文化,风俗文化及各类祭祀活动等。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想弄清楚农耕文化的内容我们应该先从文化的内容入手。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不仅包含思想观点,还包含其它方面的多层次、多内容的统一体系。

具体说,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思想、意识观念等。

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一是思维方式。

第二个层次是文物。

文物就是表现文化的实物,思想意识必须实物化,表现在实际事物上,哲学家一定要有表作式语录、
文学作家有作品画家要有绘画、科学家要有著作及发明创造—这些是思想的表现。

第三个层次是制度、风俗。

这是思想观点凝结而成的条例、规矩等等。


根据前面文化的解释,我们也可把“农耕文化”分解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农耕思想意识文化;第二层次为农耕器用实物文化;第三层次则是农耕典章制度文化。


农耕文化的内容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之处。

1、时间与变易。

简言之, 四时循环是建立在变的基础之上, 即变化是比循环更基本的准则。

因此, 周而复始的循化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终则有始说的是终点之后一个新的开始; 四时
仍是四时,但春夏秋冬却是新的春夏秋冬。

2、天道与人世。

以天人相通为基础, 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是认识到并明确承认自然资源和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主张温饱层面的寡欲。

3、对土地和农耕的尊重。

男耕女织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

只有那些学养高到可以超越于经济支配的人, 并对国家人民有具体的贡献, 才可以享受不耕而食的特例。

4、体会重农抑商的思路。

古代本有工贾食官( 国语晋语四)的传统。

古人一方面充分了解并承认商的本质是求利, 即使惟利是图, 或也不算违背其职业道德; 在此基础上, 更注意
①北京大学张岱年
②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2001年阳正太《关于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思索》
到与商相关的思想行为扩充到其他领域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故以发财为目的之商业作为是可以允许的, 其行为模式和思想
风尚却受到限制, 不得推广。

5、致力于天人的双赢。

农耕文化崇拜自然,尊敬自然,敬畏自然。

于是在农业文明的条件下,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的双赢。

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价值分析
长期以来, 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

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 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 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 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因此,农耕文化的旅游价值不可估量。

大概有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

以下几种旅游方式可以体现农耕旅游资源的价值所在。

1 观光旅游
现在的人们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 既需要物质的丰富也需
要精神的理念, 既向往科技进步又渴望生态自然的环境。

都市人们萌发的乡愁、乡恋, 是对生活的一种重新认识与理解, 追求自
然与和谐、安详与宁静, 才是人类生活最本质的方面。

因此农耕文化的自然景色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2 体验旅游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城镇居民面临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压力, 中产阶层的人们开始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然, 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中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

类似于在蔬菜园、水果园亲手采摘蔬菜水果、钓鱼捕鱼、纺纱织布等体验性旅游,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3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也被称为农家乐,“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特点的大城市远郊旅游。

人们可以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会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感受不一样的人文风情,领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

4 教育旅游
为了方便旅游者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 在乡村构建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室。

收集、保护、展览传统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如: 石磨、石缸、石臼、犁铧、背夹、风车、水车、纺车等等传统的农耕用具, 配以相关的使用图片和文字, 用来讲述和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程。

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农民①在此的体验旅游仅限于劳动体验旅游
回味过去、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 又可让对农耕文化陌生的城市居民、青少年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 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除此之外,教育旅游还可以采用主题公园的形式,建造属于农耕文化的主题公园,供游人们参观游览学习。

5 探索发现旅游①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留下了许多的文化遗址、历史文明遗迹等,可以开发成考古夏令营、科学探索夏令营、农耕知识科普夏令营等等,吸引人们参加。

6 历史旅游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所以在民间文化中,无论是民间风俗还是民间信仰等等,都是与农耕文化分不开的。

利用人们对于祖先以及神明的敬仰,开展宗庙祭祀旅游,先人祭祀旅游(如孔子祭奠)等各种旅游活动。

7 节庆旅游
农耕文明历史时期留下了许多的节庆活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节庆活动,可以将这些节庆活动开发成旅游项目,使游客能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节庆风俗,满足游客的求异心理和好奇心理。

①指学生的科学探索类旅游活动,是以学习与游玩为主要目的。

8 其他旅游吸引物
传统农耕文化还可以为现代旅游提供许多的旅游吸引元素,例如戏曲艺术的欣赏,书法绘画艺术的欣赏,中医药理论,古代神话故事传说等,都可以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吸引人们前去观光旅游。

四.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状况
如今,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方式有很多,其开发方式主要由以下几种:
一是村落型开发。

村落型开发具有特定的地域空间,不可移动,是对一个村庄全面的开发,包括有形的和无形全部文化遗产的开发,一般是与开发旅游业相结合。

二是节会型开发。

这种农耕文化遗产具有普遍性、地域性,也有差异性。

如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具有普遍性,农村各地都有文化活动。

地域性的节会,乡村之间互不相同。

三是产品型开发。

农村改革以来,各地区域特色农业快速兴起。

各种果品长足发展,一些专业乡、专业村,就以区域特色农产品为契机,举办不同的农耕文化活动。

四是技艺型开发。

农村各地都有身怀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

他们原来是制作人们生产生活必需的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技艺形成了传统工艺。

五是古迹型开发。

为传承创新农耕文化遗产,坐落乡村的一些古祠堂、古庙宇、古寺院、名人故居、古桥梁、古墓冢等等,都已引起各级领导和群众重视,采取措施进行保护,有的还在修复。

(一)开发成功例子
1、成都“农家乐”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成都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依托当地的花卉、盆景、苗木等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业,成为我国“农家乐”旅游模式的发源地。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成都近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发展水平、发展规模、经济总量增长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2、北京民俗村①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国家各级旅游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北京郊区农民充分利用区位、生态及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突出乡土气息和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旅游。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旅游局实施了“一村一品”工程,以期进一步提升京郊民俗旅游的品质和档次。

3、皖赣古村落皖赣两地在徽州文化熏陶下造就出来的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艺术、建筑和科学价值,成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典型代表。

地处皖浙赣交界的江西婺源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其古村落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

4、云南哈尼梯田哈尼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传统手工业技能等文化要素,与独特的梯田景观的有融合,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每两年一度的“中国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云南省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元阳多姿多彩的哈尼风情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哈尼梯田的旅游效益逐渐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①北京民俗村也属于北京文化的一种
(二)开发中的问题
1资源认知不清我国大多数乡村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当地人民并不能认识到自身的土地及生活状态的巨大旅游价值。

多数乡村的农业资源并未被开发,处于“清风明月不用买”的被“辜负”状态。

资源优势转化不成产业优势,其巨大的经济效益潜力处于“蛰伏”状态。

2缺乏高层认识因为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能够使农村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产业之间、产品与市场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缩小城乡差别,完成非农化过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许多地方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对农业资源如何开发成一种主导产业,做好做大,使其持续发展等问题思考不深。

3缺乏统一的规划目前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

由于缺乏总体的大区域规划与规范管理,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投资和经营上存在规模不大,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较分散、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的现状。

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必须具备基本的旅游条件(便利的交通,较高的接待能力),然而有些地方在不具备基本的旅游条件下,就盲目地进行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


4景点缺乏农业资源的本身特色有些地方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缺乏深入认识,开发出来的景点完全失去了农业资源本身的风貌和韵味。

例如某些“山庄”修建高楼,饭店豪华程度①有的地方甚至不顾当地农业资源的生态和现状进行开发,结果造成了当地农业资源的人为破坏。

直追都市,发动机轰鸣,摩托车驰奔。

这些都市文明符号楔入山沟,切断了农业资源的脉络,毁了山村旅游的自身优势。

5景点类型比较单一在相近或相邻的地区,农业资源的开发类型单一,重复开发建设明显,造成产品相似,形成了同一种商品共同面对同一个市场的局面。

对于旅游半径内有限的游客来说,面对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只会优中选优;对于景区来说,为了争取更多的游客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和成本投入,甚至出现各景点间相互诋毁、恶性竞争的现象,结果两败俱伤。

6景点管理混乱污染严重农业资源的涵盖面比较广,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分别隶属于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而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后形成的成果又是满足游客需要的旅
游产品,与旅游管理部门又密切相关,但由于我国旅游区的管理体制仍然是条块分割,加上利益上的纠葛,致使农业旅游开发管理限于“无序”状态。

在已开发的景点中,大部分的管理者是农民,他们对于旅游管理和生态保护了解较少,景点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随意处理,造成了农业资源的严重污染。

7、游客游览以后印象不深农耕文化旅游不仅没有摆脱上车睡觉、下车看庙、走到景点拍拍照的怪圈, 还加上资源的特点不是张扬的直观和大气, 而是精深的农耕文化内涵, 因此, 游览以后印象不深, 甚至难于从照片、录像等引发联想和回味。

(三)保护现状
1、2011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于8月29日在庆阳市体育馆隆重开幕。

农耕文化节以“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区域合作发展”为宗旨,旨在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加快老区发展、共建美好明天。

在这个难得的节会期间,庆阳人民积极地、充分地向世人展示了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取得了颇为丰盛的成果,是传统农耕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了新的光芒。


2、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承办的“中华农耕文化展”,于2012年3月2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农耕文化展挖掘了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了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农耕文化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观众好评如潮,成为农业部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社会各界对农耕文化展的展览内容和形式大加赞赏。

农耕文化展采用展、演、会相结合的形式,让观众全面深入了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耕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感觉,衣、食、住、行和娱乐,甚至连生产方式都有了较大
①缪雪峰
的变化,自然而然地一些传统文化便受到冲击。

如傣族民居,现在许多傣族群众盖楼房居住,取代了过去那种有特色,有较深文化底蕴的干栏式房屋,也破坏了那种生态、艺术、人居完美结合的建筑式样。

被现代文明冲击的还有服饰、歌舞礼仪、风俗等等。

4、随着农耕旅游的发展,旅游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

但农耕文化资源,特别是农耕实物文化旅游资源,其旅游承载力较低,过多的旅游人数及旅游频率,给农耕实物文化旅游资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同时由于保护措施及保护力度的不合适,导致这种破坏正在持续的恶化下去,农耕实物文化旅游资源面临严峻的考验。

5、旅游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可是对于农耕意识文化旅游资源①来说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旅游使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碰撞,在带入物质利益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农耕文明现代化,使得不少的优秀农耕意识文化旅游资源来说消失殆尽,如果再不加以保护的话,许多优秀的文化就将不存在了。

6、保护开发资金缺乏古民居群数量众多, 文化保护所需资金缺口巨大, 保护和开发又是一项长期工作, 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加上修复再现当时的风格和社会特色风貌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所以客观上讲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财力有
①农耕旅游资源分为农耕意识文化旅游资源和农耕实物文化旅游资源
限, 导致相关机关、部门人员和村民的保护和开发积极性实际缺乏。

五、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今天保护开发农耕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农民事业发展,全面构建谐社会,增进国内外人民友谊;而且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设金华文化大市的需要。

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就需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的关系。

实践表明,农耕文化是一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随物质生活的提高而提高,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丰衣足食的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期盼。

农耕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它的许多哲理、理念、思想,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把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提到议事日程,放到重要位置,在传承中创新、弘扬中光大,促进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

(二)、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在农耕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实践中,处理好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十分必要。

这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过分强调保护修复不加利用,会使古迹文物远离服务,与世隔绝,既不为人知,又不为人用,将使历经沧桑的农耕文化遗产处于封闭状态和沉寂之中,发挥不
了应有的作用。

偏面强调开发利用,不注意开发中的保护,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将会造成资源枯竭,民间文艺和民俗技艺也会后继乏人,产生负面影响。

(三)、新农村建设与农耕文化建设的关系。

各地新农村建设中,抓住统一规划的“龙头’’,把农耕文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村村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文化遗产陈列室,科技画廊,宣传语录牌等。

(四)、送文化下乡与种文化的关系。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每年都组织几次“三下乡”活动,即科技下乡、卫生下乡、文化下乡。

“三下乡”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情欢迎。

而要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需引导“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送’’与“种’’虽只一字之差,但反映了两种质的不同。

送文化是一时的,短暂的;种文化是长期的,永久的。

种文化如同植物种子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在当地生生不息地传承光大。

(五)、传承农耕文化遗产与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关系。

乡村旅游业适应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追求文化,亲近自然的要求。

兴一方旅游,可以富一方经济,还能带动吃、行、住、娱、购等产业崛起,增加农民收入。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城乡人民的青徕,要充分利用农耕文化资源,通过民俗节会和假期休闲活动,大力发展融休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